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要讓海外人才「拎包入住」:「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亮相

2020-12-23 澎湃新聞

招才引智,南京又快了一步。

12月11日,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在南京市建鄴區正式亮相。與普通的國際人才街區不同,「海智灣」被賦予了「類海外」環境、「來寧第一站」等屬性,讓人眼前一亮。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在發布會上說,這次建設的「海智灣」街區,就是要讓海外赴寧人才實現「拎包入住」。

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現場。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招引海外人才,諸多城市在同一賽道競爭。南京如何實現「快人一頭」?「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的打造,正體現出南京在招引海外人才方面的服務意識:讓人才來,更要讓人才留下來。

近年來,圍繞創新名城的打造,古都南京在招才引智方面,除了拿出真金白銀投入,也是新招不斷。

黃金地段,南京重磅打造「海智灣」

12月11日,南京市舉行「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海智灣(Brain Bay)」寓意海外人才、智力、港灣,是為了滿足海外人才到南京後「首站」需求,量身打造,也是國內首創的品牌項目。

澎湃新聞注意到,與普通的國際人才街區相比,「海智灣」街區將為海外人才到南京後,打造政務辦理、安居落戶、雙創扶持、社交聯誼、生活配套的「全景式服務體系」,全方位服務好人才到南京後的過渡期。

位於建鄴區的全市首家「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

具體如何體現?本次會上發布了《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的打造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根據計劃,南京將為海外人才先行提供3個月免租金的「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期間每人每月發放3000元研習補貼。

在「海智灣」,沿街的商業載體會騰出「黃金旺鋪」,開闢出海外人才專屬接待大廳,所有事項清單可以通過中英文微信客戶端「一網通辦」,屬地還會抽調幹部專門負責。

如此力度,不可謂不大。就以本次發布的首期「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來說,地處南京市新興城區建鄴區,是「寸土寸金」的好地段,但南京捨得將其留給高端人才。

發布會上,建鄴區委書記李暉介紹稱,建鄴區正致力於打造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也是世界了解南京的窗口、南京接軌國際的前沿。

據李暉介紹,今年,建鄴區的重點人才工程入選數和海外人才引進數,均居南京市前列。正是充分利用「人才紅利」,建鄴區夯實了以金融資本總部集群和數字經濟頭部矩陣為主陣地的現代化產業基礎。

打造「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建鄴區只是「頭炮」。

澎湃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南京市計劃在建鄴、江北、江寧、紫東四大發展片區規劃建設「海智灣」街區,為海外人才打造「類海外」環境,提供「一站式」服務。

求賢若渴,市委書記談到「三個超常」

發布會上,對於新亮相的「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說,「海智灣」街區是南京人才工作的一次創新探索,更是求賢若渴的一個強烈信號,彰顯了南京禮遇人才的超常力度,展示了南京廣聚人才的超常舉措,表達了南京成就人才的超常信心。

張敬華說,南京這次創新打造「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就是讓海外人才到南京後實現「拎包入住」。

讓海外人才來,更要讓海外人才留下來。澎湃新聞注意到,南京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精準對接、超前服務。

比如科技領軍人才,南京會幫助組建各類科創平臺,並先行提供500平米以上免費辦公場所,對符合條件的還有相應的配套資金支持。對於高層次雙創人才,幫助創辦科技型企業,並擇優給予項目資助、免費辦公場所。而對於產業技術人才,則會推薦入職紫金山實驗室、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臺。

對於高層次人才普遍重視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張敬華說,南京正在致力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最嚴格城市,「讓人才的智力成果進入『保險箱』」。

此外,為了讓海外人才能夠第一時間聽到南京聲音、了解發展機遇、獲取政策紅利,南京此次還聘請了6名海外形象大使。

這其中,就有諾獎獲得者、英國高校的副校長等「學術大牛」,有長期在海外的科技創新公司負責人,也有積極傳播南京聲音的日本「網紅」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招才引智,南京為何總是「先人一步」

本次「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上,德國斯圖加特展覽公司全球總裁普蘭浩在視頻致辭中讚賞了南京對引進海外人才的重視。他認為,新冠疫情當下正在考驗歐洲,不少歐洲公司都很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這是一種機遇。

開展國際合作,南京有基礎。張敬華說,南京注重「延伸觸角」搭臺引才,率先推出「生根出訪」和「百校對接」計劃,建設了一批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海外人才驛站。

南京還支持企業在海外建立「人才飛地」,對於就地使用的全職高層次人才「視同在南京工作」,可按規定申報科技人才項目。

不局限於人才一定要到南京,而是主動走出去,讓人才「為我所用」。澎湃新聞注意到,在招才引智方面,南京近年來總是體現出「先人一步」的思路。

比如,南京已連續數年,在每年的開學季,面向所有在寧高校新生舉行集中開學典禮,並由南京市委主要領導出面歡迎。

今年9月底召開的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出席並致辭稱,「南京必定不負你們的選擇」。

相應地,南京為新生們準備了包含「六券三崗」在內的青春禮包,目的在於更好地服務在校大學生,並鼓勵大學生留在南京生活就業、創新創造。

相比多數城市在畢業季進行「留人行動」,南京將「搶人」的環節提前到了「開學季」。包括此次發布「海智灣」街區,對人才實行「落地即服務」,不難看出,對於人才的爭奪,已經進入了更加「走心」的「下半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南京「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正式揭牌
    ■設立總規模不低於20億元的創新創業基金,聘任首批6位南京海外形象大使12月11日上午,南京舉行「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發布國內首創的服務海外人才「海智灣」街區品牌和《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位於建鄴區的首個「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正式揭牌。
  • 當國內首創國際人才街區遇上「青年演說家」,快來做創新名城「合夥...
    為青年留學人才提供「一站式」落地服務和生活保障、3個月免租「拎包入住」人才公寓每月發放3000元見習補貼……今天(12月11號),全國首創、南京建設布局的「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正式開街。首個街區所在地,位於河西新城南部,其中包括大學生0元創業基地——「韶華工坊」。
  • 廣納全球人才,南京市再出實策——構建「類海外」環境 提供「一站...
    昨天,「海智灣」國際人才街區發布會舉行,發布國內首創的服務海外人才「海智灣」街區品牌和《南京市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將打造「類海外」環境、提供「一站式」服務,從承接載體、雙創支撐、完善機制方面,為海外人才來寧提供全方位、全鏈條支持。近年來,南京堅持以人才驅動引領創新驅動、以人才高度提升創新高度,匯聚了以諾獎圖靈獎得主、國內外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高層次人才。
  • 江夏區200套人才公寓實現拎包入住
    江夏報訊(記者 胡杰 通訊員 柳楊 羅麗梅)8日,江夏區在武漢紡織大學(陽光校區)舉行了花山學府人才公寓交房儀式,5名留漢學子獲取入住「金鑰匙」,準備年底前入住。花山學府人才公寓已建成200套人才公寓,可入住267人。
  • 「青年演說家」第六季韶華創夢季決賽在南京建鄴舉行
    人民網南京12月18日電 18日下午,由共青團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建鄴區委宣傳部主辦的「青年演說家」第六季韶華創夢季決賽在南京海智灣·韶華工坊舉行。從全省大學生創業者中脫穎而出的8支團隊,攜優秀項目和創業夢想同臺競技。
  • 促國際人才融入社區生活,坂田街道積極推進「國際人才街區」建設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畢國學 何鑫 通訊員 董富 王豐 為營造濃厚的國際化人才街區氛圍,近日,坂田街道萬科城社區開展了中西方傳統文化交流活動,吸引了轄區許多中外居民參與,活動現場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氛圍。
  • 我市抽籤分配首批城區人才公寓 23名高層次人才免費入住
    作者: 綠葉侃樓市今天上午,我市舉行城區首批人才公寓入住抽籤儀式,23名高層次人才通過抽籤的方式,公平公正公開地分配到了住房。抽籤儀式上,23名高層次人才依次抽籤,現場確定各自入住的房號和房型。南雄市自然資源局職工碩士研究生李明海:抽籤這種方式非常公平公正,我們作為外地人過來這邊,其實住是很大的問題,我覺得這邊人才公寓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我們的後顧之憂去掉,在工作上我們可以全身心投入。就職於團市委的湖北姑娘劉麗君今天也抽到了心儀的住房,她將和另外一位女生一起入住一套人才公寓。
  • 民治街道被授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陶倩 通訊員 楊雅斐)11月1日是第四個「深圳人才日」,當天,深圳市委組織部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舉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授牌儀式,民治街道被授牌「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成為深圳首批國際人才街區創建點之一。
  • 五國創客線上跨境路演 南京打造國家級海外「人才飛地」
    中國江蘇網·新江蘇10月26日訊(記者 王逸男)通過對尿液的檢測可以對泌尿道腫瘤實行早期檢測;智能藥盒可提醒患者及時服藥,並可連接十餘種穿戴設備對身體進行監測.....10月26日,由南京市科協與江寧開發區管委會共同主辦的2020南京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智匯江寧」國際人才跨境路演賽正式啟動
  • 築巢引鳳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人才公寓開業
    新華網重慶1月7日電 1月7日,作為吸引高精尖人才入駐的重要平臺,由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聯手龍湖冠寓打造的高端人才公寓開業儀式舉行,首期共推出400餘套不同類型公寓,可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    除了國際化的公寓、幼兒園等配套,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正全力構建聚集各層次科技研髮型人才的生態組群,助力仙桃國際大數據谷打造為中國軟體名園。
  • 枝繁巢暖 有鳳來栖——人才建設激發南京林業大學人才隊伍幹事創業...
    2019年6月,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數學老師蔣華松憑藉優秀的教學業績評上了教授,受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數十家媒體關注。        蔣華松是南林首位「教學專長型」教授。此前,他已從教33年,在副教授的崗位上停留了12年。        高等數學、概率論、數學分析等數學基礎課,被蔣華松講得深入淺出。學生聽蔣老師的課,書都不用拿。
  • 煙臺業達國際人才集團營造人才服務新生態
    本報記者 董 卿 楊秀萍本報通訊員 崔榮坤 遲少麗德國漢諾瓦大學博士徐永龍是去年入住煙臺開發區業達智谷的德籍專家,眼下,他和團隊正圍繞工業數位化領域展開課題研究和開發工作。由於業務需要,他經常要在國內好幾個城市往返奔波。可就在前段時間,正要出差的他突然想起來,自己還一直沒有進行個稅申報。身為外籍人員,進行個稅申報,需要到政務服務大廳現場列印授權碼,再登錄稅務部門的App進行申報。眼看著申報期限就要到了,徐永龍一個電話找來了煙臺開發區業達國際人才集團的服務專員曲麗源。
  • 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受中小企業點讚
    以客戶之憂而憂 與企業同生共長——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受中小企業點讚南報網訊(通訊員 劉尊瑞 王衛國 記者 管偉)最近,南京國家領軍人才創業園(簡稱國創園)裡的陳老闆頭疼不已:公司研發了兩年多的項目終於要迎來測評,但公司旗下二十幾號人遠遠接待不了從全國各地趕來的幾十號評審專家。
  • 南京大學三年引進頂尖人才25位,發力扭轉「人才流失」印象
    南京大學人力資源處副處長劉公祥表示,上一輪學科評估不理想與人才流失可能有一定關係,但南大的學術大咖流失其實遠遠沒有外界傳言的那麼嚴重。通過調研比較,劉公祥發現,南大引進的人才要比流出的多,但人才流出現象更容易引發輿論關注,再加上流失的人才多集中在人文社科領域、更為公眾所熟知,而理科引入的人才、普通民眾的感知度不夠高,因此給公眾留下「重量級學者大規模離職」的刻板印象。
  • 海創人才國際科創綜合體在2020海交會亮相獲贊
    海創人才國際科創綜合體在2020海交會亮相獲贊12月17-19日,由海創人才主辦的國家高層次海創人才主題系列活動在2020海交會上拉開帷幕。經過數十年沉澱,升級後的海創人才品牌形象更得人心。在今年的主題活動中,重點設置了應用展(CTE)、未來獨角獸精品路演和城市深度行三大板塊內容。
  • 拎包入住!免租金!嘉定今年首批50套人才公寓已啟用!申請流程在此!
    1月13日,在邦迪汽車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工作的左成功帶著行李步入了自己位於外岡景苑的「新家」,成為首個入住人才公寓的「主人」。 去年8月《外岡鎮人才公寓管理使用暫行辦法》正式出臺,由鎮裡委託專業公司從房屋租賃市場上籌集閒置集中居住房屋,試點推出50套人才公寓,統一裝修後提供給企業,邦迪公司獲得了免租金優惠。左成功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幹更成功喝上了免費入住人才公寓的「頭口水」。
  •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根據教育部統計的一項最新數據,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海外人才正在加速回流。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如何實現既滿足個人發展又推動社會發展的就業環境?
  • 增城區國際頂尖人才及國內高端人才認定申報工作啟動
    去年10月,增城區出臺《廣州市增城區人才獎勵支持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對在增城區創新創業及就業的國際頂尖人才、國內高端人才、增城區評定高層次人才、企業「三高」人才、企業優秀畢業生等5類人才給予政策支持。
  • 陳巧利|又說好又說歹,家具經銷商到底要不要幹拎包入住?
    03投資小首先是裝修投資,商場的專賣店裝修標準,在兩千三千元/㎡上下的不勝枚舉,即便是除去上樣貨品,成本也要過千了,而這個成本在拎包入住的樣板間布置裡,尤其是精裝房拎包入住業務的樣板間預算裡,幾乎可以忽略掉,且,即便產生這個費用最終折算成樣板房租金抵扣掉
  • 向海外人才拋出「橄欖枝」 南沙舉辦海交會專場推介
    12月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以下簡稱海交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