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方方曾經說過:「時代中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在本次疫情中,湖南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居全國前列,但治癒率卻位居全國之首,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取得這樣的成果,實屬不易,靠的正是無數黨員幹部和醫護人員毅然「逆行」,衝鋒在前,成為扛起大山的人。
然而,卻有少數幹部,在疫情防控的過程中產生了「鴕鳥心態」:有的戰前「喊話動員」鏗鏘有力,戰時卻「貪生怕死」擔心被感染,唯恐避之不及,嘴裡喊著「給我上」,身體卻躲在後方「指點江山」;有的面對嚴峻的防控形勢,產生了畏戰、怯戰情緒,缺乏信心和決心,對戰疫能否打贏持懷疑態度;有的信奉「多栽花少栽刺」,害怕得罪人,對熟人裝聾作啞,對問題視而不見,對謠言置若罔聞,導致防控工作流於形式。他們在嚴峻的疫情面前選擇了逃避,在複雜的人情面前選擇了退縮,就像鴕鳥遇到困難和危險時,就把頭鑽進沙子裡,殊不知這種「鴕鳥心態」只會使問題更趨複雜、矛盾更難處理,還會嚴重影響黨和政府形象,無異於掩耳盜鈴,為害不淺。
「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疫情防控是今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必須打贏的一場遭遇戰、阻擊戰。既然是打仗,就必須當好衝鋒陷陣的「戰士」,樹立戰時思維,嚴明作戰紀律,保持戰鬥狀態,既不能臨陣脫逃當逃兵,也不能一面對壓力和困難就選擇逃避,否則就可能成為「敗軍之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前期的攻堅奮戰可能勞了身體,倦了情緒,但無論如何信心不能丟、士氣不能洩、意志不能衰。戰疫的成敗往往只在一念之間,一朝鬆勁就可能會被病毒這個「敵人」反撲上來,前期取得的戰果就會蕩然無存。廣大幹部要克服警惕畏戰、疲憊怠戰、消極厭戰情緒,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大的民生工作來抓緊抓實抓好,堅決強化一線嚴密防守,主動靠前做好服務,努力把疫情損失降到最低。只有不斷堅定信心,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遊泳中學會遊泳,進一步凝神聚氣,眾志成城,才能一鼓作氣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