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2020-12-22 丹鳳育兒

文 |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結婚、建立一個新家之前的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說就是父母的家。

新生家庭,是相對於原生家庭來說的,也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建立的自己的新家,就是新生家庭。

原生家庭&新生家庭

2019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都挺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以原生家庭為劇情背景,描寫在同一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同「待遇」的3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對孩子性格特點養成、事業、新生家庭組建的一系列影響。

一個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專橫跋扈的母親,懦弱無能、自私、沒有責任心的父親,能力不足責任心有餘的大哥,油嘴滑舌受蘇母寵溺的二哥,對於這個家裡的女兒,蘇明玉(姚晨扮演),在這個家庭中毫無平等可言,這樣的家庭對她來說就是一個悲劇,這樣的成長環境導致了蘇明玉少年時的冷漠、叛逆、獨立、倔強的性格特點,她一度開始討厭自己,因為她發現她越來越像自己的母親。

《都挺好》劇照

幸運的是,蘇明玉沒有放棄自己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她選擇了去改變。結局是圓滿的,也是發人深思的 ,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能像蘇明玉一樣,在經歷了那樣的童年生活後,還能豁達的、勇敢的去改變呢?

每一個孩子都經歷著不同的原生家庭,作為孩子,他們基本上沒有能力去改變原生家庭的狀態。一個在和諧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從裡到外都散發著陽光、開朗、樂觀的性格特點;而一個在充滿著家庭「戰爭」中長大的孩子,性格大都比較偏激,不好相處。這就是原生家庭對於一個孩子一生的影響,根深蒂固的。

原生家庭

10種原生家庭,影響孩子一輩子第一種:「戰爭」不斷的家庭

場景:家中經常有人吵架甚至打架,爸爸媽媽、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家裡長期充斥著火藥味,氛圍相當緊張,一言不合就開吵。

影響:家庭成員是關係最親密的人,最親密的人之間的爭吵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孩子長大後與人有分歧的時候,往往也會採取這種爭吵的方式解決問題。尤其是家人因為孩子的事情吵架,對孩子影響更大,孩子會產生自責、有負罪感,長期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

建議:家和萬事興。

第二種:父母不懂放手的家庭

場景:孩子無論做什麼,父母總是不放心,擔心孩子做不好,擔心孩子有危險,總是想插手幫一把。父母最常說的話:「這樣不對應該這樣」,「太危險了你別動」,「我幫你」。

影響: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獨立性較差,常常需要依賴別人,遇事猶豫不決,難以獨當一面。

建議: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該放手時就放手。

父母懂得放手

第三種:完全放養式的家庭

場景:父母因為工作太忙,或者父母離異老人帶孩子,或者父母教育觀念問題,孩子長期處於無人關注、無人教育的狀態。家長常說:「我沒時間」。

影響:孩子長期被忽略,從小就沒有是非曲直的概念,沒有父母的鼓勵與教育,成長過程會非常曲折,甚至童年犯罪或夭折。長大後,孩子通常爭強好勝心強,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

建議:養不教,父之過。既然生了,父母就要擔負起教育之責任。

完全放養

第四種:重男(女)輕女(男)的家庭

場景:封建思想重男輕女,在現今的社會還是有一定比例的存在。就像《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尤其在教育方面,女孩子會遭遇不平等待遇。

有的家庭希望生個女孩兒,結果未能如願,生了個男孩兒,結果男孩兒在家中長期被嫌棄,各種看不上,被父母各種挑毛病,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不會融洽。

影響: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因為遭遇太多的不公平,童年會非常的叛逆,長期的不被認可,缺少信心,遇事容易走極端。

建議:不要被封建老思想綁架,平等對待子女。

重男輕女

第五種:溺愛型家庭

場景:孩子需要什麼,家長就滿足什麼,孩子對父母家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目無尊長,毫無長幼尊卑可言。家長最常說的,「買買買」,「給給給」,「他還是個孩子」,「我的小祖宗唉」。

影響: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長大後,也同樣喜歡支配別人,而當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情緒失控甚至傷害他人。

建議:把握好愛的方式,社會不會像你一樣慣著你的孩子。

溺愛孩子

第六種:「棍棒教育」型家庭

場景:不寫作業,揍!考試沒考好,揍!調皮搗蛋,揍!不好好吃飯,揍!談戀愛,揍!總之,孩子稍有不對就棍棒伺候。

影響:孩子長期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做事畏首畏尾,長大後,對於一些不確定的事情,不敢輕易嘗試,不自信,同樣的教育方式可能會用到下一代身上,甚至用到父母身上。

建議:好孩子不是打出來的,而是教育出來的,要知道他總有一天會長大。

打孩子

第七種:追求完美型家庭

場景:凡事不甘落後,要求孩子做到最好,不允許有瑕疵。逼著孩子做他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孩子每天喊累,家長每天說:「都是為了你好!」

影響:孩子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在父母眼中還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這種家庭的孩子很難得到父母的誇讚,總是被迫做事,所以,孩子不會懂得去感激父母,當他們有了自己的新生家庭,也會以同樣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建議:不應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多鼓勵誇讚。

多鼓勵

第八種:高壓型原生家庭

場景:家裡的一切事情都是父母說了算,不允許孩子發表意見,父母總是以命令的語氣跟孩子說話,讓孩子做事情,不允許反駁。父母經常會說:「讓你幹什麼就幹什麼,哪兒那麼多廢話!」

影響:高壓下成長的孩子通常比較叛逆,雖然表面順從,但心裡卻非常的不服氣,長期逆反心理,非常不利於父母和孩子良好關係的確定。隨著年齡增長,關係會逐漸疏遠,孩子覺得遠離父母,自己才能感到舒服,在家裡會感覺透不過氣。

建議:改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親子溝通方式

第九種:父母觀點不統一的家庭

場景: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爸爸和媽媽總是各執一詞,一個向東一個向西。

影響:父母的觀點不一致,通常孩子為了迎合一方會得罪另一方,孩子夾在中間非常的矛盾。觀點不統一,夫妻矛盾被激化,孩子心理壓力也很大。當孩子長大,他總是試圖迎合和討好別人,甚至學會說話等不良行為來欺騙大人。

建議:爸爸媽媽必須統一戰線,即使有不統一觀點,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

父母態度一致

第十種:不會表達愛的家庭

場景:父母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愛,或比較淡漠,很少與孩子有心靈上的溝通,和肢體上的親密接觸,很少有鼓勵。

影響: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通常對別人也比較淡漠,很難有親密的好朋友,不太善於人際交往,對自己的孩子也不會去表達愛。

建議:父母的愛要傳達到位。

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

結語

原生家庭狀態是孩子無法改變的,作為父母,儘可能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不好的原生家庭,一定會培養出一個不好的孩子,當孩子長大成人,有自己的社會觀、價值觀,他們也會嘗試去改變原生家庭和自己的一些性格和觀點。

關注我@丹鳳育兒,查閱更多實用精彩育兒知識。

二胎寶媽,從事過多年網際網路醫療項目和教育項目運營。愛孩子、愛生活、愛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幫到爸爸媽媽們,同時也歡迎私信與我分享交流育兒心得。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
    12月23日,未來春藤邀請趙倩Eva老師為春藤的家長們帶來一堂《原生家庭如何影響孩子的一生》直播講座。 我們都知道,家庭對孩子是有很多的影響的。現在很多媒體給我們很多信息,每個人都暴露在媒體中,都已經了解到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 今天我們就細細地說一說關於原生家庭,關於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請大家思考另一個視角,就是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影響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被影響了。
  • 《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原生家庭的內幕 觸發了原生家庭與孩子教育...
    一個細節:從朱朝陽選擇相信的笛卡爾故事結局,就已經揭示了朱朝陽是怎樣的人了。01朱朝陽的原生家庭朱朝陽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原生家庭,朱朝陽這個人不是編的,應該是是作者的經歷,所以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原生家庭孩子的心理,讓我們一起唱起「藍藍的天空銀河裡,有隻小白船」。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的錯嗎?|原生家庭|孩子|父母|龍迪|玻璃城堡|荀炎
    來源:中國科學報你真的懂「原生家庭」嗎?原諒父母,不代表他們過去做的就是對的,而是不追究,把關注點放在今天的幸福快樂上。這是身為兒女的情義。但是,任何一個新的理念出現在生活中,都需要磨合。當你錯誤地或者過度地使用它,一定得不到你真正想要的結果!01.原生家庭的印記過去的經歷對於個體當下產生影響究竟可以追溯多遠?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解釋,可以追溯到嬰兒期。
  • 3億人熱議「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幸與不幸從原生家庭就已開始!
    近日,話題#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上了熱搜,3億人閱讀,18萬人的討論。 很多原生家庭不幸福的孩子,和小雨一樣,經受著長年累月的傷害。 那些傷害一點一點的搶走了她們的快樂和自信,讓她們不堪重負卻又無處訴說。
  •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 到底有多大?
    原生家庭對子女的影響,這一話題,隨著《聽見她說》電影的上線,而再次被大家熱議。 電影《聽見她說》中的章節中講述了一個叫小雨的女孩,生活在原生家庭各種控制的高壓之下,她倍感壓抑。
  • 家庭中的系統動力|《原生家庭:影響你一生的心理動力》導讀
    ,促進家庭幸福和社會和諧。《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一書,是基於嘗試把系統動力學用於對家庭系統的探討與研究。心理學意義上的家庭是由代際串聯起來的傳承系統,通常包含三代以上家庭成員所構成的系統;家庭也是一個傳承的、文化的、生命的、周期性的、動力的和耗散的系統。
  • 不要輕視「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
    這讓我覺得很痛苦,只想趕緊離開現在的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指的是我們在結婚之前,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個難念的經,不僅僅是夫妻之間的問題,還有孩子和父母的問題。父母如何影響孩子?
  •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可以有多大?悲劇源自於此,也可以止於此
    前幾天微博上看到一個話題「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成長嗎」, 截止到發文閱讀量已經高達1.4億,看得出來這個話題人們的關注度還是挺高的。話題下面有著很多網友的評論,有些評論裡的每一字、每一句像刀子一樣扎在我們的心上,雖然不曾經歷,但是卻能深刻體會:「原生家庭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我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
  • 為什麼原生家庭的影響伴隨一生?心理學有關原生家庭的3個理論
    原生家庭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是近來大眾甚感興趣的熱門心理學議題。曾經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同事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曾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的回憶或陰影總是讓我們一生難以抹去的印記。那麼心理學是如何解釋原生家庭的影響呢?
  • 一個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女孩火了
    每當看到那些父母和孩子玩笑打鬧、像朋友一樣相處的家庭時,我都會感嘆:「真幸福啊。」相信一些朋友也有跟我、或者小雨相似的經歷。今天,我們就從《聽見她說》開始,聊聊對每個人都影響至深的「原生家庭」。01一個人犯的錯,毀了三個人的幸福小雨的媽媽是一個被男人深深傷害了的女人,結果她卻用別人犯的錯來懲罰她自己和小雨。
  • 從成龍女兒吳卓林身上,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不可否認,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己孩子。這裡面也有媒體記者對她的同情,一個女人帶大孩子確實不容易。但是我願意說實話,希望驚醒夢中人。母親愛孩子,不一定能有正確的愛的方式,更不一定帶給孩子正能量的成長體驗。小龍女"吳卓林從小跟吳綺莉長大,雖然沒有成長的正常的家庭中,缺少父愛,卻從來沒有離開過成龍的輿論影響。吳綺莉這個母親做得不好都說吳綺莉對小龍女疼愛有加,我覺得吳綺莉這個母親做得不好,最起碼沒有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成長環境。
  • 美國心理學博士:有毒的原生家庭,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最近討論得最多的話題,無疑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就是指兒女尚未成婚,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就是自己出生和成長的家庭。 眾所周知,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影響,原生家庭就是影響個體成長、發展的關鍵基石。
  • 《生活大爆炸》「缺愛」的萊納德:原生家庭,影響了他的一生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他總是犧牲自己來滿足他人。他從小太過懂事,長大後就變成一個太過謙讓的成年人。他也有自己的愛恨情仇,愛就愛了,恨,於他而言,會因為別人一兩句好話就消失。從這個層面來講,他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
  • 《隱秘的角落》:揭秘細思極恐的真相,原生家庭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這部劇讓我們看到一個本是優秀的孩子,是如何被原生家庭所影響,黑化,變成了一個壞小孩。劇中的主人公朱朝陽,生長在一個父母離異的家庭,因為母親錯誤的教育方式和父親的不關愛,讓朝陽在人際關係處理和心理健康發展方面,都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讓朝陽一步步從優秀的孩子,黑化變成了壞小孩:母親過分的愛,讓朱朝陽窒息朱朝陽的母親是一個,打著愛孩子的名義,卻對孩子有極高掌控欲的人
  • 《hello樹先生》:從樹先生的悲劇,看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在這部電影中,存在了三種的教育方式,第一種是追尋前衛的放飛自我的,第二種是特別壓抑想要突破,第三種就是隨大流。那我們接下來從這三種模式下來進行分析看看。樹的哥哥可能是整個家庭中最大的一個悲劇,他是被父親活活的勒死一個犧牲品,哥哥的死也已經成為了父親宣揚家庭教育權威的犧牲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可能久也不會缺乏這樣的例子,有些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犯了什麼錯就會對孩子實施暴力措施,成為悲劇的也是有不少。
  • 淺談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我是從生命中覺醒的蓮花/原創,抄襲必究轉載請註明出處,我曾是長期受情緒困擾,關注我做您的貼心使者,讓我用自己的經歷和故事陪伴您。談到原生家庭這個話題,現在已經不再陌生,很多人都慢慢明白了原生家庭對個人的成長過程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我們每個人生命都來自於我們的父母,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乃至點點滴滴都會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烙印,我們是父母的複印件。可能有的朋友會有些許疑惑,如果從小不是父母帶大的呢?
  • 一個單親長大的年輕人,講述他眼中,原生家庭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引言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否認原生家庭對於孩子成長過程、最後性格以及觀念的影響。我曾經也是如此認為,但隨著我慢慢地長大,我閱讀了越來越多的書籍,看到了越來越多的人和事,對於自己的了解漸漸地越來越深刻……在我終於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時,就在生活中的某一個節點,我終於意識到:原生家庭雖未給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原生家庭的特徵,還是使得我的某些觀念受到了影響。我漸漸地發現,我的身上,也確實有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影子。從此,我不再否認原生家庭的影響。
  • 每一個「高情商」的背後都是原生家庭給的磨礪
    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不同,造成了在家庭環境氛圍中成長起來的思維模式的不同,所以考慮問題的出發點不同;而情緒控制能力就是從原生家庭的模式中習得的,沒有人會因為後天的培養提高情商,在這類孩子眼裡,世界都是他的;因為原生家庭的養育方式造就了唯我獨尊的性格特徵,所以眼裡只有自己,沒有他人!這類孩子一旦成人獨自面對社會,具有破壞性。
  • 原生家庭問題之——安迪
    非常離奇悲慘的一個身世、高學歷的海歸、高智商、高能力、高顏值、有潔癖、不願意跟別人有身體接觸、很孤獨、但是又嚮往溫情。你再去仔細分析這些元素,它們裡面有一些東西是相斥的。所以我覺得這個人物編劇臆想的成分更多一些,他不是特別落地的一個人物。今天我們的內容就不分析安迪這個人。那既然我們的主題是說原生家庭,我們就來一起聊一聊安迪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