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選調生筆試,每一題每一分都極為重要。數量關係作為行測試卷中單題分數相對而言較高的一個部分,一直也是大家最頭疼的類型。審題難、做題慢使得絕大多數考生戰略性選擇了放棄數量關係。但其實在考試中,很多題目都有很強的特徵,只要我們能夠看到特徵並掌握解題方法,就可以快速解題。今天教育專家講解一個新的方法:比例法以及他的應用。
絕大部分數學運算題目中,只要題幹存在比例,以及對應的實際量,就可以運用比例法進行求解,但運用好比例法的前提,需要掌握以下三個知識點:
一、比例的計算
題幹存在比例關係,同時也存在某個比例對應的實際量,則可以利用份數代替實際量進行運算,化簡過程,確定所要求解的量。
【例1】某公司準備發放年終獎,以員工的業績完成量為標準進行發放。已知甲、乙、丙三人業績完成量之比為3:5:7,年終獎總額為30萬。則最終乙會比甲多分到多少萬元獎金?
A.2 B.4 C.6 D.8
【答案】B。
【解析】題幹存在比例,以及對應的實際量,可以運用比例法進行求解。利用份數代替實際量化簡運算,則甲、乙、丙三人業績完成量分別為3份,5份,7份,共計15份,而總額為30萬元,則15份對應30萬元實際量,1份對應2萬元,所求乙比甲多分到多少,比例中多分到2份,則對應實際量多分到4萬元,故選B。
二、比例的化簡和統一
題幹未直接給出比例,但存在倍數、分數以及百分數等間接形式,需轉化成最簡比進而求解。或者給出不同維度下的比例,需找到不同比例維度都出現的相同量,進行統一之後進行求解。
三、比例的轉換
若題幹信息中存在M=A×B這類乘除運算關係,當A(或B)一定時,另外兩個量M和B(或A)成正比;當M一定時,A與B成反比,對應量之間可以進行轉化比例進行計算。
【例3】甲、乙兩人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沿同一環形跑道進行健身鍛鍊,甲跑步,乙走路。若甲追上乙所需時間是兩人相向而行相遇所需時間的3倍,則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A.3:1 B.5:2 C.2:1 D.3:2
【答案】C。
【解析】行程問題中研究S=v×t這個等量關係,存在乘除關係。環形跑道上,同一地點出發,不管相遇還是追及,路程和、路程差都是環形軌跡一圈的距離,則甲追上乙的路程差和甲乙相遇的路程和是相等一定的,則時間和速度則反比,時間比為3:1,則甲乙速度之差和甲乙速度之和的比例關係為1:3,則甲、乙的速度比為2:1,故選C。
以上是比例法的簡單運用,該方法在解決工程及行程問題時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備考的時候還需適當加強對於比例法的重視程度與練習,這樣才能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來源:中公教育
#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