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疇:中草藥種植助農增收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20日拍攝的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無人機照片)。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是石漠化程度較嚴重地區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少,過去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為生。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

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一名務工人員在裝運山豆根幼苗。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是石漠化程度較嚴重地區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少,過去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為生。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

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一名務工人員為山豆根幼苗澆水。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是石漠化程度較嚴重地區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少,過去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為生。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

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中藥材種植帶頭人程敦儒介紹中藥材種植知識。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是石漠化程度較嚴重地區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少,過去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為生。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

11月20日,在西疇縣山豆根規範化種植基地,一名務工人員在打理山豆根植株。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西疇縣是石漠化程度較嚴重地區之一,人均耕地面積少,過去農民多以種植玉米等傳統作物為生。近年來,西疇縣全面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因地制宜發展中草藥種植。目前,該縣種植三七、重樓、山豆根等中藥材8.2萬餘畝,中草藥產業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

新華社發(陳欣波 攝)

相關焦點

  •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金線蓮種植,市場好價格高種植好項目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金線蓮種植,市場好價格高種植好項目。中藥種植在近些年的發展中,仍然是非常不錯的種植高收益項目。但是從目前種植產業化發展的現狀來看,實現種植增收的目的,對普通種植戶來說,仍然有無法適應市場的很多問題與不足。那麼企業加的專業發展模式,發揮企業優勢,提高市場適應性,就具備了充分的活力。
  • 發展中草藥種植 助力農民增收
    近日,饒河縣大佳河鄉永勝村中草藥種植基農戶們正在利用機械播種中草藥板藍根,鄉村兩級幹部們在現場對中草藥種植進行技術指導,預計9月中旬即可收穫板藍根。  據了解,饒河縣大佳河鄉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引導各村積極發展白鮮皮、板藍根、蒲公英、五味子等中草藥種植,助力農民增收。
  • 雲南宣威海岱鎮: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宣威海岱鎮:林下經濟助農增收。顧灣村委會韶華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孔維松看到記者到訪,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說:「可別小看這些小雞,它們一年的工作能給我省好多工錢呢。」孔維松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種植刺梨雜草長得特別快,如果用人工除草的話不但除不乾淨,而且每人每天的人工費至少是100元,但在刺梨樹下養雞就能實現一舉兩得,雞是除草能手,既能把草除乾淨,還能將樹上的蟲也清理乾淨,這樣種植出來刺梨不打農藥,而吃刺梨樹下的草長大的雞也不餵飼料,雞糞還田、改良土壤,林下養殖生態雞的地塊土壤肥力明顯提高,減少化肥用量,結出的剌梨果品質好於其他種植模式,因此刺梨成熟可以賣上好價錢,
  •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西疇:生態退化地區的綠色興農之路
    香坪山晨曦 李光聰 攝11月9日,雲南日報報業集團新時代西疇精神報導組記者採訪了縣委書記蔣俊。「西疇縣大部分地區是經濟發展落後地區,解決這些地區的生態問題不是簡單地停止發展,而是要結合區域自身生態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生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努力將生態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 加茬種植助農增效增收
    「咱這一茬種植的是甘藍和西藍花,過年前就能進入市場。」12月6日,位於巨野獨山鎮的惠農果蔬種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一片生機盎然。
  • 加茬種植助農增效增收
    「咱這一茬種植的是甘藍和西藍花,過年前就能進入市場。」12月6日,位於巨野獨山鎮的惠農果蔬種植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內,一片生機盎然。據合作社理事長王光喜介紹,大棚分為冬暖式大棚和春秋季大小拱棚,其中春秋季大棚一旦到了冬季,則是空閒期,而他們巧打時間差,加茬種植助農增效增收。
  • 雲南嘉農年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滇聖草金線蓮種植單產量高
    雲南嘉農年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滇聖草金線蓮種植單產量高。實現真正的農業單產提升,從產值提升的角度,一定是選擇好的項目,才能有理想的效果。滇聖草金線蓮種植作為非常有特色的中草藥類種植,卻實現了面對中醫藥、保健品,化妝品的綜合系列,是理想的種植方向,並且是提升單產的高收益項目。
  •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方軼  2020-07-14 預計籤訂《助農協議》的兩戶農戶今年可分別增收約
  • 現代農業+多彩種植 瀏陽古港助農增收促發展
    全程機械化作業,水稻種植提效增收 古港鎮三口村,連片的稻田呈金黃色,清風拂過,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晃動,掀起層層金波。 在當地種糧大戶夏顯柳的農田裡,一臺臺聯合收割機吞吐著金秋氣息。伴隨著機器轟鳴聲,切割、脫粒、粉碎秸稈等工序一氣呵成,10分鐘左右,一畝稻田便只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
  • 瑞昌發展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中國江西網瑞昌訊 (記者練煉 通訊員雷勉鴻、談榮雄)瑞昌市以優化產業布局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種植為抓手,以科技增效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取得良好的成效,農業特色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 雲南文山 開創扶貧助農新業態
    「今年,我的合同籤收和農用物資貸款全部在『香葉助農』微信小程序進行,比以往方便快捷了很多。」一邊說著,餘進文一邊打開小程序的界面。餘進文口中的「香葉助農」微信小程序,就是文山州局(公司)與雲南紅塔銀行聯合創新開發的實現菸農烤菸生產全流程系統化和網絡化管理的智能平臺。
  • 博白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
    龍潭鎮:2000畝毛豆喜獲豐收 助農增收脫貧為如期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近年來,龍潭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李武海 ▼今年我們博白縣助農蔬菜專業合作社在龍潭鎮一共有四個村種植髮展毛豆,一共種有差不多有兩千多畝。市場價4.5元一斤,每畝產值是6300元左右,今年按兩千畝來計算的話,總產值有一千兩百多萬元,去掉成本、利潤,大概有三百多萬元。
  •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築夢起航有夢想就能加入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築夢起航有夢想就能加入。很多人想創業,但是又遲遲找不到理想的項目,尤其對於那些資金有限,又缺乏創業經驗,文化水平低的人來說,適合自己的創業項目的確不多。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不管你是公司白領,還是體力勞動者,都可以操持的創業項目,有夢想就可以加入!
  • 陽曲縣搭上電商「快車」助農增收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推動解決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農副產品的銷售問題,穩定脫貧群眾增收渠道,夯實扶貧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增強帶貧益貧能力,陽曲縣以打造優質農產品為目標,積極搭建合作平臺,著力搶抓電商發展機遇,全面加快陽曲特色農產品發展新步伐。
  • 雲南嘉農年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滇聖草白芨種植技術精良
    雲南嘉農年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滇聖草白芨種植技術精良。根據小編了解,現在有很多想要投資創業的人士他們都會選擇中草藥種植項目,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知道,現在很多人都有養生的訴求,而中藥養生的方法更值得推崇,從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推薦的是一個在市面上挺受認可好評的中草藥種植品牌,它叫做滇聖草白芨種植。
  • 弘揚新時代西疇精神|西疇龍正:巴西菇鋪就鄉村致富路
    蚌谷鄉龍正村位於西疇縣城西北方,距離縣城25公裡,獨特的區位和氣候資源,非常適宜發展巴西菇產業。張廷澤口中的興源公司是一家較為有實力的企業,在帶領群眾發展巴西菇種植產業過程中,公司為農戶先行墊付購買菌種所需資金,並幫助種植戶打開銷路。
  • 騰衝馬站鄉1754畝椿頭助農增收
    本報訊 騰衝市馬站鄉立足產業根基,積極打造了特色椿頭產業助農增收。幾年來,馬站鄉因地制宜,利用高海拔和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的特殊地理及氣候條件,引進發展優質椿頭產業,拓寬農戶尤其是貧困戶長效增收渠道,走好農業產業發展的路子。
  •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全程有技術支持銷路有保證
    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全程有技術支持銷路有保證。中藥種植業的發展,技術是關鍵,項目是重點,銷路是條件。選擇雲南嘉農年華滇聖草白芨種植可以在三個方面都得到充分的保證,也是對於每個種植戶來說,穩賺無憂的很好項目。白芨產品的質量可靠,是中草藥型產品,有非常好的保健性功能。
  • 「重讀 重解 重用」西疇精神丨一代接著一代幹,西疇精神接續傳承
    另一個,邀請縣裡有名的中藥材致富帶頭人程敦儒來村裡把脈,指導村民嘗試苦參等中藥材的種植。現代「愚公」謀新路!這是「西疇精神」自強不息的賡續。雲南全省有三個州市的所有縣都是國家級貧困縣,文山州便是其中之一,貧困人口總數居全省第4位。通過五年的奮戰,文山、硯山、西疇、麻慄坡、馬關、丘北、富寧、廣南8縣(市)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 安徽菜大師「閉環」經營助農增收
    安徽菜大師「閉環」經營助農增收 一頭圈住飯桌子,一頭連著菜籃子「自己種的菜能直供香港,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安徽省臨泉縣兄弟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負責人宋雷說。宋雷能把菜賣到香港,離不開安徽菜大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