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領航——證嚴法師與慈濟

2021-02-23 公益慈善論壇

她,為了救濟眾生而來,萌發濟貧救難之願

來源:國學三六五

證嚴法師俗名景雲,1937年出生於臺中清水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突因腦溢血而撒手西歸,使幼小的她隱隱覺得人力與天力是一場勝負懸殊的拔河。對人生充滿了困惑的她,終於在1961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在與幾位出家人一起割稻子的時候,放下鐮刀就此出家。印順長老應允收其為徒,取法號證嚴。

1966年,一位信徒因胃出血住院,法師徒步遠行去探望。從醫院出來時,看到門前地上有一大攤血,而往來的人卻對此漠不關心。多方打聽,才有人回答:「是一個山村孕婦小產了,家人走了8小時的路才將其抬到醫院,但是因為沒有8000元的醫療保險金,又只好將那婦人抬回去。

面對此事,法師含淚默想:人間不夠的,就讓她一介貧尼來做。只是她自己的力量有限,何以幫助窮苦無奈的人?不久,三位天主教修女來到她簡陋的淨舍傳教,臨走前提出了一個問題:「天主的博愛是為全人類,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你們佛教有嗎?」

這個直接而尖銳的問題,給她極大的啟悟:若能集合眾人的善心與力量,濟貧救難不是難事。她心念一動,埋下了創立「慈濟功德會」的嫩芽。

千裡之路 始於5毛錢

於是一個濟世團體的雛形——佛教慈濟功德會,就在四位弟子和30位信徒的努力下組織起來了。最初的做法,由6個人每人每天各加工一雙價值為4元錢的嬰兒鞋,一天增加24元,一個月平均多720元;而她還親手從寺後竹林中鋸下30個竹筒,發給30個信徒,要求她們每天買菜前先投5毛錢到竹筒裡,這樣每月就可省下15元。

這5毛錢,看似微薄,但其中所蘊涵的學問和實際的力量卻超乎想像。起初,有些信徒也為此困惑不已:「為什麼要每天攢5毛錢?一個月繳20元不是比較簡單?」她的回答是:「一個月繳一次錢,一個月才發一次善念。每天存5毛錢,錢雖微薄,可貴的卻是日日存有一顆救人愛人的心。」

隨著「5毛錢也可以救人」的說法口耳相傳,許多家庭主婦也跟著響應,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第二個月她們便救濟了一位從大陸來臺、孤苦無依的老太太,持續關懷與救助,直到她死後安葬為止。於是,一樁艱辛、偉大的濟世工程就這樣默默地開展,1966年3月24日「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一群手挽菜籃的主婦,寫下了慈濟歷史的首頁。而那年法師只有過29歲,距離正式出家,也不過4年的光景。

至今,慈濟每年所收到的捐款以億計算。而領受過慈濟德慧的眾生更不知多少。大陸的華南、華中、華東、華北,到東北的遼寧與西北荒漠高原的青海,無數慈濟人自籌旅費,飛越海峽,協助災民復耕,興建住房、敬老院、學校;1993年,慈濟和「世界醫師聯會」展開了一項為期3年的合作計劃,為索馬利亞人民做醫療衛生的基礎性建設;同年,尼泊爾發生罕見水災,慈濟人更著手進行了1800戶「愛心屋」的建屋工作。

今天,慈濟的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可是,證嚴法師和她的弟子們仍堅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則,在「靜思精舍」旁邊開了菜圃,清晨4時就起床耕作,並以簡單的手工勞動自己製作豆粉、蠟燭、陶瓷,維持自力更生的生活,40餘年如一日,不曾改變。

一無所有 創建醫院

1979年,證嚴法師罹患心絞痛,隨時都可能猝然死亡。然而,她並不念自己個人的生死,而是擔憂慈濟光靠出家弟子的善心攢聚和會員的捐款是不夠的,終有一天會枯竭,而且許多貧苦人是因病而窮,於是決定辦一所「佛教慈濟綜合醫院」,既可以救助眾生,也可以凝聚與延續更多善心,來耕耘福田、奉獻良能。

募款過程的艱辛,自不待言。八億元終究不是個小數目,工程中時有因募款困難而面臨**之虞。那時候,有位黃姓建築師要免費為慈濟設計,從日本回來時帶來一個好消息,說有個日本人要捐兩億美金幫助蓋醫院,相當於當時臺幣八十億。當黃先生宣布這件事時,大家都拍手叫好。但是法師卻說:「我不能接受。」

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事後她的解釋是:「我蓋醫院想要發揮的是真正的救人任務,我今天若接受了這兩億美金,將來醫院若蓋好了,錢是日本人出的,他是老闆,我們是否一切能做得了主呢?為救眾生而蓋醫院,真正可貴的是每個人發願付出的那顆心,涓涓滴滴除了將錢聚少成多,更可貴的是同時也匯聚了千萬顆誠意可感的慈心。若憑空獲得這兩億美金,我們如何體會眾沙成塔那種力量?又如何體會自己做主人的踏實感?蓋一所醫院救助自己的同胞是我們分內的責任,難道還要外國人來幫我們做嗎?」

在法師那瘦削卻莊嚴的肩頭上,實有一分氣魄非凡的入世擔當與不卑不亢的嶙峋風骨。

在蓋醫院的消息披露後,上至豪門巨富,下至販夫走卒,無不盡心竭力地支持慈濟這項創舉。一位做苦工的人,幾乎是以賣身的方式,賣身僱主預支了一年的工資。然後,把那一整年的工資,披肝瀝膽原封不動地拿到法師面前,贊助蓋醫院。

經過7年的朝幕奔走,1986年8月17日醫院終於在一片荒煙蔓昔間落成。「以病人為中心」的慈濟醫院克服了醫護人才聘請不易、法師的理想難以落實推動、民眾的認知有落差等困難,逐漸地獲得年輕優秀醫生的認同,龐大義工隊伍也加入了。不久之後,又相繼成立了慈濟紀念堂、慈濟護專、慈濟醫學院。

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

證嚴法師說過:「有時候靜下來想想,我一無所有,任何力量、任何金錢我都沒有,卻要做如此艱巨重大的事業,靠的就是社會大眾的力量。我生性好靜,過去是如此,現在還是。因為做這個志業卻常常需要與社會人士接觸,真正支持我的只是一份使命感。」

1992年7月16日,享有「亞洲諾貝爾獎」之譽的菲律賓麥格賽基金會,宣布證嚴法師獲1991年的麥格賽賽「居住小區領袖獎」,獲獎的原因是「喚起現代臺灣民眾對古代佛教慈悲為懷教義的重視」。

法師向麥格賽賽基金會致感恩與謝忱的信函中仍謙和地表示:「天下事不是一個人做的,而是大家一起共同成就的;天下事不是一時做的,而是一人接一人,一代接一代,相繼完成的。如說佛教慈濟功德會27年有成,那是所有佛教徒、慈濟委員、會員與社會愛心人士聯手胝足,共同創造出來的。」

有一位女士,家境優越生活富足,每天打開衣櫥都覺得少一件衣服缺一件首飾,所以每天都逛商店,每天都買比別人珍貴的飾品,直到接近、加入到慈濟後,慢慢地轉變了人生觀。慈濟醫院每一期工程開始時,她到銀行把保險柜中所有的珠寶都送到慈濟功德會。

像這樣的例子,在慈濟俯拾即是。許多人受證嚴法師的感召,紛紛來慈濟義務工作。但是法師不鼓勵人一定要出家,在她心目當中,做事修心不一定要形象化,而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才是真出家。

今天的證嚴法師成了許多人追隨和崇拜的對象,有人甚至抱了孩子讓她摸一摸孩子的頭祈求消災祛病。而法師本人卻拒絕裝神弄鬼,她希望做一個默默耕耘福田的行腳僧。

圖說慈濟——人間的慈善奇蹟

一直以來就想寫一篇反映報導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文章,雖然這些年來從多個方面斷斷續續的了解了佛教慈濟基金會所作的很多事情,但由於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一向非常的低調,能得到的資料也是少之又少,搜集整理了好幾天總算是找到了一些。就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總部——靜思堂.靜思精舍位於臺灣花蓮縣新城鄉康樂村,是佛教慈濟功德會所在地。

靜思精舍主要是作為女眾或常住眾修行之所,從1968年年至今約四十年餘間,因人數及功能的增加前前後後共增建了十一期的工程。慈濟之會眾稱靜思精舍為「心靈故鄉」。

「見證慈悲,深耕大愛」是慈濟永恆不變的追求和宗旨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從一無所有,到修建了幾十座遍布全臺灣最現代化的醫院,佛教慈濟基金會詮釋了人間佛教的意義也為佛教在臺灣乃至全世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臺北分院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大林分院「追隨良醫守護生命的磐石」

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臺灣佛教慈濟大學

臺灣佛教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這是全臺灣無數所佛教中學中的一座所

佛教慈濟育幼院的小朋友

在佛教慈濟醫院出生的寶寶和母親合影

佛教慈濟醫學院有著亞洲最大的骨髓庫,並免費在全世界陪送,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圖為該中心臍帶血庫代理主任楊國梁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介紹電子化血庫。

佛教慈濟骨髓庫救助大陸患者的骨髓,慈濟的志工繞道香港及時為西安陸軍醫院送來了救命的配型骨髓。

作為亞洲目前最大的骨髓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華人骨髓庫,臺灣花蓮市佛教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捐贈骨髓已超過八百五十例,其中向大陸捐贈三百一十八例為最多。

證嚴法師與佛教慈濟基金會部分志工歡聚一堂。

大愛無國界---大愛臺主播陳竹琪師姐分享在大愛臺工作及與全球慈濟三合一志工互動的法喜。

大愛無國界---在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新澤西分會來自馬來西亞的郭濟航師兄分享了他十六年來的慈濟心路歷程,風趣的言談,讓此次的精進日充滿活力。

這是一幅慈濟引以為宗旨的佛陀濟難的原始佛教典故壁畫。

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志工與感染愛滋病的兒童——讓愛伴你最後一程

大愛無國界,佛教慈濟基金會在全球46個國家設立分會和聯絡處,修建醫院、學校,救助窮困,災後重建。

在佛教慈濟醫院都會看到的壁畫——佛陀濟難圖

正在忙碌的佛教慈濟基金會的志工,這些志工不求任何的報酬,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

佛教慈濟基金會下屬的醫院、學校、養老院、等所有部門的工作幾乎都是由這些不領薪酬的志工來完成的。

手語隊師姐們呈現千手世界與來賓分享佛教慈濟精神。

慈誠委員一日精進,莊嚴的繞佛誦經儀式讓師兄姐們沉澱了平日忙碌的心情。

臺中佛教慈濟醫院同仁聚集在大廳,雙手合十禮讚世尊,頌念佛經。

佛教慈濟技術學院畢業典禮

佛教慈濟基金會創始人證嚴法師親臨畢業典禮現場

證嚴法師為即將畢業走向社會的慈濟學子們開示

證嚴法師為畢業的學生們一個個授證戴帽

在佛教慈濟醫院,比丘、比丘尼、幼童和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看病治療都是免費的,無論得了怎樣的病,無論將要花費多大的代價。在慈濟醫院看病,絲毫不會有緊張感,醫院的布局設計非常人性化,慈濟的志工隨處可見。在這裡,患者可以享有五星級的服務,在看病的過程中也能深深體會到醫療人員的關愛與體貼。

醫院大門題字:人間菩薩如農夫,誠正信實如大地,智慧妙法如清水,廣邀善工勤耕耘。

一層大廳,進入醫院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壁畫,由馬賽克拼貼而成,壁畫的下方有木雕式的折頁,刻有文字,介紹醫院的概況。壁畫是臺灣的一位大學教授所繪,由醫院的志工們根據圖紙,將一片片馬賽克拼貼上去的。

大廳內有鋼琴表演、民樂表演、慈濟志工的演唱,給人們帶來溫馨和歡樂。也許在看病前,病人的痛苦就減輕一半了。

從一樓可以俯瞰地下一層的佛法宣導場所。這裡不但是醫院的佛教信眾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醫院開會或講授公共課程的地方。也常有一些公共衛生知識的講座,提供給民眾一些醫療方面的輔導。

大廳的兩側分別是批價交款櫃檯和領藥櫃檯

除了欣賞音樂,還可以到書店看看。這裡不僅有書可以看,還有慈濟的健康食品和日用品,若有需要可以買點帶回去。

病患在看診時,只需在診室外坐等。診室外的牆壁上懸掛有顯示屏,上面會顯示目前看診的號碼。如果輪到某位患者看病,護士小姐會出來叫患者的號碼和姓名,同時屏幕上也會顯示出患者的號碼。在等待時,可以看看電視,可以欣賞牆壁上的繪畫作品,以及清爽美麗的花草,也可以量量血壓,和志工聊聊天。如果看診時間臨近中午時,志工還會為你端來可口的餅乾和茶水,關心體貼無微不至。

醫院的六層以上是住院區,每個樓層分三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護理站。普通病房是四人間或三人間,是免付費的。每個病房都有單獨的衛生間,24小時熱水,可以淋浴。如果想住單人間或豪華間,只需付差價即可。住院的費用也是在出院時才結算,包括診斷費、手術費在內,病人只要不出院,就無需交任何費用。在住院期間,志工們會來看望患者,和他們聊天,也會將可口的飯菜送到患者手中,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是金錢所買不到的。

志工服務臺

看完病後,走出大門,如果不趕時間,還可以在園中小坐,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欣賞園中的美景。如果住在市區,也可搭乘醫院的免費專線車回家,順利舒適的看病歷程就這樣結束了。

「為佛教,為眾生」是證嚴法師帶領下的佛教慈濟基金會永不枯竭的動力和追求。四十幾年前,證嚴上人以「慈悲之光源於心,提燈照亮娑婆路」的弘願創建了佛教慈濟克難功德會,今天的慈濟已是根深葉茂,慈悲濟世的腳步踏遍了世界各地。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的事跡,要是細細說來真是說不完,也道不盡。這裡用圖片所呈現的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佛弟子真是為慈濟而感到驕傲,感到光榮。

附:慈濟基金會大陸各地聯絡方式

慈濟基金會總部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景德路367號(0512)80990980(0512)65162885

北京聯絡處

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大街118號花市棗苑甲3-7號,靜思書軒2樓(010)51162598

天津聯絡處

天津市南開東馬路131號仁恆海河廣場1-3-102號(東馬路與通南路交口,新安對面)(022)87356632

上海長風聯絡處

上海市普陀區大渡河路168弄22號H棟(021)31108791

上海嘉定聯絡處

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寶安公路2770號(021)69152131

上海浦東聯絡處

上海市浦東新區東方路738號16樓1601室(021)38970269

崑山聯絡處

江蘇省崑山市青陽南路285號(0512)86176182

南京聯絡處

江蘇省南京市廣州路140號隨園大廈16樓(025)83207622(025)83207622

杭州聯絡處

浙江省杭州市清泰街509號1401室(0571)87827477(0571)87827477

義烏聯絡處

浙江省義烏市凌雲二區8幢1號3樓(0579)85541102

成都慈濟志工培訓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光華大道三段天寶中街 (碧落湖公園附近)(028)84393882

洛水慈濟服務中心

四川省什邡市洛水鎮通濟路洛水慈濟服務中心(0838)8701332

漢旺慈濟環保教育站

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凌法村一組漢旺慈濟環保教育站(0838)6363008

昆明聯絡處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中路傲城大廈B座7樓200號房(0871)63622629

福州聯絡處

福建省福州市五一中路49號先施大廈月座4樓(0591)83357822(0591)87115031

廈門聯絡處

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五緣灣商業街二期B區B3棟(0592)5717706

福鼎聯絡處

福建省福鼎市古城南路93號 福鼎市醫院(0593)7832018 (0593)7832990

東莞聯絡處

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潢 湧第三工業區(永磁電子)(0769)88187799(0769)88183978

深圳聯絡處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八卦二路鵬益花園一號裙樓二樓(0755)25910774

廣州佛山松崗聯絡處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松崗工業大道北5號(歐帝飾品公司) (0757)85219996

廣州番禺聯絡處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基鎮新興路4號(020)34522987

廣州天河聯絡處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景路33號(020)38250402

武漢漢口三陽聯絡處

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三陽路三陽廣場B座907室(027)82809370

公益慈善論壇,助你行善!

官方網站:www.loongzone.com

新浪/騰訊微博:@公益慈善論壇

郵箱:loongzone@loongzone.com

(歡迎投稿、諮詢、合作)

淘寶店/微店:樂善益品(只為自力更生)

微信公眾號:公益慈善論壇loongzone2006

掃一掃關注我,讓你越來越懂公益慈善


相關焦點

  • 首屆比丘尼傑出獎——證嚴法師
    首屆「世界佛教傑出比丘尼貢獻表揚獎」,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等51位法師獲獎。
  • 臺灣慈濟如何步步做大
    人們尊稱這位創始人為證嚴上人。    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位於太平洋和一道險峻的海岸山脈之間,臺灣東部的中央公路邊上,有一棟比傳統寺廟高大威武許多、更似大禮堂的白色佛教建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佛教慈善基金會的所在地,也是其創辦人證嚴上人和她的追隨者打造濟世夢想的地方。
  • 慈濟基金會啟動防疫機制 證嚴上人倡導茹素
    慈濟基金會發起「全球祈禱 蔬食齋戒!同心行動 消弭災疫!」活動,靜思精舍法師、慈濟各志業主管帶動全球祈禱。(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陳誼謙)慈濟醫院醫護人員、醫院志工在大廳祈禱,希望人人健康平安。(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大林慈院供圖)
  • 匯聚大愛回報社會 慈濟2017年首場志工受證在臺灣彰化舉行
    ,在接受證嚴法師祝福下展開。慈濟2017年歲末祝福的主題為「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大愛共伴有情天」,匯聚人人愛的能量,就能化解人世間的種種不調和;「寸步鋪路護大地」,放眼天下環境汙染、四大不調,人人責無旁貸,必須共同付出一分虔誠的愛
  • 慈濟舉行祈福會為花蓮受災民眾慰心安、祈平安
    證嚴法師親自出席,帶動千人虔誠祈禱祈福會現場金曲歌后萬芳激動感恩 2018年2月11日下午慈濟為花蓮鄉親舉辦「祝福花蓮─祈禱音樂會」,證嚴法師親自出席,帶動千人虔誠祈禱。祈禱音樂會一開始,身為花蓮人的歌手舞思愛演唱慈濟為921地震創作的歌曲「讓愛傳出去」,背景是播放視頻回顧臺灣人曾經一起走過的921地震畫面,花蓮的重建路正要開始,來自各界的愛心會一起陪伴著受災鄉親。金曲歌后萬芳哽咽唱出「人間有愛」,表示她是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看到人間有愛,祝福大家趕快重建。
  • 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起家的故事
    慈濟,源起於靜思精舍,在精舍的修行者,秉持佛陀教法,內修清淨心,堅持自力更生,生活自給自足的同時,也擔負慈濟人返回精舍的用度,作為慈濟人堅實的後盾。讓海內外慈濟人得以安心履踐在菩薩道上,為天下苦難眾生付出。
  • 立教育人文典範——慈濟大學
  • 一篇文章詳解 華人社會最牛慈善機構臺灣慈濟如何步步做大
    在慈雲寺為其父做佛事期間,證嚴往來於寺廟,此後萌生出家之意,並堅定了信仰。值得一提的是,和普通佛教信徒不同的是,證嚴並非只對佛經感興趣,她還廣泛閱讀《新約聖經》、《舊約聖經》、《四書》,這讓證嚴日後有了罕見的宗教包容性。由於母親的阻止,證嚴數次棄俗不成。某日,路過花蓮秀林鄉一個村莊,正逢該村的普明寺舉行落成典禮。她決定在這兒安住,並在沒有剃度師父的情況下自行落髮。
  • Discovery.臺灣人物誌:證嚴法師
    證嚴法師(1937~),現代臺灣佛教界最具公信力的比丘尼之一。 證嚴法師---佛教慈濟功德會她,為了救濟眾生而來萌發濟貧救難之願 證嚴法師俗姓王,名錦雲,1937年出生於臺中清水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因腦溢血而撒手西歸,使幼小的她隱隱覺得人力與天力是一場勝負懸殊的拔河。
  • 【行願半世紀】08 愛的小屋
    證嚴法師和慈濟委員進門探望時,失明的阿拋伯正蹲在屋角,佝僂著身子,用手摸找一把草束,準備在石頭小灶上升火煮食。灶裡是草,全屋是草,火舌跳躍,萬一星火飛燃,眼盲的老人如何求救?這讓證嚴法師非常擔心。    不久之後,颱風即將來襲,掛心失明老人的安危,證嚴法師再度前往關懷。想及這屋內屋外火燒水淹險象環生,決定再困難也要為阿拋伯蓋一間屋子。
  • 因為美善 讓大愛串聯 - Panda Express 捐款慈濟與紅十字會
    慈濟美國總會醫療志業執行長葛濟捨師兄提到:「熊貓餐飲集團與慈濟的親近關係,總裁程正昌曾去臺灣見過證嚴法師,對慈濟有充分的了解,知道哪裡有災難慈濟人總是第一出現,也知道善款是直接送到災民手中的。這次颶風發生程總裁的秘書Julissa McCarthy非常用心的第一時間與慈濟聯絡,並問有何具體的方案,當葛師兄詳細介紹慈濟方案後,他們最後決定把募來的善款一半給紅十字會一半給慈濟。也很感恩他們把慈濟與紅十字會放在同一平臺,象徵著慈濟在美國的急難救助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 慈濟人用自己的力量起家的故事(上)
    1969年,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立後三年,精舍大殿落成,證嚴法師領著弟子們住在三十幾坪的大殿,辦公、早晚課也在裡面。小小的空間,小小的門庭,日後浩蕩的長流自此湧動起來。日本的佛寺都是山牆大、屋簷小,有雄壯威武之感,而大殿剛好相反,山牆小、屋簷大的設計,顯得清靜柔美,富於修行精神。主堂的內部裝潢,是以《無量義經》作為整體主軸,也就是以《無量義經》為法髓,用無聲的說法方式 ,展現設計理念。上人希望用『無為法』的思惟,透過專業的知識和大家的智慧,落實成為『有為法』的實體建築。
  • 馬英九率臺灣半個政要圈參加慈濟浴佛大典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2016年5月8日下午5時,2016慈濟浴佛大典在臺北中正紀念堂廣場、臺北市政府廣場同步舉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率領大批政要,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代表,臺灣民眾及慈濟志工數萬人,共同浴佛,感念佛恩、父母恩及眾生恩。 慈濟功德會是證嚴法師創辦的著名公益組織,是臺灣最大的民間慈善機構,創立於1966年。
  • 慈濟大學|感恩!我的「佛系」交換生活
    證嚴法師體會了這個事實,於是,經過長期的奔走,加上社會各界愛心的匯集,終於在1986年創立了慈濟醫院,實踐了「尊重生命」與「守護生命」的理想。有了一所設備完善的綜合醫院以後,證嚴法師更進一步體會「名醫易得,良醫難求」的事實,因而要培養有愛心、肯犧牲奉獻的良醫,啟發其良知,讓他們發揮良能,於是從「教育」做起,慈濟醫學院的籌設、創建過程與背後,歷經無數的艱辛,終於在1994年成立,並以「提升東部醫學水平,為社會培育優秀醫護人才,增進全民福祉」為宗旨。
  • 【傳統文化】 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
    1966年創立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誕生在困頓的年代,在「人克難、事克難、錢克難」的情況下,毅然展開濟貧工作。最初成員的三十位家庭主婦,在證嚴上人的帶動下,每天出門買菜前,投下五毛錢到竹筒裡,儲蓄救濟金。積小錢,可行善的「竹筒精神」,就從菜市場倡導開來。
  • 慈濟三節合一念報佛恩、親恩、眾生恩
    直到1998年,慈濟護專(現為慈濟技術學院)、花蓮慈濟醫院各自舉行浴佛節,當時使用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之「悉達多太子」像;1999年,慈濟三十三周年慶過後,5月22日正逢農曆四月初八佛陀誕生日,在花蓮慈濟醫院同仁倡議下,首次開辦在慈濟志業體舉行「浴佛節」活動的風氣。
  • 快訊:慈濟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星雲法師住院狀況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開腦手術,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法師對於星雲大師住院狀況表達關心與祝福,並在11月2日早上,委由隨師中的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向佛光山總會轉達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之意!
  • 延參有請第4期:走進慈濟大愛電視臺
    編者按:《延參有請》是由鳳凰網佛教打造的全球首檔行走式談話類節目,主嘉賓由新媒體時代中華文化傳播領軍人物延參法師擔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