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子產業協會成立 柔宇領頭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柔性電子以其獨特的柔軟性、延展性正成為全球電子技術研究的熱點,新型柔性電子產品也不斷湧現:可反覆摺疊或彎曲的柔性屏幕,在滿足更優視覺效果的同時兼具便攜的優勢;柔性儲能可避免傳統鋰電池等剛性儲能產品因彎折而出現的短路問題。

為推動中國柔性電子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成立了「柔性電子產業分會」,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任柔性電子產業分會首屆會長。

在半導體領域,特別是「一芯一屏」領域,要避免「卡脖子」問題,不僅要保持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也要保證產業鏈整體的發展和完善。目前,柔性電子產業分會匯聚了柔宇科技、聯得裝備、勁拓電子、SKI、星星觸控、盈天實業(深圳)、辰中科技、金承揚名、南京高光等柔性電子材料廠商、設備廠商以及相關器件廠商,致力於構建起以國內企業為主、國外企業為輔的「雙循環」產業鏈,促進柔性電子產業產能和技術創新的「內循環」,提升國內柔性電子產業鏈整體實力。

分會成立之後,將會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領導下,進一步整合上下遊全產業鏈,加強企業間聯動,促進產業儘快發展,推動下遊的相關終端廠商在各自的分工和具體產品方向上的協作和共贏,避免出現產業斷層。

同時,分會也將強化行業規範和自律,逐步建立柔性電子的相關標準化進程,解決後端應用到前端設備和材料間的技術串聯問題,推動從前端材料測試方法到終端用戶規範的統一;從產業鏈角度來看,為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合理化建議,並促進校企間與國內外的技術交流。

柔宇科技是全球最早進入柔性電子領域的企業之一,通過自主研發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為柔性電子產業帶來一條新的技術路線。目前,柔宇已在柔性顯示、柔性傳感等領域擁有廣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並應用到智能移動終端,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文娛傳媒,運動時尚,辦公教育等六大行業。

根據相關數據機構預測,柔性電子產業2028年將達3000億美元。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曾表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沒有柔性電子,就沒有人工智慧絕大多數場景的實現或提升。當前,我國在柔性電子一些關鍵領域已取得創新突破,柔性電子產業分會的成立,有助於我國柔性電子產業在全球贏得更大話語權。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柔性電子產業分會成立 柔宇劉自鴻任分會會長
    11月25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八屆三次理事會在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成立「柔性電子產業分會」,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任柔性電子產業分會首屆會長。   目前,柔宇科技、聯得裝備、勁拓電子、SKI、星星觸控、盈天實業(深圳)、辰中科技、金承揚名、南京高光、等柔性電子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均已加入分會,共同推動柔性電子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柔宇,用柔性電子技術構建「萬物互聯」
    來源:經理人雜誌柔宇科技的「柔性+」科技戰略,可被理解為「柔性電子技術是創造無無限交互的另一種可能」。柔宇以源頭創新的柔性電子技術——超低溫非矽製成集成技術(ULT-NSSP)為核心,自主研發全柔性顯示屏、全柔性傳感器、柔性集成電路等,並布局六大行業,以隨時隨地實現人與機器(設備)的交互。
  • 柔性電子市場廣闊,領頭羊柔宇科技獲更多關注
    柔性電子市場規模擴大,相應的柔性電子行業廠商也備受重視。近日,柔性電子廠商,柔性電子領域的開拓者,我國柔性電子領域領頭羊,柔宇科技就備受關注。柔宇科技2012年成立,2013年聖誕節,柔宇設計的第一塊單色全柔性屏成功點亮,驗證了其新型背板集成技術的可行性。隨後又僅過了8個月,2014年8月,柔宇科技開發出了全球最薄厚度僅為0.01mm的全彩色柔性屏!
  • 真正的實現萬物智慧互聯,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擔當重要角色
    預計2028年,柔性電子產業達3010億美元。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曾表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未來在大多數場景,沒有柔性電子,就沒有人工智慧的實現或者提升。
  • 柔性電子技術領域,柔宇科技自主創新
    2020年9月,全球柔性顯示領域出現兩件大事:9月9日,三星Galaxy Z Fold2的發布,而緊隨其後的9月22日,柔宇FlexPai 2的推出。柔宇也正式推出了搭載第三代蟬翼屏的摺疊屏手機FlexPai 2,頗有一種和三星掄起袖子正面剛的架勢。
  • 全柔性顯示面板產業或將迎來一次規模性爆發機會
    二、價格破萬元關鍵:自主可控的技術路線,實現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生產 作為典型的技術密集、資金密集與人才密集產業,全柔性電子產業的技術積累與創新,無疑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不同於那些等風來的市場玩家,積極擁抱ULT-NSSP技術路線的柔宇科技,可謂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已久。
  • 柔宇科技:萬物互聯進程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發力
    近日,柔性電子技術的領先企業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大家都在說萬物互聯,今天其實我們很多東西都沒被連接,真正實現數位化和智能化的東西其實還是很少的。在這三大核心基礎領域中,互聯代表著數據傳輸,目前5G作為智慧物聯網最核心的通信技術,為物與物之間的連接形成基礎的保證;而感知則代表的是人機互動,在時下的智慧物聯網產業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成為人機互動中最重要的角色。劉自鴻解釋道,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柔性的。什麼樣的技術能讓這些柔性的東西,可以更好的跟我們進行交互、進行感知?
  • 柔性技術融合文創,柔宇科技閃耀博鰲文創周
    柔宇科技市場及銷售部亞太區副總經理胡學良受邀出席了文化科技融合專場論壇,與CAT聯合創始人李楓、時尚集團副總裁韓德成、魯迅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系教授沓名美和、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領導分享柔性科技與文創融合的創新場景及應用,共同探討科技與文化藝術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價值。作為戰略合作機構,柔宇科技也為文創周提供了RoMeeting智能銘牌等多款柔性電子產品全程助力文創周成功舉辦 。
  • 柔宇科技劉自鴻博士作為深圳企業家代表出席深圳特區40周年大會
    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是在深圳這片創新沃土上,以「深圳速度」迅速成長起來的企業。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專注於柔性電子領域,堅持從0到1創新。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柔宇自主成功研發了全球領先的柔性電子技術,並廣泛應用於不同行業,目前已成長為全球柔性電子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 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的華麗現身:摺疊屏手機FlexPai 2
    柔宇科技於2012年成立,通過兩年的時間的研究與探索,在2014年全球首個0.01毫米全球最薄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
  • 蘇州吳江強化科技創新 構建自主可控產業體系
    從成立之初,微康生物就堅持以每年銷售額的10%投入研發,並成功研發出5株專利菌,這才在市場站穩了腳跟。其實,不單微康生物在通過自主創新,搶奪市場話語權,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也致力於培育科技創新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邁向高精尖領域。
  • 柔宇柔性創新應用亮相中關村論壇 RoMeeting「顏值」驚豔全球科技...
    9月17日,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0中關村論壇」在京召開。據了解,這些造型新穎的柔性屏銘牌,是來自於本次論壇的唯一智能科技合作夥伴——柔宇科技的RoMeeting智能銘牌會議系統。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塊小巧的柔性屏幕,但RoMeeting纖薄的身軀內蘊藏著柔性顯示與柔傳感以及智慧物聯技術的「乾坤」。它搭載了柔宇自主研發的全柔性屏,解析度達到1920*1440,顯示內容格外清晰,且可以如智慧型手機一樣觸控操
  • 柔宇科技:實現全球半導體顯示行業的一個重大裡程碑
    在看似不可能實現超越三星等日韓廠家的半導體顯示領域,柔宇卻出人意料地用與三星完全不同的技術路線,築路超車,實現了中國在OLED產業技術路線和新一代柔性電子產業技術的原始創新與自主可控。然而正如後來美國工程院院士和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主任鮑哲南教授所說,「柔性電子是橫跨材料學、物理、化學、光學、半導體微電子、機械工程、軟體等多個學科和領域的前沿綜合物種,任何一個環節有短板都很難將其成功實現,因此柔性電子產業具有很高的準入門檻,需要非常強的國際人才和技術研發基礎,而這個人才和技術還不是靠規模取勝,而是要靠最前沿的核心自主技術『針尖』突破取勝。」
  • 柔宇推動全柔性屏技術發展 為雲手機帶來另一可能
    柔宇推動全柔性屏技術發展 為雲手機帶來另一可能 2020年09月07日 14:36作者:網絡編輯:王動 雲手機的發展也使輕薄、便攜的移動裝置成為剛需,與現正蓬勃發展的柔性電子技術結合後碰撞出激烈火花,為智能移動終端的形式帶來全面顛覆。雲手機能將所有數據都存放於雲伺服器上,信息安全更有保障,企業可以通過雲手機,將手機帳號分發給特定員工,員工以網絡登錄形式取得機密數據,避免本地存儲中硬體丟失、忘記攜帶等因素造成的信息洩露風險。
  • 表面即屏幕:柔宇如何締造一個新星球
    柔宇的付出,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柔宇通過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柔性電子產業。如果通過柔性屏幕降低系統的重量,不但可以節約很大的能源,也會讓飛機更加安全。 目前,柔宇已經與500家像LV、空中巴士這樣的客戶達成了合作,為他們提供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柔性屏的出現,激發了新的需求。包括空中巴士、LV等客戶在內,許多需求是客戶自主發現,然後找到柔宇共同開發的。
  • 原始科技創新受投資界關注 柔宇科技上榜多個榜單
    同時,除了對科技創新具有重大牽引作用,原始創新還往往能夠開創一個全新的產業領域,帶來經濟結構和產業形態的重大變革。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正處在實現重大突破的關鍵時刻,我國已在網際網路、移動通信網絡、金融科技等領域實現全球領跑。但事實告訴我們,基礎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是必須實現自主可控的。
  • 中國IT 產業與自主可控的發展歷程
    據工信部數據統計, 2015 年 1-6 月電子信息產品進口額達到 2,447 億美元,佔全國外貿進口比重為 30.1%。從整個產業發展數據來看,大規模、快發展的刺激下,自主可控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部分基礎領域由於技術和產業生態圈的落後,還處在發展初期階段,基於高端製造的通用晶片主要依靠進口。
  • 柔宇科技CEO劉自鴻受邀參加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都說了什麼?
    柔宇科技劉自鴻在演講中表示,「柔宇科技在8年的歷程中,推出了全球最薄的彩色全柔性顯示屏,實現從0到1的突破;建成全球首條全柔性顯示屏大規模量產線並點亮投產,實現1到N的突破,這背後是柔宇對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的堅持
  • 全柔性屏新技術,柔宇科技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
    2014年,柔宇在柔性電子領域的專注頗有成效,從0到1創新,成為全球第一個發布了業界最薄、厚度僅0.01毫米的全柔性顯示屏的公司,引領了柔性顯示和柔性電子產業的新潮流。
  • 最高募資120億,柔性屏「獨角獸」柔宇科技「趕考」科創板?公司:不...
    不過,對於此次消息,柔宇科技方面並未回應,柔宇科技代表對此不予置評。公開信息顯示,柔宇科技成立於2012年,由史丹福大學校友劉自鴻、魏鵬和餘曉軍創立。柔宇通過自主研發的核心柔性技術生產全柔性顯示屏和全柔性傳感器,以及包括摺疊屏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在內的全系列新一代人機互動產品。在國內科技圈內,柔宇科技爭議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