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線||膝關節鏡手術後的注意事項

2021-01-20 哈爾濱高新醫院

  

  哈爾濱高新醫院醫療專家介紹膝關節鏡手術的傷口僅僅是兩個或更多不到1cm的小切口,手術後會有縫針或是美容膠布貼合。出院後傷口需要保持清潔乾燥,每3天左右到醫院做一次消毒處理。由於切口位於活動的關節處,所以拆線時間一般延長到術後2周左右,到醫院拆除縫線或取下美容膠布即可。一般拆線後24-48小時之後,就可以正常洗淋浴而不怕打溼傷口。但不要以盆浴方式長時間浸泡剛拆線的傷口,也不要用澡巾擦洗傷口或揭去傷口上的結痂,應等待其自然掉落。



  關節鏡術後的傷口和關節腔內的創面在術後一段時間處於炎症水腫期,所以過度的活動刺激是不利於傷口的癒合和水腫的消除。在術後的2-3周內,建議不要過多的行走、慢跑,也不建議長時間站立或靜坐。日常必須的走動是可以的,休息時可以採取平臥位,將患者用毛巾或枕頭墊高一些,有利於膝關節的消腫。




  1、注意觀察患肢遠端運動、感覺、血運情況:

  術後為預防術後關節腔積血、積液和短期內關節腫脹,傷口一般應放置無菌棉墊加壓包紮,回病房後嚴密觀察足背動脈波動和末梢血液循環、皮溫、感覺運動情況,及時去除被血液浸透而變硬的輔料,防止因肢體腫脹使固定物過緊。若發現肢端顏色發紫、皮溫低、麻木、腫脹疼痛,說明包紮過緊,應及時通知醫生給予松解。


  2、術後康復訓練:

  膝關節損傷後在組織學上纖維化出現較早,如不早期活動,約4天左右的時間即可出現關節活動受限,損傷關節固定,2周即有可能致結締組織纖維融合,使關節喪失功能。早期功能鍛鍊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力量,恢復關節和肢體功能。術後3~5天鼓勵患者扶拐下床活動,但不鼓勵多走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恢復正常關節活動為目的,有計劃地指導患者採取主動鍛鍊為主,被動鍛鍊為輔的原則,逐漸增加鍛鍊時間。




  3、按時複診:

  按照醫生出院時囑咐的時間定期複診。手術醫生會根據術中情況和術後的恢復情況結合,給患者提供一些建議,幫助患者更好地康復。必要時也會做一些檢查來判斷恢復情況。如果術後有持續腫脹、疼痛,並且不斷加重,或者還是有交鎖、彈響等症狀,應及時到醫生處就診查明原因。


      如果您有骨關節疾病方面的疑問,哈爾濱高新醫院現已開通網絡預約,專家在線診療,掃碼加入了解健康醫訊。



    哈爾濱高新醫院骨科團隊是院級重點科室之一,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共有醫護團隊19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主治醫師3人、住院醫師5人。先後完成高難度、高齡患者手術,秉持「能簡單不複雜,能保守不微創,能微創不開刀」的治療理念,讓患者充分享受如同超市購物般的自由選擇權與知情權,一站式解決骨病問題。



診治範圍

創傷:各種骨折、脫位、軟組織損傷的診治、手術。


脊柱: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各種畸形、腫瘤、結核等感染性疾病,骨折、脫位、神經損傷的手術。


關節:髖、膝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各種關節疾病。


腫瘤:各種骨與軟組織腫瘤的手術。




    哈爾濱高新醫院始終踐行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衷心呵護百姓健康,探索實踐「學科+運營、人才+科研、網際網路醫療+醫養結合」的醫聯體發展創新模式,醫院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技術精湛,用「誠信、博愛、精醫、惠民」的院訓,以優質的醫療服務為龍江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膝關節鏡手術後5大注意事項
    關節鏡微創手術的特點是創傷小、操作精細、恢復快,所以關節鏡手術已成為處理關節運動損傷和關節疾病的首選治療手段。尤其是膝關節鏡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手術方式,膝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處理半月板損傷以及交叉韌帶的損傷是常規開放手術無可比擬的。那麼膝關節鏡手術做完,患者回到家中,需要做些什麼呢?有哪些注意事項?
  • 膝關節鏡手術詳解
    一.膝關節鏡手術的適應症    機械性膝關節內擾亂,包括半月板全切或部分切除、關節內游離體摘除、關節內異物取出、關節軟骨損傷磨削術等;膝關節前方疼痛,包括滑膜皺襞切開術、髕骨軟化切削術、脂肪墊肥厚切除等;滑膜病變,包括滑膜活檢、滑膜切除、膝關節內粘連分離;韌帶損傷前、後「十」字韌帶重建,「十」字韌帶殘端切除
  • 膝關節鏡的介紹與手術視頻
    學習班面向全國對於關節鏡零基礎的骨科醫生, 通過老師的理論授課對膝關節鏡手術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體會,老師將傾囊而受。基於兩點客觀事實:無形的技術壁壘,老人把持核心手術有形的技術壁壘,設備過於昂貴通過我們的學習班,打破技術壁壘,讓醫生找到真實的感覺,真正的走入關節鏡技術的門檻。
  • 【科普】膝關節鏡手術的科普知識
    隨著關節鏡相關器械的發展,醫生逐漸開始進行一些簡單的膝關節鏡下手術,例如半月板切除、滑膜切除、游離體取出等。在過去的20年裡,膝關節鏡技術有了巨大進步,通過關節鏡能夠診治的膝關節疾患種類明顯增加。目前僅半月板損傷的治療就有半月板部分切除、完全切除、縫合以及移植等多種手術方法。軟骨損傷的治療也由最初的修整不平的軟骨面發展到鑽孔術、微骨折術、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等。
  • 簡單又「不簡單」的膝關節鏡手術
    提起林書豪,費德勒、蘇亞雷斯,丁彥雨航……這些明星人物,你可能並不陌生,但是提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鏡手術「,可能知道了解的人就不是很多了。膝關節鏡手術,不僅被稱為「骨科醫生手和眼的延伸」,也一度因為創傷小,治療快,恢復快,被稱為運動員的福音。
  • 膝關節鏡手術手術步驟
    (5)膝後外側入路:經此入路可見外側半月板後側邊緣、膕肌腱、前「十」字韌帶外側面等。手術方法為膝關節內旋,屈曲90°,在膝外側關節間隙處,於腓骨頭近端、髂脛束的後緣與股二頭肌的前緣之間做一小切口(圖3.18.2.7-12)。關節囊充盈膨脹後,用套筒針向後關節囊方向穿刺,進針方向應平行於股骨髁關節面。無阻力後拔除針芯,若有液體流出即表明已進入後關節囊。
  • 膝關節鏡手術相對安全 併發症發生率低
    膝關節鏡已成為骨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但其併發症發生率仍不明確,且大多關於併發症發生率的文獻資料追溯到90年代。隨著關節鏡設備更新、技術改進、手術量的增加等原因,其併發症發生率也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 膝關節鏡手術入路的技巧及相關解剖
    1969年,關節鏡的先驅日本學者Wantanabe及其同事首次介紹了膝關節鏡手術技術[1]。從此之後,多位學者對關節鏡的成像系統、光導系統、動力系統和鏡下操作器械進行改進,使之從早期的基本的診斷技術逐漸發展為集診斷和多項精細治療技術於一身的骨科基本手術技術。與傳統開放手術不同,膝關節鏡手術經過數個直達關節腔的小創口進行,我們稱之為"通道(portals)"。
  • 嶽西縣中醫院骨一科成功開展膝關節鏡手術
    嶽西網訊(通訊員 馮潤青)近日,嶽西縣中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一名膝關節活動受限的病人,開展膝關節鏡微創手術,病人正逐步恢復膝關節功能。他的膝關節受涼及勞累後疼痛加重,走平路、尤其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遷延不愈,自己服用活血化瘀止痛藥未見明顯好轉,1月2日到嶽西縣中醫院求醫,骨一科汪正榜醫生將其收住院。檢查發現病人左膝關節炎伴積液、左膝半月板損傷。在做好充分術前準備及徵求病人同意後,1月7日汪醫生為病人做了「膝關節鏡探查加左膝關節腔清掃加半月板成形術」,手術成功,現患者術後一切平穩。
  • 膝關節鏡手術為什麼被認為是對膝關節病變較好的治療手段?
    《健康武漢》專家團王皓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中國災難與創傷急救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老年學學會骨質疏鬆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運動醫學和關節外科。它和傳統的膝關節手術相比,優勢在哪裡?傳統的膝關節手術,創傷大,出血較多,術後恢復慢,關節處有較大手術瘢痕;相比之下,膝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恢復快、併發症少以及手術瘢痕小等優點。與需要較大切口的開放手術相比,關節鏡操作疼痛較輕、感染風險較小、術後病人恢復更快。
  • 關節鏡手術前與手術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醫生詳細告訴您!
    對於很多骨關節疾病以及運動損傷的患者來說,關節鏡手術現在已經是大勢所趨了,畢竟關節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但不代表微創的手術就不會有風險,就沒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謝醫生今天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做關節鏡手術之前以及之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什麼是膝關節鏡手術?
    在美國,膝關節鏡手術是做得最多的手術之一(僅次於白內障手術),我國儘管起步較晚,但許多有條件的醫院都先後開展了這一項目,尤其是骨科力量較強的醫院。關節鏡手術是一種微創手術,損傷非常小。關節鏡手術最常用於膝關節,用於診斷不明確或通過關節鏡手術病情能夠改善的病例。
  • 【秒懂視頻】膝關節鏡手術全過程
    、診療,適用於膝關節損傷、非感染性關節炎,膝關節鏡手術被認為是對膝關節病變較好的治療手段。傳統的膝關節手術,創傷大,出血較多,術後恢復慢,關節處有較大手術瘢痕;相比之下,膝關節鏡手術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療效確切、恢復快、併發症少以及手術瘢痕小等優點。
  • 右膝關節鏡手術!恆大又一位置吃緊
    不過,今天早些時候,據國內媒體報導,鄧涵文在一周前接受了右膝關節鏡手術,預計新賽季首輪可以復出。 在之前的訓練當中,鄧涵文意外受傷,一周前他進行了右膝關節鏡手術,康復情況良好,預計在第一階段的首輪即可復出。 關節鏡技術20世紀初起源於日本,20世紀70年代後在美國等國家得到長足的發展。通過關節鏡可以對關節內結構進行全面觀察,較切開手術更加細微,許多關節內的結構和病變可以得到直接觀察和治療。
  • 泰斯完成左膝關節鏡手術
    凱爾特人官方宣布,中鋒丹尼爾-泰斯已於昨天成功接受了左膝關節鏡手術,清除了一些游離組織。
  • 小兒腦腫瘤手術後注意事項有哪些?
    在臨床當中小兒腦腫瘤手術之後注意的事項相對比較多,第1點就是一定要注意小兒的生命狀態,因為小孩腦腫瘤之後,他並不是十分的聽話,很多伴隨著一些煩躁,四肢亂動的情況,因此適當地給予鎮靜類的藥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小兒如果不密切關注生命體徵變化很容易鎮定過大,從而造成了呼吸心跳的停止,所以這個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 切眉幾天消腫,切眉手術後注意事項厲害了?
    但是您剛做了眼部手術,破壞了一些血管,不利於血液的回流,所以消散起來比單純的撞擊傷產生的淤血和水腫消散的慢。您可以在瘀青部位進行熱敷,促使瘀血的吸收,每天數次,但不要壓迫手術區域,以免引起變形影響手術效果。注意手術區域衛生,避免局部摩擦和擠壓,不吃辛辣、海鮮等食物,忌菸酒。
  • 膝關節鏡下半月板手術
    對於有外傷的病史,但也曾行保守治療的患者,如果其在保守治療三個月後仍然出現反覆的膝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尤其是上下樓梯、深蹲、長時間站立及步行,走路急停、急起、轉彎時的「交鎖、卡頓」感,我們也建議患者考慮手術治療。
  • 為什麼做了膝關節鏡手術病更嚴重了?
    為什麼做了膝關節鏡手術病更嚴重了我告訴他,你問一下你的手術醫生,看是怎麼回事。他就說,醫生也說不清楚。這樣的事情反覆發生,實在令人痛心,現在我就此問題做出解答。手術後加重有兩個原因:第一,膝關節鏡手術做得不成功。
  • 記者:鄧涵文接受右膝關節鏡手術,預計第一階段首輪復出
    虎撲7月15日訊 據記者邱業錦報導,廣州恆大的邊後衛鄧涵文在一周前進行了右膝關節鏡手術,康復情況良好,預計在第一階段的首輪即可復出。據知情人士透露,鄧涵文在之前的訓練中意外受傷的,所以在一周前進行了右膝關節鏡手術,康復情況良好,預計在第一階段的首輪即可復出。據了解,關節鏡手術是將具有照明裝置的透鏡金屬管通過很小的切口插入關節腔內,觀察關節腔內的病變情況及部位,關節鏡手術屬於一類微創手術,同時具有診斷和治療兩種功能。關節鏡手術的康復時間要根據手術的部位和手術大小而定。四肢關節手術,一般兩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