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出行大數據:西部城市客流增速為何力壓北上廣深?

2021-01-14 第一財經

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的城市,憑藉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越會對流動人口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因此發達的超大城市,對周圍的輻射和吸引力就越高,發展航空的優勢也越大。那麼,國內哪些城市坐飛機的人更多?哪些城市的航空旅客增速更快?

《第一財經日報》通過對2015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的城市及其7年來的增速統計發現,目前北上廣這三大門戶型城市仍是旅客吞吐量最大的城市;在前十名中,東部佔據了6個,西部佔據了4個,而中部一個都沒有。對比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走勢,西部多個城市增速名列前茅。

長三角航空最繁忙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航空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大關的城市共達到25個,主要包括4大直轄市、深圳、廈門、青島、大連四個副省級城市,以及廣州、成都、昆明、杭州等省會城市和著名旅遊城市三亞,基本是目前我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

這其中,上海以9919萬位居第一。上海總共擁有兩座大型機場,其中浦東機場超過6000萬,虹橋機場也接近4000萬。此外,附近的杭州吞吐量位居第九,南京位居第十一,在長三角地區,這三個城市的吞吐量就達到了1.4億多人次,從這個角度上說,長三角可以說是目前我國航空最繁忙的區域。

北京以9520萬位居第二。北京也有兩個機場,不過其中南苑機場是早期的軍用機場,後來改成軍民合用機場,吞吐量達到500多萬人次,因此北京旅客吞吐量主要還是來自首都機場。以單個機場論,首都機場在全國各大機場中遙遙領先,去年吞吐量達到8994萬人次,雖然沒有如原先預計的那樣突破9千萬大關,但這也是首都機場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的亞特蘭大機場。

北京和上海這兩大超一線城市的航空旅客吞吐量在全國遙遙領先,華南的廣州以5520萬排在第三,比北京和上海均差距4000多萬。不過,如果廣州加上排名第五的深圳,則總總人數達到了9000多萬,與京滬相當。更何況珠三角毗鄰港澳,由於港澳航線選擇更多,票價更便宜,很多珠三角的出境旅客選擇從港澳走,也分走了不少客流。

分大的區域看,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佔了6個,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和廈門,剩下的4個在西部,分別是成都、昆明、重慶和西安,中部則一個都沒有。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教授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旅客選擇出行取決於2個因素,即從始發地到目的地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北上廣深杭廈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收入高,時間價值比較高,選擇航空出行的人會更多。

而西部地區包括成都、昆明、重慶、西安、烏魯木齊所在的省份,雖然經濟欠發達,但由於其第三產業中的旅遊業特別發達,例如雲南、陝西、四川旅遊業非常發達,再加上距離東部又十分遙遠,地面交通不方便,因此西部的很多省會城市航空旅客吞吐量也很大。

比如,像昆明、烏魯木齊等所在省份,省內有大量的支線小機場,對當地的旅遊業起到很大的作用。由於規模效應問題,東部沿海地區的很多遊客要到西部的中小城市去,就需要在昆明、烏魯木齊、成都等省會城市中轉,因此這些城市也是重要的中轉站。

李曉津說,像新疆的石河子、喀什與中東部的城市之間雖然也有旅客,但直飛的話又沒有那麼多的旅客支撐,支付不了這麼高的成本,那麼到烏魯木齊中轉,就可以支撐起足夠的人流量。「當然,一般初期都是這樣子的,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人流量足夠大,那麼就會變成點對點的飛行。」

相比之下,中部地區雖然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很不錯,但是仍沒有一個城市航空吞吐量進入到前10名。這是因為中部地區的地面交通比較發達,中部省會到東部距離也比較近,比如武廣高鐵開通之後,兩個城市之間的航空班次就減少了一半以上。

因此航空吞吐量除了跟自身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有關外,地面交通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比如在「八山一水一田」的福建,地面交通相對滯後很多,經濟發達的閩南地區與外省之間最好的交通方式就是航空,這也是為何經濟總量和人口規模都比較小的廈門,旅客吞吐量可以位居前十的原因所在。

而隨著旅客吞吐量的不斷增加,在上海之後,北京、成都、廈門已開始修建自己的新機場。此外,廣州等城市也正在積極謀劃之中。

李曉津說,機場有一個最佳經濟規模,太大之後,各種資源都不夠經濟,不論是對旅客還是對航空公司都不太方便,運行效率也會下降。比如大量的飛機集中在一個小空域裡面,就影響了效率。一般當一個機場吞吐量達到五六千萬後,就要開建第二機場,使得經濟和服務上能達到平衡,未來我國修建第二機場的大城市會越來越多。

西部多城增長快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上看,在沿海發達地區加快轉型升級的同時,中西部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區域經濟發展大大提速。反映在城市航空旅客吞吐量方面,過去7年來,不同城市之間的旅客增速差別也很大。

這其中,天津的增速最快,達到了208%,排名從全國第23位,上升至第19位,上升了4位。其中一大原因在於,自2006年後,隨著一系列大項目的落戶,天津的經濟也實現了快速發展,2008年和2009年天津GDP增速均為16.5%。在省份中,僅位居內蒙古之後,名列全國第二。從2010年後,天津取代內蒙古,經濟增速連續四年增速領跑全國。只是在2014年以後,經濟增速第一的位置才被重慶取代。

不過,與GDP的增速相似,城市航空旅客增速方面,除了天津之外,增速名列前茅的主要來自中西部地區,這其中,貴陽和南寧均增長了206%,貴陽從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南寧從第30位進入到第25。鄭州的增速也達到了194%,排名從全國第19上升至第16。

此外,重慶的增速也達到了191%,西安、成都也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在2011年,成都旅客吞吐量首次超過深圳,成為第四大航空城市。

相比之下,增速靠後的主要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如廣州、北京、深圳和上海,這四大一線城市7年來的增長率都低於100%,其中廣州僅有65%,北京也僅有66%。

李曉津說,北上廣深等地由於發展得早,基數比較大,這些年隨著沿海發達省份的經濟轉型,人流量的增速也在減緩。另外,隨著二三線城市航空業的發展,北上廣深這些東部大城市的樞紐作用、佔全國的市場份額也在下降,「比如過去東北飛華南的城市,很多都要到北京中轉,但現在都是直飛了。」

相比之下,中西部的很多城市這些年經濟增長更快。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說,隨著沿海的勞動力和土地等各種成本要素的提高,原來面向出口的很多產業如筆記本電腦等產能,紛紛轉移到中西部的成都、重慶、鄭州等地,這些城市的經濟也快速增長。

以成都為例,隨著英特爾、富士康等企業進入,尤其是IT廠家的產業轉移,使得成都航空需求增長特別大,加上成都機場又提高了運輸能力,從供需兩個方面共同使成都運量大幅增長,並在2011年一舉超越了深圳,位居全國第四。

隨著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包括成都、重慶、西安等地紛紛開通了不少飛往中亞、西亞乃至歐美的國際航線,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東部沿海形成了分流。

另外,自2008年以後,隨著高鐵建設的發展,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東部沿海地區高鐵網絡已基本形成,對航空市場也形成了一定的分流。相比之下,西部地區由於地廣人稀,客流量較小,修高鐵成本太高,但這些地區又有一定的客流量,很多中小城市一般修個小機場更為划算,因此西部地區受地面交通發展的影響很小。而且隨著近幾年旅遊業的快速發展,這些地方的旅客增速也比較快。

與北上廣深不同,大連和瀋陽的增速也比較緩慢,這主要是因為近年來在能源價格走低的情況下,像遼寧這樣的能源重化省份經濟也受到很大的影響。不過同處東北的哈爾濱吞吐量卻比較快,7年增長了182%。李曉津說,黑龍江地處偏遠地區,這幾年旅遊業也發展得比較快,哈爾濱起到了類似昆明、烏魯木齊一樣中轉樞紐的作用。

 

 

 

表1 2015年旅客吞吐量超過千萬的城市

城市

2015年數據(萬)

排名

上海

9919

1

北京

9520

2

廣州

5520

3

成都

4224

4

深圳

3972

5

昆明

3752

6

西安

3297

7

重慶

3240

8

杭州

2835

9

廈門

2181

10

南京

1916

11

武漢

1894

12

長沙

1872

13

烏魯木齊

1851

14

青島

1820

15

鄭州

1730

16

三亞

1619

17

海口

1617

18

天津

1431

19

大連

1415

20

哈爾濱

1405

21

貴陽

1324

22

瀋陽

1268

23

福州

1089

24

南寧

1039

25

表2:7年來部分城市航空旅客吞吐量增速

城市

2015年數據(萬)

排名

2008年數據(萬)

排名

增速

天津

1431

19

464

23

208%

貴陽

1324

22

432

25

206%

南寧

1039

25

339

30

206%

鄭州

1730

16

589

19

194%

重慶

3240

8

1114

9

191%

哈爾濱

1405

21

499

21

182%

西安

3297

7

1192

8

177%

三亞

1619

17

601

18

170%

成都

4224

4

1725

5

145%

福州

1089

24

453

24

140%

昆明

3752

6

1588

6

136%

廈門

2181

10

939

10

132%

杭州

2835

9

1267

7

124%

長沙

1872

13

845

13

122%

青島

1820

15

820

16

122%

烏魯木齊

1851

14

582

20

118%

南京

1916

11

888

12

116%

武漢

1894

12

920

11

106%

海口

1617

18

822

14

97%

上海

9919

1

5111

2

94%

深圳

3972

5

2140

4

86%

瀋陽

1268

23

681

17

86%

大連

1415

20

821

15

72%

北京

9520

2

5730

1

66%

廣州

5520

3

3344

3

65%

相關焦點

  • 北上廣深之後,誰會是中國的第五座一線城市?
    北上廣深從狹義上代表著中國的一線城市,在更深層次上則代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下形成的重要四環,承擔著對內對外聯繫的角色,是經濟發展的四大引擎。北上廣深四字排序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時間發展的優先次級,凝聚著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北京政治文化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廣州貿易中心,深圳開放中心。
  • 支付寶高德城市交通回暖報告:支付寶掃碼乘公交、地鐵客流回升超5成
    DoNews2月24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 24日,支付寶與高德地圖發布的《城市交通回暖報告》顯示:過去一周,支付寶掃碼乘公交、地鐵客流回升超5成,其中,北上廣公共運輸回暖最快。數據顯示,從2月10日到2月21日,使用支付寶無感停車的客流提升了70%,高德地圖駕車導航數據顯示,瀋陽人開車上班最積極,城市駕車活力復工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其次是青島、上海、長沙、廣州、北京等城市。
  • 最愛運動的人住這個城市!力壓北上廣深,人均運動時間最長,投入金額...
    大眾運動健康意識也是城市活力的表現之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級城市的運動健康意識均較強,一線城市的人群運動投入時間總量強勢領先。昆明則力壓忙碌的北上廣深,成為人均運動時間投入和金額投入最高的城市。從分享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目前大眾對運動健康越發重視,理解也更加多元。隨著運動健康領域新趨勢的產生,運動場景也將不斷細化,適應大眾的需求。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 首位區縣地鐵全開城市,北上廣深自愧不如,未來還將建設25條地鐵
    在這種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的出行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對於一些上班族而言,要是那種「996」的話,晚上加班,白天還要早起,每天都需要依靠交通工具來縮短時間,而公交車這種東西雖然現在並沒有被淘汰,並且也普及到全國各地,但是現在私家車很多,每天上下班都會遇到高峰期,這時候公交車也會出現乏力的情況
  • 支付寶高德城市交通回暖報告:瀋陽老鐵上班積極 青島出行先「堵...
    隨著全國各地有條不紊開啟復工模式,城市交通也按下「播放鍵」,開始恢復往昔活力。今日,支付寶與高德地圖發布的《城市交通回暖報告》顯示:過去一周,支付寶掃碼乘公交、地鐵客流回升超5成,北上廣公共運輸回暖最快;高德地圖城市駕車導航活躍度明顯提升,青島、瀋陽等地駕車出行率先體驗了「堵車」的滋味。
  • 觀察|9組簡單粗暴的大數據:誰是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相比官方排名,我一直更喜歡那些簡單粗暴的數據排名,特別直觀、特別粗暴,可以讓槓精無話可說。為此,本文找到9組和人口吸引力有關的又通俗易懂的大數據,希望從中窺探到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01從出行大數據看城市吸引力近日,百度地圖慧眼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
  • 「最牛」的新一線城市,經濟趕超北上廣深,知道是哪個城市嗎
    我國的土地廣為人知,中國內部其實有很多城市,計算起來,中國內部的城市至少有600多個,雖然不多,但是中國的城市很多,這些城市的發展過程、歷史文化、各地的風土人情其實都不同,根據地理位置,許多城市擁有的城市資源也不同,這些和城市一樣,現在說我國內部最有名的幾個城市,就離不開北上廣深和香港臺北了,這些城市現在也是世界一流的一線城市。
  • 中國最「霸氣」的城市,擁有七座機場,北上廣深都無法相提並論
    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各種基礎設施投入不斷增加,航空、高速鐵路逐步普及,飛機、高鐵日益普及,機場、高鐵站位維修日益增多,但機場作為一項投資巨大的工程,一般情況下,只有重要城市有機場、重要城市有高鐵站位,兩個以上的城市是一個比較大的城市,但在我國國內,有一個城市,機場居然多達七個,甚至連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都比不上
  • 四川「最有前途」的城市,即將趕超北上廣深,未來不可估量
    說到我們國家的天府之國四川,那可是有著許多的歷史偉人在這裡留下了故事,或悲壯或悽涼,但是四川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省份之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天就來看看四川最有「前途」的城市,即將趕超北上廣深,未來不可估量。
  • 新崛起的這座城市,有機會比肩北上廣深,最適合年輕人定居創業!
    新崛起的這座城市,有機會比肩北上廣深,最適合年輕人定居創業! 導語:走遍祖國大好河山,領略無數綺麗風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長。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就業是重要的社會問題,很多年輕人都嚮往一線大城市,尤其是每年的高校畢業生,很大比例都想擠進北上廣深這些熱門市。
  • 同為中西部城市佼佼者,武漢經濟超越成都已無可能,人口差距太大
    近幾年一說到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幾個城市莫過於「北上廣深」,這幾個城市也是我國城市發展的代表。相比來說東部沿海城市普遍要比中西部發展的要好很多,但是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很多中國西部城市也逐漸發展了起來成了繁華的大都市。
  • 中國「最強」的新一線城市,GDP全國第8,經濟直追北上廣深
    中國土地遼闊,在這600多個城市裡,很多城市由於不同因素的影響,通過發揮地理位置的優勢、歷史文化背景和國內資源等,各方面的優點強力發展經濟,在我國已經有6個城市被選為世界級的第一線城市,分別是香港、北京、上海、臺北、廣州和深圳,今天介紹的這個城市不僅好吃,而且美麗的景色在國內也很有名
  • 大數據看我國城市「搶企大戰」:西安、成都異軍突起,北京落後「上...
    日前,企查查大數據研究院推出《中國「搶企大戰」20強城市榜單》,針對「搶企大戰」三年來的各地區企業數據變化,發布新增初創企業20強城市榜、遷入企業20強城市榜,帶大家了解全國各級別城市之間的波濤暗湧。一、新增初創企業20強城市:西安、成都排名前兩位,濟南增速第一,西部城市「大翻身」企查查數據顯示,過去三年,TOP20城市共新增企業2474萬家(包含個體工商戶),其中2017年新增526萬家,2018年新增596萬家,2019年新增711萬家,2020年1-11月新增640萬家。
  • 除北上廣深外,再選出四個一線城市,你認為哪些城市能脫穎而出?
    說到中國一線城市,就是我們熟悉的北上廣深,當然,這四個城市不僅在全國城市課程中一直領先,而且在世界城市的比較中也大放異彩,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美國有紐約、芝加哥、洛杉磯、華盛頓等大城市,中國城市的發展似乎還沒有達到原來的水平,四個一線城市真的很少
  • i廈門用戶超559萬,廈門每公裡通勤耗時4.65分鐘,堵壓北上廣深
    從這個數據來看廈門人口普查結果還真的有機會突破450萬人。廈門山多人多地少,當之無愧成為全國最堵的城市之一,每公裡通勤時耗力壓北上廣深。人們的平均通勤距離雖然僅7.1公裡,但通行時間達33分鐘,每公裡耗時4.65分鐘,高於北京的4.23分鐘/公裡、上海的4.62分鐘/公裡、廣州的4.37分鐘/公裡以及深圳的4.44分鐘/公裡。
  • 成都將城市競爭提到了新高度,北上廣深這一點都不如它
    在國內,更多城市把車視為第一主角,橋的設計、建造,都是優先考慮機動車的通行,人的步行功能只是順帶的,甚至許多橋梁壓根就沒有步行區域。國內想建一座純粹的步行橋,需要經過多個部門協調、需要大費周章。因此,成都五岔子大橋是一個顛覆性的創舉,給其它城市做了非常好的示範。
  • 新文創排名第一,數位化水平僅次於北上廣深,3000年成都憑什麼?
    2018年,微博營銷研究院推出的《2018微博奢侈品行業白皮書》顯示購買奢侈品的興趣主體主要分布在北上廣地區,但呈現出逐漸下沉趨勢,成都等新一線城市是主要下沉區域。2019年6月9日,抖inCity西部首站——抖yin天府城市美好生活節在成都舉辦,現場發布抖音成都熱力指數,以2018年5月8日至2019年5月8日今日頭條用戶閱讀數、抖音視頻播放量為樣本進行分析,發現成都購物打卡視頻播放71億次,排名全國第一,超過4000個購物場所被抖音用戶打卡,數量也超過北上廣,顯示成都人超高的消費熱情。
  • ...力Top30排行榜:它們憑實力霸榜,北上深之外,這些城市也有姓名!
    目前,金融力第一梯隊的格局相對穩固,北京、上海、深圳也分別代表了京津翼、長三角和粵港澳三大經濟圈。然而,哪些城市位於金融力第二梯隊?第二梯隊中,誰又是中國金融力第四城?目前尚無定論,且爭議頗大,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都紛紛發力,希望在金融賦能區域之外,擴張在全國的影響力。
  • 中國人口多的城市已超過,超過「北上廣深」前線城市
    中國的領土很多,而且有很多城市,每一個城市也有自己的人文特色,每一個城市的種群非常多,因為城市不同,所以種群也不同。中國有許多人口眾多的大城市,一般來說,城市具有較好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會有大量的人員,由於優越的城市環境和環境條件,他將吸引許多外國人定居和工作,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不是城市四大著名前線之一的北上廣,而是名為山城的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