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還是騙子?「我們」該如何評價阿姆斯特朗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ESPN發行的關於蘭斯-阿姆斯特朗的紀錄片《Lance》已經在美國和國內播放完畢。本片由美國著名人物傳記片導演Zenovich操刀,採訪了大量當事人和利益相關方,分為上下兩集重新帶人們回到那個複雜的爭議年代。

文 / 蕭深

本文沒有那種「非此即彼」的結論,更不會「語不驚人死不休」。只想看看觀點的朋友可以現在就關閉網頁,免得浪費時間。

的確,人的命運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這實在是至理名言,放在阿姆斯特朗身上也再合適不過。如今圍繞阿姆斯特朗「英雄」和「騙子」的兩極化評價,都離不開非常重要的歷史環境。

阿姆斯特朗之所以成為「英雄」,前有勒蒙德成為美國第一個環法冠軍的輿論鋪墊,中有他自己戰勝癌症重返賽場的勵志故事;後有「費斯蒂納事件」給環法乃至公路自行車運動帶來的信譽危機。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自行車需要一個能夠扭轉乾坤的偶像(而且這個人還沒有歐洲背景,是個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的奪冠可謂恰逢其時。

這些是阿姆斯特朗「成功」的重要基礎。一個既有美國夢特徵,又有普世性價值的英雄故事,搭配一個需要走出興奮劑陰霾的百年傳奇賽事品牌,再加上一項挑戰自我和極限的運動,商業-健康-社會-公益屬性都得到了統一。

現在看來這當然是一種歷史的諷刺,但在當時卻是所有的利益相關方(贊助商、賽事方、項目管理機構、媒體)都喜歡的完美劇本。

而阿姆斯特朗之所以也成為「騙子」,既有他自己長期服藥的既成事實、有蘭迪斯的案發及爆料,也有「港口行動」導致費拉裡醫生倒臺及一批名將落網。在這種環境之下,阿姆斯特朗跌落神壇其實只是時間問題,而當初在神壇上站得多高,這回就一定跌得多慘。

這些是阿姆斯特朗倒臺的重要基礎。一個「英雄」的誕生從不只是他自己的功勞,一個偶像的坍塌也必須要多重因素來推動。當隊友、對手、合作夥伴一個又一個落馬的時候,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哪怕阿姆斯特朗不選擇復出,結果也很難產生變化。因為他作為目標實在太大,牽涉的利益也太多。

《Lance》這部紀錄片的導演Marina Zenovich,對上述兩大與自行車運動相關的歷史進程都有比較清晰的把握,讓我們可以回到那個時代重新審視和興奮劑有關的問題,而不是只通過阿姆斯特朗來講出他所謂的「真相」,這無疑是本片的成功之處。

但也許是囿於篇幅限制或處於其他考慮,本片並沒有機會從更寬廣的歷史視角進行分析,真正去觸及那個時代全球體育圍繞興奮劑問題的困局。

在商業化進程越發深入但相關制度又不十分健全的背景下,多個項目(特別是多個大國)都出現了嚴重的興奮劑問題(比如田徑、遊泳、舉重)

國際體育組織的腐敗給包括反興奮劑工作在內的全球體育事業造成了很大影響(比如那個時期出現的,類似鹽湖城冬奧會賄選醜聞這樣的轟動性事件)

檢測技術的局限,使得當時反興奮劑工作的難度遠大於現在。

這些問題不去深入分析,就很容易讓公眾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偏見:只有自行車運動(公路自行車)才是興奮劑的重災區,而這個項目的特點(對耐力的超高要求)更導致了興奮劑使用的泛濫。如今網際網路關於阿姆斯特朗和興奮劑的許多爭論,就是建立在這種偏見的基礎之上,自然討論不出多麼有價值的結論。

至於輿論上另一種對人們誤導很深的觀點則是:體育和政治無關。這種觀點把美好的設想等同於現實,將複雜問題過度簡單化,最後結果就是把大家越帶越偏。

實際上,一切涉及全球化的領域都避免不了政治利益,一切需要大工業化的行業都不可能不涉及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互為表裡,才構成今天全球體育產業的真實面貌。

阿姆斯特朗的事件當然不會例外。在成為環法冠軍之後,他就已經不是一個人那麼簡單,而是一個規模龐大、屬性複雜的利益集團的代言人。

這部片子的下集,當談到那些贊助商48小時內紛紛閃電般解除合同,導致損失了多達7500萬美元時,他言話間的那種憤懣、不甘、無奈都詮釋了問題的複雜性。而「複雜」恰恰是阿姆斯特朗在採訪當中說出的一個關鍵詞。

但阿姆斯特朗沒有真正說出的是,當年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走上神壇,甚至逐漸具備主宰一切的力量(比如對勒蒙德,比如那些對說真話者的起訴),更離不開這個利益集團的推波助瀾。某種程度上說,成敗皆繫於此。

所以,關於是否服用興奮劑問題的結論可能是簡單的,但如何評價興奮劑事件的相關人物從來都沒有那麼簡單。想用一種觀點就把一個人物說清楚,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特別是這個人如果距離現在越近,就越不可能說清楚。

這時候你大概就會明白,我為什麼在文章開頭寫了那樣一句話。因為,「我們」的觀點和結論多數時候都不重要,因為「我們」從來都不掌握事情的主流與本質。儘管在這個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會不斷有聲音鼓勵「我們」去表達(就像鼓勵年輕人去消費一樣),但真正推動事物前進的從來都不是「我們」,也未必是「阿姆斯特朗」們。

相關焦點

  • 阿姆斯特朗究竟是抗癌英雄還是體壇...
    一個傳奇神話幻滅成欺世盜名之徒,這摧毀了多少公路車愛好者的思想殿堂,很多人在看了這部紀錄片之後也發表了各自的感概。 外國網友汙言穢語不斷,雖然這個紀錄片相當真實,但阿姆斯特朗的「自爆」並未贏得任何尊重,有網友表示:「如果你不是非常討厭蘭斯-阿姆斯特朗,顯然他在ESPN拍的這個紀錄片幫你解決這個問題。」「這太有趣了,蘭斯-阿姆斯特朗還可以剪輯出一個片子,現在來看更像是一個騙子和蠢貨了!」
  • 如何讓阿姆斯特朗在《蘭斯》中敞開心扉?採訪之前先鍛鍊一下
    前環法七冠王阿姆斯特朗的新紀錄片《蘭斯》正在熱映中,這部紀錄片深入挖掘了這位傳奇車王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在第一季中,我們看到阿姆斯特朗承認他從21歲時就開始服用興奮劑,他1996所患的睪丸癌也有可能是由於服用興奮劑引起的。眾所周知,阿姆斯特朗並不是一個很坦誠的人,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騙子」。
  • 這不是阿姆斯特朗迴旋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嗎!
    如果你也想獲得生日祝福,請給萬事屋留言「暱稱+出生年月日+星座+地區+描述」例:旁白君,19**年,6月26日上海,我就是我,是不一樣的旁白君歡迎關注萬事屋,隨時查看銀魂的最新動態最深刻的應該是萬事屋竟然堆出了一個矩形的阿姆斯特朗炮跟我一起念!阿姆斯特朗迴旋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還原度真TM高啊!自己跟著學!
  • 阿森納歷史上的今天:10月31號,緬懷傳奇邊鋒阿姆斯特朗
    2000年的10月31日,阿森納傳奇前鋒,喬治·阿姆斯特朗 ( George Armstrong)突然去世,年僅56歲。在他去世後的俱樂部第一場比賽上,全場特為他默哀1分鐘,球員們臂纏黑紗以悼念這位先輩,效力俱樂部16年之久的一代傳奇巨星就此隕落。
  • 環法車王阿姆斯特朗現狀!曾治癒癌症並奪環法7連冠,今兩鬢斑白
    說起自行車運動,人們就會想起一個人,那就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這個迄今為止在自行車運動史上最為傳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阿姆斯特朗,1971年9月出生於美國。即使如此,阿姆斯特朗和他的母親沒有放棄,最終奇蹟般康復!阿姆斯特朗也因此成為全世界勵志故事的榜樣!癌症痊癒後的阿姆斯特朗繼續騎上他心愛的單車,穿上他那標誌性的黃色騎行服,徵戰世界各種賽事。
  • 【無線電史話】現代無線電技藝之父—艾德恩‧霍華‧阿姆斯特朗
    ,這錯誤就是未能及時申請專利而拖到畢業之後才進行,另一項就是在申請專利時,只提「接收」字眼。一畢業,阿姆斯特朗馬上接受哥倫比亞大學的助理教職的工作,開始教起「無線電」這一科目。 阿姆斯特朗把他發明的接收機裝在厚重的盒子裡頭,在米契爾‧普金教授實驗室中,舉行了兩次展示會。
  • 環法「七冠王」阿姆斯特朗紀錄片上線,自述跌落神壇後的日子
    傳奇車手跌落神壇,比沒收成績更糟的還有一落千丈的口碑。圍繞在阿姆斯特朗身旁的批評和謾罵,在這次紀錄片上線後,又一次攀升到了頂點。諸如「騙子」、「蠢貨」之類的評論,足以可見服用禁藥這一欺騙行為,究竟有多麼喪失民心。 但作為一部紀錄片,「真實」是阿姆斯特朗最想展示的特點。面對鏡頭,48歲的阿姆斯特朗也敞開心扉,揭露了不少往事。他透露,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被繼父虐待過;承認為了爭冠,早在21歲就開始服用興奮劑;同時,他也並不否認罹患睪丸癌與使用興奮劑有關的事實。
  • 阿姆斯特朗的太空服是胸罩廠造的?
    沒人知道那個哥倫布踏上新大陸穿的一身什麼行頭,但在1969年7月20日,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踏出「自己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的時候,我們知道他穿著的是專門為任務定製的太空服,型號A7L,編號 056。
  • 《登月第一人》暗示了阿姆斯特朗生命中悲慘的一面
    影片充滿了讓人讚嘆的激情與狂喜:它渴望能對這次生存冒險有公正的評價,以及從另外一個星球回望地球的讓人思緒萬千的經歷。之後,就是這個小心謹慎、平淡無奇的男人說了一句引人注目的話,振奮了整個世界,也驚嚇到了他的夥伴,他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他指的不是「一個人」,還是說他說的話被我們聽錯了?)
  • 兩個阿姆斯特朗相繼出事 傳奇變成了最大的騙局
    兩個阿姆斯特朗都曾經是世界的英雄。但最近,兩個阿姆斯特朗相繼「出事」了。  43年前,載人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成功發射。當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時,他成為人類歷史上登月的第一人。8月25日,尼爾·阿姆斯特朗因患心血管併發症離世。  另一個阿姆斯特朗從1999年到2005年在世界自行車最高水平的環法賽中,連續七次獲得總冠軍,創造了職業自行車車手的奇蹟。
  • 阿姆斯特朗因環法服禁藥遭暴力:走哪都會被爆粗口
    本文轉自【網易體育】;在ESPN播出的關於阿姆斯特朗的紀錄片中,這位因服禁藥被剝奪七個環法冠軍的車手,承認因為在環法自行車賽中作弊,永遠被一些人貼上了「服藥騙子」的標籤,走到哪裡都會別人指著鼻子罵,自己沒辦法,只能花錢消災。
  • 「知識點」阿姆斯特朗你認識嗎!那他的這些事情你可能不知道?!
    紀錄片《阿姆斯特朗 未解之謎 》當中記錄了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在這部紀錄片中雖然沒有很多隱秘和秘密告訴大家,但是讓大家認識即嫦娥之後登上月球的人。記錄篇中所有內容都是通過採訪阿姆斯特朗的親朋好友獲取,紀錄片主要也是採訪的形式展現了阿姆斯特丹的一生不平凡的路程。小時候的阿姆斯特朗是一個,喜歡幻想的少年,也是一個很聰明的小孩。
  • 阿姆斯特朗職業生涯回顧 抗癌英雄書寫環法傳奇
    阿姆斯特朗1992年開始職業自行車生涯,1999年世界排名第七,並於當年代表美國的郵政車隊獲得環法大賽的車手總成績冠軍。之後直到2003年,他又連續五次奪冠,平了西班牙車手安杜蘭等創造的環法五連冠的紀錄。2004年,阿姆斯特朗再次奪得環法車手總冠軍,成為環法歷史上首位連續六次奪冠的車手。
  • [科普]足球到底該叫「Soccer」還是「Football」?
    該報紙發起了一項投票,他們應該把這場世界「圓球」大賽稱作「Soccer」還是「Football」?投票結果是,大部分人認為「Football」才是正統。那為啥美國人會把足球叫做「Soccer」呢?其實這是跟英國人學的。對於一小撮美國球迷,對此是不能苟同的。但我們現在終於搞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 「職場導師說」自我評價怎麼寫?一句話公式創作優秀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主要是呈現個人過往職業經歷中的亮點、閃光點、崗位匹配點。同步,自我評價也是和其他的候選人快速形成區分度,讓HR/面試官看到您的簡歷後,心中對於您的背景和能力有清晰的認識,快速幫助HR/面試官梳理清晰的人物畫像。
  • 阿姆斯特朗稱未成殺人犯是奇蹟 記者:他邪惡至極!
    而不得不提的是,《每日快報》首席體育記者尼爾-斯奎爾斯在ESPN紀錄片與阿姆斯特朗進行對話後,對阿姆斯特朗有了評價,在這位記者看來,阿姆斯特朗雖然承認服藥,可並不值得同情。在英國《每日快報》看來,阿姆斯特朗參與紀錄片拍攝,目的是為了修復個人形象,畢竟他過去犯下了服藥罪行。然而斯奎爾斯在與阿姆斯特朗對話之後,表示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比以前更無法同情這個一直服藥的騙子了。
  • 為什麼eBay信用評價被移除?eBay信用評價規則介紹-雨果網
    2、含有褻瀆、粗俗言詞、種族歧視或是成人內容的信用評價。雖然 eBay 反對會員使用諸如「欺詐、說謊、騙子、仿冒者、詐騙犯」這類煽動性字眼,但是eBay並不會主動移除這類言辭。 3、含有可辨識會員個人身份資料的信用評價,例如:真實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電郵地址等。 4、任何提及 eBay、PayPal 或執法機關調查內容的信用評價。
  • 「速い」還是 「早い」該怎樣區分呢?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はやい」(可以寫作「早い」和「速い」)這一組兩個詞彙的區分使用,當作語言知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一定の距離を動くのに(あるいは,一定の行為をするのに)要する時間が少ない為運動到某段距離,(或為了要做某個行為)所需時間較少也就是說「速い」如同字面一樣強調速度上的快,時間上的短之意。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在商業世界裡,這一套標準是為了不同程度的滿足「資本」無止境的對於利潤增長的需求。 而無限遊戲的基本前提是:讓遊戲進行下去。在無限遊戲裡,死亡是不可逾越的邊界,與之相比,其他的邊界和被邊界所催生出來的「標準」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而這樣的世界觀幾乎可以解答作為一個人類的終極問題:我們的一生究竟該如何度過?
  • 「武術大師」還是江湖騙子?馬保國鬧劇該如何收場
    提到中華武術,我們想起的原本應該是誰?葉問,李小龍,張三丰,還是霍元甲?網友@努力搬搬搬磚: 「他知道自己是騙子,我們也知道他是騙子,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個騙子。只有這家無良媒體還在故作認真的採訪他,真的是為了流量臉都不要了。網友@憤怒的醜男人: 「這種人要能掙錢就是社會觀價值觀的倒退。不管這樣只要紅了就能掙錢的時代該結束了。不能沒有底線沒,是非不分想盡一切辦法去紅。不能打擊一個,要打擊幕後推手,後面的黑經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