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我媳婦今年過完年,大概也就四五月份,在婦幼保健院,做的宮頸環扎手術,當時醫生說,等到37周左右要拆線。
當初為什麼要做這個手術?
陳先生:就是因為我媳婦流產,流產了兩次要做這個環扎手術,以免大月份掉,結果在星期天,我媳婦也足月37周了,要進行拆線,在拆線過程中,我媳婦給我打來電話,說她疼的受不了,我問出現什麼問題了,她說就是特別特別疼,拆著拆著線找不到了。
這個線是因為什麼找不到了?醫生怎麼說的?
妻子:醫生說環扎帶崩開了,鬆弛到肉裡面了,就是不知道在哪個地方,找不到了。
為了了解事情原委,我們跟隨陳先生來到該婦幼保健院,想聽聽負責人作何解釋。
陳先生:就是因為醫生操作失誤,造成了現在有一段線找不到了,後續會不會繼續找不到,我們擔心這個線在體內會有什麼危害。
產科三區副主任:手術不存在失誤,縫線本身對組織沒有危害,本身這個線與組織時間長了,一般都是12周到14周,有環扎的情況,一直到足月才拆這個線。
陳先生:後來那個主任來了,說姿勢不對,第一刀不應該從這個地方剪,後來聽我媳婦說,這個主任一來立馬就不疼了。
現在病人有一些心結,老是認為這個線頭找不到了。
婦科一區副主任:不是,那是因為他們不理解,我們做這個環扎,扎得位置比較高,一般都埋到肉裡面,我那天是在教他們,或者遇到這類情況應該把它提起來。他們說找不到,是他們家人不理解這些東西。
婦科一區副主任:我跟患者解釋過了,因為我肯定要帶帶我的學生,教他們怎麼拆線,但並不代表手術出現失誤。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