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下,熬夜成為了年輕人的「標配」,踩點上班成為了年輕人的共同能力,叫外賣也成為了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們看到,年輕一代,是焦慮的一代,是無奈的一代,也是「廢掉」的一代。
那麼,什麼又是「喪文化」呢?「喪文化」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哪些影響?
百科資料:喪文化,指一些90後的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目標和希望,陷入頹廢和絕望的泥沼,像行屍走肉一樣麻木地生存下去。
「喪文化」的出現,是有很複雜的社會因素的,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社會生存壓力大
每年都是最難就業季,房價剎不住車,工資跟不上通脹,愛情成為了一場買賣,年輕人的生活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致使年輕人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變得麻木。
2、「苦難」教育帶來的影響
當代90後,都是伴隨著應試教育成長起來的,他們深受「苦難」教育的影響。比如,父母會告訴他們,生活有多艱難。老師告訴他們,高考有多重要。社會告訴他們,房價只是一個縮影。長而久之,年人氣被壓得喘不過氣,負能量纏身,變得麻木。
3、高考的副作用開始應驗
90後學生時代,大多認定一條理:高考改變命運。他們學生時代,幾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高考上,甚至整個家庭,整個社會都把高考的作用捧上了天。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竟還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
可是,當這些接受了「高考改變命運」教育的孩子走出社會後,發現現實不是這樣的,哪怕他們贏了高考,還是買不起房,還是爭不過富二代。社會的「潛規則」,人生的苟且,他們不再懷疑。
我們覺得,年輕人是過於悲觀才會被「喪文化」影響,人生遠沒有他們想得那麼糟糕,社會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不過,我們也發現,年輕人的頹廢,除了受「喪文化」的潛移默化,自身帶有的「鴕鳥心態」也是重要的原因。
那麼,什麼又是「鴕鳥心態」呢?
百科資料:「鴕鳥心態」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
比如,年輕男性已經越來越不敢追女孩了,因為擔心自己買不起房給不了她一個家。年輕女性也有很多很拜金,因為她們也怕嫁給「窮二代」過著看不到未來的貧苦日子。
所以,男性選擇逃避愛情,女性選擇了逃避現實。
「喪文化」下,擁有「鴕鳥心態」的危害是多層面的。
它會讓年輕人越來越沒有鬥志,會讓個社會蔓延一種不安的情緒,從而惡性循環,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得頹廢,活著就像行屍走肉一般。
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喪文化」下的「鴕鳥心態」呢?
1、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要知道,雖然當今時代競爭激烈,但是到處都充滿機會。人生很艱難,可是,悲觀的人生姿態只會帶來悲觀的結果,只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才會帶來積極的結果。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年輕人最寶貝的是健康的體魄,是青春的時光。如果你把時間浪費在玩遊戲上,把身體搞垮在熬夜裡,那麼你又拿什麼去應對這個複雜的世界呢?
3、規劃自己的「ABZ」理論
小編在前幾天的文章中闡述過「ABZ理論」,獲得了一千多位網友的點讚、分享。我希望大家也能早點規劃自己的「ABZ計劃」,去追趕時代的腳步,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人說,「喪文化」下,很多年輕人都有「鴕鳥心態」,成為「廢掉」的一代。我覺得這句話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去理解,層面一,你想成為廢掉的一代嗎?層面二,如何應對這種狀態?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規劃好自己的「ABZ計劃」,讀懂「喪文化」但不要被其影響,擺脫「鴕鳥心態」做個勇敢的人,這樣才是年輕人該有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