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成都女孩看書3000多冊 稱書比電腦更有想像力

2021-01-07 華龍網

芝鶯的書房大概有四五千冊書。

如今,電子產品充盈生活,手機、ipad成了一些孩子的最愛。但成都市泡桐樹小學(西區)4年級學生廖芝鶯卻對這些不感興趣,她最喜歡的還是那一本本浸滿墨香的圖書,雖然才9歲,可她已經閱覽圖書3000多冊。

芝鶯家裡有4個書房,爸爸媽媽用2個,芝鶯用2個。在芝鶯的藏書室中,排列著7排類似於圖書館的鐵書架,上面全部是書,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四五千冊。

芝鶯媽媽說,6個月開始,芝鶯開始看洗澡書、布書等。大量的閱讀開始於2歲之後,不認識字,媽媽就讀給她聽,然後自己看書上的圖畫。到5歲時,芝鶯就已經讀了2000多本書。

小學1年級後,芝鶯就開始自己看書。她的書單幾乎都是自己選擇的,比如鄭淵潔的系列書籍,《哈利波特》、《柳林風聲》等。

芝鶯媽媽說,每年假期,她還會安排芝鶯到各地遊學,芝鶯會自己做好功課,去買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書籍看。

「不過,我也會對她的書單進行把關。前段時間,同學們中開始流行《查理九世》系列叢書。我了解了一下,發現裡面的內容不太適合小孩讀。」於是,芝鶯媽媽就只買了3本給她,同時遞過去的還有《哈利波特》和《魔戒》,對比之下,芝鶯自己放棄了《查理九世》。

現在,芝鶯依舊每天看書,課間、自習課、放學,她以一天一本書的速度堅持著閱讀。因為從小的習慣,芝鶯並不喜歡看電視,也不喜歡電腦、手機遊戲。「因為電視、電腦上的東西都是具體的圖畫,書更有想像力。」芝鶯說。

「我覺得看這麼多書,對她的性格、眼光、涵養的培育都有很大助益。」芝鶯媽媽說,大家出去旅遊,芝鶯最喜歡的地方就是博物館,喜歡去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看的書多了,見識和眼光都提升了,懂的東西也多了。」

書香童年

親子閱讀 爸爸在哪兒?

近年來,書香之家、書香校園的活動在成都市各個區市縣開展。記者調查發現,在學校中,閱讀量最大的依舊是小學與大學,初中與高中學子因學業壓力讀書相對較少。不論哪個年齡段,學校都會在開學時或放假前開一些書目、書單,不過能夠將書單一一消化的學子並不多。而往往父母不愛讀書的,孩子基本缺乏自主閱讀的主動性。

世界閱讀日前夕,成都市錦西外國語實驗小學副校長李海蓉下發了150份調查問卷,15個問題涵蓋到家庭閱讀的各個方面。

比如讀書與否,閱讀量,書目名稱等等。第15個問題為「在家裡,是誰陪你讀書?」選項有A母親,B父親,C父母一同,D其他家庭成員。讓李老師感覺驚異的是,有132份問卷都選擇了A選項,選擇B與C的寥寥無幾。於是,學校掀起了「書香之家,爸爸在哪兒」的質問,想倡導父親更多地介入親子閱讀。

8歲女孩曾子涓的爸爸從事通信行業,常常會整個月到外地出差。不過這並不妨礙他與女兒的親子閱讀:在家時,他會和女兒共讀;出差時就提前約定好一起讀的書目,每天晚上電話交流讀後感。

在這個家庭,每天都會保證孩子睡前半小時的閱讀,白天則不定時讀書。媽媽趙惠芸告訴記者,她也非常享受親子共讀的樂趣,常常全家一起比賽誰先讀完一本書。

兒童閱讀 功利性壓童真自由度?

近年來,在教育界、出版界出現了關於「兒童閱讀是否帶有巨大的功利性,而少了一份童真的自由度」的疑問。昨日,記者採訪到幾位一線教師。

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初三教師李卉說,因為考試孩子不得不在越高的年級減少閱讀,也因為目前的網絡閱讀太過自由與碎片化,教師和家長不得不幫助孩子篩選書目,這可能限制了孩子的自由閱讀。

不過,在金牛區任教10多年的她認為,從6年前區域開始做親子閱讀與書香校園後,閱讀現狀已經比往年得到很大改善。「如果考試中多涉及一些閱讀的內容,或許還能刺激孩子更寬泛的閱讀。」

人北小學李蘭老師關注兒童閱讀多年,她表示民族閱讀習慣的改變必須起始於家庭與學校,在孩子兒時通過由家長老師帶領閱讀,家長也應該充分相信孩子。老師們表示,應該先談整體性提高閱讀率,再談及幫助孩子更自由地閱讀。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菲菲肖笛

相關焦點

  • 10歲女孩已發表詩歌等作品近200篇(首),9歲加入中國詩歌學會
    祁陽10歲女孩申雨霏已發表詩歌等作品近200篇(首),9歲加入中國詩歌學會、廣東清遠市作家協會——「會有一個夢成真」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躍兵通訊員 唐書東 劉志軍「六一」兒童節前夕,一首小詩《種夢得夢》在廣大詩歌愛好者中流傳:「我要把今天美妙的夢/種在地裡/一月後/會有一個夢探頭/一年後/會有一個夢成真。」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3-12歲孩子必讀的優秀科普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從古代開始人們對於科學就充滿了想像力,為什麼鳥會在天空中飛行?當一塊流星飛過時,古人會想為什麼晚上會有石頭從天空中滑落?當然,古人是無法說出準確的科學根據,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卻一直推動著後人不斷想像和嘗試。
  • 閱讀行為調查:讀者稱紙質書更有讀書的味道
    原標題:閱讀行為調查:讀者稱「深閱讀」仍需紙質書 又是一年閱讀季。此前,第十三次全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數位化閱讀迅速增長,中國成年國民日均手機閱讀時長首次超過一小時。這一結果引發了不少人紙質書閱讀現狀的擔心。21日,記者在走訪國家圖書館時發現,偏愛傳統紙質書閱讀的仍然大有人在。
  • 我是這樣買書存書的,你得別像我天天看書脊
    既使第2版第1次印刷的書,也是在第1版第n次印刷基礎上修訂而成,也比第1版第2次印刷和第2版第2次印刷的兩種二印本更有閱讀和保存價值。有書友說,是第一版,其內容都一樣啊,還有書友說,那是過去,現在電腦排版了,第1次印刷的和第19次印刷的沒有區別了,我看未必。若從純粹閱讀角度看,可以說沒啥區別,但從讀存兩個角度同時看,還是有區別的。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首次發聲→
    成都20歲確診女孩首次發聲→ 2020-12-09 1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培養孩子想像力,這4步簡單易行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一項針對孩子想像力的調查在全球21個國家進行,結果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家長在孩子童年時期就將孩子的想像力扼殺在搖籃裡,家長們沒有認識到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孩子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家長要做的,應該是把這個世界的精彩呈現給他們,而不要急著將大人們理解的世界告訴他們。影響孩子想像力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數原因是與家長們的教育方式有關。
  • 15歲女孩屈詩穎上北大,一二年級語文和數學加起來都不及格
    湖南新邵15歲女孩屈詩穎2020年高考696分上北大,誰也不曾料想到一二年級語文和數學加起來都不及格?在 2020年的北京大學新生中,有一個最小的女學生——她:15歲她:高考成績696分她:還是她們縣城的理科狀元這就是人們常常說的天才少女!她是誰?她是湖南省新邵15歲女孩屈詩穎!
  • 更大更舒適!來廣圖洛浦分館看書
    附近公交車站有新園路站、麗江路口站、南浦大橋南站、南浦橋南站,步行約7分鐘。  有什麼特色服務?  新的圖書館擁有約600平方米的空間,將劃分兒童閱讀區域、電子閱覽區域、讀報區域、看書自習區域、親子活動區域、文化走廊等。少兒圖書約有 5000冊,成人圖書約有2萬冊可供讀者閱讀和借閱。
  • 讀書寫書愛書 陳剛有書癮
    走過28個省市自治區,徒步行程6萬裡,出版4部書籍,拍攝3萬多張照片,舉辦4次大型攝影展,沿途為希望工程開展100多場演講,動員社會力量救助了20多名貧困學生,這就是當過農民、記者、主編的「獨步中國第一人」陳剛。  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陳剛是一個尤其愛讀書的人。
  • 雙十二不知道買啥書?我把最近入手的5-9歲童書分享給大家
    適合年齡範圍在5-9歲(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小學低中年級)本書單主範圍比較雜,有故事繪本,有故事類橋梁書,有地理歷史類科普,有古典文學傳統文化方面的童書。2 《少年讀西遊記(全三冊)》同名書網上有很多,我推薦的這套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這套書比較適合小學低年級從繪本版西遊記向純文字過渡階段的閱讀。全套3本基本是將西遊記主要的情節以孩子能夠看懂的語言呈現。
  • 德國好奇狗陪你學:數學啟蒙不只是數到一百,更重要的是這種思維
    這套書目前紮起整個歐洲已經暢銷了30多年,整套書共13冊,引進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先進的教學理念,將數學啟蒙知識和各種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學齡前兒童的性格特徵及學習能力,專業地設定了科學的學習步驟,在數學遊戲過程中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提示和幫助,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步入奇妙的數學世界。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密接者91人!成都確診女孩一般接觸者4725人 成都...
    成都女孩趙某在不知自己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下,前往多家酒吧引起爭議。12月8日,央視新聞針對此事發聲,認為不論這名女孩是否要對疫情傳播負責,都不應當曝光她的個人信息。"我們當前面對的敵人是疫情,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確診病例中有一位20歲的姑娘趙某,另外兩例,是她的爺爺奶奶。
  • 9歲女孩一幅畫賣十幾萬,一畫難求!被稱為當代「梵谷」
    最近,網上有個9歲的小女孩火了!因為她的一幅畫賣到十幾萬,售價比李湘女兒王詩齡的畫都要貴!網友紛紛直呼:太優秀了!但真的去瞧了,就會覺得貴的有道理!更不得了的是,她5歲就辦畫展,驚豔世界。哎,當別人的小孩子還在玩泥巴時,她已經靠著一幅幅的畫,給家裡掙下了至少一套房。會畫畫的人生,到底有多賺?
  • 閱讀不是只看書那麼簡單,對孩子的影響,遠比你想像中更重要!
    這個功能很重要,當孩子們從閱讀圖畫書在進展到文字書時,他們必須想像文字背後發生的故事,才能幫助自己理解文章的涵義。這也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的想像力。三、不論貧富,只有有豐富的閱讀環境,就能在家活化孩子腦部發展。
  • 北京二環邊上文創園裡的童書博覽會,4萬多冊國內外少兒圖書匯聚
    北京二環邊上文創園裡的童書博覽會,4萬多冊國內外少兒圖書匯聚北京有不少文創園,不僅是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也是拍照愛好者們的網紅打卡地,以798最為有名了吧,無奈離得太遠,也只去過一兩次。北京2020中國童書博覽會,4萬多冊中外優質少兒圖書亮相,值得逛。在天寧1號的這期博覽會分為四個展區,都有明顯的標誌,進門後沿著五彩地毯一路前行就好,各個區域分布期間,剛好可以繞園區一大圈。各個童書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攤位,總共有35000多本中文版的童書和5000多本原版外文書,很多都有折扣。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沒想到:比新冠更可怕的是網暴!
    事件始於成都一名20歲的新冠確診女孩(此文稱呼為「姑娘」,不合適),她原本只是2020這個操蛋的疫情年中無數名不幸者其中之一,她本是新冠疫情的受害者,對很多人來說無非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偏偏因為一些戲劇化的吃瓜效果,關於女孩的討論方向從新冠直接轉向了私生活。
  • 看書沒用?38歲下崗工人靠業餘看書,被復旦大學破格錄取成為博士
    因為蔡偉對古書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語習慣都爛熟於心,甚至比許多專業研究者更熟悉,他比普通人更容易融入到古代的語言環境中,對於古人的行為和想法更能夠感同身受,時間久了,對古書有了觸類旁通的能力。裘先生就是被蔡偉對古代典籍和古文字學的真心熱愛,給打動了,萌生了想幫他一把的想法。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發聲說了什麼?遭網暴成都女孩:我也是受害者 央視...
    12月9日上午,趙某通過今日頭條以實名認證的方式首次對外發聲,稱自己正在醫院治療,「實在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攻擊我,我只是不小心感染了新冠,我也是一個受害者」。12月8日,成都衛健委通報一名20歲女子趙某確診為新冠肺炎,趙某奶奶此前於7日確診。趙某活動軌跡包括多家酒吧,引發大量議論,其個人隱私疑被洩露。12月9日,趙某在網絡發文。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照片」系盜用!照片主人報警了
    「成都20歲確診女孩照片」傳播?照片主人報警了昨日,成都公布新增本土確診病例軌跡,其中一名確診患者20歲姑娘趙某,因活動區域較大且停留場所主要集中酒吧等,引發眾多網友評論。其中還有一張女孩穿白裙子、坐在車內的照片也在朋友圈及各大視頻平臺熱傳。據報導,8日中午,擁有11萬粉絲的湖南女孩小瑤在微博上闢謠,稱網上被熱傳的照片,是自己的,該照片被人盜用。對於照片被盜用一事,其已報警。
  • 成都20歲確診女孩分享隔離心得:醫護很貼心
    本報訊 12月8日,成都市公布4例新增確診病例詳情,其中一名20歲確診病例趙某系7日確診病例盧某、趙某孫女。有網友直接稱趙某為「轉場皇后」,趙某的個人信息也被「人肉」曝光,其真實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出現在各大網絡平臺,遭到無數謾罵與質疑。12月9日,成都確診新冠肺炎的女孩趙某在網上發表聲明,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向成都市民致歉,希望大家都能配合防疫,早日戰勝疫情」。  同日下午1點,四川成都20歲確診女孩趙某再次發聲,首先她感謝大家的善意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