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聞發布再創新。3月4日下午,國新辦首次通過北京和武漢連線舉辦全英文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襲豔春用英文主持,邀請四名參與一線救治的醫學專家分享中國治療經驗,與會專家也全程用英文發言。
疫情之下,新聞發布會已成為政府重要信息發布渠道。據統計,1月22日國新辦舉辦首場疫情新聞發布會至今已進入第43天,中國政府已召開了60場發布會;包括疫情中心湖北、率先召開發布會的廣東在內,多省市實現新聞發布會機制化,穩定「日更」。
南都記者觀察到,隨著疫情形勢發生變化,新聞發布會也在依勢而變。比如,從主題來看,2月9日全國大部分地區復工後,「復工復產」成為發布會的重要內容;從舉辦形式看,疫情中,國新辦發布會首度走出北京、在湖北武漢舉行了五場;湖北和浙江為減少聚集,將發布會改成網絡連線。
此外,新聞發布會也成為公眾觀察各地官員工作情況的一個窗口。連日來湖北防控指揮部舉辦的發布會,記錄下了湖北官場的人事變動。比如,疫情初期,湖北原省委書記蔣超良、武漢原市委書記馬國強和其他領導班子在發布會上的表現,都受到廣泛關注。
辦全英文發布會,北京武漢兩地連線
3月4日下午,國新辦和湖北武漢聯合舉行發布會,首次全程用英文介紹新冠肺炎的情況。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國新辦新聞發言人襲豔春用英文主持,邀請四名一線醫務工作者分享治療經驗。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曹彬表示,他為一線醫務工作者感到驕傲,因為他們夜以繼日地工作,並對遏制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
會上,有記者提問,從中國近兩個月的抗疫過程中,可以總結哪些重要的經驗?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喬傑認為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要動員一切力量應對,不僅是醫生、護士,還有社會工作者等都要參與進來;二是科學防治,比如將輕症患者集中到方艙醫院隔離診治,目前來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曹彬同樣強調科學防治的重要性。他指出,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要對其完全認識需要一定的時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大內科副主任李海潮補充到,在救治危重症患者時,建立擁有綜合學科的醫療隊伍很重要,因為需要不同學科專家來應對患者的不同狀況;此外,保障氧氣供應也是十分關鍵。
COVID-19和SARS有何異同?曹彬介紹到,這兩種來自同一「家族」的病毒相似點很多,但不同點也很明顯,最大的不同就是COVID-19沒有SARS致死率高,但傳染性強很多。李海潮補充到,COVID-19也會導致危重症出現,特別是一些輕症患者病情會突然急劇惡化。治癒患者需要長期跟蹤觀察。
此外,會上還有來自印度、日本和英國的記者向現場專家提問,是否有對其他國家抗擊疫情的建議?杜斌用一個關鍵詞來回答:計劃。如何對疑似病例進行隔離?如何追蹤密切接觸者?如何培訓醫護人員做好救治準備?如何幫助醫護人員保護自己?杜斌談到,這些都需要制定好完整周密的計劃。「儘管工作很繁重,但是對戰『疫』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這不只是醫療衛生部門的事,而是需要政府各個部門協作。」杜斌強調,誠實、及時地發布信息,並且各部門各司其職做好該做的事情,就有信心戰勝疫情。
國新辦發布會「搬到」武漢,多地通過網絡直播
南都記者觀察到,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新聞發布會的主題也在依勢而變。此前,多省市尤其是人口流入大的省市,如廣東、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宣布延遲復工至2月9日。
2月9日之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多圍繞疫情防控進展、醫療支援、物資保障、市場秩序、科研情況、公共預防等主題;9日之後,復工復產、金融支持成為新的重點話題。據統計,截至目前已召開9場以復工復產為主題的發布會。
作為疫情的風暴眼,湖北目前還未解封,控制疫情仍是重中之重。湖北省的發布會主題,也一直集中在疫情防控進展、援鄂醫療隊、交通運輸、物資保障等方面。
此外,發布會舉辦的形式也有了一些新變化。
變化之一就是國新辦首次走出北京舉辦發布會。2月15日,國新辦首次將新聞發布會的現場搬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湖北武漢,國家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湖北省委常委王賀勝等人介紹在湖北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的相關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這場發布會也是國新辦在疫情中第一次採取網絡連線的形式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形式從線下轉為線上,7名記者通過視頻連線進行了提問。
2月23日,國新辦發布會還首次邀請基層工作者參加。這是國新辦在武漢召開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邀請了五位武漢疫情防控一線的普通工作者,分別講述醫護人員、警察、外賣騎手、志願者在一線奮戰的故事。據了解,目前國新辦在武漢舉辦的五場新聞發布會,均採取了網絡連線的新形式。
南都記者注意到,國新辦在湖北舉辦網絡新聞發布會的形式並非首例。為避免過多人聚集發生傳染,湖北省自2月2日開始改以網絡視頻直播的形式舉行發布會。浙江也從2月6日開始,把發布會搬到了網上。直至今日,湖北和浙江的發布會依然在網上直播舉行。
43天內召開60場,16名副部級以上官員出席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國家層面和湖北省均於1月22日召開了第一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專題發布會。彼時,全國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全部為湖北病例。
1月22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國家衛健委應急辦主任許樹強,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負責人焦雅輝,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參加。
這場發布會上,李斌表示要「及時、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客觀報導疫情進展和政府採取的防控措施」,在全國建立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此後,自1月26日開始,國新辦或國家衛健委每天都會召開至少一場以疫情防控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2月3日起,開始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名義召開。據悉,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是於1月21日由國家衛健委牽頭成立,共32部門參與;其新聞發布會一般由國家衛健委或國新辦主持。
「聯合新聞發布會成為了主要部門面對重大關切和突發事件的主要新聞發布形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周慶安表示,這種形態有助於形成多種信息來源互相補充的局面,同時避免單一部門在複雜突發事件中信息發布範圍有限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1月26日新聞發布會常態化之後,有時會在同一日召開多場發布會。比如,2月15日,國新辦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一共舉辦了四場發布會,分別介紹了湖北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情況、金融系統全力支持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情況、春運返程疫情防控工作、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其中還包括國新辦在武漢舉辦的首場發布會。
據統計,從1月22日的第一場發布會至今的43天裡,國新辦、國家衛健委、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共召開60場新聞發布會,話題覆蓋疫情防控進展、醫療保障、交通運輸、科研情況、復工復產等方面;已有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財政部副部長餘蔚平等16名副部級以上官員出席。
回應網友熱議問題,幾次通報監獄疫情細節
新聞發布會的一大功能,就是回應熱點問題。
廈門理工學院教授趙振祥介紹到,政府新聞發布會不僅僅是為滿足社會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需要,還包括表明立場、引導輿論和消除公眾疑慮以穩定社會秩序。
近日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多次在新聞發布會中監獄爆發疫情、景區遊客扎堆、封路斷路等社會熱點問題給出官方回應。
前不久,監獄爆發疫情引發公眾關注。
2月21日,湖北、山東、浙江三省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情況。司法部監獄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何平在當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表示,司法部先後派出28個督導組開展實地督查,並對監獄輸入性疫情問題嚴肅問責。
26日,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詳細披露監獄疫情傳播始末,透露武漢市女子監獄距武漢肺科醫院不足百米,另有三所疫情嚴重監獄均有幹警瞞報疫區接觸史。
此外,近期部分地區出現景區恢復營業、遊客扎堆的現象。2月25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提示到,低風險區域不等於沒有風險,居民仍需注意個人防護。
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在次日的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進一步回應到,必須對旅遊景區開放條件和必要性進行全面地評估,指導各地旅遊景區控流量、防聚集、嚴防護,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的工作。
在全國多省市採取限制通行的措施後,部分農村地區出現封路斷路、阻斷交通的現象,有網友質疑這種做法會影響物資運輸。對此,公安部、交通部在2月21日發布會中明確強調,加大對擅自設卡、封路、攔截、勸阻等阻斷交通等違法違規的查究力度,商務部則在2月24日發布會中表示堅決制止擅自層層設卡、封訓封路、阻斷交通的行為。
有媒體曾報導,有一家三口在家中打麻將被防疫人員砸桌。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在2月21日的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回應,社區疫情防控矯枉過正既侵害了群眾的合法權益,又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應避免用力過猛。
「政府的新聞發布制度保障了公民的信息需求訴求和知情權。」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黎昌珍指出,通過新聞發布政府也加強了自身的話語權,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社會輿論,維持社會的穩定。
呈現湖北官場變化,周先旺被中央指導組表揚
在疫情中心——湖北武漢,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在1月22日至今的43天內,舉辦了38場發布會。這38場發布會在公開信息、回應社會關切之外,還記錄下了湖北官場的變化軌跡。
2月15日,國新辦在湖北武漢舉辦的首場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賀勝還以湖北省委常委的身份出席。這是他從國家衛健委副主任「空降」到湖北任省委常委7天後,首次亮相國新辦發布會。在被任命為湖北省委常委前,王賀勝就已在武漢指導相關工作。此次發布會上,王賀勝全程基本脫稿,足見其湖北疫情防控情況之熟悉。幾天後,他又兼任湖北省衛健委黨組書記和主任。
此外,多名湖北官員也因疫情受到高關注度。2月12日,湖北官場密集人事調動,湖北原省委書記蔣超良、武漢原市委書記馬國強均不再擔任原職務。據統計,馬國強此前出席過3次湖北的疫情防控發布會,蔣超良出席過一次。
1月27日,馬國強在發布會上回應「武漢市紅十字會在接受捐贈時要抽取6%的手續費」的質疑,稱該說法不屬實。次日,馬國強在發布會上解釋了1月16日至18日確診病例出現高峰的原因,稱這與病毒檢測權限從國家疾控中心下放到湖北省疾控中心有關。之前標本送到北京檢測需要漫長的過程,而湖北省疾控中心檢測能力大概在每日300例左右,檢測能力和速度都有提高。
2月10日,馬國強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武漢為對「四類人員」分類集中管理開展全民健康普查,戶數排查的百分比達到98.6%,人數排查的百分比達到了99%。
而在兩天後,中央指導組副組長、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陳一新透露,武漢感染者底數還沒有完全摸清,蔓延擴散的規模也沒有較為精準的估計預測。這意味著在武漢官方所說的戶數排查達98.6%的情況下,具體感染的底數還沒有完全摸清。
據報導,2月16日,履新4天的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召開視頻會部署開展集中拉網式大排查,摸清底數。「這件事決不能再等了!」王忠林在會上表示。
蔣超良出席的是1月30日湖北舉辦的第九場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之初,他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的心情很沉重,去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發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給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了重大傷害。我們向在這次疫情中失去生命的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
之後,蔣超良回應了部分地區挖路阻斷交通、農村防疫薄弱、就診確診住院難等問題,並透露自己當天剛從孝感返回武漢,表示「疫情的防控短板在農村」。
值得一提的是,武漢市長周先旺曾多次在新聞發布會或接受採訪時透露關鍵信息。1月26日的湖北發布會上,周先旺透露,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影響,有500多萬人離開武漢、900萬人留在城裡。次日,他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坦誠,此次疫情中,各方面對當地的信息披露是不滿意的。
對此,他解釋到,新冠肺炎是傳染病,需要依法披露信息。「作為地方政府,我獲得這個信息以後,經過授權,才能披露,所以這一點在當時很多不理解。」
2月28日,中央指導組成員、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在武漢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揚了周先旺的工作,稱:「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同志靠前指揮、親自調度,夜以繼日地組織力量施工改造。」
周先旺是因何緣由被中央指導組點名表揚?通過當天官方公布的方艙醫院一組數字顯示:目前已建成16家方艙醫院,實際開放床位13000多張,累計收治患者12000人。武漢的新冠肺炎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在方艙醫院治療的。方艙醫院做到了0感染0死亡0回頭,還實現了「床等人」。
廣東最早開發布會通報疫情,多省市實現「日更」
南都記者了解到,在地方層面,除了湖北,廣東、北京、上海、重慶、浙江、安徽、內蒙古等地也實現了發布會「日更」,向公眾通報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復產復工等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廣東於1月21日就舉辦了第一場疫情防控發布會,比國新辦和湖北疫情防控指揮部還要早一天。20日,廣東省衛健委公布首例確診患者信息,標誌著疫情輸入廣東。
據報導,21日,廣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包括「要加強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做好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識宣傳,通過權威發布和專業闡釋,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病可防可控,增強防病意識和能力,科學落實防控措施。」
1月27日,廣東召開第二場疫情防控發布會,此後實現穩定「日更」。從2月24日上午9時開始,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在當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東省衛健委副主任陳祝生表示,調整響應級別,不代表疫情拐點的到來。
浙江從1月27日開始,每天召開疫情防控發布會並同步直播。在浙江省內,除了浙江省新聞辦舉辦的省級發布會外,寧波和溫州也分別從1月29日、30日開始舉辦市級發布會,並在之後實現制度化,基本每日舉行。此外,自2月6日起,浙江省的發布會改為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舉行,一直持續至今。
目前,廣東、北京、重慶、浙江、山東、河南、吉林、黑龍江、雲南、寧夏等地的發布會均會在網上同步直播,公開新聞發布會的全部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天津多地曾在新聞發布會中,透露典型病例的具體活動軌跡。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曾對全國450餘個地市的確診病例軌跡情況進行了分析,發現廣東、浙江、河南省、安徽等省市率先公布確診病例活動軌跡,主要發布載體為地方衛健部門網站、政府官方網站,或者委託權威媒體發布相關信息。
文\馬嘉璐 梁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