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真的很火,用朋友的一句話來說,豈止是火,簡直是活出了天際。
不僅是我們已經熟知的直播帶貨頂層大咖薇婭、李佳琦,和羅永浩一樣的很多CEO也開啟了直播帶貨之旅,不僅如此,5月1日,央視的男主持天團也與國美零售聯手直播帶貨。
於是,今天我們就要直播帶貨這一重要的趨勢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直播帶貨會這麼的火?直播帶貨的商業邏輯是什麼?我們怎樣通過直播的帶貨賺錢?直播帶貨的優缺點有哪些?
直播帶貨為什麼會這麼的火?
很明顯,就是因為出現了短暫的供需失衡,就是我們所說的「紅利期」到了。當下,大批的用戶被吸引到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直播平臺上,再加上今年疫情所創造的特殊條件,為直播帶貨提供的空間和土壤。
那我們該如何抓住紅利期?
任何一個行業所產生的紅利,都會被競爭拉平。一旦有人看到直播賺錢,就會有無數的人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這個時候競爭加劇,直播帶貨就再也不是,隨便賣點東西就能賺錢的時候了。那想要持續掙錢怎麼辦呢?那就得引流粉絲,通過粉絲增長量來吸引到一大波的供應商、品牌商,這個時候只要達成合作,商品的折扣、和福利優惠也就會更多,從而也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
直播帶貨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直播帶貨的商業邏輯,其實就是三方獲益。其實就是,超低的價格讓用戶獲益,用戶在獲益的同時使得品牌得到很好的宣傳,最後,品牌方在根據獲益情況讓主播獲益。
直播帶貨優缺點是什麼?
直播帶貨的優點,就是可以給用戶帶來非常豐富、發雜的信息,讓用戶能在第一時間簡單快捷地接受信息。
一般的複雜信息不好介紹清楚,而圖書、3C類電子產品,信息就相對簡單,因為是標準品,圖文介紹就夠了。所以亞馬遜做電商從賣書開始,京東做電商從3C產品開始。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視頻、直播來銷售商品了。而視頻的優勢,就是可以給用展示複雜信息。從文字,到圖片,到視頻、到直播,單位內容的信息含量越來越高,能擊穿的困難消費決策就越來越多。所以,直播帶貨的優勢是可以展示複雜信息。
直播帶貨的缺點,就是直播時間和用戶時間的契合。拿羅振宇的話來說這是「國民總時間」,指的就是一個用戶的時間就那麼多,一分一秒有多不出來,用戶花時間做了這個,就不能做那個。
奈飛CEO裡德·哈斯廷斯也說,奈飛的對手不是某個電視臺,遊戲公司、電影公司、出版公司,twitter、Facebook,所有這些佔用用戶時間的公司,其實都是奈飛的競爭對手。
所以,直播帶貨在極大的程度上佔用著用戶的一段剛性時間。細心的用戶可以發現,平時直播的時間差不多都是在晚上的7:30--23:00左右,然而,這個時間你在幹什麼?加班?寫策劃?學習?追劇?聚餐?打遊戲……由此可以見,直播就是在這個時間佔用人們的注意力,是在和各行各業進行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