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的家園!以色列在中美之間如何站隊?

2021-01-13 藍星微觀察

世界上只有1000萬猶太人,卻有10億反猶太人的人。

Part1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說下當前的輿論傾向。

由於國內的內卷和民粹自媒體盛行,排外情緒一直在走高,從無腦反黑人到無條件反猶太人,這凸顯了中國群眾亟待發洩的怨氣,但這些打著愛國旗號的言論跟高層的戰略相悖。

關於以色列有幾個爭論,第一是唐山大地震捐款,第二是二戰時期被上海收留之後市民扔燒餅餵食,第三是軍工交易違約的賠償額度。

第一個問題眾所周知,地震捐款的事情是杜撰的,以色列當時窮得叮噹響,想慷慨都沒辦法。

第二個問題真偽各半,雖然扔燒餅餵食是收錢辦事的作者編的,但中美確實是唯二收留猶太人的國家,除了到上海的3萬人,哈爾濱還有2萬人,一共5萬人,中國對猶太人的恩情不需要餵燒餅來錦上添花,能收留他們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至於軍工交易,世紀之交,以色列不顧美國對中國的武器售賣禁令,依然向中國出售費爾康預警機,可惜在美國的重壓下被迫中止,計劃中止之後,以色列遵照合約向中國交付了3.5億美金的賠償。

網絡上有人說3.5億賠少了,該合同應該賠10億美元,這是無稽之談。我從未見過任何官方流出的合同條款,也沒見過任何照片能證明這一點,違約金的數額是軍事機密,民間只可能知道公開信息,何來的賠少了?

事實上,我們當時交付了1.9億美元的前期款項,尾款還沒交,以色列退還了1.9億美元的預付款,外加1.6億美元的賠償金,這個額度近乎翻倍,在20前年是很大一筆數字了。

上述爭議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對於當下局勢已經形成不了影響,但該澄清的還是得澄清。

中國人歷來反感商人,而猶太人奉行重商主義,跟中國的價值觀相悖,再加上猶太人的精明舉世聞名,中國人總有一種警惕心理,認為猶太人在滲透我們,在薅我們羊毛,這有點杞人憂天。

猶太人和華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兩個種族,猶太人擅長拉幫結派,華人高層也不遑多讓,我們和猶太人的關係說得好聽一點是合作,說得不好聽就是互相利用,你覺得猶太人在滲透中國,那華人又何嘗沒有打入猶太人的圈子?華爾街跟中國的關係有多好,你們可以看看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多少,猶太人有多想親近中國,除了以色列政府頻頻示好,我再舉個例子你就懂了。

今年有一個猶太人網紅特別火,他就是郭傑瑞。

這個小夥操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幫助中國民眾科普中美的差別,很多事情都是實地調查之後下的結論,非常求實,但網絡上一群人就是要罵他,尤其是知乎,這個網站對任何人的評價都是負面,非常可笑。

郭傑瑞是我們官方邀請的合作對象,他的工作是以老外的身份進行社會和政治科普,這種身份會讓大家感到更客觀,但知乎上說郭傑瑞在進行悄無聲息的滲透,和藹可親的形象是經心包裝過的,為其保駕護航的舔狗非常幼稚,他的真面目是要分裂中國。

你看,哪怕是對中國友好的國際友人,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莫須有的帽子一下子就扣過去了,其實輿論的傾向很簡單,他們就是要排外,就是要辱罵一切公眾人物,但這種製造矛盾的做法並不利於中國的外交。

我們現在需要團結五眼聯盟和印度以外的所有國家,郭傑瑞是我們的大外宣,不管他有沒有更多想法,他對中國都是利大於弊,如果單憑臆想就抨擊他,那是無端樹敵。

其實中國人不光對老外有所保留,而且善於籠絡,自打建國以來,我們的執政黨經歷了多次危機,戒備心難道不比民眾強,但因為戒備我們就不外交了?就不融入國際社會了?就不爭奪輿論陣地了?這顯然不可能。

作為中國人,大家要有信心,猶太人再牛逼也就1000萬人,還沒有成都市的人口多,而華人有14億,我們的智慧不比猶太人差,誰滲透誰還不好說,扎克伯格反華是因為我們的政策妨礙他在中國市場興風作浪,屬於個例,世界上有那麼多猶太人,因為某個人搞種族對立就跟被男人甩了說「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一樣可笑。

Part2

說完輿論傾向我們再談以色列的國情。

猶太人的基因中深深刻著「賺錢」兩字,而商人的特點是多方下注,以色列的國情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倒向任何一方,在中美之間維持平衡才是最佳策略。

以色列是紮根於中東心臟的彈丸之國,國土面積小,人口只有900多萬,離建立完整工業體系需要的1億人口差了十萬八千裡,而且他們地處沙漠,土壤貧瘠,被22個阿拉伯國家包圍,國防安全時刻受到威脅,這樣的地緣環境決定了以色列無法靠工農業立國,在軍事上突破是唯一出路。

大家時常驚嘆以色列用不到1000萬的人口對抗中東4.5億阿拉伯人,是的,以色列之所以牛逼,除了美國在背後撐腰,無與倫比的軍事科技是核心,以色列是全球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小國,能靠這麼點人口研發出核武器實在逆天,但國內的軍工需求有限,自產自銷無法實現規模化收益,唯有出口才能解決財政問題。

作為外向型經濟體,以色列非常需要國際市場,但全球能滿足條件的市場卻不多。

伊斯蘭世界是以色列的死敵,雙方不可能交易。

歐、美、俄、日、韓早已完成工業化,自主掌握了先進技術,雙方不需要交易。

非洲、拉美技術落後,跟以色列關係也不差,但又小又窮,買不起也用不上。

放眼望去,只有中國和印度可以填補以色列的需求,但印度也很窮,不比非洲好多少,以色列已經是印度最大的軍火供應商,一個印度不夠用,所以中國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中國和以色列沒有地緣衝突,沒有歷史恩怨,沒有意識形態的偏見,在巴勒斯坦的問題上,中國僅僅是口頭支持阿拉伯國家,以色列並不擔心和中國的軍火交易反噬自己,而賣給印度軍火間接加強了美方實力,他們需要制衡美國,這就讓中國有了更高的價值。

美國和以色列的基本利益一致,但在對待阿拉伯世界的態度上有著巨大分歧,美國希望主導中東話語權,所以要防止中東誕生大國,他們支持以色列在阿拉伯世界的中樞位置建國,主要目的是從地緣層面阻斷阿拉伯國家的整合,對猶太人的親近只是其次。

以色列西臨地中海,陸地區域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埃及分割開來,這讓阿拉伯國家的貿易路線受阻,自1948年建國以來,阿拉伯人聯合發動了五場戰爭,一是為了奪回這塊土地,二是為了讓巴勒斯坦難民回歸,三是為了宗教聖城耶路撒冷。

美國一邊利用以色列分割阿拉伯世界,一邊拉攏阿拉伯國家對抗俄羅斯、伊朗,以及不聽話的什葉派政府,他們不希望以色列過多侵犯阿拉伯國家的利益,但這種平衡策略阻礙了以色列的發展,從地緣層面來看,以色列必須搶奪阿拉伯人的地盤才可以鞏固國防。

美國對以色列的定位是中東地區的代言人,必須把美國的利益視為最高利益,他們眼裡沒有盟友,只有請客、斬首、收下當狗,以色列沒有資本和美國正面硬剛,只能用其他方法反制美國,腳踏兩條船就是最佳途徑。

和中國合作不僅能賺錢,還能增加和美國談判的籌碼,一旦美國禁止以色列跟中國做買賣,那就必須在其他方面做出補償,川普牽線讓以色列和阿聯、巴林、蘇丹和摩洛哥建交就是證明。

對以色列來說,只要和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美國每次阻礙他們和中國做交易,他們都能利用中國索取回報。

假設以色列和中國是敵人,那對於反華自然是喜聞樂見,美國一下令,他們無腦跟風就行了,沒啥可說的。

如果以色列和中國是朋友,美國讓以色列反華會讓以色列利益受損,為了配合美國的演出,受損的利益誰來彌補?那只能是美國。

這個邏輯非常簡單,朋友之間存在情感和利益聯結,而敵人之間則是巴不得對方去死,你想想有人讓你去搞一個朋友和搞一個敵人的區別就知道了,搞敵人可能攛掇一下你就衝鋒了,搞朋友那得付出多大的代價?不把好處給夠,有人願意背叛朋友麼?

很多人對國家的理解非常淺薄,甚至對人際關係的理解也很幼稚,舉個例子,假設有小紅、小蘭、小白三個人,小紅和小蘭是朋友,小紅和小白是敵人,那小蘭和小白一定是敵人嗎?不一定。

很多人直觀地認為小蘭應該把小白當敵人,因為朋友的敵人就是敵人,這種邏輯的立足點是把小紅當成了標杆,一切事情都要順應小紅的利益,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反例比比皆是,如果某個人同時跟一對仇人關係好,那不把她們拉到一起見面即可,夾在中間的人完全可以不在乎雙方的關係。

人與人的關係尚且如此,何況是利益交織錯綜複雜的國家?大家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沒有哪個國家會把命運寄托在另一個國家身上,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是很多國家的戰略,只要條件允許,日韓甚至沙特都會跳到中立的位置上去。

Part3

下面我看看中以進行了哪些互動。

說個大家意想不到的,近年來,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持續增加,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以色列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已經取代了美國,成為以色列第一大貿易夥伴兼第一大海外投資來源國。

在川普瘋狂制裁中國的同時,以色列則在暗中加碼,2016年,中國在以色列的投資額不足40億美元,2017年達到了70億,2019年則突破了160億,等到2020年的結果公布,我相信數據只會更高。

中國公司不僅在以色列投資,還收購以色列公司,還幫助以色列大興基建,最著名的項目就是特拉維夫的地鐵系統、地中海沿岸的阿什杜德港口,以及著名的海法港。

2015年5月28日,上港集團獲得海法港25年的經營權,從2021年開始實施,上港集團在協議中承諾向港口投入20億美元,並計劃將海法的碼頭改造成以色列最大港口,儘管川普多番阻擾,但中以關係的穩固確保了海法港的運營沒有出現政治問題。

2017年,中以籤署協議,打算送6000名建築工人前往以色列打工,而這個數字目前已經增加到2萬。

為了促進和中國公司的合作,以色列每年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商業活動,譬如在特拉維夫舉行的矽谷龍論壇、在廣東舉行的中以創新峰會、在特拉維夫舉辦的醫療信息技術峰會。

以色列一邊吸引中國投資,一邊向中國出售尖端部件,一邊對美國陽奉陰違,這引發了美國高層的多次警告。

川普曾在白宮會見內塔尼亞胡時勒令以色列限制跟中國的往來,他說美國第六艦隊過去幾十年一直都在使用海法港,而這個港口的經營權竟然給了中國,這讓美國無法接受。

此外,川普還對華為參與以色列的5G建設表示強烈反對,他當面威脅內塔尼亞胡,內塔尼亞胡的則明確表態,他可以不讓華為承擔以色列的5G網絡建設,但海法港的項目已經啟動,無法取消。

2018年初,白宮安全顧問博爾頓就中以關係對以色列表示擔憂;蓬佩奧更是屢屢提出警告,內塔尼亞胡的說法是,他的內閣將通過一項決議,監督中國對以色列的投資,雖然大家很努力,但未能達成共識,這種春秋筆法是什麼意思,懂的自然懂。

2018年10月,中方領導人受內塔尼亞胡的邀請訪問以色列,雙方在耶路撒冷共同舉辦了投資會議,內塔尼亞胡當即表示將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並籤署了《中以創新合作行動計劃》等7份文件,根本不把美國的威脅當回事。

在美國的強勢幹預下,中以自貿協定談判了整整7輪,硬生生被川普在任期內拖住了,但內塔尼亞胡從未放棄,中以有望在2021年達成首個自貿協定,這將是對拜登政府的沉重打擊。

以色列還是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我們的陸地絲綢之路穿過土耳其,海上絲綢之路穿過埃及,而以色列位於兩國之間,為了招攬遊客,以色列高舉一帶一路的旗幟,籠絡了不少中國遊客。

一帶一路的參與國都是親中的,我們在輸出產能的同時得確保貿易通道的順暢,它關係到國計民生,沒有穩固的政治環境不可能合作,以色列雖未直接參與,但有間接合作,就算不親中,它至少得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

以色列說到底還是人口太少,他們國內只有700萬猶太人,即便有錢有權還很團結,這點人口依然不足以組織武裝自保,他們只能躲在大國的身後謀發展,這是小國的生存智慧,倒向中美的任何一方都會導致自己受到主子要挾。

關於這個道理,你想想自己只能在一個公司打工是什麼狀況就知道了,如果你的實力不足以自立門戶,又跟老闆的競爭對手搞得很僵,那老闆會看準你不敢跳槽,讓你加班你就得加班,要睡你你就只能躺平,完全是砧板上的魚肉。

但你要是能隨時往競爭對手跳槽,老闆會敬你三分,你要能自立門戶,老闆會敬你七分,所以聰明人絕不會在實力不足的時候把後路堵死,猶太人是最懂得狡兔三窟的種族,哪怕中美發生全面戰爭,以色列不到最後關頭都不會選擇站邊,真要到那個時候,大家也不用操心以色列怎麼選了,多考慮下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要判斷中以關係其實非常簡單,我上一篇關於國際站隊的文章,留言區有一條回復是反對我的,其內容是以色列並非中立,而是親美程度僅次於五眼聯盟的國家,我把它展示出來,結果半天之後被刪了。

很多人就是迷之自信,對國際關係的把握跟小孩子打架一樣粗暴,俄羅斯賣印度軍火說俄羅斯背叛中國,以色列賣印度軍火說以色列反華,這太可笑了,難道你仇人買我的產品,我就變成你的仇人了?我有錢不賺就為了讓你開心?

官方從來沒說過不許討論政治,只是不允許妄議政治,那條評論為什麼被刪,懂監管的人心裡都有數,你可以反對我,但不能無視外交部和商務部的主張,更不能把國家跟以色列的來往當空氣,如果你的觀點總是不符合人性,還總與官方矛盾,那你可能需要加深對社會的見解了。

轉自熠傑

相關焦點

  • 以色列欲在中美間站隊,趙立堅作出回應
    隨著中美兩國對抗加劇,許多國家也因此不得不進行站隊,其中以色列最近的站隊的行為尤為明顯,其作為美國在中東主要的戰略支點,也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同樣的,以色列也需要美國的相關技術以及軍事援助,特別是最近由美國從中幫助,也使得阿聯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以色列的外部環境得到空前改善
  • 猶太人與波斯,以色列與伊朗!宿敵之間的較量?
    猶太人和伊朗曾經不是宿敵,而且從現在來講,其實也不算是兩者之間的完全敵對關係,在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裡,都是保持良好的。尤其是猶太人在巴比倫之囚以後,還是波斯皇帝準許他們回到家鄉,重新建成社村繁衍生息的。在猶太人遭受羅馬的脅迫以後,被迫流亡世界,而當時崛起的波斯也再一次接納了猶太人。
  • 以色列媒體站隊:已經不欠中國,將排除國內中國通信設備
    作為中東地區的強國,以色列的外部環境一直都非常兇險,周圍全都是阿拉伯國家,而且其與巴勒斯坦的關係一直都十分不好,這也使得以色列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關係也並不是太好,而以色列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於中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
  • 【走進以色列】猶太人與中國
    絲綢之路與開封社團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同為具有深厚歷史與文明的兩大民族,兩者之間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史。中國人與猶太人之間最初直接交往的證據由於缺乏史料記載和實物證據難以確切界定,但是可以肯定在漢代就有不少猶太人通過絲綢之路經由中亞、西域來華從事經商活動。
  • 【走進以色列】猶太人的歷史(附歷史表)
    根據《新約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實際的降生時間可能介於公元前4年至公元6年之間。36年耶穌被釘十字架耶穌的死為基督信仰這新興宗教催生。70年耶路撒冷淪陷,第二聖殿被毀,猶太人被放逐以色列地遭羅馬人的掠奪與蹂躪;聖殿的獻祭禮儀從此終止;任何恢復猶太人政治上獨立與自主的盼望一概幻滅;猶太人遭流放異鄉。
  • 以色列:猶太人自己的「大熔爐」
    如何辨別一個猶太人?他笑道,「我們開玩笑說,大家不光看你的護照,還會看你的長相。」他指著自己的鼻子,「你可以從一個人的鼻子就能認出他是不是猶太人。」Dima的鼻子較大,鼻梁高,兩側鼻翼厚——這在我眼中卻是所有西方人的鼻子。「還有悲傷的眼睛。」他補充,這就是他們自己眼中猶太人的典型長相。
  • I走進以色列]猶太人的歷史
    因為對於一個定居農耕的民族來說,以色列與耶和華的特殊關係的物證必須要求一個強大的首都和—座輝煌的神廟來匹配。為此,所羅門不惜廣徵苛捐雜稅,耗盡國庫,甚至割讓土地給供貸者腓尼基,並強迫希伯來人到腓尼基的森林礦山服勞役。
  • 猶太人是白人嗎?中國有猶太人嗎?以色列國內黑猶太人受壓迫?
    立國之後,以色列宣布接受一切猶太人。以色列有專門的《回歸法》:猶太人及其後代有權到以色列定居生活,還可以取得公民身份。這或許和以色列人口不足有關。這時候,聚集著大量猶太人的衣索比亞恰好動蕩。猶太人陷入反猶運動。
  • 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大人、猶太人的區別
    聖經和現代人對傳統以色列有不同的稱呼,比如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大人、猶太人等等,這些稱謂常讓人困惑。也有認為,「希伯來」源出希伯,即閃的第四代孫(玄孫),當時希伯的人口繁多,人稱之為希伯民族,以後亞伯拉罕渡河到迦南時,人們即稱之為希伯來人,即屬希伯之人。一般說來,「希伯來人」主要是用來稱呼從亞伯拉罕到摩西時期(大約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250年間的七百多年間)的古猶太人。
  • 一場滌蕩心靈的研學之旅 | 國際部麻辣鮮師探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
    ——以色列國歌《希望》猶太人,世界上最智慧的民族,全民閱讀率世界第一,卻曾經在地球上流徙逃亡;以色列,中東地區炮火紛飛、紛爭不斷的彈丸之地,卻也是世界科技高地。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為什麼如此多災多難,你要去以色列;想要了解一個民族何以如此生生不息,你要去以色列。想要情緒澎湃激昂,你要去以色列;想要內心安寧祥和,你要去以色列。
  • 黑龍江畔的猶太人自治地,面積超過以色列,曾是猶太人的夢想之地
    猶太人和中國人一樣,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智慧而又勤勞。但是自從羅馬帝國毀滅猶太人的故鄉後,猶太人只能四處漂泊,成為沒有根基的民族。 在以後的兩千年裡,他們的足跡遍布整個歐洲,在非洲和亞洲也有一定的分布。不過由於距離遙遠,猶太人始終沒有和中國人發生過太多的交集。
  • 科技:猶太人智慧,以色列到底有多牛
    其它的交易額基本均勻分布在 500 萬美金到 5 億美金之間。1 個億以上的交易有 117 起,交易額合計高達 400 億美金,佔總交易額的八成多。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各規模發展均勻,產業結構健康合理。以色列不但是中東地區經濟發展程度最高、而且是商業自由、新聞自由和整體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國家。其次是猶太民族和猶太移民的高素質。
  • 石勒是猶太人,羯胡族來自以色列?
    「羯胡」是古希伯萊語的「猶太」;「石勒」「世龍」是古希伯萊語的「你好,平安、和平」;羯胡人來自以色列是猶太人,不是來自西域的中亞人
  • 【史記】猶太人從哪裡來?猶太教是怎麼創立的?猶太人的起源
    大約4000年前,當時猶太人的一個首領叫做亞伯拉罕,在他的帶領下跨河來到了迦南。迦南就是今天的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這一帶,當地的迦南人稱這批不速之客為希伯來人,意思就是從河那邊來的人。後來迦南地區連年大旱,寸草不生,猶太人不是遊牧民族嘛,草都沒了,還遊牧個啥?
  • 猶太人中的「另類」,為何有些猶太人極度反對「以色列國家」?
    但是,可能很多人會對兩個詞出現混淆:反猶與反以色列。這兩個詞含義並不一樣,反猶主義是對猶太民族的排斥,其歷史非常久,而且原因非常複雜;而反以色列,則指的是反對以色列這個國家存在。這兩者還是有些區別,最典型的就是伊朗,伊朗是反以色列最激烈的國家之一,但伊朗對猶太人並不排斥,伊朗國內甚至還有數萬猶太人居住,伊朗政府給予一定優待,還特意留了一個議員席位給猶太人,而且對於他們的習俗與宗教,大體還是尊重的。
  • 中國與以色列的真實關係如何?
    除了上海,哈爾濱也成了猶太人在遠東地區的「第二家鄉」,當時東北處於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時期,容納了各色人等,例如以色列前總理奧爾默特的祖父和父親都與哈爾濱有著深深的羈絆,許多猶太人的父輩爺輩就安葬在哈爾濱的猶太公墓裡面。
  • 美國為何處處護著以色列?猶太人真的控制了美國嗎?
    以色列尖端武器「雷暴」戰鬥機其實在1982年最後一次中東戰爭失敗後,阿拉伯世界就不敢惹以色列了,猶太人就這麼生生紮根在了阿拉伯世界的腹地,並站穩腳跟。你很難講清楚,美國對以色列的這種種「愛護」,到底是兒子對父親的孝順,還是父親對兒子的慈愛,抑或是戀人之間的互相深愛。
  • 巴勒斯坦的土地到底是巴勒斯坦的還是以色列的?
    隨著人類的智慧逐漸發達,變得比以前更複雜的人們開始佔領土地,建設家園,而家園的概念一旦出現,人們自然就明白了什麼是財產,什麼是利益,什麼是私有制,什麼是立場,什麼是部落,什麼是社會,什麼是統治,什麼是佔領,什麼是侵犯,什麼是敵人,什麼是戰利品。有了屬於個人的家園,就少不了有意識的爭搶掠奪。人們把自己的家園建立得越來越好的同時,同類之間因爭搶掠奪產生的殺戮行為也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多。
  • 不避孕不參軍的以色列哈瑞迪猶太人
    以色列是一個猶太人為主的國家,以色列的猶太人大約有900萬人,由於以色列建國的歷史,猶太人來自全球各地也導致以色列小小的彈丸之地容納著各種教派。而哈瑞迪就是猶太教派的一種,用大白話說哈瑞迪人就是猶太教的極端派信徒,他們不避孕(一家就是七八個孩子起碼),不參軍(在以色列這種人人參軍的國度享有特權),哈瑞迪人家庭的小孩不用智慧型手機、只上宗教學校、只看宗教報紙(導致哈瑞迪年輕很少接受現代信息),甚至他們反對以色列建國,理由源自教義(這讓世俗化猶太人極端反感哈瑞迪猶太人,認為他們拿起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
  • 以色列建國後猶太人的飲食習慣
    作為一個猶太移民國家,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有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猶太人,給以色列帶來了風格迥異的蒸調術和飲食習慣,構成了獨特的飲食文化。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由於懷念故土,就將故鄉的飲食傳統傳給子孫後代,從而使異國他鄉的各種飲食在以色列保存下來。以色列蒸調術受到西亞、北非、地中海盆地、中歐以及東歐烹調風格的影響,但影響最大的是中東地區的烹調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