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跑步,先來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長距離跑簡稱長跑。
跑步多長距離可稱為長跑?
按照奧運會徑賽項目來看,超過5000米以上的都是長跑。
按照馬拉松比賽來說,有5km,10km,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超級馬拉松。
按照不同的跑友來說,有的跑5km就是長跑。有的覺得跑30+以上才是長跑。
說到跑步,必然要涉及到跑步與健康的關係。這也是跑友們最為關心的話題。那跑步到底是有益於健康還是不利於健康?經常長跑會透支生命嗎?
首先我要說,不要危言聳聽,更不要談跑色變。
說句跑圈兒裡盛行的玩笑話:「當你跑步還沒跑到透支的時候,已經沒力氣去透支了。」
身體是有自我保護機制的。每一個跑步的個體都有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和強度。只要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跑步是有益於身心健康的。
身體也是最誠實的。跑步也是最公平的運動,來不得半點的虛假。平時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會實實在在的體現在你的比賽中。有多大肚量吃多少飯,想跑多遠能力說了算。
所以對廣大普通朋友來說,長跑不會透支生命。因為你想透支,還得有透支的資本。
首先,你不是專業運動員。在此請不要把你和專業運動員劃等號。
你只不過是把跑步當成了自己的業餘愛好。不論是為了減肥減壓亦或是為了充實豐富自己的生活,或者就是為了單純的享受那份奔跑的樂趣。
你有工作,你有事業,你有學業,跑步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你利用清最的時光或者傍晚的閒暇,或者休息日的空餘時間跑跑步。怎麼能透支了生命了?
其次,作為廣大普通跑友來,你跑步的強度或運動量不可能達到透支的程度。
從跑量上來說,按照跑二休一的原則來看。如果能堅持一周跑五次,每次跑5——10km。那麼一周就是25——50公裡,一個月也就是105——200km。周末才有可能拉一個LSD,也就是長距離慢跑。你一個月的跑量也許才是專業運動員一周的跑量。
第三,再說跑步的強度。
你平時是六分的配速,想跑五分的配速,對你來說可能遙不可及,想破六分都有些吃力。經常跑步的大家都知道,有時候成績想提高一點點都覺得很難。所謂的大神都是背地裡付出了許許多多的汗水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作為業餘愛好者,能夠堅持跑已經很不錯了。每天按照自己的強度跑,偶爾也跑個間歇,無氧國值跑,周末拉個LSD。這個跑步強度,應該在正常合理的範圍之內。
第四,即然說長跑,就著重說一下長距離慢跑,也就是LSD。
LSD就是低強度長距離慢跑。慢跑的速度是全力奔跑的50%~60%。最高心率的60%~80%。跑步時感到輕鬆舒服,無疲勞感,呼吸自然,稍有氣喘,能邊跑邊聊天,邊跑邊欣賞風景。
長距離慢跑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對人的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以及心肺等都能起到良好的促進和保健功能。
同時長距離慢跑還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緩解壓力,有助於增強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使人情緒飽滿樂觀。
長跑本身,還有利於思考,有利於思維的健康和思維能力的訓練,最重要的是通過長跑帶來的生命的活力,帶來充沛的精力,不是任何活動可以代替的。
以上所有的一切建議都是在科學合理的範圍之內。
遵循科學合理的運動我們是歡迎的。我們反對不切實際盲目的自我摧殘似的運動以及錯誤的方式。
身體是一個科學綜合複雜的生物系統,各種組織及臟器都有自己合理的頻率和限度以及壽命。對於我們普通跑友不建議長期高強度大運動量的超出自己身體承受能力的長跑。如果不切實際地超強超大負荷的使用,讓自己的臟器每天疲於奔命,無形中就是損耗生命。
跑步或者說長跑以及其它所有的運動,說穿了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掌握和運用的好,都會給你帶來了很大的益處,愉悅身心,強身健體。不僅不會透支生命,反而會增強體質,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長跑呢?
首要的首要一點要做到循序漸進。要一點一點的來,扎紮實實打好基礎,不能貪快貪多冒進。
剛入跑圈的小白可以先從快走開始,然後跑走結合。跑步可以先從1km2km開始,忘掉配速,輕鬆地跑完1公裡後,以當天的身體不感覺疲勞,且精神飽滿充沛,跑步過程中沒有上氣不接下氣,能夠正常的說話交流。這樣如果能夠堅持一段時間,那麼可以增加跑量,跑三公裡或者四公裡甚至五公裡十公裡。同時要做好跑休結合。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跑一休一,跑二休一或者跑三休一。做到勞逸結合。
其次,要和身體交朋友,時刻傾聽身體發出的反應。對身體發出的疼痛或不適要 引起重視,有針對性的及時處理和改進。是跑鞋不合適還是跑姿的問題,還是跑步過量,或者是沒處理好跑步和休息的關係。要堅持快樂健康奔跑為主的原則。
你自己的身體是最不會說謊了。如果你堅持合理健康的鍛鍊,你會切身感受到它一天天的變化,你能切身感受到它給你的回報。
自己的身體,你可以讓它臃腫不堪,也可以把它打造的稜角分明,請在最美好的時光裡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穿上跑鞋,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迎著晨光去奔跑吧,只為遇見那個不一樣的自己!
我是奔跑在明天,讓我們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