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之呼吸方法

2021-01-19 子午門易筋經


如果你的呼吸只吸到肺裡,那麼只是維持生命,假如你的呼吸能夠過腰入腎,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古中醫認為:呼吸入腰,百病全消!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生命的延續,臟腑機能的運轉,都是靠的是氣的流轉。五臟之氣,六腑之氣,經絡之氣,筋肉之氣……我們的四肢百骸,全身上下,無不有氣的運轉。任何一臟腑功能的實行,無不是氣的升降出入的表現。


那麼,這一身之氣,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輸布的呢?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一身之氣是由我們脾胃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和肺呼吸而來的天地清氣,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們胸中的宗氣。

我們的宗氣,在上如天,似星羅棋布,而人的元氣在下、如坤土無邊。這個宗氣和元氣融合,形成一身之氣。一身之氣融合生成後,又各自分布於臟腑,形成臟腑經絡之氣。所以說,我們的宗氣,必須沿三焦,下行交融於元氣才算完成使命。


那麼,我們的宗氣是如何下行的呢?靠的是肺的肅降作用。什麼主肺氣的肅降呢?除了肺本身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便是我們的


原來,我們的腎,中醫認為有封藏之能。這個封藏之能的表現,除了固精射精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納氣。腎氣強,納氣有根,則肺的肅降之能才得以正常實施。若腎氣收納無權,則肅降不及。因此呼吸這件事,必須「入腰入腎」,才算最好。這樣就意味著腎發揮了納氣之功,肺氣才得以肅降,宗氣才得以下行,元氣才得以滋養,一身之氣才得以周流。一身之氣的周流正常,臟腑功能才會正常,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這就是所謂「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呢?

咱們普通人,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逆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的時候,不但胸廓擴張,腰部,尤其是雙腎處也要有力擴張,感覺如氣入腰,使得呼吸深遠綿長,好最大程度地發揮腎的納氣之效。如此,可以讓宗氣下行,於元氣交融。我們每天在空氣比較新鮮的地方,做逆腹式呼吸320次,日久,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但遺憾的是,生活中能主動這樣做的太少了。大部分人,只是淺淺呼吸而已。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如何深呼吸到腰部呢?


這不得不談到逆腹式呼吸,其實我國古代醫家早就認識到腹式呼吸有獨特的祛病延年之奇功,於是創造了「吐納」、「龜息」、「氣沉丹田」、「胎息」等健身方法。


唐代名醫孫思邈對逆腹式呼吸尤為推崇,他每天於黎明至正午之間行調氣之法,仰臥於床上、舒手展腳,兩手握大拇指節,距身四五寸,兩腳相距四五寸,數數叩齒飲玉漿(唾液)。然後,引氣從鼻入腹,吸足為止,久住氣悶,乃從口中細細吐出,務使氣盡,再從鼻孔細細引氣入胸腹。這種逆腹式深呼吸,吐故納新,使人神清氣爽。


明代養生家冷謙在《修齡要旨》中寫有養生十六字令:「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這十六字秘訣,包含了提肛、咽津、腹式呼吸三種保健練功方法,是祛病健身延年的法寶。




一是鍛鍊肺泡,增加肺活量。胸式呼吸時肺活量小,肺組織利用率低,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佔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處在「休息」狀態,呼吸一次約5秒鐘,吸入約50D毫升空氣。這樣長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鍊,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彈性減退,呼吸功能差,肺活量下降,這樣一來就不能獲得充足的氧,也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中下肺葉,偶感風寒易發生肺部感染。


二是促進腹部運動,防範多種疾病。我們知道,大腹便便的「將軍肚」是孕育多種代謝性疾病的溫床,如能堅持做逆腹式呼吸運動,隨著腹部凸出及縮回的節奏,可使腹肌得到有效的鍛鍊,消除堆積在腹部皮下的脂肪,改善體內的脂質代謝,起到防治血脂異常、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病的作用。 


溫馨提示:逆腹式呼吸時的腹部運動,對整個消化道都是種極好的調節,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利於腹腔,腸繫膜的氣血運行,增強消化和吸收功能,加快腸道內糞便和毒素的排出,預防中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內外痔、大腸癌等病。逆腹式呼吸還可舒肝利膽,改善肝功能,促使膽汁分泌,對脂肪肝、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肝炎等都有很大好處。



三是疏通經絡,健腦安神益智。人體的足厥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任脈、帶脈等經絡通過腹部,遍布著幾十個穴位,尤其是神闕穴(肚臍),是人體先後天經氣運行的樞紐。而逆腹式呼吸對經絡是良好的鍛鍊,有利於經脈的運行和經氣的流通,保持了內環境的穩定。尤其是在做逆腹式呼吸時,精神專一,意守丹田,在這種禪悅的氣功態下,生命節律井然有序,大腦的興奮與抑制和諧平衡,這對防治神經衰弱、情緒抑鬱、失眠等症大有裨益。


四是改善盆腔血運,增強生殖健康。隨著逆腹式呼吸時的腹部運動,改善了盆腔內的血液循環,增強了生殖系統的健康。如果長期堅持逆式呼吸與提肛運動結合起來,更會起到益腎強精、延緩性腺衰老之妙。對防範卵巢、子宮炎症和男子前列腺增生都有一定的作用。   



佛山洗髓吐納班報名中!


時間:9月18、19、20日(三天)

內容:秘法吐納,強腎固腰法,站樁,打坐,拉筋經絡拍打等

費用:4968元  終身免費復訓

地點:佛山凱泰中心(千燈湖地鐵)

報名方式:王老師:13622715387(手機/微信)



子午門第二十二代傳人,青年武術家,首屆梁山全國功夫爭霸賽功夫王,國際武術散手道黑帶七段。


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劉會進題字

泰州市心聖觀當家人羅發道長題字


     

茶室    

練功廳

王剛老師接受廣東電視臺採訪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呼吸吐納法入門練習方法講解
    眾所周知吐納是練氣方法,吐納者,呼吸也:呼出濁氣,納入清氣。中國古人修煉,歷來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常練吐納使呼吸歸根(即氣沉丹田)形成習慣,保住先天之氣,增強後天之氣。氣足則血旺,外強內壯,調經通絡,固住生命之本。
  • 道家呼吸吐納法,呼吸吐納功法初學入門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元氣,達到養生長壽之目的。道教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吐納術就是一種行氣之法,至簡至易,常年堅持,則可終生受益。常見呼吸方法1、胸式呼吸︰胸式呼吸又叫自然呼吸,呼吸之間胸腔起伏,所吸之氣只到胸腔。
  • 呼吸能瘦還能調節情緒?神奇吐納瑜伽,調節好呼吸後練習更高效
    吐納瑜伽的定義吐納瑜伽,就是在瑜伽練習中的呼吸吐納,不單單是指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吐納一詞多見於道教文獻中,是道家的一種養生方式,講究「將舊的廢物吐出去,將新的東西納進來」。在這種呼吸中,分為內呼吸和外呼吸,內呼吸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中血液與細胞的氣體交換,而外呼吸就是指我們的肺部呼吸。呼吸在瑜伽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 吐納秘訣
    吐納法      一種練功方法。
  • 運動健身上官:吐納有哪些好處?
    01吐納,就是胸腹式呼吸聯合進行,這也是太極鍛鍊的一種呼吸吐納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吐納的好處。1.防治高血壓每天進行吐納能夠有效地降低血壓,如果對身體進行吐納,能夠令所有的肺泡都運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 吐納是什麼感覺呢?
    吐納者,呼吸也。莊子云:「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為壽而已矣。」意即吐出濁氣,納入人體所需之清氣,以幫助培蓄人體內部之真氣,達到修真養性、延年益壽之目的。中華道家修煉,重視「氣」對人體的作用。認為「氣聚則生,氣亡則死。」天地萬物無不需氣以生之。
  • 道家吐納功之秘術,簡單易學,學會不僅祛病強身還能延年益壽
    道家養生著重於自身修煉,道教修性煉命之術,首先講究的是祛病強身,其次著重延年益壽,最後追求長生久視。道教練功鍊氣,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吐納功之秘術一種練功方法。指通過呼出濁氣吸進清氣,或伴隨發音來調整身體各部機能的氣功鍛鍊方法。做法是用滿吸的呼吸法,先把氣呼淨,腹部自然放鬆,然後吸氣使肺部開張,再慢慢把氣呼出去,以此來加強吐納的過程,關鍵是為了換氣。
  • 道家模仿動物得吐納之術,動物是我們的老師,與我們一直息息相關
    孟子在修煉方法上就曾提出「夫志,氣之帥也。」甚至提出由養其夜氣而至平旦之氣,最後養到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道家主要修煉方法之一的吐納呼吸的練氣術,也是模仿鶴伸頸長鳴的姿態,因而把這種吞吐之術稱為「熊頸鶴伸」。
  • 3種道家的吐納功法(氣長了命也就長)
    ,本文將介紹道家的3種吐納行氣方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真人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氣乃人身生命之本,氣行則血行,氣洩則血凝。息乃煉功之根蒂,氣與息合而為積性存命之本源。人之呼吸,起於心肺之間,行於通體百脈。出入於口鼻,一時有一千一百五十息,一晝夜計有一萬三千五百息,多則不善,少亦不利。若倘有增減,久之則非病即亡也。在道家養生長壽的法門中非常注重吐納行氣的方法,主要流行有三種。
  • 洗髓吐納的原理是什麼?
    答:吐納就是呼吸。道家修煉內丹是以丹田為爐鼎,以元精為藥物,以呼吸為橐龠,以神意為火候。橐龠就是風箱,以呼吸為橐龠就是說呼吸器官就像風箱,那來往的呼吸之氣自然就是風。修道煉丹首先要安爐立鼎,其次就是煽風點火,以文武火來烹煉鼎內的藥物(元精),呼吸緩慢深長就是文火,氣急短促就是武火,一般武火是為了烹煉,文火是為了溫養,就像煲湯,一般大火煮沸,再調小火慢慢燉,練功也是如此,一般下手都要用武火,待丹田溫熱就要用文火來溫養,不然一直用武火就要出現「燒丹」的弊端,而小火煨著使之不涼,湯才能入味、好喝。少火生氣正是此意。
  • 呼吸還講究方法?這樣做才算是高質量的呼吸!
    呼吸還講究方法?這樣做才算是高質量的呼吸! 人每分鐘大約呼吸 18 次 一天呼吸 2 萬次以上 呼吸近 20 公斤空氣
  • 壽人壽世之妙術——(熊氏)易筋實效之吐納術 連載
    特別是自由式,需在水裡吐氣,頭浮出水面再吸氣,才能在長距離的運動中,保持呼吸順暢,不會感覺乏力而不前。這也許就是大家最能理解的「吐納術」吧,也體現了呼吸在運動中重要性。在易筋經中,闡述吐納術乃中國獨有之技,是篇亦吐納法門之一種。故練氣者佔多練體者較少。查各種氣功本原多從佛家傳出,佛家之氣功則以印度康藏為著。這與瑜伽運動中,呼吸「去、時、數、專」的要求不謀而合。
  • 運動健身上管:三招呼吸吐納,學會有助養肺
    《黃帝內經》曰「人以天地之氣生」,肺主氣,司呼吸,天氣通於肺,全身的呼吸全靠肺,人體靠肺才能獲得天地之氣,所以中醫十分注重吐納、導引養生。除了改善起居飲食,送你三招養肺的吐納之式,趕快一起學起來。 三招呼吸吐納,學會有助養肺 1腹式呼吸 大多數人,特別是女性,大都採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運動及胸部微微擴張,許多肺底部的肺泡沒有經過徹底的擴張與收縮,得不到很好的鍛鍊。
  • 道教的吐納和科學是不是背道而馳?
    氧化反應說這個衝突之前,我們先來說一下「氧化反應」,人體的器官衰老是因為逐年累月的使用和氧氣的侵蝕,所以會導致加速人類的衰老,大家都知道市面上有很多「抗氧化」產品,這些產品就是延緩衰老的,如果人類直接吸食濃度較高的氧氣,肯定會產生較大的危害,但是我們呼吸的是空氣,空氣中含有氮氣和氧氣,還有少量的氡、氦、氖、氬、氪、氙等稀有氣體和水蒸氣
  • 傳統功法:廣渡吐納術
    吐納均用鼻。每分鐘以5~8次調息為好。如身體條件不允許,也不要勉強。該式導引吐納3~5分鐘,再靜息(靜養30~50秒)。第六式:三吸三呼運氣坐臥均可。如仰臥,兩上肢向頭端伸直。眼半閉,松靜20秒。接連3次吸氣,3次呼氣,呼吸均應有聲,呼吸間隔不可憋氣。這是胸式呼吸運氣法。單練以30分鐘左右為宜。應在室內應開窗通氣,或在室外應選空氣新鮮的地方。坐式練習亦可,兩手放在膝上。
  • 說一說道家內丹術和簡單的吐納法
    修真類小說裡很多描述其實都是引用一些內丹術的修煉方法和術語。而內丹術的集大成者教派是全真教。他們的修煉法門各家各派略有不同,境界則一般可分為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五個階段。小時候體弱多病,劇烈運動完心肺功能可能不是太好,總會有噁心、嘔吐的症狀,我父親就教導了我一套最簡單的吐納的法門,每天早上跑步完呼吸苦難的時候,面朝東方,以站樁的姿勢微扎馬步,然後閉上眼睛,緩慢呼吸,同時想像有一股清新的氣流從頭頂百會穴緩緩流出,流過印堂、人中,過承漿穴,同時要有一口唾液咽下,和氣流通過同步,之後想像氣流緩慢通過廉泉穴,下到氣海,之後這股氣流繞著丹田順時針轉三圈
  • 太極呼吸談
    在練拳過程中,很多人不太願意談論呼吸,只是說要自然呼吸既可。因為一講呼吸,意念就往呼吸上放,容易造成憋氣的弊端。有人還在練一呼一吸與動作的一起一落、一去一回相聯繫。趕上動作慢點,非憋出內傷來不可。然而,隨著練習的推進,關於呼吸又不得不多談一點。在拳學中,尤其是太極拳常用莊子的「常人呼吸在喉,聖人呼吸在踵。」來講呼吸。
  • 道家吐納築基功法
    3.息法(命功有為之法,復歸無為) 首先開口,緩緩吐出體內濁氣,再自鼻中吸入清 炁,用意咽入下丹田(臍下一寸三分,同身寸),以補 充呼出之氣。呼必呼盡,吸必吸滿。吸時小腹圓起,呼 時小腹回收,叫做順呼吸。初學吐納必須如此,這樣口呼鼻吸三次。 然後抿口合齒,舌頂上顎,收視返聽。鼻吸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於丹田。
  • 【休閒養生】常見的呼吸方法
    故自古修禪練術之士、氣功鍛鍊者,入門首重呼吸修煉,運用呼吸通暢任督二脈,使人體小周天能量運行,產生對疾病的預防與對抗能力。以下就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做一簡單說明: 1.腹式呼吸(有意識呼吸) 這種呼吸在進行有節奏的深呼吸時,腹肌會大幅有力地收縮,隨著呼吸的不斷深入,呼吸力度不斷加深,橫膈膜會上下大幅度地活動,胸部肌肉在吸氣時會完全伸展,吐氣時會收縮,此時我們的頭頸部也會配合動作,吸氣時往上伸仰,吐氣時會收下顎動作,帶動脊椎曲線先變直線又回復S形狀。
  • 談人體有氧運動與呼吸吐納術的研究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有氧運動:簡單地講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進行的運動;常規的運動如:慢跑、遊泳、健身操、瑜伽、徒步,以及一些強度不太大的器械鍛鍊,整個過程中能悠然順暢的呼吸,通過代謝掉人體內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來產生供給能量,當然,氧氣的來源為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