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順其自然!原來,這樣退步就是向前?

2021-01-10 意識的宇宙

一、何謂「自然」?怎樣才能順其自然?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自然就道,即是規律!

認「自性」為一,自生自滅就叫「自然」,它既包含了客觀的物質世界,也包含了主觀的內心世界。

要是真正站在鏡體上行事就是真正的自然,隨緣照黑照白,照好照壞……但是不管他現種種情境、種種現相,你都不是隨眼前的種種變化上面說種種度量的。那是一個根本鏡體清明的大度,此就是「智度」——大智度論——那個是大智度量。這就是順其自然!

天地間的本來面目 ,應遵循它的自然因緣法則而正常運行——鳥翔魚躍,法爾如是。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做事。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違背道。

順其自然就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不違背大自然,從而讓個體消失、融化在整體中。合規、合則、合道即是真正的順其自然。

做任何事都要順應自然規律,順應宇宙運行規律。悟道之人都會懂得藉助自然規律達成個人願望,而不會違背自然規律。

因緣、自然皆是戲論,即是順其自然……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二、戒律有何作用?羅漢戒和菩薩戒有何不同?

戒律是用來調整身心、規範行為的;戒律的作用是律自己,不要總盯著別人——誰誰行為不如法;宗教的戒律是用來調整我們的身心,讓我們的身心更健康,也善護我們的身口意;戒律皆是佛法,所謂佛法即非佛法;修一切善法得菩提心,所謂善法者是非善法。

戒律是理法,是行持者必須遵守的規矩;戒律更像是模具,以規範修行人的身口意,從而達到修行目的:戒律的作用是使自性定而發慧,戒→定→慧,本質三者為一。

羅漢戒重相——戒行為;菩薩戒重心——戒心念。

羅漢戒只是「淨」;菩薩戒不但「淨」而且「淨化」。

羅漢戒偏重於外在的言行舉止;菩薩戒注重內在的起心動念。

羅漢戒是以行為動作、言行舉止為判定善惡的標準;菩薩戒是以起心動念為判定善惡的標準。但修到最後,一定都是以起心動念為判定標準的。

羅漢戒和菩薩戒的不同在於行願。羅漢戒是為尋求自己的解脫;菩薩則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羅漢是自度,菩薩是度自度他。

一個是究竟的戒,一個是不究竟的戒;

三、如何理解「退步即是向前」?

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學佛修道就不是前進,而是後退了,只有這樣才能回歸自然。

例如鏡子照黑,黑中能起種種黑中的情境勢力,要是不能起成如是勢力,也不叫做清明的鏡子了。但就在這個黑色之中的情境勢力之中,你仔細思維,誰為主宰?你認識了,就明白什麼才是「退步即是向前了」。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學佛修道要有包容一切的心態,也含有修行時要返光回照、內省自己的內心之意。

修行到極處,其實就是退回到來時的那個源頭。退步是為了了我明,回歸於當下。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布袋偈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相關焦點

  • 禪詩| 說說「退步原來是向前」是幾個密意?為什麼?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詩相傳是南北朝的契此和尚這麼說的,也有說是其他高僧說的。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能從中體悟到什麼智慧。詩文是借景抒情,表達心意。這首詩前兩句寫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 「成佛」的秘訣:退步原來是向前啊!
    老師父咧嘴一笑,說:「這是有竅門的,雖然是要往前推,但是一直這樣也不行,有的時候要往後……」這位謙卑的「學徒」馬上試驗,但還是不行,釘子還是蹦掉了。老師父操刀示範,「學徒」試了多次,還沒能領悟。後來,有一天,他突然感慨:「哦,我明白了!」
  • 王陽明:順其自然就是真功夫
    1 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只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王陽明 王陽明認為,我們儒家中人,修身養性並沒有離開平常的事物,不用刻意尋找,只需順著自然的規律,保持一種自然而然的心態,這就是功夫。 在王陽明三十二歲的時候,他搬到錢塘西湖養病,聽說那裡有個坐關的老僧,終日閉目靜坐,不發一言,不視一物。 王陽明心下好奇,前去探望。
  •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本文摘自廣莫曰公眾號,作者為廣莫先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領悟禪詩的神韻|契此和尚: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賞析: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詩人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副插秧人正在插秧的勞動場景,暗喻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場勞作,無論你是誰,都會象農夫一樣在自己的領域裡埋頭苦幹。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五代梁時的契此和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名叫《插秧詩》。契此和尚,又叫布袋和尚,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譯文:手裡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插秧時低頭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著的藍天和白雲。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慾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是佛門中一首偈頌,講修行的功夫,它不離開世間。 比喻打得很好,手把青秧插滿田,這是提醒,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青秧,上好的種子,你不插秧怎麼能收穫大米呢?這個田是心田,也就是說,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你這個心田要種滿善好的種子。
  • 順其自然,萬事遂心
    我們常說隨緣,隨緣其實就是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不強求,該來的會來,該走的會走,不是你的東西始終不是你的,是你的東西,別人搶也搶不掉。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人生萬事,豈能樣樣都遂願?往往就是因為不一樣的境遇,有些人就過分去強求,反而適得其反,與其強求還不如順其自然,坦然面對現實。人生中有很多選擇都身不由己,比如:出身、性別、身材、容貌等,都是我們無法選擇的,也是無法改變的,對此,我們只能坦然接受。
  • 佛教:彌勒佛的一生及佛學真諦,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在各個寺院之中常常可以看到一尊大腹便便、背著布袋的和尚塑像,我們稱他為「彌勒佛」。這個心寬體胖、笑臉迎人的和尚原是五代後梁的布袋和尚,也是這首詩的作者。
  • 順其自然,不一定就是一種悲觀消極的生活態度
    妹妹,哥哥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我知道你忘不了他,我也知道你有多難,多痛苦但是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你身邊做你忠實的聽眾,我幫不了你,妹妹看開一些你說的順其自然,順其自然,不一定就是一種悲觀消極的生活態度,有時它也是一種樂觀心態的表現。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並不能如我們所期望的那樣,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儘管我們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沉重的代價都無法左右它的發展。
  •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 「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人最幸福的就是你抱著你愛的人時,他把你抱的更緊吧。可像歌裡那樣,「無力,是我們最後難免的結局。」多少人是這樣的啊,又有多少人不是這樣。其實啊,像書裡說的那樣,人生無非就八個字「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小編曾看到過一段很長的評論,很有感悟,今天想分享給大家。
  • 【連載】《千江映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半生已過,順其自然
    莊子說:「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人到中年,才知道,後半生最舒服的活法就是:順其自然。 他提倡對待自己要「合乎科學規律,順其自然」。 回顧季羨林的一生,有順境,亦有許多坎坷,更是遭遇過非人的待遇。
  • 「順其自然」,又出現了!
    27日上午「順其自然」的第22次捐款如約而至了!截至今年,「順其自然」捐款累積金額達到1258萬元。從1999年開始,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這位神秘的好心人都會以「順其自然」拆解而成的化名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就像是一年一次的約定,從來都沒有失約過。11月27日上午,寧波市慈善總會的工作人員收到了一疊厚厚的匯款收據,上面匯款人姓名為「然然」,這是「順其自然」的又一次愛心捐款。
  • 順其自然,一切都好!
    有一種心情,叫喜怒哀樂; 有一種味道,叫苦辣酸甜; 有一種智慧,叫深謀遠慮; 有一種緣份,叫天長地久; 有一個群體,叫煙火人間; 有一種心境,叫順其自然
  • 人過五十,一切順其自然!
    告誡人們該行的行,該坐的坐,這就是一種順其自然。半生已過,人生要學會順其自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過五十,很多事情都經歷過了,後半生的生活應該懂得,只需要健康舒服,好好活著就好,天涼破扇甩一邊,吃飽喝足萬知足。
  • 「半生已過,順其自然,一切隨緣」
    中年時,該懂得修行之道,順其自然,一切隨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方乃半生智慧。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隨遇而安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氣度,萬事做到不強求,不爭論,忘記該忘記的,記住該記住的。
  • 人生最高境界是順其自然,只有「無為」才能「有為」
    簡單生活就是要順其自然,就是要在應該簡單的時候就簡單,就是不想接受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拒絕,就是永遠都保持一顆簡單的童心,就是絕不為了虛榮而追趕時尚。順其自然,方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成功,並不會因為我們有壓力、有痛苦,它就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如果有無壓力都是一樣的結果,那還不如放自己一條生路,讓一切順其自然。
  • 讓一切順其自然,心就不累了
    試著讓一切順其自然,試著放下心中的負累,平淡的人生才會變得精彩,崎嶇的道路才會走得順暢。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也是一種釋然的暢快。讓一切順其自然,心就不累了。前行的路上,每個人都在拿起,試圖讓自己盆滿缽滿。不斷拿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給自己增負的過程,拿起越多,走得越累。
  • 「順其自然」用英語怎麼說?
    我想說:「朋友,順其自然吧!」今天的知識點來了「順其自然」用英語該怎麼說?順其自然吧,你沒法控制一切!②go with the flow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it, so I might as well go with the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