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書豪,費德勒、蘇亞雷斯,丁彥雨航……這些明星人物,你可能並不陌生,但是提起「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鏡手術「,可能知道了解的人就不是很多了。膝關節鏡手術,不僅被稱為「骨科醫生手和眼的延伸」,也一度因為創傷小,治療快,恢復快,被稱為運動員的福音。
上海阿特蒙醫院致力於打造滬上高品質醫療服務品牌
近日,上海阿特蒙醫院完成了一臺膝關節鏡手術,患者葛先生(化名)在住院恢復治療兩天後,已經順利地出院了。兩個月前,在當地的醫院做了左側膝關節手術仍不見好轉,甚至越發嚴重,葛先生想起兩年前為他做過右側膝蓋關節鏡手術的骨科專家呂宏。 「上次呂主任做完手術後很快就恢復了,所以我就以為是簡單的小手術,覺得沒必要到上海來。況且3月正是疫情較為嚴重的時候,從家鄉到上海不是很方便,就在當地的醫院做了手術,但沒想到兩個月還沒好。」葛先生說到。
其實,這臺看似「簡單」的膝關節鏡微創手術難度實則較大,對於設備和設備的掌握要求都十分高,稍有不慎,就會帶來很大的創傷。用時僅1個多小時,由呂宏帶領的阿特蒙骨科團隊對葛先生關節內炎性組織進行清理,並實施增生滑膜切除、半月板(內側)成形術。術後葛先生很快恢復進食,並下床活動。呂主任解釋道,膝關節鏡手術的及時性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及時手術,膝關節表面的覆蓋著的軟骨就會逐漸出現磨損、失去彈性,使得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最後使得軟骨變薄、關節間隙變窄、關節變形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膝關節鏡手術,運動損傷者的福音
其實身邊像葛先生膝關節損傷的人群並不在少數,尤其是熱愛運動的人士。在運動的時候,關節就是重要的承受力「部件」,如果生活中不注重保養,關節磨損就會加劇,就有可能發展成為膝關節退變性疾病。運動損傷經過一般手術的治療效果並不顯著,關節鏡手術便解決了這一難題。
關節鏡是通過體表約米粒大小的切口將關節鏡置入關節腔內,與關節鏡相連的攝像系統將關節內圖像在電視屏幕上顯示,醫生可以通過電視屏幕直接看到患者關節腔內的病情,做出診斷。同時,還可通過另一切口將關節鏡配備的先進電動作業系統放入關節,在關節鏡的直接監視下行切割、修整、打磨、刨削等操作,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呂宏建議運動愛好者:如果膝關節出現不適,建議先到正規醫院檢查,然後對症處理或治療。如保守治療後仍無緩解甚至加重,那麼就要考慮採取進一步治療措施。
責任編輯:張超
免責聲明: 凡註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