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種主食,大米及其製品是我們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食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發現家裡的米放的時間一長,就會長出米蟲來。特別是到了夏天的時候,空氣溫度高,溼度大,在這種環境下大米更加容易生蟲子。我們在買大米的時候,並沒有看見蟲子,為什麼在家裡存放一段時間就長蟲子了呢?
米蟲,學名叫米象,又名蛀蟲、鼻蟲。它主要寄存在大米上,以大米為主要食物。米蟲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它的繁殖速度比其它蟲子高出10%左右。它們以米為食,最後會掏空米粒,自己身體上會沾滿白色的米粉。
大米中產生的蟲子是從哪裡來?其實主要有三個途徑:
大米在收割之前就被寄生了,而且在米裡面產卵了。還在稻田的時候,蟲卵早就附著於沒有收割的稻穀中了。由於體型較小,同時蟲卵不是在稻穀表面而是粘在米粒上,所以在收割和加工的過程中這些蟲卵也難以去除。
大米在加工和運輸的時候粘了蟲卵。大米上的蟲卵比較小,肉眼一般很難看到,同時,有很多人在買大米的時候數量囤得比較多,放在家裡慢慢吃上兩三個月。等到溫度合適的時候,這些蟲卵就會孵化出來,由於大米本身就是很好的食物,因此繁殖速度比較快,等你發現的時候蟲子已經大量孵化出來了。
裝米的桶或者袋子裡面本來就有米蟲。因為裝米的桶或是袋子常年循環使用的,因此,裡面可能會隱藏著比較多的蟲卵,它們遇到合適的溫度和溼度就孵化了,因此也就生蟲了。
大米長蟲了,還能吃嗎?
小編提醒大家:大米長蟲是非常正常的現象,這說明這種大米是真正綠色的,沒有放藥物進行燻蒸處理,這樣的大米是一種健康的大米。因此,大家看見米蟲不要慌,它們的存在說明大米沒有健康隱患,而且它們本身對人體也沒危害。把米蟲清理乾淨以後,將大米加工成食物是可以正常吃的。建議平時大家平常在選購大米時,選重量適當的,包裝好,有品質保障的優質大米。
很多人為了防止大米長蟲,會經常把大米拿出去曝曬。但是,生蟲的大米最忌暴曬的,米蟲雖然怕光,但是當它們受到陽光暴曬時,它們會鑽到米粒的最中間去,躲在蟲蛀洞裡不出來。而且它們受威脅後會加速繁殖後代。因此將大米暴曬不但殺不了蟲,反倒使米蟲更多。同時,暴曬會使大米的水分大量流失,從而讓大米變得非常粗糙,而且易碎,色澤也更難看,煮熟後的口感極差。
發現大米生蟲後不能拿到太陽底下暴曬,那麼,大米生蟲應該怎麼處理呢?
可以提前做好預防。任何生物的存在,都需要氧氣。因此,家裡裝米的桶子,最好有良好的隔離性,防止氧氣進入桶內。取完米後,要把蓋子擰緊,同時存放在陰涼的地方,這樣就能保持乾燥不容易長蟲。如果裝米的桶用太久了,密封性不大好的話,建議再買一個新的裝米桶。
大米如果已經生蟲了,但不是很嚴重,那麼可以將大米放入冰箱中冷凍,最少冷凍24小時後取出來,這個時候,蟲子都硬邦邦的啦,直接把它們挑出來就可以了。大米冷凍後不會影響它的口感。值得注意的是,冷凍並不能完全將裡面的米蟲全部凍死,一旦恢復了室溫,沒有凍死的蟲子就會甦醒過來,並且加速繁殖,所以冷凍完了以後一定要及時將它們挑揀出來。
為了防止長蟲,還可以使用驅蟲法。將幾顆大蒜、一把花椒、幾個八角一起用紙包好,埋在大米裡。這幾種食物因為都帶有比較特殊的香味,它們有驅蟲的作用。這樣就可以防止大米長蟲了。如果隔一段時間這種味道變淡了,可以再重新更換新的。
將幹海帶埋在大米裡也可預防長蟲。我們準備2個乾淨的口罩,口罩的透氣性要好,然後將幹海帶剪成條狀。把幹海帶包在兩個口罩的中間,然後將其封住,放在大米中間。由於幹海帶具有很強的吸溼能力,可以降低大米的溼度,排除長蟲的條件,而且可以有效防止大米發黴。而幹海帶的海腥味也可以驅蟲。
這些方法,您不妨試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