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鬥牛,大家最開始能想到的就是西班牙鬥牛了,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出現於18世紀中葉)。今天我要說的是中國的鬥牛——苗族鬥牛節。
苗族鬥牛節是苗族傳統的民俗活動,是指讓兩頭水牯牛以角相抵鬥以爭勝論負的活動,被稱為"東方式鬥牛"。那麼這個節日的由來是什麼呢?
相傳說苗族是蚩尤的後代,蚩尤帝為銅頭鐵額、牛首人身,因此苗族是一個敬牛、愛牛、崇拜牛的民族,他們把牛視為健康、力量、勤勞、搏擊、英雄的象徵。苗家人喜愛鬥牛,是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鬥牛在以前都是在莊家收穫後,用以慶豐收,放鬆一下農民的心,後面才演變為鬥牛節。還有一個流傳的故事是說:相傳有一年平寨遭水災,洪水長時間不退,直到正月二十五這天,兩頭水牛在被洪水淹沒的岸邊打架,大水即消,當年的糧食也獲得了豐收。苗族後人就把農曆正月二十五這天定為"鬥牛節"。
說到鬥牛節,因為嫂子家在貴州黔東南,也有鬥牛節,於是跟嫂子聊天就聊到她家小哥小時候養了一鬥牛的故事。嫂子家有5個兄弟姐妹,她是最小的小妹,他的小哥比她大2歲,但她小哥小時候腦子非常靈活,非常有生意頭腦,10來歲小小年紀就會買些小雞小鴨養大自己賣了賺錢,或者其他能賺錢的法子,因為知道把牛養大之後去鬥牛的話只要贏了牛的賣價會高很多,於是自己借錢買了一頭小牛來養著專門用來鬥牛。有一天嫂子正要出去放牛,正好她大伯家的牛在叫,而且牛棚的門也沒有關,嫂子家的牛一聽到就馬上跑過去,兩隻牛開始就在家門口打起架來,大伯怕牛打架被打殘了心疼,竟然要去拉架,可是牛打起架來真的六親不認,就把他大伯給踢傷了,後來為了把兩頭牛拉開,很多大人們拿繩子費了好大勁才拉開。雖然說鬥牛運動也很精彩,但牛這種動物有時還是挺兇猛的。
西班牙鬥牛是人相鬥而聞名於世界,而苗族鬥牛,特別是黔東南苗族鬥牛,以驚心動魄的牛與牛相鬥,有位民俗專家到貴州實地考察後說:「世界最精彩的鬥牛在中國,中國的鬥牛在西部,西部最神奇地在於黔東南苗族鬥牛文化"!因此鬥牛也黔東南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是中國和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