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2021-02-19 河南文苑

點上方「河南文苑」即可免費訂閱本刊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五代梁時的契此和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名叫《插秧詩》。契此和尚,又叫布袋和尚,唐末至五代後梁時期明州奉化(現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僧人,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

譯文:

手裡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插秧時低頭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著的藍天和白雲。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慾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插秧時表面上是邊插邊後退,但卻是一直向前的。

契此和尚是從現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1

以退為進

生活中,碰到不如意時,低一低頭,堅持自己心中的信念,即使外界認為我們是退步的,不必動搖,堅持心中的信念,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南北朝•契此

2

山不轉水轉

從差別中來認識同一,從動亂中來認識寂靜,只要我們心中澄明寧靜,喧囂之地也有靜寂平安。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

人在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南北朝•善慧大士

3

回歸自我

南宋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無盡藏

4

淡定從容

身在紅塵,心在淨土,滾滾紅塵,只是浮生一夢。

來時無跡去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

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在夢中。

——唐·鳥窠

5

聚散隨緣

自然有陰陽消長,人生有成敗興衰,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所謂「緣來則聚,緣盡則散」,還是一切隨緣!

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

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唐·龍牙

6

無是無非

日日深杯酒滿,朝朝小圃花開。自歌自舞自開懷,且喜無拘無礙。

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

——唐•棲蟾《牧童》

7

笑口常開

在短暫的人生中,應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不應費盡心機,捨本逐末,把時間花在爭名奪利之上。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痴人。

——唐·白居易《對酒》

8

閒雲野鶴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

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

松風十裡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宋·慈受懷深

9

庸人多厚福

聰明多被聰明誤,傻人往往有傻福。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宋·蘇東坡

10

平常心是道

飢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凡事以平常心看待,無事小神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宋·無門慧開

11

塵盡光生

我們的自性本是清淨光明,只是被世俗、塵勞、煩惱所掩蓋,只要把心靈上的塵垢除去,內心的光明會帶來真正的幸福。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宋·茶陵鬱

12

學會等待

春去春會來,花謝花會再開。人類的幸福就包含在兩個詞裡,那就是「希望」與「等待」。

嶺上白雲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

低頭卻入茅簷下,不覺呵呵笑幾回。

——宋·白雲守端

13

自在灑脫

雲在青天水在瓶,無牽無掛,活著,便是瀟灑的。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宋·此庵守淨

14

超然脫俗

這是濟公圓寂前所說。濟公最終已經得到了生死解脫的大自在。

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倒西壁。

於今收拾歸去,依然水連天碧。

——宋·道濟(濟公)

15

量人先量己

照人先照己,責人先責己;量人先量己,稱人先稱己。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元·石屋《裁縫詩》

16

活在當下

人生,就是一個鍾。我們在預先定好的圈裡輪迴,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軌跡。過去,不屬於我們;未來,我們不知道。真正屬於我們的,我們最終能掌控的,也只有當下。

過去事已過去了,未來不必預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時枙子香。

——元·石屋《山居詩》

17

以善為本

做人要以善為本,以誠為信,就算幫不了別人,也千萬不要傷害別人。善可以活得輕鬆,活得坦然,而惡將永遠掙扎在自我陰影之中。

善似青松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見青松不見花。

——明·劉基

18

去留人生

凡事都是虛空,實在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執著留戀。但是人生這一來一去,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明·憨山

19

安分隨時

世間有世間的道理,紅塵總有人情世故,順應時勢,安於本分,可得人生平安。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明·憨山

20

回歸自我

大隱隱於市,修行當在紅塵中,不必離群索居。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清·張問陶《禪悅》

在茶中悟真我,悟茶的好滋味,悟人的精氣神;在禪詩裡修行,修正自身品行,端正人生態度。

一生去留自在、多笑多福、平安可貴,很多美好的願望,一句簡單的詩就能體現。

選上一句,送給自己,以詩為鑑,以茶清心。

注文字來源網絡閱讀與欣賞


作者:龍行讀書時間

溫馨提示:《河南文苑》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閱讀是一種修行,分享是一種美德,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感恩分享!

以上轉載如涉相關版權,敬請留言告知刪除,致謝!

827


相關焦點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是佛門中一首偈頌,講修行的功夫,它不離開世間。 比喻打得很好,手把青秧插滿田,這是提醒,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青秧,上好的種子,你不插秧怎麼能收穫大米呢?這個田是心田,也就是說,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你這個心田要種滿善好的種子。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被一擊即中,這不就是說的肖先生你嗎?!這首描繪農夫插秧的詩,正好契合了當下:插秧,低頭,倒走,向前。看似後退,實則向前。低頭,看見了整個天空,聽見了自己的心聲,保持一塊清淨的心地;咬牙,守住自已的即定目標,即使在別人眼裡的一步步向後退,卻是一步步地把秧田插滿。退步原來是向前!
  • 【連載】《千江映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領悟禪詩的神韻|契此和尚: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插秧詩 布袋和尚 契此 唐代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賞析: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詩人一開始就描繪了一副插秧人正在插秧的勞動場景,暗喻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場勞作,無論你是誰,都會象農夫一樣在自己的領域裡埋頭苦幹。
  • 【晚稻原創】手把青秧插滿田
    《 插  秧  歌 》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小滿才過了幾天(5月21日),所謂「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有些地方插秧會畫格子,或者牽一根繩,以保證秧苗的整齊。經驗豐富的老農靠著多年的感覺,插下去的秧苗很少會跑偏。偶然看到布袋和尚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滿田,再不體驗等一年
    大雨如注,田水驟滿。既晴,數農夫頭戴笠,入田插秧。秧針出水,長二三寸,分別成行。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之旅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龍脊梯田插秧在7月夏季即將全面啟動,前段時間放水養田,梯田的水已經全面灌水,如同一面面鏡子映襯著天光山色,這個季節的美景不容錯過!
  • 禪詩| 說說「退步原來是向前」是幾個密意?為什麼?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這首詩相傳是南北朝的契此和尚這麼說的,也有說是其他高僧說的。這個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能從中體悟到什麼智慧。這首詩前兩句寫景:「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插秧的時候,秧苗分成一把一把,把秧苗插下去,人要倒退著,不然就把水下的泥踩的高低不平了。低頭插秧這時候,契此和尚就突然看到了清澈的水中藍天白雲的倒影。契此和尚必然是親眼看見了插秧的場景,否則他不會亂說這件事。不見而說那叫打妄想,不叫開悟。
  • 「手把青秧插滿田」農耕文化社會實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中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時至今日,許多農民也不插秧了,久居城市的我們更是很難見到白居易詩中描寫的「田家少閒日,五月人倍忙。村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的田園風情。
  • 觀察日記|手把青秧插滿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樅陽文學】 手把青秧插滿田
    那時,每到插秧時節,我都踏著星光,踩著露珠,同爸爸妹妹一道,早早來到秧田邊,捲起褲腿,赤腳下到秧田裡拔秧,清晨的水涼絲絲的,我右手貼近秧根,把嫩嫩的秧苗拔起來,每次拔起一小撮,整齊地放到左手,滿一把時,將秧苗根部的泥巴在水中連續揣幾下,把泥巴洗掉,插秧時好分秧,挑秧時一次也可以多挑幾個秧把,這時,右手拿起一根稻草,繞一個活頭把秧苗紮緊。
  • 佛教:彌勒佛的一生及佛學真諦,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由釋迦牟尼佛授記,於釋迦牟尼滅度後五十六億六千萬年,他將從兜率天宮下生人間成佛,宣說正道,為賢劫第五尊佛。據傳此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即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一位華裔美國大學校長的生涯故事39:退後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 原來,這樣退步就是向前?
    道即自然,自然即道;自然就道,即是規律!認「自性」為一,自生自滅就叫「自然」,它既包含了客觀的物質世界,也包含了主觀的內心世界。要是真正站在鏡體上行事就是真正的自然,隨緣照黑照白,照好照壞……但是不管他現種種情境、種種現相,你都不是隨眼前的種種變化上面說種種度量的。那是一個根本鏡體清明的大度,此就是「智度」——大智度論——那個是大智度量。這就是順其自然!
  • 手把青秧插野田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 第三百二十二期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素有麗水糧倉的松古平原還是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到清明過後,就要準備育秧,然後就到了插秧的農忙季節,大面積的水稻田要趕季節地插完。那時沒有農機設備,全是靠人工作業。松陽人管插秧叫「插田」,在這個時候,上丘耖田「用牛」的吆喝聲和下丘「插田」人的叫喚聲交織成農忙春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