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5點起床,冬天6點起床,洋芋是我最熟悉的東西,閉著眼睛我都能洗能切,畢竟這麼多年,是這個早餐小推車陪我度過的。
我家住在鎮寧自治縣丁旗街道五街5組,以前是石板房,現在是政府安排的公租房。21多年前我的丈夫因車禍去世時,最小的娃娃才1歲,我一個人拉扯大三個孩子。
2001年,我姐夫出錢幫我做了一個小推車,還幫我買了盆盆碗碗,就是我現在的「工作」了,在學校門口擺小攤。
擺小攤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天起早貪黑,準備的時間都要好幾個小時,怎麼苦怎麼累,總不能讓孩子們餓著凍著呀,所以就連大年三十,我也得去擺攤,再加上政府的低保,日子就這樣緊緊巴巴的過了20年。
不過現在好得多了,2018年7月份,我家通過租賃住進了政府旁邊的公租房,是小區,比以前的石板房好一百倍,以前的房子樓上是小板鋪的,一下雨滿牆滿家都是水。現在就算是擺攤都方便很多。
我的大女兒出嫁後,也得到政策幫扶隨婆家搬到了樓下的公租房,二兒子有點殘疾,每天跟著我擺攤,幫點小忙,最小的孩子也22歲了,一家人過得還算幸福的。
後來村裡面鼓勵我們發展種養殖業,得了2萬元的起步資金,於是我搞了兩頭牛來養,去年賣得8千多塊,我拿錢交了合醫,小病小痛都可以報銷,去打吊針也只用花幾十塊錢。
現在的政策好,脫貧了之後幹部領導們都還經常來關心我們,鼓勵我好好發展,有這麼好的平臺,我也相信幸福是自己奮鬥出來的,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增加品種,擴大生意,好好掙錢幫我兒子成個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元媛
編輯 向淳
編審 胡麗華 袁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