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有超過5000萬人患有創傷性腦損傷,幹細胞有何治療潛力

2020-12-12 騰訊網

近日,許多讀者看了CCTV-10報導的《植物人重生記》之後,表達了對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關切。那個,腦損傷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為何臨床研究用了幹細胞來治療?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研究進展如何?

中國是腦損傷「高發地」

根據2019年發表的「中國的創傷性腦損傷」文章中的數據,全世界每年有超過5000萬人患有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在全球人口中,有大約一半人口在其一生中可能患有一次或多次創傷性腦損傷。

2017年底,中國患有創傷性腦損傷的人口超過1.39億,約佔世界人口的18%,據估計,中國的創傷性腦損傷人群死亡率約為每13例/10萬人。中國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絕對數量超過了其他大多數國家,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巨大負擔[1]。

創傷性腦損傷是一種導致正常腦功能破壞,並導致嚴重的身體、認知和情感障礙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學主要包括打破血腦屏障,廣泛的神經炎症,瀰漫性軸索損傷和神經退行性病變。

腦損傷的主要病理變化包括正常組織結構的喪失,神經元細胞的破壞和內部環境的紊亂,其中神經元細胞的損傷是關鍵。目前,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高壓氧,無創性腦刺激,任務型功能性電刺激和行為療法。而且到目前為止,尚無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2]。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幹細胞療法的發展為腦損傷的治癒提供了可能。

幹細胞治療創傷性腦損傷的臨床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它的「歸巢」能力、強大的分化能力,以及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修復受損神經的能力,這些優勢為腦損傷的幹細胞療法奠定了基礎。

早在2008年就有研究人員進行了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臨床研究[3]。在這項臨床研究中,7名接受顱腦外科手術的患者被移植了間充質幹細胞。外科醫生直接將間充質幹細胞注射到受傷的腦組織,並向患者靜脈注射10^8到10^10個間充質幹細胞。隨訪6個月後發現患者的神經功能明顯改善,未發現毒性證據。

2017年的一篇研究性文章公布了一項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創傷性腦損傷的I期臨床研究:間充質幹細胞通過靜脈內或鞘內注射到10名嚴重腦外傷患者。細胞移植後,血清神經生長因子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顯著增加,在隨訪的6個月中,患者的神經功能得到改善,沒有死亡或不良事件發生[5]。

2019年,《朝日新聞》報導日本的再生醫療公司SanBio已經完成了一項包括61名腦損傷患者的幹細胞藥物治療研究。研究小組將這種再生醫療產品注射到46名外傷性腦損傷患者的大腦損傷部位,並和沒有接受注射的另外15名患者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接受注射的患者手腳運動機能有明顯改善。並證明與對照組相比,給予間充質幹細胞藥物的治療組已經達到主要終點,患者的運動功能有統計學意義的改善。研究成果在美國的神經外科醫學學會上進行了報告。

除了間充質幹細胞,也有採用神經幹細胞來治療腦損傷。2012年,國內學者發表的文獻報導了神經幹細胞移植對重度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4]。研究對象為60例年齡8-61歲均為各種因素導致重度顱腦損傷患者,他們在入院時均呈昏迷狀態。研究者採用局部、靜脈、鞘內、介入4種途徑將神經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對照組為未經幹細胞療法治療的重症腦損傷病患。經過3-6個月隨訪,發現4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改善, 其中意識狀況與肌力肌張力改善最為明顯。下表為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除了以上研究結果外,通過ClinicalTrials.gov網站查詢,包括已完成或正在進行的各類幹細胞治療創傷性腦損傷的臨床研究項目達18項,其中有7項已經完成。雖然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臨床研究中還存在樣本量較小的問題,但是已報導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療法具有積極作用,更多的臨床試驗開展是值得期待的。

展望

腦損傷患者經過幹細胞治療後,其受損的神經組織中神經細胞的信號傳遞等功能有所恢復,且能夠減輕和消除各種功能性障礙,從而達到臨床治療的目的。未來,仍需從動物實驗以及初步的臨床實踐拓展到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為這類療法的臨床應用奠定基礎。隨著幹細胞療法的高速發展,各個研究過程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春天」將很快到來。

參考文獻:

[1] Jiang J Y, Gao G Y, Feng J F, et 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na. The Lancet Neurology, 2019, 18(3): 286-295.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18)30469-1

[2] Xiong, Y., Mahmood, A., Lu, D., Qu, C., Kazmi, H., Goussev, A., et al.

Hist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mice null

for the erythropoietin receptor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rain Res, 2008, 1230,

247–257. https://doi.org/10.1016/j.brainres.2008.06.127

[3] Zhang, Z. X., Guan, L. X., Zhang, K., Zhang, Q., and Dai, L. J. A combined procedure to deliver autologous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to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ytotherapy, 2008, 10, 134–139.

https://doi.org/10.3389/fncel.2019.00301

[4] 康建華,楊建平,賀小望.幹細胞移植技術治療重度顱腦損傷臨床研究[J].江西醫藥,2012,47(12):1076-1078.

https://kns.cnki.net/KXReader/Detail?TIMESTAMP=637407838489218750&DBCODE=CJFD&TABLEName=CJFD2012&FileName=JXYY201212021&RESULT=1&SIGN=spCRY8%2b6ObU2dpoNJbJ%2byySk%2bw0%3d

[5] Wang, Z., Luo, Y., Chen, L., and Liang, W. Safety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xp. Ther. Med, 2017, 13, 3613–3618. https://doi.org/10.3892/etm.2017.4423

相關焦點

  • 全世界每年有超過5000萬人患有創傷性腦損傷,幹細胞有何治療
    近日,許多讀者看了CCTV-10報導的《植物人重生記》之後,表達了對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關切。那個,腦損傷是一種怎樣的疾病?為何臨床研究用了幹細胞來治療?幹細胞治療腦損傷的研究進展如何?
  • 幹細胞療法改善創傷性腦損傷有獨特優勢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臨床上常發生的一種因頭部被撞擊、突然加速或者突然減速等機械力造成的腦部損傷疾病。TBI主要表現為平衡和協調能力差、學習認知能力、記憶能力降低和情感障礙,此外嚴重的TBI患者還可能出現反覆嘔吐、瞳孔擴張、下肢虛弱等一系列中樞神經受損表現。
  • 幹細胞療法對車王舒馬赫的創傷性腦損傷具有獨特優勢
    舒馬赫在遭遇了創傷性腦損傷後進行了幹細胞移植,情況有所改觀;今年,外媒又接連報導了其再次接受幹細胞移植的消息,可見幹細胞移植對重建神經系統起到的獨特療效。什麼是創傷性腦損傷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臨床上常發生的一種因頭部被撞擊、突然加速或者突然減速等機械力造成的腦部損傷疾病。TBI 主要表現為平衡和協調能力差、學習認知能力、記憶能力降低和情感障礙。
  • 創傷性腦損傷投稿將於10月16日截止
    由於開創性的機械學研究和隨機臨床試驗,近年來,神經創傷患者的治療方法有了顯著的改進,提高了包括院前和急診醫生和護士、神經放射學家、神經外科醫生、麻醉師和重症醫師在內的各類專家提供的急性護理質量。儘管有了更新的管理指南和成像工具,以及有效的手術策略和臨床隨訪,早期復甦和疑難病例的處理仍然是臨床、手術和倫理上的挑戰。
  • 伊朗飛彈襲擊後,34名美軍士兵被診斷為「創傷性腦損傷」
    據CNN報導,美國五角大樓24日宣布,在上個月8日伊朗用飛彈襲擊了伊拉克的美軍基地後,34名美軍士兵被診斷為「創傷性腦損傷」。CNN報導截圖。但是上周,美國中央司令部表示,有11名美軍士兵因為襲擊造成腦震蕩,正在接受治療。本周初,該司令部再次表示,還有一些士兵也受傷了,但其並未給出具體的數據。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納森·霍夫曼24日表示,34名美軍士兵在襲擊後被診斷出創傷性腦損傷。目前,9人正在德國接受治療,8人於24日上午飛回美國接受治療,其他17人已經重返伊拉克。霍夫曼稱,在德國的9人若情況嚴重也將轉移回美國接受治療。
  • 第一個接受幹細胞治療創傷的II期臨床試驗的患者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第一名患者已登記參加位於休斯頓的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評估了一種幹細胞療法對創傷性損傷及其後續併發症的潛在早期治療。
  • 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的實踐與時機:CENTER-TBI研究
    目的創傷性腦損傷(TBI)患者氣管切開術的適應證和最佳時機尚不確定。本研究旨在描述患者的特徵、氣管切開術最佳時機、決定氣管切開的相關因素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策略上的差異,並評估氣管切開時機對患者預後的影響。
  • 幹細胞治療有什麼副作用?國內幹細胞技術發展得怎麼樣了?
    幹細胞治療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或許你還在爭議幹細胞的利弊的時候,別人已經利用幹細胞成功迎來新的生活了,醫羽盤點了一些幹細胞治療順利逆襲的例子,我們一起看一下吧!01卵巢早衰34歲的楊女士準備生育二孩時,發現自己患上了卵巢早衰。2016年9月楊女士開始接受靜脈輸注幹細胞治療。
  • 血栓彈力圖指導下的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
    Summary外傷性腦損傷患者的凝血障礙與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有關。儘管及時而積極地治療凝血障礙至關重要,但過度輸血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長期預後不佳有關。因此,我們開發了這種算法,並向歐洲四個中心提供培訓服務,指導嚴重創傷性腦損傷患者的止血管理。主要結果是遵循相關結果可用性的算法和時間安排。研究包括32名患者,32例患者中有20例完全符合該算法。入院後血栓彈性測定結果的可用性明顯早於常規凝血試驗(中位數(IQR[範圍])33(20–40[14–250])min vs.71(51–101[32–290])min;p=0.037)。
  • J Neurosci:「重置」免疫細胞改善小鼠創傷性腦損傷的恢復
    2020年2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靶向過度活躍的免疫細胞並減輕其慢性神經毒性作用可能為創傷性腦損傷(TBI)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 改寫兒童腦損傷規則!二甲雙胍可修復腦損傷、改善認知
    時隔半年多,該研究團隊有了更進一步的發現:二甲雙胍有望改寫兒童腦損傷治療的遊戲規則。與安慰劑治療相比,二甲雙胍可顯著恢復兒童腦腫瘤患者因顱腦放療導致的認知和神經損傷,並且在女性患者中療效更為顯著。因此,有觀點認為,激活內源性前體細胞(NPC)就能促進大腦修復。此前有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能夠通過激活NPCs中的非典型蛋白激酶C(aPKC)–CREB結合蛋白(CBP)通路促進神經的發生。因此,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對二甲雙胍是否具有幫助認知和大腦修復的治療潛力進行了驗證。
  • 杜克大學|幹細胞治療腦癱等疾病進展喜人
    HIE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神經營養、保護及代謝等藥物治療和高壓氧治療,幹細胞治療也是一個備受矚目的研究方向。 杜克大學Kurtzberg教授在11月15日臍帶血大會線上會議上分享了她的團隊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
  • 幹細胞治療膝蓋關節有希望了!
    由於幹細胞具有多能分化的特點,因此可以同時分化為纖維軟骨和關節軟骨,並且具有很強的增殖能力,由於其材料簡單,來源廣泛,操作簡便等特點成為臨床疾病治療的首選。 操作,因此受到研究人員的青睞。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永久性」腦損傷和衰老跡象……
    通常,我們認為創傷性腦損傷(TBI)以及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值得一提的是,Walter和Rosi最近通過在小鼠身上的研究顯示出,長期ISR活化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持續的認知和行為缺陷有關。短暫的ISRIB治療可以重新啟動ISR,並且,幾乎在一夜之間恢復了動物正常的大腦功能。
  • 美聯泰科聯合10餘家醫院啟動「腦損傷標誌物多中心臨床研究」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和急性腦血管疾病(腦梗死、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等)是目前臨床上發生率、致殘率、病死率均很高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巨大公共衛生問題。
  • ...科學家一夜之間逆轉動物「永久性」腦損傷,還讓老年大腦恢復了...
    通常,我們認為創傷性腦損傷(TBI)以及與年齡相關的認知功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值得一提的是,Walter和Rosi最近通過在小鼠身上的研究顯示出,長期ISR活化與創傷性腦損傷患者持續的認知和行為缺陷有關。短暫的ISRIB治療可以重新啟動ISR,並且,幾乎在一夜之間恢復了動物正常的大腦功能。
  • 五角大樓:伊朗襲擊造成34名美軍受傷,其患腦震蕩和創傷性腦損傷
    五角大樓:伊朗襲擊造成34名美軍受傷,其患腦震蕩和創傷性腦損傷 2020-01-25 09:54:17
  • 幹細胞治療膝關節有奇效 患者腿不疼了!
    以我國目前的人口基數來計算,也就是說大約有上億的人患有關節類疾病。並且關節疾病正逐漸向低齡段轉移。正常人的關節軟骨厚度大約2.5公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日常活動的磨損,大部分55歲的老人關節厚度只剩下0.5公分,如果是長期負重和運動過量的人,這個數據還要下降。
  • 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從1997年開始,為了紀念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將每年的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大家更多地了解這種疾病的臨床治療現狀以及未來醫學趨勢。
  • 尋找慢性創傷性腦病診斷的新方法
    上周,創傷性腦損傷大會在華盛頓特區舉行,與會者對上述研究成果感到震驚並懷疑,洛杉磯時報於4月10日對此進行了報導,而同年2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讓Dorsett的診斷醫師Gary Small撤下Tau Mark公司(曾授權Gary Small研究tau蛋白的影像標記)官網的廣告(該公司曾號稱他們的PET掃描可對CTE進行活體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