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雕連」為何出現在9兵團?後勤的失策,凍傷減員超過戰場損失

2020-12-09 鶯歌讀書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宋阿毛

這是志願軍9兵團20軍59師177團2營6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的戰地上寫下的絕筆,他和他的全連戰友全部凍死在了死鷹嶺高地。他們就是感動中國的英雄連——「冰雕連」。

這位充滿理想的上海青年就這樣凍死在了異國他鄉。為何如此悲壯的犧牲發生在志願軍第9兵團呢?這可是一支在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立下赫赫戰功的威武之師!歸根到底還是新中國當時落後的後勤補給。

第9兵團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也就是原華東野戰軍。兵團下轄第二十、第二十三、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軍,總兵力有十五人之多,戰力相當強悍。韓戰爆發時,第9兵團正在東南沿海地區進行渡海登陸作戰訓練,準備解放臺灣。

隨著朝鮮戰場形勢的不斷變化,第9兵團奉命開赴朝鮮戰場,入朝參戰。第9兵團雖然戰力強悍,但也無法與自然規律抗衡。從南方緊急調到東北,又緊急進入朝鮮,身上穿的還是南方的禦寒棉衣,根本無法抵禦北方的寒冷。

當時朝鮮東北部接近零下40度,這樣的惡劣天氣,即便是東北大漢穿上過冬棉衣也吃不消,更何況這南方的戰士呢!但當時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時間就是生命,不能耽擱,否則會被美軍找到弱點,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戰場形勢的需要,志願軍司令部只能忍痛命令,第9兵團先行入朝作戰,冬裝隨後補發。可惜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可惡的美軍對我後勤補給線進行了瘋狂的轟炸,冬裝無法及時運輸到前線,等這批冬裝到達第9兵團時,第二次戰役已經結束了。

第9兵團穿著單薄的禦寒衣服,在冰天雪地裡憑藉著頑強的意志,與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國軍浴血奮戰,最後還是贏得了第二次戰役的勝利。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場慘勝,第9兵團的凍傷減員甚至超過了戰場損失,戰場上出現了三起「冰雕連"這樣的悲劇。

第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可謂是異常慘烈。

從第9兵團的《抗美援朝戰爭後勤經驗總結》可見一斑:自臨江出發就發生手足凍傷、不能行走500餘人,還凍死兩人。前衛20軍凍傷更嚴重,60師到戰地3天,凍壞2000餘人。戰鬥開始以後,因部隊白天黑夜均在野外,且缺乏糧食供應,凍傷人數急劇上升。

80師239團3營6連在攻擊新興裡之敵時,受敵火力壓制即臥倒冰地上,最後打掃戰場時,發現全連除一個掉隊戰士與一個通信員外,其餘200多名幹部戰士呈戰鬥隊形,全部凍死在陣地上,細察屍體,無任何傷痕與血跡。

據統計,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戰傷傷員14062、凍傷傷員30732、戰鬥死亡7304,總減員52098。

經此一役,第9兵團元氣大傷。司令員宋時輪對此深感內疚。毛主席致電宋時輪:」第九兵團此次東線作戰,由於氣候寒冷,給養缺乏及戰鬥激烈,減員達四萬人之多,中央對此極為懷念。「充分肯定了第9兵團對第二次戰役的重大貢獻。

志願軍第9兵團奉命"撤回鴨綠江兩岸休整"時,司令員宋時輪斷然拒絕,他和他的第9兵團全體官兵堅持在朝鮮休整,繼續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當他們從戰場撤下來時,戰士們本來就單薄的棉軍裝早已破爛不堪、眼光空洞無神,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朝鮮老百姓給他們披上破棉襖禦寒,用毛巾包著耳朵,很多戰士在這時才完全放鬆下來,立即昏倒了……

相關焦點

  • 是物資匱乏還是運輸受阻,長津湖戰役第九兵團為何出現「冰雕連」
    在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戰士們身上還穿著華東地區棉衣,入朝行軍第一天就有800人凍傷,戰役結束後,出現了我軍歷史上最嚴重的凍傷減員現象,第9兵團凍傷3萬餘人,凍死4000餘人,出現了三個「冰雕連」。
  • 志願軍九兵團在長津湖大量凍傷減員,真的是沒有厚棉衣嗎?
    老周摘要:在長津湖戰役中,參戰的志願軍九兵團出現了大量凍傷減員,導致戰鬥力受到了嚴重削弱。說到凍傷減員的原因,很多人都以為是冬裝沒有及時發放,使九兵團在零下二三十度嚴寒下,穿著單薄的華東地區冬裝,真的是這樣嗎?
  • 抗美援朝最悲壯的戰役:零下四十多度的長津湖,竟打出三個冰雕連
    而到了朝鮮戰場上,第9兵團依然戰鬥力極強,雖然我軍裝備遠不及聯合國軍的先進齊全,但是面對前來挑釁的聯合國軍,第9兵團都是卯足了勁兒,要讓聯合國軍見識一下我軍的厲害。 可是,戰場情況突發意外,卻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 冰雕連,零下四十度,長津湖之戰志願軍最悲壯的一幕
    志願軍第九兵團3個軍15萬人,圍殲美陸戰1師和步兵7師2萬多人,如果按照以往作戰經驗這絕對是一場殲滅戰。但實際戰損比卻令人相當意外,第九兵團作戰死亡7304名,傷員14062名,凍傷傷員30732名,總減員高達5.2萬名以上。
  • 冰雕連:為何125名志願軍戰士,直到被凍成冰雕也沒有放棄陣地?
    被眼前這一幕驚呆了的美軍士兵嚴寒、單薄的禦寒衣物、野外露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九兵團志願軍還要和裝備精良的美國官兵浴血苦戰,其艱苦和殘酷讓人難以想像。他們哪怕是拼死奮戰,也要以戰鬥隊形堅守在自己的戰鬥崗位上,就算是凍傷凍死也要拿著槍,時刻保持著戰鬥狀態,準備衝在最前線。
  • 長津湖戰役中,為何125名志願軍戰士,被凍成冰雕也不放棄陣地
    由於受制於美軍的空中優勢,9兵團只得晝伏夜出,頂著鵝毛大雪和凜冽的寒風在晚上急行軍,第一天晚上就被凍傷上千人。這支志願軍的裝備極為簡陋,平均每個班只有1—2床棉被,戰士們只好把這僅有的棉被鋪在雪地上,彼此抱成一團,靠著戰友們的體溫取暖。
  • 長津湖血戰:志願軍傷亡1.9萬人,凍傷2.8萬人,為什麼這麼嚴重?
    志願軍第九兵團傷亡19202人,凍傷28954人,凍死4000千人。在付出如此沉重的代價後,司令員宋時輪離開朝鮮時,目視長津湖的方向,淚流滿面,不能自持。饒是我軍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都沒能完成預定的戰略目標。
  • 朝鮮戰場打敗美國王牌中的王牌師,回國時部隊司令員落淚鞠躬
    在這麼惡劣的天氣下作戰,就是裝備精良,衣食供應充足的美軍,凍傷減員也達到了7300人。為此,時任我軍參戰部隊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談到這場戰役時,也稱「其艱苦程度超過長徵。」要知道,當時第9兵團面對的對手是美軍王牌中的王牌,被稱為世界十大王牌軍的美國陸戰1師。該師官兵都是從美國最優秀士兵選拔而出,在太平洋戰場,他們和兇殘的日軍作戰而士氣不動搖。在瓜島、衝繩宛如絞肉機的戰場,陸戰1師減員超過60%,仍舊取得戰爭勝利,是美國當之無愧的鐵軍。
  • 長津湖之戰志願軍第9兵團未能全殲美陸戰一師的原因有哪些?
    可以想像 ,在如此惡劣的境況之 下 ,志願軍第9兵團 的作戰是何等的艱難。志願軍 的非戰鬥損 失 因此 達到 了驚人的程度 :第 26軍 的非戰 鬥損 失甚重 ,幾乎 有 90%的人員受凍 傷 ,僅 第 27軍 的非戰鬥損 失就超過 10000人。第 20軍 的凍傷減員 也 超過 40% ,整個第 9兵團的非 戰鬥損 失超 過 2萬人 。
  • 血戰長津湖,「冰雕連」誓死堅守陣地,令美陸戰1師膽寒又敬佩
    這場17天的戰鬥,也是美軍最不想回憶的一場戰鬥,因為這是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創下抗美援朝戰場上,唯一一次全殲美軍一整個團記錄的戰鬥,即長津湖戰役。不過這裡我們不講長津湖打得有多艱難,美軍損失有多慘重,我們要講的是那129名「冰雕戰士」。
  • 長津湖戰役中,第九兵團凍餓減員有多嚴重?零下30度啃石頭土豆
    但在戰役中,第九兵團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整個兵團減員超過了4萬餘人,其中因為凍餓減員超過了2.1萬餘人,比戰鬥減員還要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是那場五十年難遇的低溫,當時長津湖地區的冬季氣溫低至了零下20攝氏度,而平均最低氣溫甚至達到30攝氏度至40攝氏度。
  • 冰血長津湖:悲壯「冰雕連」,寒冷比子彈還可怕
    在抗美援朝紀念館的展廳內,展示著一桿已經黝黑的卡賓槍,正是時任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使用,由宋時輪的後人捐贈給紀念館的。 「第9兵團開始是駐紮在上海的。後來抗美援朝,就把部隊調到了北方。」張校瑛向記者講述著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戰役的歷史。
  • 《彭德懷元帥》,再現了冰雕連血戰長津湖,含淚致敬最可愛的人!
    文|雲少侃娛樂抗美援朝電視劇《彭德懷元帥》裡,再現了當年冰雕連血戰長津湖的慘烈!劇情再現彭總:好,宋時輪真不簡單!他打垮了美軍戰鬥力最強的陸戰一師!鄧華:可我們自己的損失也很大!有一個連的戰士,一百二十多人,生生被凍死在陣地上!
  • 這是美軍拍攝的志願軍冰雕連"珍貴影像"?
    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嚴寒天氣中艱苦作戰、多人被凍傷凍死,他們被後人譽為「冰雕連」。近日,一則被傳是「美軍拍攝的珍貴長津湖戰役影像」在網絡平臺上引發廣泛關注。影像片段中,白雪皚皚的場景、伏擊在大雪中的「冰雕」志願軍身邊,站著幾個外國樣貌身穿外國軍裝的人士。然而,這則影像片段或並非「美軍所攝的歷史影像」。
  • 長津湖血戰,129名戰士被稱凍成「冰雕」,美指揮官脫帽莊嚴敬禮
    這場17天的戰鬥,也是美軍最不想回憶的一場戰鬥,因為這是中國志願軍第9兵團,創下抗美援朝戰場上,唯一一次全殲美軍一整個團記錄的戰鬥,即長津湖戰役。不過這裡我們不講長津湖打得有多艱難,美軍損失有多慘重,我們要講的是那129名「冰雕戰士」。零下40度有多冷?平日裡耳朵被凍掉,是我們用來形容天氣寒冷常見方式。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這確實存在。
  •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全連100多人凍死在陣地上,並保持著作戰狀態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我華東野戰軍最精銳的九兵團下轄的20、26、27軍15萬人早已隱藏在長津湖畔皚皚白雪下布好了口袋。早在半個月前,正在福建厲兵秣馬,準備收復臺灣的九兵團被緊急調往朝鮮戰場,我國東北軍分區的後勤部門已經在瀋陽的休整部為九兵團做好換裝的厚棉衣。
  • 美軍拍攝志願軍冰雕連「珍貴影像」?疑為電視劇花絮鏡頭
    這場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端嚴寒天氣中艱苦作戰、多人被凍傷凍死,他們被後人譽為「冰雕連」。近日,一則被傳是「美軍拍攝的珍貴長津湖戰役影像」在網絡平臺上引發廣泛關注。 影像片段中,白雪皚皚的場景、伏擊在大雪中的「冰雕」志願軍身邊,站著幾個外國樣貌身穿外國軍裝的人士。然而,這則影像片段並非所謂「美軍所攝的歷史影像」。
  • 第九兵團奉命入朝參戰,頂著嚴寒,拿下長津湖戰役
    宋時輪將軍當時朝鮮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第九兵團緊急接到通知,讓以最快的速度入朝作戰,而第九兵團的司令員是我們熟悉的宋時輪將軍,當時由於事情緊急,於是就倉促集合隊伍準備開赴朝鮮。結果當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員看到第九兵團戰士們之後,大吃一驚,戰士們穿的還是南方的單薄衣服,於是直接就告訴宋時輪這樣上戰場,還沒打就會被當地的嚴寒天氣給凍死了,但是事情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只能從讓後勤部門將5萬套厚軍裝仍到火車上面,將能夠禦寒的東西儘可能地扔給第九兵團的志願軍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