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要交通配套基礎設施項目,京張高鐵延慶線近日正式啟用。延慶是北京冬奧會比賽地,將承辦高山滑雪、雪車、雪橇3個大項的比賽,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坐落於此。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從京張高鐵八達嶺西線站開始,到延慶站結束,全長只有9.33公裡,其中橋長2.6公裡,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60公裡。延慶支線將與已通車的京張高鐵構成北京市區往返2022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的高效便捷通道,人們與冬奧賽區的距離進一步拉近。
服務冬奧 打造北京30分鐘經濟圈
12月1日6時整,G8881次復興號列車從北京清河站出發,歷經26分鐘後抵達延慶站,標誌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正式通車,延慶綜合交通服務中心(換乘中心)同步投入使用。作為京張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延慶支線開通後,北京市區和延慶之間通行時間縮短至約半小時,將進一步改善沿線地區交通運輸條件。
延慶站距北京市區約75公裡,距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賽區核心區約30公裡。據估算,京張高鐵延慶站投入使用後,延慶站旅客吞吐量每日可達1.8萬人。延慶站也將成為北京首座高鐵、城際鐵路、公交等7種交通方式切換的京北重鎮「交通樞紐」。作為冬奧會重點交通服務配套設施,延慶站將在冬奧會期間承擔觀眾和部分註冊人員的交通轉換及服務功能。
據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於德泉介紹,綠色低碳公共運輸建設已經成為北京冬奧會「綠色辦奧」一大亮點。目前,北京市冬奧綠色低碳公共運輸網已經建設成型,觀眾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可通過多種公共運輸方式便捷抵達賽場。
於德泉表示,在這張交通網中,京張高鐵、京禮高速兩條主幹線路將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張家口賽區相連,打造出「兩地三賽區1小時交通圈」;北京賽區所有場館實現地鐵覆蓋。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場館區域有地鐵8號線、15號線到達,首都體育館周邊有地鐵4號線、9號線和16號線到達,五棵松體育館有地鐵1號線到達,首鋼滑雪大跳臺有地鐵6號線、11號線、S1線到達;在延慶賽區,隨著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建成,觀眾從北京北站至延慶站的車程不到30分鐘,從延慶站乘擺渡車30分鐘內直達延慶賽區各賽場。
目前,京張高鐵延慶支線共開通5對復興號列車:最早一班列車為6時由北京清河站始發的G8881次,6時26分就能抵達延慶站;最晚一班為18時25分由北京北始發的G8889次,19時5分抵達延慶站,運行時間為40分鐘。
延慶區作為北京西北門戶,在迎接北京冬奧會到來的同時,也為延慶高質量發展冰雪產業提供了機遇。就在12月5日京張高鐵延慶支線開通後的第一個周六,以「乘高鐵遊京張 過周末到延慶」為主題的北京市延慶區第三十五屆冰雪歡樂季在延慶站正式啟動。京張高鐵延慶支線的開通使延慶區正式納入北京30分鐘經濟圈,助推「兩區」建設。高鐵的便捷與溫暖,也為市民來延慶旅遊提供了新的出行體驗。
延慶支線兼具設計美感與科技感
京張高鐵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配套工程,京張高鐵從北京樞紐北京北站引出,全線設10座車站,鐵路全長174公裡,最高設計時速達350公裡。京張高鐵設有兩條支線:崇禮鐵路和延慶支線,均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重要交通配套設施。
京張高鐵線路中隧道數量眾多,為了使旅客可以接收到更穩定的信號,京張高鐵還採用了華為4G/5G共模設備,使高鐵旅客網絡信號切換次數減少90%,未來還將實現在列車上觀看冬奧賽事直播。
京張高鐵延慶站新建站房設計西高東低,整體為「高山流水」造型,房頂整體流線仿照滑雪賽道設計,貼合冬奧會理念,是延慶區重要的交通換乘中心。從正面望去延慶站猶如一條滑雪賽道從西至東傾瀉而下,與冬奧會延慶賽區隔空相望。
延慶站分為「高山」和「流水」兩部分。西側「高山」為30米的5層建築,外形類似一座小山;東側的「流水」為候車大廳和兩層辦公區域。「高山流水」線條優美且渾然天成,高度契合延慶「綠水青山」的生態理念。銀色屋頂猶如一條白色水帶,側立面是由數千塊玻璃拼接而成的落地玻璃幕牆,屋頂與玻璃幕牆之間由黃色鋁方通相連接。
考慮到延慶區年最低氣溫可至零下30攝氏度,為避免屋頂因排水天溝結冰影響整體功能發揮,建設者引入融雪融冰電伴熱系統,沿屋面天溝敷設伴熱電纜,總長達3200米,相當於繞標準操場8圈。經工藝、科技和智慧巧妙結合後,屋面無比堅固,能抵抗8級烈度地震,可承受零下50攝氏度的極低溫,不懼10級以上的呼嘯山風。
屋頂的真空玻璃採光、導熱性好,能夠直接採集大自然光源。如遇客流驟增,還可集空氣疏通、引進光照等各項應用功能於一身。入冬後,有了光能的加持,延慶綜合交通服務中心的暖氣閥開到一半就可滿足正常室內溫度。
在旅客服務方面,延慶換乘中心作為京張高鐵支線車站,更注重提供人性化服務,旅客可從購票開始,到站、進站、候車、乘車、出站(換乘)等環節全程體驗智能服務。(李曉潔/文 圖片轉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