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品知識】香爐的種類及其作用

2021-02-19 西部佛教文化博覽會

「香爐」的演變,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已有燒炭取暖及烹煮食物的容器,稱為「銅爐」。「爐」字,其義為盛火之器,最早見於《周禮.天官冢宰第一》的記載:「宮人掌王之六寢之修,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惡臭,共王之沐浴。凡寢中之事,埽除、執燭、共爐炭,凡勞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爐炭」,即為銅爐。「香」,則為室內薰香之用。燃香之器,名為「薰爐」。薰爐的材質多為陶製的豆形爐,所以在當時所使用的「爐」,還不能稱為香爐。


古人在祭祀的時候,並沒有焚香及拈香之舉,所以佛法傳入以前都沒有所謂的香爐出現,隨著佛教的興盛與弘揚,香爐逐漸轉變為佛教的供養物,是禮拜、迎請諸佛菩薩所使用之盛香器具。


虔誠的善男信女於寺院中持一炷清香禮敬供佛的同時,身心頓時寧靜。而傳統家庭中,香爐裡的香,象徵著綿延不絕、薪火相傳的家族宗脈傳承。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家形成華夏文化的主流,香爐的發展亦深受中國文化、社會風俗、工藝技術及生活方式的影響,舉凡敬佛、祭祀或文人雅士的賞玩,已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香爐的作用,是盛載香支,以作日常供奉神明之用。香爐亦分兩大類,一是瓷器造的香爐,另一種是銅造的香爐,兩者作用略有不同。瓷器的香妒,因為是土器製品,較適宜與地界作溝通可供奉地界神明之用,譬如供奉祖先或土地、地主財神等、宜用瓷器制的香爐,這一種爐卻不宜用於供奉天界的神祗。天界與地界宜分清楚,因為天界上的是天神,佛菩薩,是具有無上的威力。而地界所供奉的卻是陰靈,不可與天界的神祗混而為一,兩者要有區別。
香爐,佛教中稱它寶鼎,除了方形的香爐外;圓形的香爐,都有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是如法的放置;常以之譬喻佛教中的三寶,缺一不可。

一、常見的香爐的種類: (一)手爐,是可握在手中或隨身提帶(帶有提梁)的小燻爐,用於取暖,也可薰香。

(二)香鬥,又稱長柄手爐,是帶有長長的握柄的小香爐,多用於供佛。柄頭常雕飾蓮花或瑞獸,常薰燒香粉或香丸。唐代即已流行。
(三)香筒,是豎直燻燒線香的香具,又稱「香籠」(以區別於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為長而直的圓筒,上有平頂蓋,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鏤空成各種花樣,筒內設有小插管,以便於安插線香。

(四)臥爐,用於橫向點燃線香,也稱橫式香燻。類似於香筒,但橫豎方向不同。

(五)薰球,又稱香球,呈圓球狀,帶有長鏈,球體鏤空並分成上下兩半,兩半球之間以卡榫連接。內套數層小球,皆以承軸懸掛於外層,最內層設有焚香的小「杯」,無論薰球如何轉動,小杯始終能保持水平,杯內香品也不會傾倒出來。其設計精巧,即使把薰球放到被子裡也不會傾覆熄滅,故也稱「被中香爐」,其原理與現代的陀螺儀相似。

(六)香插,是用於插放線香(或棒香)的帶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數量有各種款式,以適用於不同規格的線香。 

(七)香盤,是焚香用的扁平承盤,多以木料或金屬製成。 

(八)香盒,用於放置香品,又稱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狀多為扁平的圓形或方型,多以木、銅、鋁等製成,大小不等。既是容器,也是香案、居室的飾物。



常規來說,香爐的選擇主要是從是用途、材質、造型、製做工藝等方面考慮。供爐一般尺寸要大一些,以防香灰掉落爐外,二是通過爐蓋可以過濾香菸,使部分煙塵吸附於爐蓋之上,減少煙塵對空氣、佛像或房屋的汙染。 室內用爐最好選擇有蓋的、造型精美的燻爐或臥香爐,以便使用篆香、盤香或線香臥燒,燃燒時間也比較持久,又可減少煙氣、減少汙染,使室內更加潔淨。

香爐的養護要注意如下事項:

 1.一隻新爐購回後要先進行精心的擦拭,擦拭時最好用比較細膩的棉布,把香爐內外的油漬、灰塵擦拭乾淨;

2.選擇好的香灰裝入爐中,香灰可用松針、柏葉、荷葉等煅燒而成,也可選擇傳統香焚燒獲得的香灰; 

3.用好香養護。新爐第一次使用要儘量多裝一些好香,點燃後蓋上爐蓋,使爐溫增高,香氣慢慢浸入爐體並化於爐外,多養護幾次後爐具好像有了生命、有了靈氣(香爐需要經常的養護才能保持這種靈氣的存在,長久不用光澤靈氣就會慢慢退去);

4.香爐、香具要經常擦拭,保持潔淨以增加美感,不失莊重。爐面上灰塵也會吸附香爐的靈氣與光澤。所以無論哪種材質的香具,保持潔淨是十分重要的; 

5.爐具的移動要輕拿輕放,以免碰撞損傷。爐具表面要防止酸性、鹼性物質的損傷,不論哪種材質的爐具被酸鹼性物質侵害後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不常用的爐具要放在乾燥通風架上或經常可以看到得地方,以便提醒自己及時養護。

希望我們的分享可以切實的支持到您的靜心和愛的增長!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 】

 一者禮敬諸佛   二者稱讚如來  

三者廣修供養  四者懺悔業障

 五者隨喜功德   六者請轉法輪  

七者請佛住世  八者常隨佛學

 九者恆順眾生  十者普皆回向

普賢道場峨眉山迎海內外高僧大德、

四方賓客,有緣相聚,共沐佛光!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精彩內容。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展會信息!

相關焦點

  • 修身•佛教用品有哪些?
    :佛像、佛龕、佛畫、舍利塔、佛塔佛事用品主要有:佛教書籍、經書、念珠、寶石、佛香、寶蓋、佛旗、蓮花彩、香、供桌、香爐、木魚、鼓、唐卡。佛教僧眾日常用品包括:僧衣、袈裟、佛帽、僧鞋。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常用法器(鈴杵、轉經輪、轉經筒、碰鈴、棒鈴、金剛杵、金剛厥、普巴座等等)、供杯、供碗、曼扎(景泰藍曼扎,銅皮曼扎等等) 輪王七珍、寶瓶、八吉祥、舍利塔、
  • 尋爐記——揭秘香爐歷史及其鑄造特點
    魏晉時期,佛教文化不斷與儒道文化融合,深入人心,焚香活動益發流行,在陶瓷器香燻爐上製作精美的蓮花圖案,是一件很時尚的事情。唐宋時期,工藝製造業水平更加發達,所以香爐的造型和工藝也越發精細化和多元化,舊禮器,三足鼎式香爐是北宋復古的產物香爐作為審美對象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宋元時期,以青瓷香爐和窯變釉香爐為主,元代香爐不脫宋代風尚,數量與品種繁多,以中小型香爐為主。
  •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
    藏傳佛教藝術中,動物形象的種類以及寓意和作用淺述文/舒放早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就出現了其他動物。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動物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有的作用延續至今。這種與動物的密切關係很自然地表現在各類宗教和藝術當中,本文從泛藏傳佛教角度,粗略地探討動物形象在佛教造型中的種類和寓意。動物形象在藏傳佛教造型中廣泛出現,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具有特定的含義。這一現象在藏區民間和各時代的藝術創作中也極為常見。
  • 陶瓷收藏與鑑賞:元代鈞瓷小香爐
    香爐起源於何時,尚未有定論。但其功用最初主要是生活起居時焚香,以修身養性,或祭祀先祖、神明。以至於後來逐漸發展成為「香道」。進而流傳日本、朝 鮮等國。至佛教傳入中國,香爐自然地成為供奉佛祖的重要器物。當然,道教信徒拜神明也用香爐,都作焚香之用。
  • 冉萬裡| 略論唐代獅形香爐造型的宗教含義及其源流 — 一個印度造型創意的傳播
    在各類佛教造像和壁畫中, 獅子一般以護法身份出現。但獅子還有另一層含義, 即佛教認為釋迎牟尼是人中獅子。據《大智度論》記載:「佛為人中獅子, 佛所坐處, 若床若地, 皆名獅子座。譬如今有國王坐處, 亦名獅子座。複次王呼健人, 人稱國王, 亦名人獅子。又如獅子四足獸中, 獨步無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 於九十六道中, 一切降服無畏, 故名人獅子。」
  • 佛教的十種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薩!
    大家到佛教寺院參觀禮佛,都會看到許多不同種類的法器,其中種最常見的法器都是有來歷、有象徵意義的。就廣義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內,所有莊嚴佛壇,以及用於祈請、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攜帶的念珠,乃至錫杖等修行用的資具,都可稱之為法器。就內義而言,凡供養諸佛、莊嚴道場、修證佛法,以實踐圓成佛道的資具,即為法器。  法器的種類十分的繁多,而各種法器的用途、型制、大小也差異極大,因此在不同的時空因緣中,也產生了許多的變化。
  • 淺談各朝香爐文化發展之爐蓋的巧思
    香爐是最常見的焚香器具,外形各式各樣。爐蓋、爐耳、爐身、爐腿、爐座等不同的搭配,都有其深刻的意義,僅爐蓋,這其中的學問就已經很深。古人用的香爐大多都是有爐蓋的,為的是讓香氣在爐內能有一個迴轉的過程。唐代·金屬香爐 唐代的香爐較之宋代已有很大不同,爐蓋多變成了穹窿式圓頂,有雍容華貴之態。各種花草紋飾圖案,蓋頂有瑞獸等裝飾,即便與爐身各為一體也氣勢十足,組合在一起更是錦上添花。
  • 李四龍丨佛教研究的方法、領域及其學科建設
    內容上可能參考過深浦正文的舊稿《佛教研究方法》,全書分四部分:第一「藏經」,講述經律論三藏的結集,釐清佛教典籍的源流,包括「藏經之意義及其原本」、「藏經之國譯及印刻」、「藏經之組織」、「藏經之目錄」等;第二「佛傳」,講述佛陀的生平,介紹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佛傳之概要」、「研究之困難」等;第三「教史」,講述佛教的發展史,包括「教史研究之範圍」、「印度教史概略及其參考書」、「中國教史概略及其參考書
  • 鐵質香爐銅造香爐,兩者有什麼不同 !
    >相信有不少人的家裡都會擺上一處供佛之地,而供神一般都要用到香爐,因此對於香爐的呵護自然是得上點心。那麼香爐裡放什麼最好?有什麼說法?香爐的作用香爐分兩大類,一是鐵質香爐,另一種是銅造的香爐,兩者作用略有不同。鐵質的香妒,較適宜與地界作溝通可供奉地界神明之用,譬如供奉祖先或土地、地主財神等,這一種爐卻不宜用於供奉天界的神祗。天界與地界宜分清楚,因為天界上的是天神,菩薩,是具有無上的威力。
  • 藏傳佛教佛像主要種類及代表佛像
    佛教自釋迦牟尼創教發展至今,在我國分為南傳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三大流派。南傳佛教也叫上部佛教,屬於小乘佛教,以自身解脫為終極目標。佛像只有佛陀也就是釋迦牟尼這一種。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均為大乘佛教,以普度眾生為己任。大乘佛教佛像種類眾多,如漢傳佛教寺院五百羅漢,每一尊造型都不相同,堪稱佛像造型藝術集大成者。藏傳佛教佛像造型又不同於漢傳佛教,依據佛教經典劃分,主要有般若部和秘密部。
  • 事業單位公基政治知識: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考點整理
    【導讀】江西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政治知識《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考點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或者三支一扶等考試的筆試中,馬原都佔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涉及到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內容。因此,我們需要對其理論知識很好地進行把握。所以,本文主要是將意識的本質及其能動作用的相關考點進行整理匯總,方便大家記憶與理解。
  • 銅香爐的歷史劫難
    薰香爐也叫香燻或者香爐,最初採用青銅為材料,漢代的博山爐就是青銅製成的。其實,薰香並不完全是古代文人生活中的點綴,它還有薰香衣物、消除疲勞以及驅散蚊蟲等作用。漢代以後,香爐的材質逐漸豐富起來。宋代出現了瓷製的博山爐,但是它禁不住香粉的燒烤,很快就變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諸如此類,以後出現的玉質香爐、翡翠香爐等等,也都是一種用來陳設或者把玩的觀賞品。與實用器相比,陳設器的價值也許更高。
  • 公眾考古小知識 考古學種類
    史前考古的研究範圍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類歷史。航空遙感考古學,是指使用飛機和遙感衛星從空中向地面攝影,通過對所得照片的觀察、分析,判定遺蹟和遺物的形狀、種類及它們的分布情形。環境考古是通過遺址及其周邊環境的考察和採樣分析,恢復各種時空尺度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氣候、土壤、動物等自然環境,研究自然資源、自然災害對區域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了解古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利用,探討自然環境對聚落選址、
  • 銅香爐的科普知識和鑑定方式
    銅香爐是盛放香料燃燒的薰香器具,我國在漢代曾鑄造過銅燻爐,俗稱「博山爐」。
  • 廊坊市哈氏合金種類及其特性介紹
    廊坊市哈氏合金種類及其特性介紹   無錫新同巨不鏽鋼有限公司生產廊坊市哈氏合金,廠家直銷,價格上有優勢,歡迎詢價,不報虛價!    廊坊市哈氏合金種類及其特性介紹預計短期內本地不鏽鋼板現貨有進一步走低可能。而利空原材料。四大礦山左右的產量銷往。    但長期以來。廊坊市哈氏合金其機械性能是普通低合金鋼板的倍到倍。始對其進行消化性的科學研究。    共有項其中。
  • 香爐裡放什麼最好?
    香爐裡放什麼最好相信有不少人的家裡都會擺上一處供佛之地,而供佛一般都要用到香爐,因此對於香爐的呵護自然是得上點心
  • 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手繪古風香爐 金香爐圖片 忘羨香爐 香爐樣式 長方形家用香爐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手繪古風香爐 金香爐圖片 忘羨香爐 香爐樣式 長方形家用香爐青銅 大明宣德年銅香爐 鑄鐵香爐 香爐香具 小香爐圖片 玉香爐圖 香爐圖片
  • 藏傳佛教基礎知識
    藏傳佛教就是以藏民族為信教的主體民族,以藏語文為主要施教、學修工具,在特殊的人文、地理、歷史環境中形成的具有濃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大乘顯密佛教。從公元7世紀初引進到現在,藏傳佛教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傳佛教在它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初傳、中興、鼎盛、走向世界四個階段。
  • 佛法東流:正倉院珍寶與佛教在日本的傳播
    當6世紀百濟國王再次把佛教介紹給日本中央貴族的時候,日本國內早就存在於社會基層的佛教信徒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聖德太子和蘇我氏衝破舊貴族物部氏的阻攔,大力扶植佛教使其成為日本國教的時候,司馬達等將其所擁有的佛舍利獻給蘇我氏。蘇我氏舉行齋會,把舍利放在鐵砧上錘打,結果鐵錘鐵砧打陷了,舍利卻完好無損;再把舍利放入水中,竟然浮而不沉。於是人們無不由衷地信服佛陀,皈依者源源不絕。
  • 光輝印象:詮釋佛教文化 賦予蓮紋佛飾美好寓意
    就算不是藏傳佛教信徒,也會因為其美好的寓意而買一兩件藏傳佛飾來佩戴。   不過,藏傳佛飾多種多樣,不同的種類和紋飾體現著不同的寓意,在進行藏傳佛飾購買之前,我們更需要先了解各類紋飾在藏傳佛教文化中的寓意,才能真正買到適合自己的藏傳佛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