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影
我們小區的李阿姨今年60歲的年紀,剛好今年就退休了,李阿姨跟老伴兒身體都很好,打算過段日子去雲南旅遊,老公是個浪漫的人,還在雲南定了一家客棧,準備去好好享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不僅要欣賞美景,還能修身養性,夫妻倆很是期待。
但因為兒子的一句「您兒媳婦要生了,到時候就麻煩您帶」,李阿姨的旅遊願望落空,內心覺得很失望,好不容易退休了有點自己的時間,如今兒子的一句話,又被套住了,而且孫子出生後還要幫忙帶,這可就是幾年的光陰。
李阿姨跟兒子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自己並不想幫忙帶孩子。兒子口口聲聲說理解,但話鋒一轉說道:「現在我老婆本來就懷著孕沒工作,如果你們不幫襯帶孩子,那我媳婦生完孩子,還是上不了班,那家裡就少了一份收入,房貸車貸,不就落在我一個人身上了?那以後你們二老養老的問題,恐怕我就更力不從心了。」
兒子話裡話外,都是讓李阿姨放棄自己的幸福晚年,來幫他們帶孩子,李阿姨也心疼兒子壓力大隻好答應,但李阿姨內心還是很不開心,為什麼老人不帶孫子,就影響了他們賺錢,將來也影響他們給李阿姨養老呢?這聽著總覺得有威脅的成分。
但總歸李阿姨還是心疼兒子的,她跟兒子商量好了,孩子小的時候李阿姨幫忙帶,等孩子上幼兒園了,那就兒媳兒子自己帶娃,他們老夫妻就要過幾年幸福生活,兒子兒媳滿口答應,就這樣算是達成了口頭協議。
李阿姨的事例在生活中很常見,即使老人想要過幾年自己的生活,也被兒子兒媳說動著要帶孩子,如果不帶,輕則冷戰一段時間,重則還有要斷絕關係,揚言以後不給父母養老。現在的老人退休後,仿佛還有另一項任務,那就是給子女帶孩子,不管老人願不願意,這是強行加在老人身上的,甩也甩不掉。
看似徵求父母的同意,實則老人沒得選。很多家庭裡,都有「你只有給我照看孩子了,我才給你養老」的潛規則,雖然沒有說破,但大家都心照不宣。
父母其實內心是不舒服的,把自己子女照顧大了不夠,還要幫忙照顧子女的下一代,但父母的不樂意也只能留在心裡,畢竟這是自己的親人,能幫的還是要幫,只是這種「不照顧孩子就不給老人養老」的威脅,真讓父母心寒。
在公園裡放眼望去,你會發現帶孩子遛彎曬太陽,推著嬰兒車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其中五六十歲的爺爺奶奶是主力軍,這也間接說明,老人犧牲了自己的休閒時間,晚年生活都被孫子佔完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很少,也只有孫子的爸媽回來,老人才能有一點清閒。
很多退休老人想法很簡單,反正退休後時間多,子女壓力大,能幫一把就幫一把,這樣也可以減輕子女的負擔,晚年的時候子女也會對自己好一點。對於子女來說,要感恩父母的奉獻和辛苦,照顧孩子也不是簡單的事,平時老人有點小紕漏就不要計較了,在自己有能力帶娃後,還是要給父母一些自由,讓他們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人老了以後要懂得未雨綢繆,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年輕的時候攢一些養老錢,平時積極的鍛鍊身體,這樣到了晚年,自給自足不依靠別人,人也硬氣些。
有些好心的老人還是看不得子女受苦,就算幫子女帶孩子,但也要跟子女溝通好,自己只是幫忙,不是老人來了,子女就能做甩手掌柜,先小人後君子,有些話說在前面,總比以後和兒媳婦鬧矛盾要好。
子女也應該明白,父母養育我們已經操勞了半輩子,現在退休了,還要幫我們照顧小孩,實屬不易,所以我們要感恩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就算父母不願意帶小孩,也不要逼迫他們,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子女不能擅自做主,讓老人為難。
您身邊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多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