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難》其一,乘風破浪會有時

2021-01-14 古詩摘錄

行路難 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

金樽盛著清釀的美酒,每鬥值十千錢;精美的食具盛著豐盛的菜餚,價值萬錢。

(可我心中苦悶),停下酒杯,丟下筷子,無法下咽,拔劍四望,內心惆悵且迷茫。

想要渡過黃河可冰雪堵塞了這條川流,(準備)要登太行山無奈大雪封山。

閒來無事在溪邊垂釣,像姜太公一樣等待時機,東山再起;乘舟夢日,像伊尹一樣,必有機會得到賞識。

何等艱難!何等艱難!諸多歧路,哪一條才是正確的大路呢?

相信終有一日,能乘長風破萬裡浪,雲帆高掛,一往無前,渡過滄海。

簡析:

此詩作於天寶三年,停、投、拔等動作深刻地描繪出詩人面對滿桌佳餚卻難以下咽的場景。表達了詩人難施抱負,遭受排擠的苦悶。但詩人在結尾卻一改前調,寫道「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了他對前途的樂觀與豪邁!

及時行樂:

李白曾寫道「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這句詩,蘊含著人生哲理:時間如白駒過隙,我們不過是滄海之一粟,光陰易逝,我們更要及時行樂,莫要虛度光陰才不負此生。

乘風破浪會有時:

有人說,掌心的掌紋決定了人生。可掌紋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況且掌紋在掌心之中,所以其實命運由自己決定。正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對艱難困苦,要勇往直前。李白有詩云「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如果因一時挫折而一蹶不振,那又怎能對得起曾廢寢忘食的自己?

拓展:

「事業常成于堅忍,毀於急躁。我在沙漠中曾親眼看見匆忙的旅人落在從容的後邊;疾馳的駿馬落在後頭,緩步的駱駝繼續向前。」——薩迪

感謝您的耐心閱讀,覺得有收穫的話,請給小詩留下一個贊再走吧!

您還想看哪些古詩名句的賞析和古人故事,評論區留言告訴小詩吧!

小詩在努力學習中,關注小詩,我會努力為您帶來更多驚喜!

相關焦點

  •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唐詩鑑賞和翻譯
    《行路難·其一》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翻譯】金杯裡裝的名酒,每鬥要價十千;玉盤中盛的精美菜餚,收費萬錢。胸中鬱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劍環顧四周,我心裡委實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像呂尚垂釣溪,閒待東山再起;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 唐詩鑑賞-行路難三首·其一(李白)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賞析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
  • 李白《行路難其一》考題問答
    李白《行路難其一》問答題問:「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說行船可以到達彼岸的堅定信心嗎?答:詩中的「只掛雲帆」並非實際生活中的「行船」。 此句不是實寫,而是虛寫,也就是這是詩人想像中的情景。詩人說的並非實際行船,而是說相信自己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裡浪,高高掛起風帆,在滄海裡勇往直前。這句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執著的精神,氣概豪邁,讓人感受到浪漫主義的情調。
  • 唐代李白《行路難·其一》唱出了高昂樂觀調子,相信理想抱負總有...
    行路難·其一 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鬥價十千,玉盤裡的菜餚珍貴值萬錢。
  • 68.李白《行路難》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註解】  1《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開頭。今存最早的《行路難》是鮑照的十八首。前人認為李白的《行路難》「似全學鮑照」。第一首乃取意於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一首。
  • 詩詞|乘風破浪會有時
    確實如此,我們會慢慢明白,人生漫長,它有時充滿失意,孤獨寂寥;而我們只要淌過那段孤寂低落的歲月,就會迎來萬裡晴空和新的成長。01《望嶽 》唐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碎碎念:其實,我們每個人,小小的身體裡都蘊含著大大的能量。只是在未走到最後那一步之前,我們還沒發掘出那股強大的力量。我們在生命的長河裡,常常是依靠著信念這一股力量,而熬過艱難的時光。
  • 《行路難》是李白在怎樣的背景下寫出的呢?
    《行路難》是李白在公元742年創作的一首詩,這時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但他並未受到唐玄宗重用,還遭到權臣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離京之時,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 《行路難(其一)》導學與研學稿
    學習課題:《行路難(其一)》李白學習目標:學習詩的文意,理解詩所表現的情志或意趣。寫作背景: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被世人稱作「詩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傑出人物一樣幹一番大事業,可是入京後,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後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
  • 行路難·其一:道長且艱,望君勇敢
    難免會有讓人覺得無奈絕望的時刻啊,似乎身體被掏空不想挪動一步,讓你感嘆可真是糟糕的一天。我閉著眼睛不知怎的就想到了那首《行路難》,說的不正是這個道理嗎?就連才華橫溢的詩仙李白都經歷過種種坎坷,更何況平凡如你我呢,而李白也早在幾千年前他的詩裡給了我們答案.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豪華酒局竟勾不起李白的嘴饞?
    李白以豪飲聞名,而且文思敏捷,常以酒助詩興。雖古有「詩酒不分家」之說,但有時也得看心情。像李白這樣的「酒仙」也有在豪華酒局中吊不起胃口的時候!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 李白經典詩詞給寶寶取名 喜歡李白詩句的可以做個參考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說起李白你最喜歡的是他的哪一首詩呢?如果你喜歡李白的詩,那麼給寶寶取名字的時候也可以做個參考,下面是出自李白經典詩詞中的寶寶名字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出自李白經典詩詞中的寶寶名字推薦出自李白經典詩詞中的寶寶名字推薦 取名:明鏡
  • 共讀國學 |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6806-68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原詩:金樽清酒鬥十千,(碧 一作:坐)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注釋:行路難:選自《李白集校注》,樂府舊題。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鬥十千:一鬥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玉盤: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貴的菜餚。羞:同「饈」,美味的食物。
  • 行路雖難,初心不改——讀李白詩(一)行路難
    行路難•其一唐  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人民藝Show第二季|雲遊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這次,我們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四座古典文學名家故居——杜甫草堂、李清照故居、三蘇祠、李白故居,為大家呈現為期一個月的文化盛宴。12月8日,我們來到系列直播的第四站——位於四川江油的李白故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時期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 李白· 行路難·其一:中古漢語南北朝《切韻》音吟
    按:李白的詩篇,素以浪漫奔放、行雲流水著稱,其文學造詣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行路難》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那麼用中古漢語發音來吟誦《行路難》,
  • 李白:人生,一邊行路難,一邊乘風破浪
    然而李白的類型屬於「不羈」一一他就像一匹野馬,是不肯受羈束的。李白第一次到長安時碰到一個人叫賀知章。此人很有名,官居太子賓客,也很有文學才能。賀知章見到李白並讀了他的詩文之後就說:「子謫仙人也!」什麼是「謫仙人」?「謫」一般指做官的人被貶降,他說李白是從天上被貶降到人間的一個仙人。也就是說,李白本來是屬於天上而不屬於人間的。
  • 「詩韻農附」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作者:[唐] 李白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 最近「乘風破浪」為啥這麼火
    一檔熱播的綜藝節目讓「乘風破浪」這個成語火了。臨近高考,不少媒體寄語考生要做「乘風破浪的少年」。對於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90後黨員幹部、公職人員,也有人說他們是「乘風破浪的年輕人」。總之,「乘風破浪」在這些語境中,都代表追求夢想、敢拼敢贏、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 李白《行路難其三》,豁達超脫的背後的是自我安慰,深深的無奈
    李白留下的詩作中,以《行路難》為題目的,一共三首。第一、二首經專家考證,寫於公元744年的餞行宴上,而第三首寫作年代無從考證,但從其內容來看,寫於《行路難》其一,其二之後則是肯定的。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 李白34年間的10首詩,句句蘊含哲理,直擊人生本質
    公元730年李白作《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在安陸居住期間,與長自己十二歲的孟浩然相識,孟浩然要去廣陵,李白相送作此詩。公元742年李白作《行路難·其一》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