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向中國移交兩件流失文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2021-01-19 生活報

當地時間25日,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阿納多盧文明博物館,向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移交了兩件中國文物,這是土耳其根據國際公約首次向中國移交在土境內的中國文物。

即將「回家」的這兩件文物分別是唐代石窟寺壁畫和北朝晚期至隋代隨葬陶俑,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都屬於中國法律法規規定的禁止出境文物。它們為何流落海外?又如何踏上回家之路?

據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鄧勵介紹,大約是去年這個時候,土方發現了這兩件文物。作為和中國一樣的一個文明古國,同時都面臨著文物流失海外如何追回的任務,因此土方通過外交渠道和中國有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在兩件珍貴文物返回祖國的過程中,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及2009年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土耳其共和國政府關於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進出境文化財產的協定》,兩國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協助這兩件千年國寶返回中國。

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長埃爾索伊認為,這次合作可以為世界其他國家做出榜樣。他認為這將推動兩國在包括文化和旅遊在內多領域的關係發展。

讓更多流失文物踏上「回家路」,還需付出更多努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世界各國公私單位收藏的中國文物總量超過1000萬件,因為牽扯到各方利益,文物返還之路困難重重,期待未來伴隨中國和各方合作的不斷深入、全球治理體系的不斷優化,會有更多的流失文物踏上「回家」之路。

轉自:澎湃新聞

相關焦點

  • 蘇州「最繁華」的商業街,距今已有1000餘年歷史,曾是白居易所修
    蘇州「最繁華」的商業街,距今已有1000餘年歷史,曾是白居易所修,我們知道江南地自古以來就很繁華,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都是遊客們選擇的景點, 古代被稱為「江南水鄉」,特別是蘇州非常富裕,但現在經濟發展也非常快,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商業街, 然後,下一篇小編讓大家知道蘇州最繁華的商業街,
  • 流失英國25年,68件中國文物「回家」!
    流失英國25年,68件中國文物「回家」!10月16日,國家文物局授權中國駐英國使館,與倫敦大都會警察局進行文物移交,籤署文物接收確認書。10月19日上午,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舉行線上文物返還移交儀式,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英國數字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有關負責人出席。當晚,中國駐英國使館專人護送文物至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文物啟運回國。10月20日下午,文物搭乘中國國際航空公司CA938次航班安全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文物保護單位眾多
    閬中古城是四大古城之一,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古城眾多的入口,有文物保護單位多,城內的街道安排基本的東西或南北走向,而且大多數的十字路口是明亮的介紹圖的指示牌,絕對不會迷失方向。閬中古城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華光樓、閬中古廟等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最神秘」古鎮,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被稱我國歷史名鎮
    今天,人們總是在工作的壓力下快速生活,每天努力工作賺錢的日子,他們可以看到忙碌的街道和嘈雜的夜市,這種忙碌也能讓你短時間內不孤獨,但會讓你苦惱很久,所以越來越多的乘客喜歡去安靜的地方,看看風景,培養一下情緒,那麼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中國「最神秘」的古鎮,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我國歷史名鎮
  • 流失文物「回家」不再遙遙無期
    因此,每每有流失海外的文物踏上回家路,總能牽動億萬國人的心。這樣的牽掛折射出文化自信與文物保護新時代的到來,它關乎我們怎樣看待自己的歷史和文化。文物的流失具有複雜的歷史根源。在戰火硝煙的動蕩年代,大量珍貴文物顛沛流離,輾轉海外,被迫與故土分離。還有不少國寶在挖掘盜竊的黑手之下漂洋過海,幾經買賣。
  • 命途多舛的文物,流落在民間1000多年,曾被一對夫妻用來烙燒餅
    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前後大約有20多個朝代,哪怕這些朝代最後都不復存在,但遺留下來文物依然備受後人讚譽。隨著考古工程不斷深入,陸續發現了很多文物,譬如秦始皇兵馬俑,司母戊鼎等。有些文物發現過程充滿坎坷曲折,有道是《安公子》:「是即是,從來好事多磨難」。
  • 山東這座文化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名字卻經常被遊客讀錯
    隨著四月接近尾聲,很多人已經渴望計劃自己的五一假期行程, 今年的五一假期調整後共計四天,比往年多一天,所以在這個難得的假期中很多人選擇出去旅行, 但是,去哪裡旅行會成為煩惱的根源, 在中國廣闊的領土上,所有的城市、所有的景點都有自己的魅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觀賞。
  • 江蘇這座古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體育舉行姚明的祖籍就是這
    隨著中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近年來古鎮以獨特的建築風貌、接地氣體的特色體驗及古風的環境氣氛受到了眾多遊客的歡迎,在旅遊市場引起了古鎮的熱,但是經常去老城旅行的人,現在中國老城同質化很嚴重,很多城市的老城只是披著古代建築外表的現代建築,特色上也主要以「吃」為主,看到很多東西會感到反感,接下來介紹真正的古鎮,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那是震澤古鎮。
  • 江西這個地方,是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遺址,距今已有一萬多年
    這裡被100餘位來自中國農業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認定為中國栽培水稻起源地,距今已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在這裡發現了距今12000——14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矽石遺存,這一考古新發現使世界水稻生產的歷史前推了4000多年,被評為「八五」期間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 潭柘寺——現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裡的琉璃瓦是文物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北京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大都市,也是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實際上除了這些之外,這裡還是一個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六朝古都,也因為如此,當地有許多著名的古代建築,各種廟宇。這兒有一座地位極高的寺院,在全國都有很大影響。
  • 元旦來源,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 「老王說隴史」現存年代最早的紙畫出土於玉門,距今已有1600多年
    現存年代最早的紙畫出土於玉門,距今已有1600多年玉門出土的千年古畫 資料圖片河西走廊古墓的發現這要從一次搶救性考古發掘說起2003年為了配合西氣東輸工程,文物工作者對線路所經之處的文物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7月,人們對玉門官莊子一處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了5座古墓葬,計有陶、銅、鐵、木器等文物30餘件。在第一座古墓上,就有新發現。這是一座為穹隆式頂單室土洞墓,由斜坡式墓道、墓門、甬道、單墓室及雙壁龕組成,地表封土呈丘形,墓門拱形,墓門與墓室之間有甬道,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 小說的產生與界定在中國,「小說」一詞的出現,距今已有兩千多年
    小說的產生與界定在中國,「小說」一詞的出現,距今已有兩千多年小說的產生與界定在我國,「小說」一詞的出現,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莊子所說的「小說」是與「大達」相對的小道,所以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然案其實,乃謂瑣屑之言,非道術所在,與後來所謂小說者固不同。」在這裡,莊子是把儒、墨等諸子視為無關道術的瑣碎言談的,認為它們是「小說」而非「大達」。但是,儘管莊子鄙薄小說,但「小說」一詞卻由此起步而不斷演化發展。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各主要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達十萬件以上,這僅僅是統計在冊的,真實流失海外文物數量無法統計,只能說「海量」!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中國最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六千年,竟位於湖南常德
    一直以來,西安都自詡中國最古老的城市,新華網發表的《西安:古老歷史名城》等文章中,指出西安是「中國發現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遺址」。但在浙江杭州餘杭縣,卻發現了令人震驚的良渚古城,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內城相當於4個紫禁城大小,始建於5300年前,在陝西神木石峁遺址(距今4000多年)發現之前,是中國最大的史前城址,一直被譽為「中華第一城」。 良渚古城非常了不起,與同時代的古埃及金字塔相比,一點都不落下風,僅從以下兩點,足以證實良渚古城的工程量之大令人震撼。
  • 上海一座重名多的寺廟,距今已有1700多年,曾有過重修
    上海是我國經濟最強的城市,也是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很高的城市之一,通過多年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也促使上海成為了國際大都市,也被網友戲稱為「魔都」,而上海的城市經濟發達,在很大一方面上都因為多個產業的持續發展,其中旅遊業的表現能力很強,也是如今上海很重視和支持發展的經濟產業,它對於城市的
  • 攻不破的石頭城,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曾經是浙江大學辦學點
    說起旅遊來,喜歡文化和歷史的朋友往往都喜歡古鎮遊,而我國的古鎮這幾年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數不清的古鎮被挖掘和開發出來,甚至眾多的仿古的古鎮都出來了,而且也外宣稱具有幾百上千年建築的古鎮,譬如天下第一莊——臺兒莊古城,本就是因為戰爭而損壞大部分建築了,現在的多為復建的古鎮,即使是這樣,依然是人來人往,人家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點。
  • 中國一罕見姓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一般人都沒聽說過
    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上萬個不同姓氏,最常見的就是王、李、張等單姓,以及諸葛、司馬、歐陽等複姓。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姓氏都不再被使用,或者該姓的人口較少,不被世人所熟知,如鬼、毒、操等姓。中國有一個十分罕見的姓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如今該姓的人口極少,許多人都沒聽過,它就是「第五」姓。
  • 上海寺廟旅遊好去處:寺廟佔地17.3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上海寺廟旅遊好去處:寺廟佔地17.3畝,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眾所周知上海是國內繁華的一座現代化的城市,雖然如此也保留了很多的建築,比如,上海也有許多有名氣的寺廟,龍華寺、玉佛寺、靜安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這些面積最大的寺廟,還有其它的,今天小編介紹的則是鮮有人知的寶山寺。
  • 1976年考古挖出的一文物卻被禁止展覽,至今秘不示人
    —阿諾德 眾所周知,清朝時期故宮收藏了大量歷代的文物,但這些文物大多數被變賣、流失民間以及被蔣中正運往臺北。而我國大陸現存的大多數文物都是建國後考古發掘出的(包括民間出土),作為中華最久遠的朝代之一的「商朝」保存下來的古墓寥寥無幾,但殷墟這一商墓的發掘刷新了世人對商代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