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違」治理「龍巖模式」促發展惠民生

2021-02-19 閩西日報

   

    全市「兩違」整治部門全力拆除贛龍鐵路複線徵遷範圍內違建,保障項目如期順利完工。

     

     記者從26日召開的全市「兩違」專項整治工作上杭現場會上獲悉,本月20日起,全市啟動開展為期百天的服務「三大戰役」主題治違「亮劍行動」,重拳打擊頂風搶建、阻礙項目落地、破壞生態環境、妨礙民生建設的違法建設行為,力爭拆除涉及「三大戰役」項目違建200萬平方米以上,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要素保障。

長汀縣全力拆除火車南站片區違建,為長汀火車南站順利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兩違」建設嚴重影響城鄉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2012年3月,我市專門成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大膽探索創新中心城市治違舉措,採取宣傳多元化、不留間隙,巡查網格化、不留死角,執法規範化、不留情面的「三化三不留」治違管控措施,以及出臺產權認定新政、負責人交叉任職等「三強化三突出」治違保障措施,鐵腕清拆,強力治違,全面遏制了中心城市一度「遍地開花」的違法建設蔓延勢頭。

武平縣利用拆後騰出土地建設文博園

         2013年6月,新華社報導了龍巖中心城市治違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受到省委尤權書記的關注和肯定,指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兩違」專項整治行動。之後我市七個縣(市、區)全面推行中心城市治違工作模式,以「零容忍」確保「零增長」,抓源頭、重防控,集中拆除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違法建設。各地還結合實際制定危舊房改建審批等辦法,開展「無違建」示範創建活動,讓百姓依法依規建房。保持高壓、疏堵結合,使全市違建頑疾得到全面有效遏制。2014-2015年,全市共拆除違法建設1350萬平方米,為政府節約拆遷成本近400億元。

永定區鳳城鎮利用拆後騰出土地建成休閒公園,成為該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4年,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兩違」拆后土地利用專項工作,盤點清理、分類處置,騰出的土地主要用於公共停車場、群眾活動中心、農貿市場等民生工程以及重點項目、生態建設,真正還於民、用於民。兩年來全市騰出拆后土地面積1167萬平方米,目前已利用859萬平方米,利用率達73.6%。

        從控到防、從堵到疏、從拆到用,「兩違」治理實現全面「升級」,讓群眾「不能違、不敢違、不想違」的治違長效機制初步建成。治違工作「龍巖模式」聲名遠播——在近兩年的全省「兩違」治理工作會上,我市多次作典型經驗發言,「三化三不留」、「周清月結」、拆后土地利用等多項工作經驗在全省得以推廣。


新羅區白沙鎮溪東村結合三舊改造利用拆后土地建設新城鎮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打好『三大戰役』,而『兩違』拆除是推進徵地拆遷、打好各大戰役的重要保障。」市「兩違」整治辦主任、市執法局局長鐘有亮介紹,此次「亮劍行動」將集中清理處置交通、能源、工業科技、農業、社會事業、城建環保、商貿服務等七大領域項目徵遷範圍以及礦山、林地、耕地、水源保護區、河道等區域的違法建設,全力保障好發展空間、保護好生態環境、維護好公平正義。(閩西日報記者 林阿玲 通訊員 鍾光建)

相關焦點

  • 促發展·惠民生|關稅保證保險:護航地方企業發展
    5月20日,「促發展·惠民生山東保險業在行動」媒體團第二站來到濰坊時,太平洋產檢的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了關稅保證保險的開展情況。目前關稅保證保險有匯總徵稅擔保、納稅期限擔保、徵稅要素擔保三種模式。自2018年9月開辦關稅保證保險以來,濰坊太平洋產險依託雄厚的保險實力,在監管機構和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為濰坊轄內部分企業提供關稅保證保險保單88份,提供稅款保險服務和保障累計16.6億元。
  • 連雲港市惠民生促消費十項政策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參加連雲港市惠民生促消費十項政策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居民消費受到抑制。當前,我市疫情防控逐步穩定,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為激發和釋放居民消費需求,促進就業,穩定預期,幫助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走出困境。
  • 新寧:「雲閃付」 促消費惠民生
    人行新寧縣支行積極推動創建協調機制建設,建立了「縣委政府統籌規劃引導、人民銀行強力推動、各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的推進工作機制,並聯合縣商務局、縣文旅廣體局、縣總工會、縣金融辦制定《關於開展新寧縣雲閃付「促消費惠民生」積極消費繁榮市場活動的通知》,組織開展雲閃付「促消費 惠民生」活動;與中國銀聯、相關主辦銀行就旅遊、景區商貿等方面進行會商座談,獲得銀聯專項資金支持達100萬元。
  • 福建龍巖:加強基層治理 從古田再出發
    5月15日,經過為期5天的學習培訓,2020年龍巖市首期村(社區)主幹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培訓班在古田幹部學院圓滿結業。一個村的發展快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村「兩委」班子,特別是村主幹素質和能力的高低。
  • 福建龍巖:讓「一分田地」煥發「十分生機」
    在山地林地多,耕地和平地資源極其有限的基本條件下,隨著龍巖市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工業、城市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保護土地資源特別是保護耕地資源堅守耕地紅線的前提下充分保障項目建設用地的需求,成為龍巖市在發展之路上必須要面對的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 紅土地譜新章,龍巖從生態治理中得實惠,奔小康
    治理水土流失 從生態治理獲得實惠 廖深洪 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介紹,長汀縣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決定性勝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基礎不斷夯實,產業質態全面提升
  • 六大主題活動惠民生促消費
    為推動自貿區哈爾濱片區商貿業發展,豐富對俄合作元素,進一步惠民生、促消費,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管委會與區內重點商貿流通企業、對俄經貿產業聯盟等單位共同協作,推出惠民商品展銷系列活動。
  • 長泰:「三結合」拓展「兩違」綜合治理內涵提檔升級
    長泰縣縱深推進「兩違」綜合治理,將「兩違」綜合治理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環境整治、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行動等中心工作相結合,不斷拓展「兩違」內涵,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
  • 跑出發展「加速度」 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
    龍巖集中開工項目23個,總投資154億元,項目涵蓋產業、民生等領域,為龍巖經濟社會發展聚力蓄能,為打造有溫度的幸福龍巖注入強勁動力。「鬧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遊。」龍巖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大力弘揚古田會議和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傳承老區蘇區紅色基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大力推進新時代老區蘇區振興發展。
  • 龍巖「眾垚」工地黨建模式:激活「神經末梢」 凝聚發展合力
    龍巖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龍巖市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林慶洪說。 龍巖土發集團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的要求,探索實施工地黨建新模式,並將這一模式命名為「眾垚」,「眾」,即匯集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黨員和當地村(居)黨組織委員,組建「兼合式」黨組織;「垚」,即堆土而上,聚沙成塔,建設高樓大廈,寓工地建設順利。
  • 德安縣河東鄉:重拳出擊 多舉措抓實「兩違」整治工作
    九江新聞網訊 (桂麗虹)近年來,德安縣河東鄉始終保持打擊「兩違」高壓態勢,對「兩違」零容忍,以堅定的決心、強硬的態度,重拳出擊,有效預防和遏制了各類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加強領導,成立綜合執法大隊。為加大「兩違」工作整治力度,促進「兩違」整治工作規範化、常態化,河東鄉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抽調精幹人員,成立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全面負責對轄內的違法用地、違法建設行為進行日常巡查、管控和現場處置。同時,鄉黨委政府加強對「兩違」工作調度,做到逢會必講,促使相關責任幹部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模範帶頭,黨員幹部籤訂承諾書。
  • 【我們這一年】舟山民建:做強「思源」品牌 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
    【我們這一年】舟山民建:做強「思源」品牌 興產業、惠民生、促發展 2020-12-22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日報治理者說:在力量下沉中抓發展促振興
    發展的問題在哪裡,黨員幹部就該出現在哪裡,不畏難、不懼險,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敢打能贏的隊伍      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在基層。如何充分發揮基層抓發展、促和諧、保穩定的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 寓義於利,推動「美麗龍巖」建設
    作為源於福建、根在福建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也是中國可持續金融先行者,興業銀行一直以來心系福建生態環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將可持續金融專業優勢轉換為推動綠色轉型發展的動能,10多年來植綠不輟,久久為功,探索生態環境多方共治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清的生態福建注入不竭金融動力。讓我們跟隨興業在八閩大地的綠色足跡,一起繪就清新福建生態畫卷。
  • 蘇州大學吳新星: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新論)吳新星充分利用智能互聯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有助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根基,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標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
  • 人民日報新論:以數位化助力高效能基層治理
    充分利用智能互聯技術為基層治理賦能,有助於夯實基層社會治理的根基,實現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等治理目標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位化智能化水平。」
  • 楊宜勇訪談(上篇):「穩」字當頭補短板 高質量發展惠民生
    李克強指出,過去一年,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國上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城鎮新增就業連續第7年超過1300萬人,民生進一步改善,成績得來十分不易。同時,要清醒認識存在的問題、不足和面臨的困難挑戰。
  • 塘廈:聚焦「一軸兩中心四片區」,增創改革發展新優勢
    塘廈今年將突出「一軸兩中心四片區」的城市功能布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狠抓「六穩」「六保」落實,努力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打響品質交通、教育擴容提質、治水治汙、城市品質和城市精細化管理、「兩違」整治、鄉村振興「六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努力建設「工業製造強鎮、品質魅力塘廈」。
  • 走向敏捷治理:新興產業發展與監管模式探究
    然而,與新興產業相匹配的產業治理模式卻遲遲難以現身,監管部門在識別產業特徵、創新規律和社會風險方面存在知識體系、法律規則和風險判斷等方面的困難。因此,探究新興產業的治理模式,在促進技術創新的同時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制,從而引導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 成都分享國家中心城市治理體系「成都模式」
    這部歷時近一年拍攝完成的紀錄片,畫面風格唯美藝術、鏡頭場景多樣靈動,多維度全視角以成都城鄉居民生活實際為基礎,從成都城市發展定位、城鄉發展模式探索總結到城鄉居民滿滿生活幸福感成果呈現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