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批!民治街道被授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

2021-01-19 SZNEWS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陶倩 通訊員 楊雅斐)11月1日是第四個「深圳人才日」,當天,深圳市委組織部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舉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授牌儀式,民治街道被授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成為深圳首批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之一。

據了解,為進一步優化人才服務和發展環境,圍繞服務「雙區建設」打造國際人才高地,推動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龍華區委組織部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國際人才街區」建設的工作部署,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在民治街道規劃建設「國際人才街區」,為國際人才提供一個集綜合服務、交流互動於一體的人才服務平臺。

民治街道按照深圳市國際人才街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整體部署,對標國際先進理念,結合民治國際化街區創建工作,以深圳北站周邊7.5平方公裡創建國際化人才街區,採取更加積極的人才政策,突出營造「四個環境」,全面提升人才服務水平,打造國際人才街區建設標杆。

打造貼心服務平臺。紅山國際服務中心於11月2日正式運營,提供臨時住宿登記、法律稅務宣傳與諮詢、工作許可等「一站式」服務。該中心共設3個窗口,分別是市外專局派駐窗口、公安派駐窗口、國際人才綜合服務窗口,並設有24小時自助便民設備,包括公安「三合一」機、街區圖書館等。依託該中心打造國際人才服務點,提供「線上+線下」便民服務和交流反饋渠道。同時,街道用好用足龍華區「智龍華」大數據平臺,以及「龍小智」人才掌中寶小程序,掌上一碼通行、一屏通覽、一網通辦、一鍵直達,讓國際人才在家門口創業提供便利服務。

打造吸才引才載體。依託「人才綠道」文化地標,定期舉辦相關活動,連結人才資源,發揮高層次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依託深圳北國際人才驛站,秉承「用一杯咖啡的時間,為國際人才辦好事」的服務理念,重點服務港澳臺專業人才、外籍人才、海歸人才、全球碩博人才等國際化人才。在北站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專門設置人才驛站和微創空間,結合需要開展就業創業技能業務培訓,幫助來深建設者快速融入城市,讓「來了就是深圳人」溫暖更多群體。

打造國際生活環境。努力打造國際化生活環境,推動將上河坊購物樂園打造成市級夜間經濟示範點、將「綠景1866」打造成國際化樣板商業街、將紅山6979打造成龍華升級版「歡樂海岸」。大力推進市美術館新館、市第二圖書館建設,充實公共綠地、廣場的文化內涵,提升街區公共藝術品的數量和質量,探索打造特色文化體驗空間和地標性建築,推動街區人文環境全面提升。

打造愛才留才氛圍。結合人文社區建設,為國際人才開展針對性服務活動,營造溫馨的人文環境。街道領導每人至少掛點聯繫1名轄區重點國際人才,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對掛點聯繫對象的「問情、問候」活動,主動關心國際人才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到國際人才居住較集中的社區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如舉辦漢語角、適應性培訓、生活指引、多國節日慶典、各類聯誼活動等。在端午、中秋等節日,走訪國際人才,並邀請到社區開展相關活動。在紅山國際服務中心等陣地設置外文書籍及多語種版本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經典理論書籍,免費供國際人才借閱。

國際人才街區建設為民治街道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下一步,民治街道將按照「政治引領、服務貼心、社群融合、事業成就、國際代言」的要求,打造國際人才街區建設標杆。以國際化街區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人才服務保障工作,配合打造環北站高層次創新人才服務圈,不斷提升高品質的人才服務水平,推動各類人才在民治加速聚集,為街道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相關焦點

  • 民治街道民生項目「遍地開花」 國際化街區未來可期
    翻閱書籍,民治人團結一心的鬥志、先行示範的擔當、相互守望的溫暖躍然紙上。這是一場艱難的戰鬥,地處五區交會之處,有著特大型交通樞紐深圳北站,管理人口超90萬;12個社區、48個城中村設置防控卡點723個……持續戰疫,民治用速度、力度和溫度「應考」,在抗疫中凝練出「民治經驗」。
  • 促國際人才融入社區生活,坂田街道積極推進「國際人才街區」建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鑫 通訊員 董富 王豐 為營造濃厚的國際化人才街區氛圍,近日,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開展了中西方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轄區許多中外居民參與,活動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 深圳「人才日」:人才齊聚 共話創新發展
    「我們暢想未來的深圳,很可能會成為科學發現和重大基礎發明的搖籃,定義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社會發展方式……」  11月1日,深圳迎來第四個「人才日」。當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辦的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啟幕,本屆論壇以「開放、包容、先行——打造國際人才高地」為主題,向全球傳遞深圳以一流環境吸引一流人才、以更加開放包容胸懷接納全球英才的決心。
  • 桃源街道國際志願者隊成立 桃源街道國際化街區建設邁向新徵程
    方案顯示,桃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依託轄區各高校,以大學城片區為核心,建成高層次國際人才聚集的智慧片區;以國際視野完善基層國際化政務服務,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化文化體育品牌;營造濃厚的國際化氛圍,打造宜居宜業優質生活圈,使國際化街區成為桃源的重要標誌;促進國際先進生產元素、知識技術和高端人才在桃源聚集,助力桃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打造「產城人融合、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共建共享」的國際化街區。
  • 南京首批10所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授牌
    授牌活動現場。中國江蘇網訊 在12月10日上午舉行的南京市青少年創新教育學術研討活動暨首批南京市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授牌活動上,首批10所南京市中小學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學校正式授牌,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為全市60多所學校負責創新教育的老師作主旨演講。
  • 錦秋街道開展「美麗庭院」入戶授牌暨創建知識競賽活動
    「美麗庭院」創建知識比賽現場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高夢君 濱州報導  為進一步鞏固「美麗庭院」創建成效,提高「美麗庭院」示範戶對創建知識的知曉度,激勵和動員廣大群眾投身到「美麗庭院」創建的火熱實踐中,12月8日下午,錦秋街道開展「美麗庭院」入戶授牌暨創建知識競賽活動,博興縣婦聯副主席賈海霞、縣婦聯家兒部部長周春霞出席活動,錦秋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黨政辦主任白建軍,錦秋街道黨政辦副主任劉雲燕,錦秋街道財經服務中心主任王慶敏等陪同。
  • 南京要讓海外人才「拎包入住」:「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亮相
    12月11日,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在南京市建鄴區正式亮相。與普通的國際人才街區不同,「海智灣」被賦予了「類海外」環境、「來寧第一站」等屬性,讓人眼前一亮。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發布會上說,這次建設的「海智灣」街區,就是要讓海外赴寧人才實現「拎包入住」。
  • 民治形象標識&形象宣傳語徵集將開始線上投票
    據了解,本次活動的優秀作品將作為民治街道形象標識&形象宣傳語,應用到街道VI視覺系統中,成為展示民治形象的一面「窗口」。在評選現場,著名詞作家田地、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張達利等業內資深專家與街道居民代表等進行了熱烈的討論。田地表示,此次民治街道舉辦的形象標識和形象宣傳語徵集活動,是城區軟實力的體現。民治具有深圳首發站的意義,評選出來的宣傳語和標識不能僅僅局限於區位優勢,更要具有全國視野和人文情懷。
  • 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正式揭牌
    ■設立總規模不低於20億元的創新創業基金,聘任首批6位南京海外形象大使12月11日上午,南京舉行「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發布國內首創的服務海外人才「海智灣」街區品牌和《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位於建鄴區的首個「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正式揭牌。
  • 南頭街道 全力打造歷史文化活力街區全市示範
    2020年,南頭街道在建設先行示範區的徵程上,重點在文化復興、拓展空間、社會治理、民生幸福四個方面先行一步,做出示範,全力打造深圳最具歷史文化底蘊的活力街區。1956數字文化產業園的改造升級,是街道整治環境推進產業成功轉型的縮影。作為南山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的南頭街道,是南山區中部組團打造綜合發展示範街區的重要支撐點。但因轄區機關事業單位多、文化古蹟多、文化場館多、舊工業區多、城中村多、基礎設施薄弱,城區品質整體不高,與南山「國際化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的目標定位仍有差距。
  • 忻州市首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示範點名單
    為展示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化拓展,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動員大會會議安排,從2020年9月24日起,創文攻堅指揮部部署啟動了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示範點推選工作。
  • 十堰城區公布首批20家「誠信經營示範加油站」名單並授牌
    授牌活動現場為進一步推動商貿領域深入開展 「共建信用十堰、共迎全面小康」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推進我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12月7日上午,市商務局、十堰石油協會聯合舉行了2020年度「誠信經營示範加油站」授牌儀式,並向首批獲得「誠信經營加油站」
  • 點讚!南灣街道12家優秀企業獲授牌表彰
    (記者 :張志斌 通訊員 江仕平)1月8日上午,深圳市龍崗區南灣街道舉辦優秀企業授牌儀式暨經驗交流會,對轄區內榮獲2019年度龍崗區工業百強、進出口50強、納稅百強的12家優秀企業進行授牌表彰。南灣街道領導分別為獲得龍崗區工業百強、進出口50強、納稅百強稱號的企業授牌。
  • 鄭州市首批村(社區)市場監管工作站在惠濟區授牌成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嵐通訊員蘇博牛東濤  大河報訊 8月7日上午,鄭州市首批村(社區)市場監督管理工作站在惠濟區劉寨街道舉行授牌儀式。  據了解,村(社區)市場監管工作站是惠濟區市場監管局為創新基層市場監管模式、落實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創建工作要求而成立的,人員主要由劉寨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和各村(社區)市場監管聯絡員構成,主要承擔轄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產品質量監管、特種設備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職能,並且承辦市場監管工作檯帳登記造冊、信息上報、註冊登記諮詢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事項,成為群眾家門口的「業務大廳」,進一步深化
  • 「國際藝術人才進社區」演出活動在南山區桃源街道舉辦
    當「文化味」遇上「國際範」,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11月14日下午,2020年「國際藝術人才進社區」演出活動在南山區桃源街道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舉行。國際藝術人才歡聚在極具「文化味」的桃源街道,用歌聲、舞蹈等豐富的表現形式,為桃源轄區居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 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授牌 擴大智能工廠影響力
    來源:證券時報網12月22日下午,在2020年上海市智能製造推進工作大會上,上海首批20家智能工廠正式授牌。「今年認定的首批20家智能工廠都是行業的龍頭企業,各家智能工廠一方面要持續開展智能化轉型,另一方面切實承擔起示範帶頭作用,未來將在這20家工廠中選擇部分工廠作為全市智能製造的實訓基地、展示中心和工業旅遊線路,擴大智能工廠的知曉度和影響力。」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
  • 鄠邑三家餐飲企業成功創建市級「文明餐桌」示範店!
    7月29日上午,西安市創建「文明餐桌」示範街區、示範店授牌儀式暨首批文明餐桌示範街區、示範店的授牌目的是讓「文明餐桌」成為社會共識和自覺行動,打造帶頭榜樣推進「文明餐桌」行動。小編了解到,本次命名表彰的「文明餐桌」示範街區、示範店是經過自願申報、逐級推薦、實地核查等程序評選,全市共創建了27條「示範街區」、118個「示範店」,掛牌後,將實行動態管理。
  • 首都師範大學首批入選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12月3日至4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的首屆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經驗交流及推進會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教育部及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領導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研討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全球治理,培養全球治理人才的重要性及方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