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茶壺、茶盤、茶杯和茶道六君子等,幾乎所有與茶相關的器具,都被藝術家或手工藝人用各種材料打造成收藏品。其中海南黃花梨材質以其穩定的木性、驚豔的色澤和昂貴的價格而倍受創作者們的青睞。現在,同樣的故事正在香道器具中上演。
香爐是最早的焚香器具。在古代,香爐內置炭火,香料本身並不能燃燒。後來,隨著盤香、線香的出現,香爐又常常被當成香插的容器使用。海南黃花梨香爐一般由一木整挖而成,在爐底掏出圓凹,正好可以落下一個紫銅香插,在模仿外形的同時,兼顧收藏品實用性功能。
而香插由於形狀、大小都不固定,人們心目中沒有統一印象,所以看似樣式繁多的海南黃花梨香插,在收藏市場上卻不溫不火,因其來源和出處都法無定法。
相比之下,香筒的形狀則固定得多,僅在長短、粗細上有所區別。另外,海南黃花梨香筒本身紋理炫麗,雕琢往往破壞自然之美,因此大多以素麵示人,也就顯得變化有些單一。
而處在香文化邊緣的香盤,卻以其超強的展示作用和變化多端,成為海南黃花梨香具收藏品中最有活力的一員。香盤的面心板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現海南黃花梨材質特徵、展現紋理的千姿百態,邊框則將傳統榫卯結構、線面形制、雕刻手法、以及木器工藝等融合在一起,在海黃小件收藏品中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