一代霸主晉文公/郝彩麗(山西)

2021-02-07 三隻眼傳媒


一代霸主晉文公

山西絳縣      郝彩麗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我的家鄉絳縣衛莊鎮下村,就長眠著一位流芳千古的人物,他就是春秋時期名震諸侯的一代霸主——晉文公。

千百年來,多少執政者、文人墨客都曾來憑弔緬懷他的豐功偉績。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至今仍激勵著後人。人們佇立在晉文公墓前不禁要問:兩千多年前,您是怎樣勵精圖治,用短短九年時間就做到讓晉國在眾多的諸侯國中脫穎而出,成為當時經濟最富有、軍事最強盛、疆域面積最大的霸主國家呢?要了解這一切,還得從晉文公的生平談起。


曲沃晉國博物館:晉文公率軍徵戰雕塑


晉文公(前697-前628)姓姬,名重耳,是晉獻公的次子,與當時的周天子同宗。他承繼的是周成王(姬誦)同母所生之弟姬叔虞一脈。西周初年,周成王桐葉封弟姬叔虞為唐,後來叔虞的兒子燮父繼位,改國號為晉,到重耳父親晉獻公時遷都於絳。重耳年輕時就聰明好學,喜歡結交有識之士,深得父親喜愛。由於父親晉獻公晚年寵幸孋姬,發生了「孋姬之亂」,孋姬為使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逼死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被逼出逃。重耳和支持他的心腹之臣狐偃(重耳的舅舅)、趙衰等一行人先是避難於其舅氏狄國,沒想到這一去就是12年,後來遭到惠公(晉獻公死後,夷吾在秦國的扶持下繼位,是為惠公)派來的寺人披追殺。狄國畢竟是個小國,無力幫助重耳復國,於是一行人決定離開狄國,投奔實力強大的齊國,尋求外援。養尊處優的重耳就這樣開始了顛沛流離的流亡之路。他因落魄公子的身份遭遇了衛國的無禮,在曹國遭受到曹共公的羞辱(他趁重耳沐浴之際,竟隔簾偷窺),重耳一行人曾因衣衫襤褸遭到了鄭文公的白眼,還好在齊國得到了齊桓公優厚的待遇,贈予他馬二十乘(八十匹),並把齊國公主齊姜嫁給重耳。沒想到,在齊國錦衣玉食的生活竟消磨了重耳的意志,他厭倦了流亡的生活,決定老死在齊國。多虧了深明大義的齊姜和重耳身邊的有識之士,尤其是狐偃,他們設計將重耳灌醉,駕上馬車,離開了齊國,讓重耳不再貪戀眼前的安逸,下定決心擔負起復國興晉的重任!後來重耳一行人又得到了宋國的友好,楚成王的禮遇,最終因秦穆公的支持得以歸晉!歷經千辛萬苦,飽嘗世態炎涼,流亡十九年,輾轉八國的重耳終於登上了施展其雄才大略的歷史舞臺。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國軍隊的護衛下繼位於絳。歸國後的重耳已是兩鬢斑白,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看到了喪亂之後的晉國,民生凋敝,父親獻公之後的惠公、懷公均不得民心,從貴族到平民皆有怨言。時不我待!重耳雷厲風行,他利用在列國積累的從政經驗,對晉國進行了大膽的改革。


絳縣下村晉文公墓前的漢白玉雕像


首先是安撫人心。他「昭舊族、愛親戚、明賢良、尊貴寵、賞功勞、事耇老、禮賓旅、友故舊」。有兩個典型事例:曾兩次追殺過他的寺人披,得知呂甥、郤芮預謀焚燒文公所住宮殿的消息後,連夜前去給文公送信,才使文公倖免於難。晉文公摒棄前嫌,重用寺人披,任他為原邑太守。還有那個在文公逃亡時攜錢財逃跑回晉國的鳧須,晉文公繼位後,在朝接待了他,赦免了他的罪行,並與鳧須驂乘遊於國中,國民看到晉文公不念舊惡,不攜私報復,人心遂安。

其次是發展生產,獎勵墾殖,鼓勵通商,繁榮經濟。《史記·晉世家》中說:「文公修政,施惠百姓。」文公即位後,實行寬鬆的經濟政策,鼓勵國人改革生產工具,獎勵百姓開墾荒蕪的土地,增產糧食,發展生產,釋放了一些因債務沉重而淪為奴隸者。他還鼓勵通商,降低關稅,開闢平整道路,優化經商環境。他本人極為節儉,在他從政期間,幾乎沒有大修過宮殿,卻給往來商旅居住的賓館建造得十分華麗,建有庫房、馬房等各種配套設施,吸引商旅來晉國。他還下令有關部門防止和清除盜賊對商旅的侵害,終使商旅「賓至如歸,無災無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溼。」通過這些措施,晉國和其他各諸侯國的商人互通有無,經濟空前興旺,國家出現了「政平民阜,財用不匱」的可喜局面。

在政治、經濟快速恢復後,晉文公進行了兵制改革。晉武公時(公元前715年)只有一軍,到其父晉獻公時擴建為二軍,晉文公於公元前633年,作三軍,並在被廬訓練卒乘,選拔元帥及各軍將佐,演習編隊戰陣,宣布軍紀法令,還在被廬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周禮·夏官·敘官》說:「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每軍大概有戰車五百乘,戰車與步兵配合作戰。由此可見,晉國已經成為了一個軍事大國。


晉文公召集諸侯踐土會盟


就在晉國忙於內政改革時,周王室卻在此時發生了內亂。公元前636年秋天,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聯合狄人趕走了「天子」襄王,自立為王。襄王出奔鄭國,住在了鄭國的汜地(今河南襄城縣南),同時派人分別向晉、秦兩家告急求援。文公和狐偃等重臣商議解決辦法,狐偃說:「求諸侯,莫如勤王。諸侯信之,且大義也!如果您不送周襄王回國,秦國一定會送,那您就失去了奉事周天子的機會,還憑什麼來求得諸侯盟主的地位呢?如果不能修養品德,又不能尊奉周天子,別人怎麼會依附你呢?建功立業,在此一舉,請您珍惜這次機會!」文公採納了狐偃的建議,於是派人謝止秦師,親率左右兩師,利用外交手段說服途經的戎、狄兩國,從最近的路線穿過,兼程倍道,以赴周難。晉軍於3月19日兵分兩路,右師將王子帶居住的溫(今河南溫縣西南)團團圍住,左師迎周襄王於鄭國。4月3日,晉軍護送周襄王返回了周朝的東都(今河南洛陽市),左師攻克溫邑,生俘了王子帶,殺其於隰城(今河南武陟縣城內),快速平定了王子帶叛亂。周襄王為了嘉獎晉國的危難之舉,把畿內八邑賜給了晉文公。這次勤王,晉國在諸侯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一直默默無聞的晉國從此一鳴驚人,令諸侯國刮目相看,晉文公正好借著周王室的正統觀念來團結、組織起國內臣民的忠君愛國之心,同時增強了文公領導集團治國稱霸的信心,一洗自惠公以來受制於秦的恥辱,還擴大了自己的版圖,真是英明之舉!

晉國在北方快速崛起,南方大國楚國正繼續向北擴展,晉楚兩國一決雌雄的戰爭已在所難免。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兩軍對陣於城濮。參加這次戰爭的諸侯國,楚聯軍包括:陳、蔡、鄭、許五國,晉聯軍有齊、宋、秦四國。文公親率三軍將士進駐城濮,兌現了流亡時在楚國許下的諾言,採取了「退避三舍,後發制人」的戰術,後退90裡,誘敵深入,大敗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城濮之戰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晉軍所創的避實擊虛、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殲滅的作戰原則,一直為後世兵家所借鑑和採用。


乾隆年間絳縣知縣林琅立的晉文公墓碑


周襄王得知晉軍凱旋後,親往迎接,晉國於是作宮於踐土(今河南原陽縣東南),以此作為天子的行宮。5月10日,晉國將所獲楚國的戰利品駟介百乘,徒兵一千,獻給了周天子。周天子大喜,冊封晉文公為「候伯」,又賞賜晉文公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秬鬯一卣,虎賁三百人。得以王命討伐諸侯。5月16日,晉文公召集齊昭公、魯僖公、宋成公、蔡莊公、鄭文公、衛成公弟叔武、莒子踐土會盟,高舉「尊王攘夷」大旗,訂立會盟制度,晉國從此成為了中原霸主,時間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明代王洋總結這段歷史說得好:愴也逃亡,去楚投秦歸故絳;賢哉秉政,尊王歃血霸諸侯!

多年的流亡生活和歸國後夜以繼日地為國事操勞,再加上多次親往徵戰,一代霸主晉文公耗盡了他最後的精力,於公元前628年12月19日與世長辭。後葬於絳縣東北二十裡處的下村。


作者(右)在家中聽父親(中)和晉文公陵園管理委員會主任郝建基老人(左)講述晉文公雕像落成經過


晉文公從政期間功德昭著,他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卓越才能一直為後人所景仰和傳頌。歷代的統治者為他在下村建祠造廟。每逢春秋各祭祀一次。唐貞觀11年,唐太宗下詔致祭,禁樵蘇;明萬曆31年,重修晉文公祠;清康熙58年再修;乾隆朝兩次重修;乾隆丙午(1786年)孟秋,絳縣知縣林琅立晉文公墓碑一通,額題「悠久」二字,以示悠久無疆之意;光緒32年,絳縣知縣張彝撰《重修晉文公祠募啟》文,募捐重修;1962年晉文公墓被列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墓前有殘缺的文物標誌碑);2001年沉寂多年的晉文公陵墓前迎來了兩件盛事:4月5日,清明節,下村晉文公陵園管理委員會組織了800餘人,在墓前舉行了晉文公稱霸2632周年紀念活動;8月5日,經過三年多的籌備,募捐資金3萬餘元(多為本村村民捐款),在河北定製的晉文公漢白玉雕像落成典禮在晉文公墓前舉行.絳縣四套班子領導、衛莊鎮政府領導都蒞臨現場並講話。一代霸主長眠於此,為百姓帶來福祉,百姓也從心底裡敬慕、愛戴他!陵墓周圍因兵燹焚毀的松柏,村民又重新進行了栽植,如今已森然布列!陵園管理委員會還計劃籌措資金,重建被日寇焚毀的晉文公廟、晉文公祠,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這正是:

故絳大地多靈秀,文公霸業千載傳!

相關焦點

  • 晉文公為什麼可以成為春秋霸主?
    晉文公為什麼可以成為春秋霸主?話說晉軍戰敗了楚軍之後,正準備班師回朝。    半路上突然來了一支軍馬,卻是天子的卿士。原來,天子聽說晉文公擊破了楚軍,龍顏大悅,特派快馬趕來,叫晉文公留步,因為天子想親自過來接見他。    晉文公聽了,大驚大喜,自古只有諸侯拜見天子的,哪有天子跑來見諸侯的?
  • 晉文公稱霸標誌著春秋時代「禮崩樂壞」的開端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為唐侯,都於唐(今山西太原市北)。叔虞子燮父也改國號為晉。晉人不斷向南開拓,西周末年,遷都於汾水下遊的絳(今山西翼城縣)。平王東遷時,晉文侯派兵護衛,有功於王室。晉人聽聞重耳復國的消息,便殺掉懷公,迎立重耳,是謂晉文公。其時,文公已經六十二歲了。晉文公在外周遊列國19年,政治經驗十分豐富,追隨他的文臣武將又都富有才能,這都為晉國霸業的成就提供了先決條件。晉文公繼位時,正值宋襄公圖霸失敗,楚國積極北上,北方的狄人不斷南下,中原各國又受到嚴重威脅,急切需要新的霸主出現來凝聚各國力量與戎狄作鬥爭。
  • 晉文公 重耳
    引一大批追隨者,前赴後繼在春秋時代成就一代霸主,光芒四射傳芳萬世。晉文公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春秋時候,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九年。經過千幸萬苦,重耳來到楚國。
  • 除了山西介休,晉文公還去過哪裡?|孟滿喜
    對晉文公,孔子在《論語-憲問》中這樣評價:「齊桓公正而不詭,晉文公詭而不正。」 筆者原本對此不敢妄議,但經過山東茌平考察,再讀《左傳》《國語》《史記》及其他著作和文獻,對晉文公人格品操解讀出些新認識: 首先,晉文公心存大志,時刻未忘復國大業。
  • 春秋霸主之晉文公,怎樣會盟天下,帶領晉國進入鼎盛時期
    晉文公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一位君主,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他在位期間,他一度帶領晉國走向強大富強,使得晉國成為了中原強國,晉文公本人也成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與當時的另一位霸主齊桓公並稱為「齊桓晉文」。
  • 晉文公如何歷經坎坷繼承王位,帶領晉國走向輝煌,成為中原霸主?
    司馬遷曾這樣評價春秋霸主晉文公:「晉文公,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古所謂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約,及即位而行賞,尚忘介子推,況驕主乎?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除此之外,由於功績突出,他還受到了周天子的賞賜,從而確立了他的霸主地位,他也開創了晉國百年之久的霸業局面。被迫流亡在外,一路經歷坎坷晉武公十九年,晉文公也就是重耳出生了。在剛開始,他也是頗得晉獻公的喜愛。
  • 從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晉文公重耳的傳奇人生
    晉公盤今年年初,山西警方將一尊重要的青銅禮器--------晉公盤追回山西,回到了它誕生的地方。這件精美的青銅器,將它的鑄造者,晉文公姬重耳再次拉入了人們的視野。重耳的豐富經歷,既與他之前的晉國歷史有關,也是他能成就霸業的重要因素。晉文公的努力,既因為順勢而為,也是他自己的積極謀劃和臣僚們的努力的結果。
  • 晉文公稱霸在新絳
    每天免費接收山西最新消息晉文公重耳(前697年-前628年)是春秋東周時期的一位傳奇人物、傳奇國君
  • 晉文公故事——表裡山河
    【故事】公元前632年,晉文公打算討伐曹國,向衛國借路,衛國不答應。回軍,從河南渡過黃河,侵襲曹國,討伐衛國。正月初九,攻取了五鹿。緊接著包圍了曹國,曹都屢攻不下,晉軍傷亡慘重。直到三月初八,才攻破曹城,進人曹都。晉文公為了報答逃國時僖負羈對自己的恩遇,則號令三軍,不準進入曹大夫僖負羈的家裡,晉軍將領魏雙、顛頡對保護僖負羈及其家屬想不通,一怒之下,縱容兵士放火燒了僖負料的家。
  • 晉文公的賞罰之道
    春秋一代,晉國稱霸時間最長。自晉文公制霸中原開始,即有晉襄公的續霸,後又有晉悼公的獨霸,先後長達百年之久。
  • 晉文公重耳大器晚成,66歲稱霸,多虧了驪姬的「神助攻」
    二十一歲才繼位,四十多歲還在逃亡,六十二歲稱晉文公,六十六歲稱霸。相較於中國歷史上那些百天登基,三歲御極的皇帝,重耳是名副其實的大器晚成。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大器晚成竟然是被一個女人逼成的。多虧了驪姬的「神助攻」,已經四十三歲的晉公子重耳,被迫告別了他喝酒聽曲、撩貓逗狗的優哉遊哉的貴公子生活,披掛上陣,開啟了他歷時十九年,打怪升級,修成霸主的闖關之路。第一關,臉皮關。
  • 如何成長為中原霸主?看一看春秋列國的爭雄之路就明白了
    雖然各個史料對春秋五霸的記載有所不同,但一般都認同的是齊桓公和晉文公。他們能否擔得起「春秋霸主」的稱號?他們又是做了什麼才成為了「春秋霸主」?讓我們跟隨他們二人回到春秋時期,重溫一遍爭霸之路。一、齊恆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登上春秋霸主的第一把交椅在齊恆公之前,其實還有一個國家嘗試登上霸主的座椅,它就是鄭國。
  • 大器晚成晉文公:17歲結交賢能,43歲被迫出逃,62歲終成霸主
    晉文公在封賞跟隨他流亡的功臣時,有一個跟隨晉文公流亡的僕人叫壺叔,他戰戰兢兢地問晉文公:「您都賞賜過三次了,但是都沒有賞到我,是我犯了什麼罪嗎?我鬥膽來問問您。」晉文公耐心解釋:「你沒有犯錯啊。那些用仁義和高尚的德行來輔佐我,防止我犯錯的,要受到上等賞。用行動來幫助我,使我成就功業的,要受二等賞。
  • 晉文公重耳與外耳畸形
  • 在春秋時代,這三位諸侯為何能當上「霸主」?
    歷史上關於「春秋五霸」有多種說法,其中兩種說法最具代表性:一是據《史記索隱》記載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一是據《荀子·王霸》記載的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在這兩種說法中,齊桓公、晉文公和楚莊王是公認的「三霸」,他們的稱霸之路各有不同,體現著不一樣的王者風範。
  • 真正讓崤之戰秦國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的,是晉文公的亡靈
    然而,離開絳城的時候,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晉文公的棺材裡突然傳出了類似牛叫的奇怪聲響,群臣大駭,太卜郭偃連忙屈指一算,然後讓大家對文公的棺柩進行跪拜,並說:「君命大事:將要有西邊的軍隊過境,擊之,必大捷焉。」原來,當時秦軍正密謀穿越晉境,去偷襲晉國的盟國鄭國。晉文公的亡靈指示晉軍可以擊之,擊之必大勝。
  • 晉國是如何從春秋時期的霸主走向最後的滅亡的?
    後來晉文公成就了一代霸業,晉國先後稱霸時間長達100年。晉文侯和晉文公成就了晉國的稱霸,卻也為後來晉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患的根源。公元前771年,外戚申侯為了報申後被廢掉的私仇,勾結犬戎謀反,周幽王被殺掉,西周滅亡了。申侯等外戚擁立宜臼為周國的君主,也就是周平王。之前的周國皇室卻在另一個地方擁立周幽王的弟弟餘臣為周國的君主,也就是攜王,形成了兩位周國君主並立的局面。
  • 晉國的軍制,見證了一代中原霸主國的弱小到崛起
    春秋時期,五大霸主國,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荀子·王霸》),僅有一位姬姓諸侯國。要知道西周初期數次大規模分封,分封出去許多大的姬姓諸侯國,現如今哪去了呢?自然是要麼衰敗,要麼滅亡。晉國分封立國之初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今晉,甸侯也;而建國,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晉國王都兩千裡之內的甸侯建立的國君。《左傳·昭公十三年》:卑而貢重者,甸服也。
  • 晉文公稱霸諸侯:到底有多猛?死後霸業存續百年,吊打諸侯
    後來宦官履鞮將他們的密謀告訴了晉文公,晉文公就秘密出宮去會見秦穆公,嚴格保密,幾乎沒有人知道此事。呂省、郤芮等人放火燒王宮,但沒有找到晉文公。晉文公的衛士與他們激戰,呂省、郤芮等人想逃,但秦穆公把他們誘騙過來,在黃河邊殺死。秦穆公又送給晉文公三千士兵作為警衛,這樣晉文公的安全得到保障,國內的反叛殘餘勢力得到肅清。
  • 成就春秋兩位霸主的幕後英雄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還有一位就是晉文公,又名重耳,他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晉文公,重耳。越王勾踐有範蠡的輔佐成就自己的霸業,晉文公的重要輔佐就是介子推。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後人尊為介子,春秋時期晉國人,跟隨輔佐晉文公近二十年跟他顛沛流離,忠心耿耿。後世流傳「割股奉君」的故事,說的就是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