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滿田」農耕文化社會實踐

2021-02-08 崑山市金羽毛青少年服務中心


又是一年農耕時,只待金秋稻花香,崑山市金羽毛青少年服務中心組織了一場農耕文化插秧體驗活動。七組家庭早早的來到了澱山湖,孩子們立馬如放飛的小鳥一樣,泥土、青草、大樹、田地,這些只有書本裡勾畫的圖像,立體的出現在眼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中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時至今日,許多農民也不插秧了,久居城市的我們更是很難見到白居易詩中描寫的「田家少閒日,五月人倍忙。村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的田園風情。


而有著特色農業與田園風光融合共生的澱山湖鎮,完美的向此次參加活動的家庭展現了這幅生機盎然的田園風情。


帶孩子們下田插秧,讓孩子們去體驗一下」粒粒皆辛苦」,感受一下土地對人們的饋贈,學習一下農耕文化。一到目的地便熱火朝天地忙碌開了,志願者們不怕泥土弄髒衣褲,也不怕田裡的螞蟥蟲子,脫了鞋襪挽起褲腳就下到田裡興致滿滿地幹了起來。雖然小雨點點,志願者們個個汗流浹背,服務的熱情卻絲毫未減。



在插秧現場,好一片繁忙的景象,大家幹得熱火朝天,連水都顧不上喝一口,三個小時不到的時間,水田便栽滿了一株株充滿希望的秧苗,更是承載了志願者們對老人最真誠的祝福。



在這裡,同學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甘於奉獻的「志願者」!聞著泥土特有的芬芳,看著一排排整齊「屹立」在田裡的秧苗,還有村民讚許的微笑志願者們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於孩子們來說,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以遊促學,是一個體驗、學習和發現的機會。讓學生在遊學實踐活動中,增長見識,磨鍊意志品質。



本次活動充分體現了志願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服務精神,通過參與志願服務,高中生們認識到秧苗的形態和生長特點,通過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從而讓孩子們在農耕文化的薰陶下,感受農耕文化,弘揚勞動精神。同時這次活動也弘揚了志願服務精神,展現了志願者良好的精神面貌。志願者們不僅實現了個人價值,提升了個人能力,很好地展現了當代青年志願者的服務精神。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志願的腳步不會停歇。用愛心播撒陽光,用高尚踐行平凡,弘揚志願精神,共創和諧生活,你我都可以!

相關焦點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之旅
    ——《歸田園居 其二 》 陶淵明農田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產物,千百年來,人類通過糧食耕種與農田建立了親密的聯繫;古時的人們總結有二十四節氣從而開展農業活動,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體現人與自然、宇宙間獨特的時間關聯。
  • 【晚稻原創】手把青秧插滿田
    《 插  秧  歌 》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
  • 手把青秧插滿田,再不體驗等一年
    大雨如注,田水驟滿。既晴,數農夫頭戴笠,入田插秧。秧針出水,長二三寸,分別成行。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被一擊即中,這不就是說的肖先生你嗎?!低頭,看見了整個天空,聽見了自己的心聲,保持一塊清淨的心地;咬牙,守住自已的即定目標,即使在別人眼裡的一步步向後退,卻是一步步地把秧田插滿。退步原來是向前!
  • 【樅陽文學】 手把青秧插滿田
    那時,每到插秧時節,我都踏著星光,踩著露珠,同爸爸妹妹一道,早早來到秧田邊,捲起褲腿,赤腳下到秧田裡拔秧,清晨的水涼絲絲的,我右手貼近秧根,把嫩嫩的秧苗拔起來,每次拔起一小撮,整齊地放到左手,滿一把時,將秧苗根部的泥巴在水中連續揣幾下,把泥巴洗掉,插秧時好分秧,挑秧時一次也可以多挑幾個秧把,這時,右手拿起一根稻草,繞一個活頭把秧苗紮緊。
  • 觀察日記|手把青秧插滿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手把青秧插滿田 比喻打得很好,手把青秧插滿田,這是提醒,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青秧,上好的種子,你不插秧怎麼能收穫大米呢?這個田是心田,也就是說,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你這個心田要種滿善好的種子。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農夫戴著鬥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秧苗,矯健地走在田邊,望著自家的這塊田地,想著它之后豐收的樣子,不知是誰家的小狗跟在後頭,它是也想來湊個熱鬧?農夫以瀟灑的姿勢將秧苗拋進水田裡。這一天的勞作早已開始!經驗豐富的老農靠著多年的感覺,插下去的秧苗很少會跑偏。偶然看到布袋和尚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是的,插秧時人們都是在後退的,一插一退,一步步退到田埂邊,整塊田裡就插滿了青幽幽的秧苗。
  • 【連載】《千江映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臨澧縣王化村:弘揚農耕文化 建設美麗鄉村
    臨澧太浮鎮王化村農耕文化現場。 紅網時刻7月7日訊(臨澧站記者 鄒明鑫)近日,臨澧縣太浮鎮王化村首屆農耕文化體驗活動開幕,吸引了不少群眾和遊客參與進來,感受美麗鄉村的傳統農事氛圍,體驗農耕文化。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五代梁時的契此和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名叫《插秧詩》。譯文:手裡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插秧時低頭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著的藍天和白雲。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慾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插秧時表面上是邊插邊後退,但卻是一直向前的。契此和尚是從現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 手把青秧插野田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 第三百二十二期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插 田王傑農 一到春播時節,過往插秧的情景就會浮現。插秧前先要將田耖平好,然後要馬上插,不然田變硬再插秧苗就不好成活了。一丘田第一個下去插秧的人叫「開支」,通常是技術比較好的帶頭人,根據每丘田的形狀採用不同的方法開插,有順勢而彎的,有取直走向的,大部分是從中間開始直插的,為的是土地利用的最大化和有利於以後稻田的維護。
  • 【絲路話語】讓農耕文化實踐教育走向常態化
    付 彪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力爭用3-5年時間,打造一批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實踐教育活動品牌。
  • 農耕文化實踐教育有必要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力爭用3年到5年時間,打造一批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實踐教育活動品牌。我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化歷史悠久,在中華文明中佔有重要位置。農民豐收節,蘊含著鮮明的文化符號和新的時代內涵,有助於喚醒人們對農耕文化的記憶,增強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時,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時下中小學生「五穀不分」的情況普遍存在,認不清農作物、搞不清其生長規律,對孩子成長看似影響不大,從長遠看卻是一種教育的缺失。
  • 山西農大與萬榮縣共建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
    本報訊(記者李林霞)記者1月4日獲悉,山西農業大學與萬榮縣人民政府日前聯合舉辦共建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雙方攜手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著力打造農耕文化教育的實踐課堂。
  • 張家界市第一幼兒園舉行「稻花香秋收季」社會實踐親子活動
    【摘要】9月24日,張家界市第一幼兒園在黃龍洞舉行了「稻花香秋收季」社會實踐親子活動,500餘名學生和家長下田收割水稻,感受田園生活與農耕文化。9月24日,張家界市第一幼兒園在黃龍洞舉行了「稻花香秋收季」社會實踐親子活動,500餘名學生和家長下田收割水稻,感受田園生活與農耕文化。活動現場,收割比賽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正式開始。家長們拿著鐮刀側身齊頭並進,左手滿握一把稻子,右手使鐮刀霍霍成摞割下,孩子們在稻田邊給家長們吶喊助威。經過辛勤的勞作,路兩旁堆滿了金燦燦的豐收成果。
  • 傳承弘揚農耕文化雕塑
    農耕雕塑自然經濟是一種安定自守的經濟。產生於原始社會,原始農業產生後,自然經濟就存在了。主要由自耕農經營,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封閉性、狹隘性、保守性、自給自足中國自古以來不乏海外貿易,但其政治意義遠大於經濟利益,在以形式上的政治服從為前提的朝貢貿易體制之下。
  • 保靖「龍住的地方」邀請你一起去參加一場農耕文化深度體驗遊
    農耕文化,傳承千年,回歸自然,尋覓最質樸的快樂與感動。6月2日「中國·湘西第三屆(保靖)農耕民俗文化節暨毛溝鎮排當土家「開秧門」活動」將拉開帷幕,這也是中國·湘西第三屆農耕民俗文化節吉首、保靖、花垣、鳳凰四站中的第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