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委書記沈峻峰:
勇當長三角沿海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吹響了南通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勇當全省「兩爭一前列」排頭兵的號角。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如東在發展速度上爭先進位、在發展質量上扛旗奪杯、在貢獻份額上追趕超越方面有哪些創新之舉?記者採訪了如東縣委書記沈峻峰。
「今年,如東繼續圍繞實現『發展速度爭第一,百強排名升十位』的目標,持續發揚『狼性』精神、血性拼搶,全力卯足幹勁、埋頭苦幹,以『能當第一就決不做第二』的必勝信念、『不說不好辦只想怎麼辦』的責任擔當、『把不可能變為可能』的過硬本領,勇當長三角沿海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努力把如東打造成為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全省向海戰略先導區、全國綠色能源示範城,為南通跑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賽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如東縣委書記沈峻峰說。
「打造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必須突出重大項目支撐,構築沿海發展新優勢。」進一步強化招商力量,推進平臺化、專業化、市場化招商,在招引低耗能、高產出、龍頭型、基地型重大項目上實現新突破,確保全年新籤約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不少於30個。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加快金光、桐昆、LNG能源島、海上風電等重大項目建設進程,全力破解各類要素瓶頸制約,確保全年新開工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5個。四大開發園區和南通外向型農業綜合開發區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是招引重大項目當仁不讓的主力軍、主攻手,瞄準「『十四五』貢獻份額達到全縣85%」的目標,加快基礎和能級配套,持續提升重大項目承載力和綜合競爭力,奮力拼搶重大項目,厚植千億級產業發展新動能。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瞄準「十四五」期間實現「三千一百億」目標,加快陽光島航道、碼頭和挖入式港池等基礎配套建設,重點打造LNG能源島、現代化高端造紙產業園、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確保新籤約1個百億級項目。
「打造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必須突出改革創新引領,持續加快工業強縣步伐。」如東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持續推進如東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實體經濟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鞏固提升「2330」「不見面審批」改革成果,確保營商便利度在全省持續領先。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推進研發機構建設全覆蓋行動計劃,確保全年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20項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2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7.5%。切實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激勵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確保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新培育稅收超億元企業4家,新增上市企業2家。
「打造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必須突出常態長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堅持高質高效,優化功能配套,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城市承載力、集聚力和影響力。加快推進縣城中心、城東、城北等片區建設,推動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高度集聚,不斷提升縣城首位度。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省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推動全域綠化、提升綠化品位。加快推進「三河六岸」、鶴鳴公園、三號街區保護性開發等城建重點工程,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生態工程、民心工程。完善城市常態長效管理體制機制,推動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努力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
「打造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必須突出富民惠民安民,不斷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堅持農業農村優先,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大做強產業聯盟,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突出環境質量提升,鐵腕執法、重拳治汙,加大海洋生物資源、溼地生態系統的保護恢復力度,打造令人嚮往的生態風光帶、人海和諧的藍色經濟帶。完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機制,加快構建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動掃黑除惡常態化,著力解決突出治安問題,確保群眾安全感始終保持省市前列。
「打造全市跨越發展增長極,必須突出堅強堡壘建設,鍛造追趕超越豪情鬥志。」沈峻峰表示,將勇爭第一的銳氣融入各級黨員幹部的血液,大力激揚敢於爭先、勇於創新的「狼性」精神,錘鍊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牛勁」品格,推動黨員幹部在項目建設、改革發展前沿練本領、吃勁崗位壯筋骨、基層一線經風雨,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扛起使命、擔當作為、敢拼善闖的堅強集體。加大考核獎懲力度,落細落實「三項機制」,真正讓優秀者優先、吃苦者吃香、有為者有位,激發爭當一流、趕超先進的幹事創業激情,以決戰決勝的姿態開新局,打勝「十四五」第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