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陽高新區啟林創客小鎮,幾個五彩斑斕的貨櫃,竟構成了一家咖啡館——OutmanCoffee。
這家咖啡館是盧源、胡穎夫婦創建的,兩人學生時代就是咖啡愛好者,大學畢業後兩人開始研究咖啡。
2013年,兩人在貴陽高新區開辦了寓意為「追求咖啡好味道」的OutmanCoffee。說它是咖啡館,其實更像一個工作室。「我們努力推廣精品咖啡,只想與更多貴陽人分享咖啡,拉近精品咖啡與大眾的距離。」盧源說。
妻子胡穎,十年來不斷摸索研究,獲得過中國咖啡師比賽冠軍和中國咖啡與酒比賽冠軍,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咖啡師比賽獲得了名次。
7月17日上午,盧源和3個專注咖啡的夥伴,來到OutmanCoffee,清潔所有器具後,開始了又一天的咖啡研究之旅——一包來自巴西的淺綠色生咖啡豆,盧源用量杯取了一杯倒進「生豆水分密度分析儀」,分析儀很快出來了一組數據。
「咖啡生豆可通過顏色、氣味、水分、密度評估狀態,在15℃-18℃,55%-70%溼度的保存條件下,可更好還原咖啡獨特的味道。」
經過烘焙的豆子,盧源會取出一部分來研磨衝泡,品嘗香味和口感並記錄,一部分放在「烘焙度檢測儀」裡,檢測其烘焙度,衝好的咖啡還要取樣一部分經過「濃度儀」測定其香味和口感的表現。
「來自不同地方的咖啡豆烘焙的時間、不同的烘焙溫度,以及衝咖啡時的水溫、水質等等,都會給咖啡帶來不同的口感和特點。每一杯咖啡的口感如何,在各個環節都會有數據記錄,讓我們逐漸將咖啡的不同口感標準化。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28種咖啡豆的不同烘焙方式和標準……」盧源說。
OutmanCoffee如同一匹黑馬,很快引起了咖啡大腕們的關注,星巴克、太平洋咖啡等都與其接觸,並開展行業交流合作。
OutmanCoffee還為貴陽的普通咖啡愛好者搭建平臺,今年已舉辦20多場針對咖啡愛好者的活動。「巴西的咖啡是怎樣的堅果,哥斯達黎尼加的咖啡是怎樣的柑橘,巴拿馬的咖啡是怎樣的花香……我們每天都努力推廣著咖啡,為貴陽的城市帶來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胡穎說。
本文轉載來自:貴州日報 王丹丹,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