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2021-02-19 山居散記

小滿才過了幾天(5月21日),所謂「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此時,南方進入繁忙的夏收夏種季節。

山裡的田不大,一家一塊小梯田。此時,南方的水田裡蓄滿了水。黃色的泥水攪著時間的漩渦,在這片澄淨的天空下顯得略有不安。

插秧之前,要耕田,俗稱「打田」。常常是一個農夫拉著打田機在田裡來來回回地走著。打田之前,農夫要給田裡拋灑肥料。 人們從密集的秧田裡拔出秧苗,用幹稻草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再把秧苗挑到另一塊打好的田裡進行插秧移栽。

農夫戴著鬥笠,挑著滿滿的一擔秧苗,矯健地走在田邊,望著自家的這塊田地,想著它之后豐收的樣子,不知是誰家的小狗跟在後頭,它是也想來湊個熱鬧?農夫以瀟灑的姿勢將秧苗拋進水田裡。這一天的勞作早已開始!



有些地方插秧會畫格子,或者牽一根繩,以保證秧苗的整齊。經驗豐富的老農靠著多年的感覺,插下去的秧苗很少會跑偏。

偶然看到布袋和尚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是的,插秧時人們都是在後退的,一插一退,一步步退到田埂邊,整塊田裡就插滿了青幽幽的秧苗。

小時候,去田裡插秧也有幾次。對小孩來說,它不僅是一種農活,更是一種玩樂。脫下鞋子,把它放在田埂上,光腳涉入泥水田裡,便是一個生動的遊戲。若是有幾個年齡相差不多的小孩在,比賽便開始了。照著大人們說的,拿起一把秧苗,幾顆秧苗一簇,插下去要保證秧苗直立不倒,並且同一行秧苗要成一條直線。剛開始的時候,常常是插成了斜行,幸好不影響整體效果。

有兩次插秧是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關於螞蝗。當我正沉浸在和小夥伴比賽的興奮點時,旁邊的媽媽突然很驚訝地對我說,「哎,看你腳上是不是有個螞蝗?」這才注意到腿上有個會動的東西粘著。媽媽用稻草幫我把螞蝗小心地拔下來了,確實可以看到腿上有一個不大明顯的小紅點。後來聽他們說起螞蝗,它粘在人的皮膚上,會吸你的血,嚴重的時候,會鑽進你的皮膚裡。聽的時候,心裡有些害怕,想起自己,如果真的被螞蝗吸血了,怎麼就沒有感覺呢?還是我命大!

還有一次是關於太陽雨。那一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天氣還挺好,太陽在頭頂上笑著,一點也不溫柔。秧田離家有幾公裡遠,要走過一座橋,拐過一座山,再涉過鋪著石子路的小河,沿著田邊小路一直往山裡走就到了。一旦開始插秧,人們幹起活來,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都是精力充沛的,只希望早早完成、早早回家。天空突然有些暗下來了,喜怒無常的夏日就是這樣,讓你愛也讓你恨。雨水一滴滴打在我們身上,趁著雨還未下大,能多插一些便是一些。大人們讓小孩先回去,我也高興,踩著泥水從田裡出來,在田邊草叢裡蹭蹭腳,提著涼鞋去溪邊洗腳,然後穿著鞋子就往回跑了。小雨還在下著,我在雨中以一個小孩的姿勢跑在田邊小路上。快到河邊了,雨似乎是要停了,然後真的就一下子停了!我還沒反應過來,轉頭往回看,河這邊的山裡依然在下著小雨,而河那邊的村子上空已經開始放晴,太陽從雲層後面露出溫柔的笑臉。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太陽雨?原來雨和晴的分界線不過如此,我們這兒也有。同一個地方,左邊在下雨,右邊是晴天,雨幕分開處卻是這麼和諧。想起天氣預報,一個地方晴,一個地方下雨,那它們的分界處該在哪裡呢?以前總覺得分界的東西都會有些異樣之處,不然它們也不會被分開成兩個獨立的整體。其實,物與物之間都是有其想通之處的。再多一眼,我便看到了秧田上方的彩虹。


農作總歸是累人的,人們在泥土裡行走,插下一根根希望的苗子。我們應當珍惜,一粥一飯的來之不易······


相關焦點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我被一擊即中,這不就是說的肖先生你嗎?!這首描繪農夫插秧的詩,正好契合了當下:插秧,低頭,倒走,向前。看似後退,實則向前。低頭,看見了整個天空,聽見了自己的心聲,保持一塊清淨的心地;咬牙,守住自已的即定目標,即使在別人眼裡的一步步向後退,卻是一步步地把秧田插滿。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是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低頭便見水中天。,低頭便見水中天。 比喻打得很好,手把青秧插滿田,這是提醒,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青秧,上好的種子,你不插秧怎麼能收穫大米呢?這個田是心田,也就是說,在這短暫的人生之中,你這個心田要種滿善好的種子。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五代梁時的契此和尚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名叫《插秧詩》。譯文:手裡拿著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滿了水田,插秧時低頭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著的藍天和白雲。當我們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慾染著的時候,才能與道相契。插秧時表面上是邊插邊後退,但卻是一直向前的。契此和尚是從現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 【連載】《千江映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龍脊梯田的農耕文化之旅
    龍脊梯田插秧在7月夏季即將全面啟動,前段時間放水養田,梯田的水已經全面灌水,如同一面面鏡子映襯著天光山色,這個季節的美景不容錯過!泥土、田野、青草,山與水,農與樂,這些只有書本裡勾畫的圖像,都一一呈現在眼前!
  • 【晚稻原創】手把青秧插滿田
    《 插  秧  歌 》唐|布袋和尚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
  • 手把青秧插滿田,再不體驗等一年
    大雨如注,田水驟滿。既晴,數農夫頭戴笠,入田插秧。秧針出水,長二三寸,分別成行。
  • 第三百二十二期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插 田王傑農 一到春播時節,過往插秧的情景就會浮現。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素有麗水糧倉的松古平原還是以種植水稻為主,每到清明過後,就要準備育秧,然後就到了插秧的農忙季節,大面積的水稻田要趕季節地插完。那時沒有農機設備,全是靠人工作業。松陽人管插秧叫「插田」,在這個時候,上丘耖田「用牛」的吆喝聲和下丘「插田」人的叫喚聲交織成農忙春耕圖。
  • 【樅陽文學】 手把青秧插滿田
    那時,每到插秧時節,我都踏著星光,踩著露珠,同爸爸妹妹一道,早早來到秧田邊,捲起褲腿,赤腳下到秧田裡拔秧,清晨的水涼絲絲的,我右手貼近秧根,把嫩嫩的秧苗拔起來,每次拔起一小撮,整齊地放到左手,滿一把時,將秧苗根部的泥巴在水中連續揣幾下,把泥巴洗掉,插秧時好分秧,挑秧時一次也可以多挑幾個秧把,這時,右手拿起一根稻草,繞一個活頭把秧苗紮緊。
  • 「手把青秧插滿田」農耕文化社會實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中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時至今日,許多農民也不插秧了,久居城市的我們更是很難見到白居易詩中描寫的「田家少閒日,五月人倍忙。村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的田園風情。
  • 觀察日記|手把青秧插滿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手把青秧插野田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 深度|"死神"杜蘭特在籃網能否滿血復活,完成第二次救贖?
    論進攻他比你穩,論投籃他比你準,論身高他比你高,論速度他比你快,論防守他會壓迫到對手窒息,心生畏懼和忌憚,尤其是關鍵時刻,手起刀落,一擊致命。他的這個決定徹底傷透了雷霆球迷的心,也成了多年來人們一直在討論的話題,不少人詬病杜蘭特意志不堅定,害怕失敗,"打不過他就加入他",從那時起便留下"投敵杜"等罵名,他在社交媒體上受到了鋪天蓋地的指責和謾罵。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