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魚寫了一篇《
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全球TOP10。國際聯繫度,廣州排名全球第12》,數據來自中國社科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
按理說,這個數據來源還是非常官方的,但從網友的評論看,很多人表示質疑,覺得與自己的感覺相差太大。其實,出現爭論的根本原因是這個排名的數據模型太複雜,很多人看不懂。
相比官方排名,我一直更喜歡那些簡單粗暴的數據排名,特別直觀、特別粗暴,可以讓槓精無話可說。為此,本文找到9組和人口吸引力有關的又通俗易懂的大數據,希望從中窺探到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01近日,百度地圖慧眼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
該榜單的依據:基於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海量位置大數據、POI數據、交通出行等數據計算所得。
圖源:百度地圖慧眼第三季度研究報告據報告顯示,2020年三季度中國(內地)最具人口吸引力的城市是:廣州、深圳、上海、北京、東莞、成都、蘇州、鄭州、武漢、杭州。
相比第二季度的數據,廣州排名上升一位,反超深圳,排名全國第一。
緊隨廣深的是上海和北京。也就是說,中國最具人口吸引力的TOP4城市,就是四個一線城市。
值得一說的是,東莞的排名僅次於四個一線城市,排名全國第五,超過所有二線城市。東莞對人口的超強吸引力,可見一斑。
02從地鐵客流強度來看,廣州再次排名全國(內地)第一。
其次是深圳、北京、西安、南京、上海、成都、杭州、瀋陽、長沙、武漢,這些城市的人氣也很旺。
近年來,廣州的地鐵客運強度常年位列全國第一,要知道廣州的地鐵裡程並不低,超過500公裡僅次於北京、上海,這也和官方公布的2200萬常住人口數據相印證。
地鐵擁擠度過高是急需改善的,要麼修更多地鐵、要麼打造多個城市中心,這方面廣州未來應該會大大改善。
除了珠江新城,廣州正在規劃建設的商務中心還有琶洲、金融城、白鵝潭、魚珠、萬博、科學城、明珠灣、南站、知識城、思科智慧城等。
深圳地鐵裡程超400公裡,客運強度略低於廣州,也顯示出實際管理人口之龐大,也接近2200萬。之前文章分析過,深圳有
5個就業中心,即便如此,客流還是很強。
西安的客流強度可能被低估,根據今年2020年的多個月數據,西安的客流強度差不多排在全國第2名,僅次於廣州。
客流強度會隨著裡程變化,哪些城市未來地鐵裡程會突飛猛進?
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2019年9月~2020年9月地鐵裡程增量最多的幾個城市如下:
成都增加124.98公裡;深圳增加89.58公裡;杭州增加71.34公裡;長沙增加58.9公裡;昆明增加51.4公裡;蘇州增加45.27公裡,廈門41.6公裡。
據《城市軌道交通2019年度統計和分析報告》指出:2019年全國共9座城市在軌道交通建設投資上超200億元,其中成都投資額位列第一達600億元,第二是杭州500億元,而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武漢、南京等強省會城市投資額都還沒超過300億元
03由於現在固定電話一般人用的比較少,行動電話用戶這項數據可能更具參考價值。
大家知道,行動電話漫遊費早已取消,一個號碼可在全國通用,大家換城市生活可能也不會換號,另外一個人擁有多個手機號的情況不在少數,所以移動用戶數不能直接對應具體城市人口,即使如此,這個數據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這個問題在能級差不多的城市都會存在,所以行動電話用戶數在同能級城市之間PK,有參考意義。
綜合行動電話用戶、地鐵客流數據來看的話,北京實際生活人口應該超過上海,廣州實際人口超深圳。
04下圖為2019年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的城市:
下圖為2019年快遞業務收入排名前10的城市:
2019快遞業務量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別是廣州、金華(義烏)、深圳、上海、杭州、北京、蘇州、東莞、揭陽、成都。
這一項數據,作為商貿中心的廣州,常年穩居第一。
而如果看快遞業務收入的話,排名情況又不一樣,分別是上海、廣州、深圳、北京、杭州、金華、義烏、蘇州、東莞、成都、武漢。
上海的快遞業務收入達到1288.8億,一騎絕塵,遠超其他城市,而業務量卻排第四,顯示上海的快遞業務含金量較高;金華(義烏)的快遞量雖然很大,但金額只排到第六,說明其快遞業務的含金量較低。
05連鎖便利店代表的是城市毛細血管般的商業業態,一個便利店如果能做到24小時營業,那麼這個便利店周邊1公裡區域絕對是有超強的人口流動為支撐。
結合便利店總數、和24小時便利店佔比,那麼24小時便利店數量可以側面反映城市人口活力。
從總體數據來看,東莞居然有8890家便利店,比上海還多,穩居第一,說明東莞的人口密度是非常高的,商業顆粒度也是非常好的。
不過,從24小時便利店的佔比來看,東莞優勢並不大,溫州、海口、廣州、上海的佔比要高得多。
06從電影票房的數據來看,似乎呈現出經濟越發達的地方,其電影消費能力越強。
而且電影票房很能反映一個城市年輕人的總體數量和消費活力。
廣東作為第一經濟強省,其電影票房、觀影人次都是遙遙領先。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位列前四。
杭州GDP雖然落後於武漢、蘇州,但近年來民營經濟活躍,上市公司數量、獨角獸公司數量、數字經濟方面表現亮眼,在電影消費、夜間場次方面都顯示出城市活力。
成都GDP不如重慶、蘇州,但在電影消費上超過二者。
蘇州GDP很高,但電影消費低於成都、武漢、杭州等強省會城市。
數據來自:燈塔研究院如果看單個電影院票房的話,北京遙遙領先,在2019年度全國影院票房榜前10名當中,大多數門店都在北京。
圖片來自: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從城市的夜間觀影人數來看,分別是深圳,上海,廣州,北京,杭州,成都,重慶,武漢,東莞。
07年銷售額超過50億的大型購物中心,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人口稠密度和商業活力。
從上圖來看,50億級購物中心分布來看,較多的城市是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
南京、深圳也非常厲害,各有一個頂流購物中心。當然,深圳屬於多中心城市,商業聚集度不如廣州那麼高,還毗鄰香港這個強勢的購物中心城市,消費力一直被分流。
08從數據可以看出,大灣區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奶茶之都,廣、深、莞奶茶店數量位列前3,此外佛山排名也比較靠前,還有惠州、中山等城市也位居前20。
不得不讓人感嘆,大灣區的年輕人居然這麼愛喝奶茶。
奶茶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的飲食標配,像是10~30元區間比較暢銷的消費品。年輕人愛喝奶茶,也成就了一些網紅品牌,例如廣東的喜茶,長沙的茶顏悅色,吸引大批粉絲流量。
喝一杯網紅奶茶,要排上幾個小時,跟網紅餐廳的排隊盛況有的一拼。最新的餐飲品牌力百強顯示,最受歡迎的是海底撈、其次是喜茶,還有多個奶茶品牌上榜。
當然奶茶這個數據可能不太客觀,TOP20城市數量,竟然沒有一個北方城市,可見北方城市奶茶店相對較少,可能由於南北消費文化差異或者生活方式的差異。
09酒吧的數量也可以反映一個地區年輕人的消費活力,數據顯示在酒吧數量方面,西南地區一騎絕塵。成都、昆明、重慶、貴陽等省會城市、直轄市的酒吧數量名列前茅。
從酒吧的數量來看,哪些城市具有活力,分別是成都、上海、北京、昆明、重慶、深圳、廣州、貴陽、東莞、西安等城市。
總的來說,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從大部分維度來看,都是中國人氣最高的四個城市。特別是廣州,在常住人口顯著低於北京上海的前提下,在眾多人氣類指標上排名第一,顯示出廣州作為流量大城的醒目特質。
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和觀念革新,人們早已意識到人口不是負擔,而是財富,人既是生產者更是消費者。對於一個城市的經濟而言,人是最美的風景,人氣高的城市,一定贏。
延伸閱讀:
一線城市CBD空心化?大企業都到郊區當樓主房企總部出現搬家潮?房企最愛的城市竟是它這波搶人大戰,上海、廣州搞出新意思引領中國房價的12個超級地段廣深佛莞樓市制高點,都有這樣一個「共性」買房如何選地段?看控規圖廣州樓市,正在無情地拋棄兩房「國家中心城市指數」發榜!北上廣深排名不變二手房周交周期排名!這些板塊的房子最好賣原標題:《9組簡單粗暴的大數據:誰是中國城市的人氣之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