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南京又快了一步。
12月11日,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在南京市建鄴區正式亮相。與普通的國際人才街區不同,「海智灣」被賦予了「類海外」環境、「來寧第一站」等屬性,讓人眼前一亮。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發布會上說,這次建設的「海智灣」街區,就是要讓海外赴寧人才實現「拎包入住」。
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招引海外人才,諸多城市在同一賽道競爭。南京如何實現「快人一頭」?「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的打造,正體現出南京在招引海外人才方面的服務意識:讓人才來,更要讓人才留下來。
近年來,圍繞創新名城的打造,古都南京在招才引智方面,除了拿出真金白銀投入,也是新招不斷。
黃金地段,南京重磅打造「海智灣」12月11日,南京市舉行「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海智灣(Brain Bay)」寓意海外人才、智力、港灣,是為了滿足海外人才到南京後「首站」需求,量身打造,也是國內首創的品牌項目。
澎湃新聞注意到,與普通的國際人才街區相比,「海智灣」街區將為海外人才到南京後,打造政務辦理、安居落戶、雙創扶持、社交聯誼、生活配套的「全景式服務體系」,全方位服務好人才到南京後的過渡期。
位於建鄴區的全市首家「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具體如何體現?本次會上發布了《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的打造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根據計劃,南京將為海外人才先行提供3個月免租金的「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期間每人每月發放3000元研習補貼。
在「海智灣」,沿街的商業載體會騰出「黃金旺鋪」,開闢出海外人才專屬接待大廳,所有事項清單可以通過中英文微信客戶端「一網通辦」,屬地還會抽調幹部專門負責。
如此力度,不可謂不大。就以本次發布的首期「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來說,地處南京市新興城區建鄴區,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段,但南京捨得將其留給高端人才。
發布會上,建鄴區委書記李暉介紹稱,建鄴區正致力於打造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也是世界了解南京的窗口、南京接軌國際的前沿。
據李暉介紹,今年,建鄴區的重點人才工程入選數和海外人才引進數,均居南京市前列。正是充分利用「人才紅利」,建鄴區夯實了以金融資本總部集群和數字經濟頭部矩陣為主陣地的現代化產業基礎。
打造「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建鄴區只是「頭炮」。
澎湃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南京市計劃在建鄴、江北、江寧、紫東四大發展片區規劃建設「海智灣」街區,為海外人才打造「類海外」環境,提供「一站式」服務。
求賢若渴,市委書記談到「三個超常」發布會上,對於新亮相的「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海智灣」街區是南京人才工作的一次創新探索,更是求賢若渴的一個強烈信號,彰顯了南京禮遇人才的超常力度,展示了南京廣聚人才的超常舉措,表達了南京成就人才的超常信心。
張敬華說,南京這次創新打造「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就是讓海外人才到南京後實現「拎包入住」。
讓海外人才來,更要讓海外人才留下來。澎湃新聞注意到,南京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精準對接、超前服務。
比如科技領軍人才,南京會幫助組建各類科創平臺,並先行提供500平米以上免費辦公場所,對符合條件的還有相應的配套資金支持。對於高層次雙創人才,幫助創辦科技型企業,並擇優給予項目資助、免費辦公場所。而對於產業技術人才,則會推薦入職紫金山實驗室、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
對於高層次人才普遍重視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張敬華說,南京正在致力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最嚴格城市,「讓人才的智力成果進入『保險箱』」。
此外,為了讓海外人才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南京聲音、了解發展機遇、獲取政策紅利,南京此次還聘請了6名海外形象大使。
這其中,就有諾獎獲得者、英國高校的副校長等「學術大牛」,有長期在海外的科技創新公司負責人,也有積極傳播南京聲音的日本「網紅」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招才引智,南京為何總是「先人一步」本次「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上,德國斯圖加特展覽公司全球總裁普蘭浩在視頻致辭中讚賞了南京對引進海外人才的重視。他認為,新冠疫情當下正在考驗歐洲,不少歐洲公司都很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這是一種機遇。
開展國際合作,南京有基礎。張敬華說,南京注重「延伸觸角」搭臺引才,率先推出「生根出訪」和「百校對接」計劃,建設了一批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海外人才驛站。
南京還支持企業在海外建立「人才飛地」,對於就地使用的全職高層次人才「視同在南京工作」,可按規定申報科技人才項目。
不局限於人才一定要到南京,而是主動走出去,讓人才「為我所用」。澎湃新聞注意到,在招才引智方面,南京近年來總是體現出「先人一步」的思路。
比如,南京已連續數年,在每年的開學季,面向所有在寧高校新生舉行集中開學典禮,並由南京市委主要領導出面歡迎。
今年9月底召開的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出席並致辭稱,「南京必定不負你們的選擇」。
相應地,南京為新生們準備了包含「六券三崗」在內的青春禮包,目的在於更好地服務在校大學生,並鼓勵大學生留在南京生活就業、創新創造。
相比多數城市在畢業季進行「留人行動」,南京將「搶人」的環節提前到了「開學季」。包括此次發布「海智灣」街區,對人才實行「落地即服務」,不難看出,對於人才的爭奪,已經進入了更加「走心」的「下半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