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弦樂組陪審——麗達

2020-12-16 prokofiev

麗達

中央音樂學院教師,中國首批小提琴博士,清馨巴洛克樂團首席,是活躍在小提琴獨奏、室內樂與交響樂演奏各個領域的全能演奏家。自幼隨母習琴。199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先後師從於王爾玉教授、徐律教授,2001年以最高獎學金考入本科,2005年以全校最優異成績保送研究生,2008年留校任教,師從於已故小提琴教育大師林耀基教授。20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建院以來首屆小提琴專業博士生,師從於楊戈芳教授。

作為獨奏家

不僅曾連續獲得國內外小提琴比賽獎項,還曾在耶胡迪·梅紐因、杜·梅等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大師班上親臨指導並獲得極佳讚譽,被評論為「感人至深又具靈氣的演奏」;曾先後成功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北京國際藝苑音樂廳、北京音樂廳、杭州大劇院、西安音樂廳、青島大劇院、威海大劇院、合肥大劇院、武漢琴臺大劇院、牡丹江大劇院、濟南大劇院、國家大劇院、日本東京國立劇院、日本大阪音樂廳成功舉辦獨奏音樂會和獨奏演出。2014年在中央音樂學院《我的音樂廳》唱片錄製及協奏曲音樂季中擔任獨奏小提琴及樂隊首席;2015、2016、2018年以獨奏家出席「月滿長城」中秋音樂會及五月大使音樂會;2016、2017年赴日本參加巴洛克小提琴與現代小提琴演奏研修會和suntory hall管風琴與器樂音樂會;2017.10參加中央音樂學院首屆弦樂藝術節;2017/2018/2019夏,參加青島大師班夏令營並進行講座及音樂會。2017年出版《美麗的草原小提琴作品集》,作為內蒙古重點項目發行;2019年首演小提琴協奏曲《達那巴拉》,在學術上彌補了少數民族題材小提琴協奏曲的空白。

作為室內樂音樂家

她屢次應邀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中央音樂學院室內樂音樂節、北京國際現代音樂節、西湖國際音樂節、「中意」「中俄」文化年及亞洲青年人才藝術節等大型音樂節上演出。2014年加入創立中央音樂學院名家室內樂團。2016年加入北京艾格森特獨奏家樂團;同年加入航天國樂室內樂團,錄製唱片搭載嫦娥四號登月並獲航天部特殊榮譽。

她還活躍於巴洛克音樂領域

2004年作為首席為加拿大電視臺拍攝紀錄片《古典音樂中國行》;2005年參與錄製CCTV大型紀錄片《故宮》,成為重要文獻並以多國語言全球發行;2010年參加法國巴洛克小提琴家Patrick Bismuth大師班;2011-2019年在北京國際巴洛克音樂節上作為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演出並舉辦講座;2011年起與沈凡秀、俞佳建立巴洛克三重奏,在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及全國各大音樂廳廣泛演出數十場,出版《德裡格12首奏鳴曲》,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西方音樂的歷史見證,不僅有高度學術意義。2013年-2018年在國家大劇院舉辦「琴弦上的巴洛克」系列講座音樂會,反響強烈。2014年參與創立清馨巴洛克樂團並任首席,隨團參加多場包括國家大劇院盛讚巴洛克等重要演出。麗達作為交響樂演奏家,自2007年起擔任「EOS交響文獻樂團」首席,至今已演出上百場音樂會,其中與國家大劇院「藝術之友」合作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已成為國家大劇院的響亮品牌;她合作過的音樂家包括朗朗、譚盾、小澤徵爾、MTT、沙漢姆、KoljaBlacher、村治佳織、美國現代舞團「瑪莎·格蘭姆」等;2009年進入「YouTube Symphony」並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音樂會;2010年夏受邀於日本京都交響樂團為特別音樂家;2010年5月與琉森音樂節樂團首席KoljaBlacher合作演出;2012年參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MTT大師班及北京青年藝術節閉幕式音樂會;2013年與耶魯大學合唱團合作《貝多芬第九交響樂》;2014-2016新年音樂會;2017年加入全球華人樂團。

作為交響樂演奏家

自2007年起擔任「EOS交響文獻樂團」首席,至今已演出上百場音樂會,其中與國家大劇院「藝術之友」合作的普及交響音樂會已成為國家大劇院的響亮品牌;她合作過的音樂家包括朗朗、譚盾、小澤徵爾、MTT、沙漢姆、KoljaBlacher、村治佳織、美國現代舞團「瑪莎·格蘭姆」等;2009年進入「YouTube Symphony」並在美國卡內基音樂廳舉行音樂會;2010年夏受邀於日本京都交響樂團為特別音樂家;2010年5月與琉森音樂節樂團首席KoljaBlacher合作演出;2012年參見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MTT大師班及北京青年藝術節閉幕式音樂會;2013年與耶魯大學合唱團合作《貝多芬第九交響樂》;2014-2016新年音樂會;2017年加入全球華人樂團。

麗達還致力於對中國當代作曲家新作品的推出

曾演出如John Cage、唐建平、郭文景、陳丹布、王斐男、史付紅、秦文琛等知名作曲家作品並錄製唱片。曾獲第二屆「帕拉天奴」小提琴作品比賽演奏獎並在中國優秀小提琴作品展演中演出新作品《際想》;2017年6月出版唱片<美麗的草原>,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集成之作,既是文化傳承,也是民族情懷.

麗達還致力於古典音樂的教育與普及。

多次獲得如日本青少年音樂大賽、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等優秀教師獎;2008年10月起受邀於北京大學、廣東華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定期進行小提琴獨奏、弦樂四重奏、樂隊演奏的講座和演出;2009年——2018年與沈凡秀教授合作在全國各大音樂廳舉辦近50場講座音樂會,反響強烈;2015年起在35中新金帆音樂廳展開多次獨奏演出和講座,包括2015全國藝術教育研討會展演等,並於2018.5建立大師音樂工作室;2016年8月任OrchestraKids音樂營弦樂團總監;2017年起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北京國際夏令營專家並舉辦各類講座及音樂會;擔任眾多比賽及特長認定評委;曾接受多家報紙、電臺與電視臺如音樂周報、北京音樂臺、鳳凰衛視、BBC、澳視等媒體的採訪與古典音樂普及節目的錄製,是中國古典音樂教育的新生力量。

Q: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可以走專業道路?

A: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能夠走音樂專業道路,其實有以下幾點我覺得還是很重要的。第一點,就是所謂的興趣,因為孩子的興趣,最終會演變成一份熱愛,如果在日復一日的練習和遇到困難的時候,沒有充分的熱愛這個行業、這個專業的話,很容易在枯燥的練習和強大的壓力之下,放棄這個專業或者是堅持不了高強度的練習,所以說,培養孩子的興趣,觀察孩子的興趣,對於家長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麼如果發現孩子確實對音樂、對小提琴有極大的興趣,那麼就要配合孩子在音樂方面多給孩子一些啟發,陪著孩子多聽音樂會,多聽一些唱片,然後在練琴的過程中,保持住孩子對小提琴的這份喜歡,慢慢的他會變的越來越熱愛音樂,這樣的話,就不會在很枯燥的練習中和遇到競爭時氣餒,所以我覺得熱愛在這個行業中是很重要的,包括畢業後真的把音樂當作職業的時候,也是只有一份熱愛才是最讓人能夠堅持和堅守住的。第二點我覺得就是天分,那麼我們常說,成功需要99%的努力,但是還有一句話就是那1%是天分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我也非常同意,因為我覺得這個天分是不可或缺的,因為音樂,或者說提琴是一個非常挑剔的專業或者是職業,首先他技術難度很高,他的行業領域也比較特殊。所以還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和天生的條件,需要一個全面的素養和素質,其中,包括身材比例,手的大小,手指天生的靈敏度、獨立性,耳朵對音高音準的辨別能力,還有樂感,即對音樂的敏感性,表達欲望是否強烈,當然樂感是可以啟發的,但是我經過這些年的教學,我認為還是要有一定的自身對音樂比較敏銳的反應和本能。第三點,我覺得就是要肯努力,要學音樂就要能夠吃苦,能夠日復一日的堅持不停的練習,當然這需要家長的配合和我們時間的合理安排,因為畢竟練琴是一個時間的積累。第四點,就是看看這個孩子從小學琴,學到一定的年齡後,比如說可以考慮考專業類的附小附中的時候或想考音樂類的藝術類的大學的時候,可以想一想孩子的學琴之路是否都遇到了合適的老師,是否得到了科學的訓練,因為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孩子不走彎路,或者是少走彎路。

Q:請您給初學和中級階段的兒童一些建議?

A:第一,我覺得因為初學和中級階段的孩子肯定還是在小學和中學階段,那麼孩子們都要正常的去上學,要做作業,所以每天的時間其實是非常有限的,那就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實際和不同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將每天練琴的時長、時間段進行合理的統籌,比如說每天練一小時或者兩小時,要合理的安排練習的內容,哪些是基本功、哪些是曲子。

第二,我覺得是合適的合理的教材選擇,現在我們的考級教材很多,但是我建議,不要只拉考級教材,因為考級教材裡面的曲目其實是考題,就像我們學文化課一樣,不能只練卷子,還是要把課文的東西學牢學紮實。所以說,在練習考級教程,準備考級或準備比賽的過程中,還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教材的學習,比如說初級階段還是要把霍曼、沃爾法特,開賽練好,那麼到了中級,要把克萊採爾練好,一些重要的練習曲還是都要把應該掌握的技術的掌握好。另外,還可以有一些專門的針對性練習,比如換把不好的話可以有一些針對換的練習,手指左手手指起落不清楚的情況下就要加一些手指練習,雙音比較薄弱的話,可能光練雙音音階是不夠的,還要加一些雙音的練習等等。

第三,我覺得可以適當參加一些演出或者是比賽,我是鼓勵孩子們來參加比賽和演出的,因為音樂表演需要在臺上才能體會到真正的魅力,那麼孩子呢,也通過音樂表演能夠在舞臺上獲得自信,也能發現自己的演奏問題和與同齡人的差距或者是不同,也能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激發練琴的興趣,體會表演的快樂。需要提示的,就是參加比賽和考試,儘量不要拔高,儘量選擇合適孩子的音樂作品來進行演奏。

第四,給孩子們一些建議,我希望大家可以多走進音樂廳,多聽現場的音樂會,如果沒有時間或者是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多聽一聽好的<span

Q:怎樣來緩解上臺的緊張心態和緊張情緒?

A:首先,上臺緊張是所有搞音樂表演的人都需要面對的話題,那麼這裡呢,就是提供一些自己的經驗。第一,就是上臺的作品,我們要進行充分的準備,胸有成竹的作品,在臺上的狀態就會好,就不會過分的緊張。第二,在我們平時的練習中,不能光有練習時間,也要加入表演時間,比如說,上臺的曲目,尤其是臨近上臺的一個月或半個月的時間,希望孩子或者考生們,可以用比如說1/3或者一半的時間來進行表演,那麼在這個時間怎麼練呢?我們可以儘量製造出一些緊張的氣氛,比如說可以加上攝像機,可以有爸爸媽媽朋友同學觀看,就像真正的演出那樣去進行表演,從頭到尾演奏的時候,有任何問題都不要停下來,這樣就會讓我們的大腦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讓我們的肌肉和整個身體系統都形成一個完整的一個反應。那麼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演練一遍之後,要把遇到的問題逐個逐步的去解決,這樣的話,我們的演奏會越來越細緻,也會越來越放鬆。第三就是上臺前,需要做幾件事情,這裡也是我自己的經驗,比如說,要保證一個很好的身體狀態,不要過分疲勞;上臺前需要調整呼吸,儘量呼吸的要深一點,這樣的話我們的心跳不會太快,另外注意冬天的演出要注意手不能冷等等。那麼最後呢,我覺得是一個心態問題,其實舞臺緊張呢,他並不是一個問題,我們要正視這個所謂的緊張,其實緊張本身就是我們舞臺魅力的一部分,也是享受舞臺的一部分,如果完全像日常一樣的放鬆,我覺得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說我們要正視自己的緊張,一點點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手心出汗,這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所以我們不要覺得它非常恐怖,它會影響我們的演奏,其實並不然。如果準備的充分,我們把心態調整好,這些生理狀態會隨著我們的演奏逐漸淡化。那麼最後一點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其實緊張有的時候有一個真正的原因,那就是我們會把這個結果看得太過重要,其實大家應該想一想,我們認為的自己最好的一遍和最差的一遍,如果沒有質量上明顯的問題,其實是非常主觀的,對於任何一位觀眾來說,我們的所謂的最好一遍和最差一遍,對於觀眾或者評委來說其實是差不太多的,所以說,大家要放平心態,我們的水平就是我們的水平,不要害怕一點點不完美,也不要期待奇蹟。總之,我覺得不要把緊張妖魔化。

Q:對慢練應該如何重視?

A:慢練,是所有的音樂老師,所有的器樂老師、專家、機構的老師都會提到的兩個字,幾乎已經是二字箴言。那麼也是我的老師,林耀基教授常常對我們講的,「慢工出細活兒」、「輕拉、慢拉、快改」,這都是他的口訣。那麼對於慢練,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慢練,這才是我們作為老師或者家長需要注意的。

慢練首先是絕對必要的,一定要慢練。第二,慢練一定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而不是為了慢而慢。第三個就是,慢練不僅是在練雙手,還在練我們所有身體的生理反應,更練我們的耳朵和大腦。

那麼,對於我們小提琴來說,每天的空弦練習,比如說60速度,一弓四拍的空弦練習就是非常必要的,一個慢練的過程,它的效果並不是立竿見影的,它是一個長期的、深入感覺自己的一個過程、是一個一定會練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夠嘗到勝利果實的一個練習過程,所以一定首先要捨得下心去慢練。不要害怕慢很花時間,也不要擔心自己會不會機能退化。當然,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好自己時間,比如說,可以<span 1/4的時間用來慢練;那麼比如改毛病期間,可以慢練的時間多一點,趕作品、準備比賽的過程中呢,可以慢練的時間少一點。第二,慢練的時候想什麼,對於我們小提琴來說,第一個就是要把耳朵打開,把腦子運轉起來,我們動作慢,可是我們腦子的轉速和耳朵的辨別要非常迅速,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要辨別自己拉的是不是準、是不是勻、是不是美,也就是音準節奏發音,要高標準嚴要求。慢練的時候要求一定要高,要求放低就會事倍功半,要求高了就事半功倍。第三,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慢練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很多孩子在慢練的時候,他自己也在聽音準也在聽節拍器也在找發音,可是他真正對自己的手的感覺、手臂的感覺體會得不太夠,這也是我自己練琴過程的一個經驗,慢練的過程,只有你自己真正的感覺到你力量的變化,比如右手的手指手腕手臂手肘肩膀,這些力量的分配與變化,還有弓子從弓根走到弓間的力度的變化,聲音的變化,接觸點的控制等等,才能真正的感受運弓。那麼最後呢,想和所有的老師們、家長們分享,慢練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也是一個非常乏味的過程,如果要求高的話,也將會是一個非常燒腦的過程,如果沒有品嘗過慢練的艱辛,就不會體會到慢練帶給你的勝利的芬芳。

相關焦點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陪審——沈曉寅
    沈曉寅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陪審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鋼琴教師個人履歷現任北京現代音樂學院、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鋼琴教師2020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頒發的「央音」全國音樂教師種子人才培養計劃結業證書、崗前能力培養證書音樂教師(鋼琴 高級)2019年12月獲全球國際音樂家協會邀請任期三年2019年12月17日新加坡國際鋼琴比賽組委會2019年11月榮獲2020年新加坡國際鋼琴大賽優秀教師獎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賽事章程
    俄羅斯聯邦文化部在1991年,為了紀念偉大的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誕辰100周年設立了此比賽。從1997年開始,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成為國際音樂比賽世界聯盟的會員。許多未來的音樂家在本賽事上嶄露頭角,並為將來的藝術之路夯實基礎。2020年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首次落戶中國,將為大中華區喜歡音樂的愛好者提供一個競技展示的平臺。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決賽 小提琴少年專業組銀獎 孫寧遠
    2011年6月跟隨瀋陽音樂學院李正根教授學習。2013年獲得第三屆(2013)香港國際小提琴大賽業餘少年組第四名。2015年跟隨中央音樂學院梁大南教授學習。201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跟隨麗達老師學習。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管弦組人氣亞軍——Melissa Li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由「俄羅斯喀山日喀諾夫國立音樂學院」主辦,大中華區普羅科菲耶夫賽事組委會和普羅科菲耶夫國際藝術中心聯合承辦。為每一個學習音樂藝術的選手搭建一個展現自我、提高學習興趣、相交流的平臺。將作為2020年度國際音樂大賽最具有影響力賽事之一。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全網超人氣冠軍——張芊怡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由「俄羅斯喀山日喀諾夫國立音樂學院」主辦,大中華區普羅科菲耶夫賽事組委會和普羅科菲耶夫國際藝術中心聯合承辦。為每一個學習音樂藝術的選手搭建一個展現自我、提高學習興趣、相交流的平臺。將作為2020年度國際音樂大賽最具有影響力賽事之一。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聲樂組評審對話——張建勳
    張建勳張建勳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聲樂組評審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藝術學碩士,民建會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聯常委10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2018年參加優德之夜亞太熱歌榜中榜頒獎盛典2018年代表中國歌手參加東協國際友誼歌會評審對話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 您在生活中愛好廣泛,這些愛好對您的音樂創作有幫助嗎?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對話—曹慧
    人物介紹曹慧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旅意鋼琴家,室內樂演奏家,耶魯大學音樂學院訪問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全國鋼琴考級評委、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地質大學特長生招生評委
  • 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弦樂組陪審、旅美大提琴演奏家—李淑君
    李淑君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La Sierra university演奏證書。先後師從於中國西安音樂學院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韓曉鷹教授、Pin-Fei Tang教授、大提琴教育家Barbara Kavanaugh、美國國家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David Alan Harrell等.2010年-2014年在校擔任西安音樂學院交響樂團、西安音樂學院民族管弦樂團擔任首席並與香港中樂團著名指揮家閻惠昌合作。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評審——Miroslavova
    Miroslavova Daria Sergeevna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西樂組評審青年豎琴演奏家喀山國家交響樂團豎琴演奏員關於名師工作經歷薩拉託夫愛樂樂團豎琴演奏員喀山國立音樂學院講師合作音樂家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莊磊
    莊磊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青年鋼琴教育家 ,鋼琴演奏碩士。畢業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和俄羅斯赫爾岑國立師範大學。世界華人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亞洲國際鋼琴家協會理事;美國國家音樂教育中心鋼琴教育專家;全球傑出華人藝術家協會會員;2019中奧國際鋼琴比賽中國區評委會主席。亞洲「和諧之音」中國青少年鋼琴公開賽珠海總決賽評委;中韓國際鋼琴比賽韓國首爾總決賽評委;中韓國際鋼琴聲樂總決賽評委;中國新加坡國際音樂比賽中國總決賽最佳評委,最佳指導教師。全球傑出少年演奏家選拔賽成都賽區評委。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梁國榮
    梁國榮青年鋼琴家多項比賽獲獎者愷撒堡特邀藝術家廣西藝術學院鋼琴系青年教師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對話名師Q 您怎麼去建議孩子選擇比賽?主要經歷學習期間他曾多次得到國內外名師指導學習,並積累了大量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作品多部,並在各大鋼琴比賽獲數十項獎,如全國小金鐘鋼琴比賽、布達佩斯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等等。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評審-曾艾
    曾艾曾艾:鋼琴家、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鋼琴組評審、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四川省鋼琴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人才中心鋼琴專業任教於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擔任鋼琴主科教學工作,先後四次獲得四川音樂學院「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教學班學生共計百餘人次在國內外各項專業性鋼琴比賽中獲獎,諸如:文化部主辦的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藝術院校獎系列的第一屆「金橋」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演奏獎;德國第四屆威斯巴登國際鋼琴比賽銅獎;日本蕭邦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銀獎等。
  • 國際音樂節比賽《Art&More 2020》賽事簡章
    國際音樂節比賽Art&More 2020賽事簡章Art&More國際音樂節比賽於每年暑期7月-8月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由烏克蘭基輔市政府文化局、Art&More國際比賽音樂節組委會主辦,作為烏克蘭十大最佳青少年音樂節比賽活動之一,更聯合了世界知名高等音樂院校和國家級院團的強大陣容,旨在讓參與者與音樂大師零距離接觸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聲樂 · 研究生組銀獎選手 - 王帥統
    王帥統【個人簡介】王帥統 /Wang Shuaitong男高音,河南魯山人,201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碩士學位,先後師從於陳文革教授、片意欣副教授。2019年考入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音樂舞蹈藝術學院,師從於校長Toni Shekerdzhieva - Novak教授。個人先後獲得「2020莫斯科國際音樂比賽」聲樂組二等獎,「2020保加利亞波羅維茨國際音樂比賽」二等獎,「2020義大利第二十三屆「Pietro Argento」音樂國際大獎賽」二等獎,「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聲樂專業組銀獎等。主演歌劇Ba-ta-clan等。
  • 國際鋼琴大賽金獎出爐 呂勃言喜獲雙料冠軍
    上海熱線10月16日消息(通訊員/雯雯):在前後剛剛結束的2020義大利科雷諾國際鋼琴比賽、2020俄羅斯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鋼琴比賽中,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與作曲系雙專業學生呂勃言分別通過兩項比賽國內選拔(視頻)進入國際總決賽(視頻),最終喜獲兩項比賽專業青年組和大學組金獎。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聲樂 · 大學組金獎選手-龔蘋
    學習音樂的原因是什麼?應該是在我兩三的時候對音樂就耳濡目染了。我的父親很喜歡唱歌而且家裡是開幼兒園的,每天都會唱各種兒歌,經常參加文藝晚會唱歌,跳舞等活動。到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接觸鋼琴和口風琴,後面因為學習壓力就沒有系統的學習過樂器了,但骨子裡依舊熱愛音樂和唱歌,還經常參加校園裡有關音樂的活動。因為喜歡唱歌所以高一就選擇了藝考,也就開始接觸了美聲。
  • 官宣 | 2020「阿格裡奇與她的朋友們」駕臨西安,11月18日 10:00 正式開票!
    令人激動的是,2020年3月23日/25日/26日,作為XSO2020開季音樂節,「阿格裡奇和她的朋友們」將攜手XSO西安交響樂團,為大家帶來一連三場精彩演出。她曾於16歲接連斬獲布索尼、日內瓦國際鋼琴比賽首獎;後於24歲摘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頭名
  • 2020弦樂比賽|2021國際弦樂公開賽全球選拔賽觀委羅治明
    中國唐山"魔耳管弦樂音樂私塾"工作室藝術總監。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的管弦樂組陪審員,華北地區賽事執行委員會負責人。教學感悟:練琴日當午、汗滴五線譜,誰知樂中餐,聲聲皆辛苦。學海苦中求,藝在勤中練。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大賽決賽大提琴 兒童C組金獎 -高昱涵
    高昱涵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有怎樣的收穫與感悟?5年首次參賽,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練習,斬獲金獎。證書和獎盃的背後,凝聚了多少汗水和淚水,箇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學琴不難,難的是在質疑聲中,守住初心,堅持求學。
  • 2020普羅科菲耶夫國際音樂比賽鋼琴 · 大學組銀獎選手-朱博文
    並擔任班委音樂委員.多次擔任老師音樂會 學生音樂會的鋼琴伴奏,有著較強的鋼琴伴奏水準和視奏能力。2018年在淮師音樂廳有幸參加了施坦威藝術家鄭潔博士校園行鋼琴大師課。【選手訪談】你從哪裡獲得到比賽信息? 家人朋友知道你參賽嗎?我是在一個俄羅斯留學群發現的這個比賽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