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明網訊 12月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020年10月「中國好人榜」。海南工商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大二學生陳重私獨立自強、帶著病母親上大學,當選孝老愛親類「中國好人」。
人物故事:
22歲的陳重私,是海南工商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他獨立自強、帶著病母親上大學,曾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海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榮譽稱號。
在陳重私4歲時,他的父親因病去世;11歲時,因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殘疾的母親,又不幸患上紅斑狼瘡。從那時起,照顧媽媽和弟弟,成了陳重私肩上的責任。為了母親,陳重私放棄了省外求學的理想,選擇留在海南省內讀書,並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在最青春的年紀,承擔本不屬於這個年紀的重擔,讓他的花季伴隨雨季,但陳重私用堅強扛起了這份責任。「守住這個家」是他最大的心願。
不離不棄照顧病母 這個少年扛起了家庭重擔
2020年6月,母親陳茹再一次由於紅斑狼瘡病情住院,在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東湖院區接受治療。炎炎烈日下,陳重私每天都騎著電動自行車往返醫院和學校。
進入暑假,陳重私有更多時間照顧母親。他把時間分成細緻的小段,心裡默數著什麼時候該餵母親喝水,什麼時候該為母親按摩,什麼時候該趕回學校旁邊的出租屋裡,給母親做飯。
陳重私家在海南臨高縣紅華農場。母親曾經患有小兒麻痺症,造成雙腿殘疾,只能拄拐行走。陳重私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在他11歲那年,母親被確診患有紅斑狼瘡。
「小時候不清楚這是什麼病,只看見母親一直在哭,家裡親戚不停嘆氣。」那時的陳重私只知道,家裡徹底沒有了經濟來源,只能依靠親戚們接濟。為了補貼家用,每天上下學的路上,陳重私總是拎著袋子,儘可能多地撿些廢紙瓶罐,賣給廢品站換些生活費。
回到家裡,陳重私帶著弟弟做家務、忙農活,十多歲的年紀,他已經像個大人一樣挑著扁擔,給瓜菜挑水施肥。
親戚們的經濟情況也不寬裕,為了給母親掙些醫藥費,高中時,陳重私利用暑假外出打零工。「有一次到萬寧一家檳榔加工廠打工,幹了幾天,同批的暑期工已經扛不住,紛紛辭工回家了。」悶熱的廠房,高強度的工作狀態,讓學生們叫苦不迭,就連陳重私也有些吃不消,「那時也想過,要不乾脆回家吧,太辛苦了。」
可是一想到一個月兩千多元的工資,陳重私還是選擇堅持,「為了家人,自己做些犧牲是應該的。」陳重私曾有過美好的理想,想要去省外讀大學,看看外面的世界,畢業後自由自在地闖一闖,把青春揮灑在異鄉。
2018年,陳重私參加高考,分數足以報考省外學校。填報志願時,陳重私卻猶豫了,「我可以一走了之,但是媽媽怎麼辦?」弟弟剛讀中專,母親需要照顧,陳重私已經是這個家唯一的支柱。
開學第一天,陳重私帶著母親走進校園,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守住這個家。
醫院學校兩頭跑 一有時間就做兼職掙家用
海南工商職業學院的老師們得知陳重私的情況後,大家為陳重私組織捐款,幫他在學校附近尋找合適的出租屋,減免了學雜費,免費提供學習器材。
陳重私還申請了勤工儉學崗位。「這樣一來,他不僅要花時間學習、照顧母親,還得做兼職。」海南工商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黨支部書記徐玲與陳重私溝通過多次,陳重私每一次的回答都是「我可以的。」
入校兩年,陳重私做過許多兼職。他給老師當過助手,去酒店端過盤子,在超市搬過貨物。每次應聘兼職,他只有一個要求:中午和晚上必須回家,「要回去給媽媽做飯。」
同學們都覺得陳重私每天都很忙,「一下課就不見人了」。當陳重私的母親又一次住院治療時,同學們帶著水果前去探望,才知道陳重私每天的時間有多麼緊湊。
「上午6點起床,給媽媽做早餐,然後趕去上課。中午回家做午飯,遇到下午沒課的時候,爭取做兼職。晚上回家做晚飯、做家務,忙到半夜,才有時間溫習功課。」每次母親住院,陳重私只能騎著電動自行車往返學校和醫院,長時間的風吹日曬,把他的手臂曬得「黑白分明」。
陳重私的弟弟陳重宏在海口市桂林洋的一所中專就讀,平時出入不便。到了周末,陳重宏想過來幫忙照顧媽媽,陳重私卻常常拒絕,「好好待在學校,這裡有哥哥在,你不用操心。」事實上,陳重私早已分身乏術,卻不得不要求自己「撐下去」。
上學期計算機考試那天,正趕上陳重私的母親辦理出院。當天正好是端午節。接母親出院時,陳重私叫了一輛計程車,卻堵在了海府路上。「母親剛出院,身體虛弱,一直喊著口渴。」陳重私心裡又急又怕,他擔心母親的狀況,也擔心自己趕不上晚上的考試。
直到開考一個小時以後,陳重私才回到學校。安頓好母親,他馬上趕到考場,在剩餘的半個小時裡,順利地完成考試,並且憑藉著各科優異的成績,獲得5000元獎學金。
陳重私把獲獎證書交給母親陳茹時,陳茹忍不住流下眼淚。如今陳茹再次回憶起這一幕,淚水依然在眼眶打轉,「要是沒有重私,這個家不知道會怎樣。」
守住家的防線 做人生賽場上的「鋼鐵後衛」
陳重私有一個小本子,裡面記錄了收到的每一筆捐款,以及遇到的每一位好人。
得知陳重私的母親再一次入院,高中同學羅丹發來一個微信紅包。老師同學甚至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也都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進行捐款、幫助陳茹辦理醫療報銷等等。
2015年,陳重私考入海南農墾加來高級中學就讀。本以為家裡已經沒錢供自己讀書,陳重私卻順利被錄取,他想不明白,究竟是誰幫忙解決了自己的學雜費和住宿費?
那時,母親陳茹的病情一直出現反覆,經常住院。為了照顧母親,陳重私只好隔三岔五請假,到醫院陪護。母親趕他回學校,陳重私每次都說「那我走了」。可是到了輸液時,陳重私又出現在病房裡。
「媽媽的病情嚴重,輸液時如果沒人陪護,萬一出現緊急情況,連幫忙喊護士的人都沒有。」拮据的經濟狀況,加上長期請假導致功課落後,讓陳重私想過退學,「把我的學雜費和住宿費退回來,也許可以補貼家用。」
當陳重私回到學校,與班主任鄭小銀談起退學時,鄭小銀卻把陳重私拉到角落,小聲地說:「別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陳重私一問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學雜費和住宿費,是老師們瞞著陳重私,自發湊錢補上的。
「用功讀書,才能給家人一個更好的生活。」鄭小銀的囑咐,陳重私一直記在心裡。這些年來,他放棄了很多,只為了一份堅持:讓自己變得更好,去守住這個家。
在人生的賽場上,陳重私像一名最堅強的「鋼鐵後衛」,勇敢地面對生活的衝撞,頑強地守住家的防線。
【來源:海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