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這個家喻戶曉的音樂選秀節目走過了9季,很多人已經在今年開始之前就宣判了它的失敗,連年缺乏創新,卻在今年實現了收視回暖。當時在《好聲音》第三季結束時,誰是下一屆導師反而成為了更熱門的話題,此時已經連續三年霸榜年度最熱綜藝的《好聲音》在導師選擇上更加挑剔。
於是觀眾在2015年等來了周杰倫,首播的第一期幾乎是一個大型周杰倫粉絲專場,收視率已經跟去年的冠軍夜持平,也無情碾壓第二名《爸爸去哪了》兩倍之多。
同樣驚喜的是四位導師之間的融洽,嚴肅的汪峰也時常會被杰倫逗笑。
周杰倫和那英組成了姐弟聯盟,
哈林更像是捧哏,跟杰倫在搶人環節笑料不斷,可以說第四季的創新就是周杰倫本人。
自帶華語樂壇半壁江山的流量,第四屆也完成了對第一季的超越,成為歷屆好聲音的最強者。總決賽也是首次開進了鳥巢,也許是導師的氣場太足,第四季的學員卻沒有太大的水花。
張磊是那英的第三位冠軍,可能也是最沒人氣的那位。
陳梓童作為周杰倫弟子,資源尚可。
貝貝和譚軒轅已經泯然眾人。
還記得周杰倫在鳥巢的不甘心,他要為自己的「地表最強戰隊」帶回一座總冠軍,卻沒想到這已經是好聲音最後的倔強。
陪伴了我們九年的《中國好聲音》你們還記得誰?張碧晨維持著冠軍學員最後的尊嚴,顏值和唱功俱佳的她,在第三季奪冠後搖身成為新一代電視劇ost女王,也是好聲音學員裡公認發展最好的一位。
其次便是跟張碧晨的同屆的周深,難以想像他甚至沒有進入那英組的八強。剩下的只有金志文、袁婭維、吳莫愁、吉克雋逸等人還能維持一定的熱度,大部分學員都是曇花一現。
只聽聲音的《好聲音》,缺乏持續的商業化價值,是該節目在周杰倫後迅速落魄的重要原因,盲選加明星導師搶人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胃口。且近幾年爆發的練習生選秀節目,「好看又能打」,被證明才是出圈王道。只會唱的好聲音學員,自然沒了流量。
今年奪冠的單依純唱功雖然驚豔,但也少不了顏值的加成和李健的提攜。這是《好聲音》的無奈,也是整個華語音樂的無奈,傳統的歌手培養模式被如今的網絡營銷衝擊的支離破碎。
《好聲音》出道成名,在周杰倫時代迎來巔峰,隨後有陳奕迅、王力宏、謝霆鋒等樂壇大咖加盟,依然無法阻止熱度的下滑,因為版權問題,《好聲音》在16年、17年更名為《中國新歌聲》,在18年拿回版權卻不再是原來的《好聲音》了,你覺得《好聲音》還能舉辦多久?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點讚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