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仕香,家住珉谷街道旗洋社區,今年15歲,現在是第六小學六年級學生。家裡就我和母親2人。 2014年以來,我們家在梁軍哥哥的幫扶下煥然一新。變化最大的是房子,內外牆地麵粉刷一新,更換窗戶,安裝玻璃,門窗刷漆,並進行徹底大掃除,清除屋內外堆放雜物、垃圾。他們定期來我家和我共同整理庭院、室內,營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幫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逢年過節,梁軍哥哥很關心我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不僅送來肉、米、面、油、被子等生活必需品。去年,爸爸和媽媽都住院了,這對我來說就像晴天霹靂。 爸爸媽媽住院期間,梁軍哥哥和其他叔叔阿姨跑前忙後聯繫協調住院、報銷問題,還申請了相關補貼。一邊還要安慰不知所措的我,讓我好好上學,不要太擔心錢的問題。其中,我最想感謝的是博愛醫院的朱玉蘭阿姨。爸爸去世前,朱玉蘭阿姨很細心地照顧爸爸,長大了我也想成為像朱阿姨一樣的醫生。 種植時節,梁軍哥哥還為我家送來了種子,幫我家發展經濟作物,同時落實合作社幫帶措施,並籤訂產業幫扶協議,到今年我家已領取產業分紅2520元。 我今年就讀貞豐縣第六小學六年級,老師們非常關心我,每個學期都要來我家走訪好幾次,告訴我不要擔心沒錢上學,現在國家大力資助困難的學生上學。去年學校和團縣委就資助我1750元,往後只要我上學還會有資助的,所以我不再擔心我的學費了。 因為媽媽年紀大了且患有慢性病,不能幹重體力活,梁軍哥哥常常幫我家聯繫周邊的公司和工地,看是否願意幫助我家我們家,幸好好心人很多,叮囑我媽媽在注意安全的情況下收拾紙箱、塑料瓶、鋼筋、玻璃等廢品變賣補貼家用,大概每月收入有三四百元。 這些年,在梁軍哥哥和很多不知名叔叔阿姨的共同幫助下,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重新燃起我對戰勝貧困過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打心底明白了幸福是要靠自己奮鬥的。 我要加倍珍惜黨對貧困戶的幫扶優惠政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多掌握一些知識,力爭早日回報國家,像梁軍哥哥一樣奉獻社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黃飛鴻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