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啟動防疫機制 證嚴上人倡導茹素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慈濟基金會發起「全球祈禱 蔬食齋戒!同心行動 消弭災疫!」活動,靜思精舍法師、慈濟各志業主管帶動全球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陳誼謙)

慈濟醫院醫護人員、醫院志工在大廳祈禱,希望人人健康平安。(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大林慈院供圖)

花蓮慈院大廳看診區、掛號區的民眾也就地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花蓮慈院供圖)

臺北雙和靜思堂環保志工中午用餐後虔誠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林秀綢)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慈濟基金會日前已正式啟動全球防疫機制,呼籲人人做好自我防護,對於室內聚會活動討論延後辦理,更針對海內外分會調度防護資源,於慈濟各會所、志業單位執行與倡導「量體溫、戴口罩、勤洗手」之措施。

在疫情發生後,慈濟醫院春節期間仍堅守崗位,各院防疫措施依規定措施進行。除加強醫院第一線人員防護,花蓮慈濟醫院也贈送酒精幹洗液給警察,盼助強化第一線維護治安及交通的警察防護力。

慈濟教育志業學校部分,除加強校內環境清潔與消毒作業、防護物資外,倡導師生防疫,並根據相關政策,確保學生的就學權益不受影響。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因朝向全球化國際性大學邁進,針對外籍學生也做好必要的防範措施,慈大、慈科大已分別備妥30、13間自主健康管理寢室,採一人一室、每間獨立衛浴,三餐由學校統一派送。

證嚴法師除提醒人人要做好防護,也提及:「這一波新型冠狀病毒擴散著,無形、無聲、無息傳染於人,最好人人自我管理,自我通報,這暨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更重要的是『茹素』,心靈虔誠,尊重生命,我們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危,要先尊重一切動物生命,才是順著道理。」

2月3日,慈濟基金會發起「全球祈禱 蔬食齋戒!同心行動 消弭災疫!」活動,盼匯聚全球善念,祝福疫情早日消散、患者痊癒、人人健康、全球平安!2月3日下午1點半,靜思精舍法師、慈濟各志業主管帶動同仁、志工,無論是在家、在辦公室、在戶外等,就地虔誠合掌同步祈禱,期許人人互愛、自我防護,讓民眾生活能早日恢復常態。

慈濟基金會也結合志業體醫療、媒體專業人士,透過廣電、新媒體、社群軟體等,不斷倡導、更新防疫信息,讓民眾有正確的防疫觀念與認知,減少對疫情的恐慌,同時帶動人人互愛,共同度過突來的疫情。

相關焦點

  • 【傳統文化】 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
    1966年創立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誕生在困頓的年代,在「人克難、事克難、錢克難」的情況下,毅然展開濟貧工作。最初成員的三十位家庭主婦,在證嚴上人的帶動下,每天出門買菜前,投下五毛錢到竹筒裡,儲蓄救濟金。積小錢,可行善的「竹筒精神」,就從菜市場倡導開來。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這一次,延參法師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去看看他們如何做佛教傳播。大愛電視,是由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所經營的電視網,原名慈濟大愛電視臺,1998年1月1日開播,為慈濟基金會所屬的非營利事業。成立宗旨為透過電視傳播,淨化人心。大愛電視不播出商業廣告,其資金三分之一來自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從事資源回收所得、其他來自善心人士捐款。
  • 慈濟54周年 北京靜思書院舉辦系列活動
    北京靜思書院為慈濟54周年、北京靜思書院三周年、證嚴上人壽誕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靜思語》書本形狀的蛋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婷)北京靜思書院志工們演繹慈濟手語歌《愛與關懷》(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李婷)適值慈濟基金會創立54周年、北京靜思書院成立三周年,北京靜思書院於2020年4月16日,舉行趙有誠新書《愛是人間最好的藥》首發儀式
  • 【慈濟月刊646期】​完整的愛
    封面圖說臺中慈濟志工七月來到北屯區東山裡林家安裝浴室扶手,仔細調整高度與方向,方便林太太攙扶行動不便的先生如廁與盥洗;他們也是慈濟基金會
  • 全球疫情,證嚴上人倡導茹素,市長帶領民眾響應素食防疫
    她就是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 ·01· 證嚴法師倡導素食防疫 慈濟基金會發起「全球祈禱 蔬食齋戒!同心行動 消弭災疫!」
  • 【慈濟減災希望工程】援建六校 聯合動土為學子
    援建花蓮六校聯合動土典禮,由教育處處長劉美珍及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帶領與會貴賓,為建校祝福。為了提供學生安全無虞的受教場所,慈濟基金會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展開「減災希望工程」,共同援建縣內六所學校的老舊校舍,補強已受損結構。 2月19日上午於明義小學舉行六校聯合動土典禮,由縣議會議長賴進坤、教育處處長劉美珍及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帶領與會貴賓,共同為明義小學、中原小學、佳民國小、玉裡國中、國風國中、化仁國中師生祝福,一人一鏟歡喜祝福新校舍,盼希望的種子成長茁壯。
  • 大愛領航——證嚴法師與慈濟
    於是,一樁艱辛、偉大的濟世工程就這樣默默地開展,1966年3月24日「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一群手挽菜籃的主婦,寫下了慈濟歷史的首頁。而那年法師只有過29歲,距離正式出家,也不過4年的光景。至今,慈濟每年所收到的捐款以億計算。而領受過慈濟德慧的眾生更不知多少。
  • 專訪臺灣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做好慈善機構比經營企業還難
    慈濟是一個非常大的國際化的慈善企業和團體,它起源於56年前,證嚴上人發覺到人生的目的最重要就是「慈悲利他」,那時候臺灣最窮的地方就是花蓮,所以證嚴上人立志要去那裡,到最窮的人群中幫助他們,濟貧助困。早期非常困難,在濟貧助困中,證嚴上人深切感受到「窮病相生」的現象,越是窮人越看不起病,於是她開始倡導義診,但是義診只能看小病,大病需要動手術怎麼辦?證嚴上人就發起創辦了慈濟醫院。那沒病的人怎樣讓他們的日子更好,這就需要教育。
  • 【新聞快報】高雄氣爆 慈濟動員關懷
    (照片提供:高雄人文真善美志工)高雄市前鎮、苓雅區於7月31日夜間發生氣爆意外,疑似石化原料外洩一路沿著管線爆開,造成一心、二聖和三多路部分路段路面炸毀,周邊商家受到波及,截至8月1日早晨為止有二十二人死亡,二百七十受傷。氣爆範圍兩、三平方公裡,鄰近縣市的消防人員、以及國軍弟兄全力投入救援。
  • 臺灣慈濟: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
    大愛電視臺網站全新改版上線(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大愛電視臺網站於2013年10月21日起全新改版,推出新版的接口,新加入的影音服務,採用更高畫質的影像、聲音質量,讓觀眾的心能夠更貼近! 另外,使用者在瀏覽時,網站會依照使用者瀏覽的「時辰」作六個畫面的變換:「破曉」、「白晝」、「午時」、「日落」、「夜晚」、「星空」——代表大愛網站全年無休的陪伴與慈濟人日不落的人文關懷理念。使用者可以選擇在破曉時,靜靜的聆聽證嚴上人的開示;也可以在夕陽西沈的日落時,分享一天的法喜給家人及好友。上人認為「臺灣無以為寶,以善為寶」。
  • 一篇文章詳解 華人社會最牛慈善機構臺灣慈濟如何步步做大
    相應的,證嚴每天清晨3時40分準時起床,4時20分帶著精舍師父(在證嚴門下出家的尼姑)做早課,7時通過衛星連線的方式和慈濟志工們再做一次早課。慈濟人都堅稱,證嚴這樣的做法幾十年從未中斷過。證嚴俗名王景雲,1937年出生於臺灣臺中。自幼,證嚴便過繼給叔父為長女。1952年,其養母患胃穿孔,需要動手術,在那個年代,這是場大病。
  • 臺灣新竹縣司馬庫斯重大車禍 慈濟人撫慰關懷送溫暖
    慈濟志工撫慰家屬(圖:慈濟基金會提供)慈濟志工準備香積面等物資(圖:慈濟基金會提供)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新竹縣尖石鄉通往司馬庫斯的山區連絡道路,2012年12月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慈濟志工立刻啟動關懷機制,備妥一百人份熱食及香積面等物資,由消防隊協助運抵事故現場
  • 慈濟三節合一念報佛恩、親恩、眾生恩
    浴佛節是大乘佛教紀念、並慶祝佛教創始人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之日,因此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而南傳佛教地帶則稱之「衛塞節」。廣場上的設置三座浴佛水池,基座上端坐著釋迦牟尼佛淨琉璃像,全體眾以十二人為一組,分別至三座水池行浴佛接足禮,人人雙手略為沾水,再翻掌上擎,意即向佛陀行最恭敬的接足禮。此水池為檀香淨水,象徵著教人浴佛時不僅灌沐佛身,也潔淨己身,同時亦淨化己心。接足禮後,隨即問訊離開,再輪下梯次人來浴佛。
  • 花蓮強震 慈濟緊急動員
    在第一時間做援助與關懷圖說:慈濟基金會連夜調度物資、熱食發放、災後關懷,臺北慈濟志工調度毛毯、圍巾,急送花蓮,盼讓無法返家的鄉親及遊客得以溫暖。7日凌晨一點,慈濟總部第一時間成立防災協調中心即刻啟動防災機制。圖說:隨著慈濟人在靜思精舍啟動救災應變機制,各單位全力配合,積極協調,隨時備妥物資送往災區。至安置中心毛毯薑湯保暖圖說:圖片為倒塌大樓附近安置點,提供民眾前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