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中國好聲音》四季節目冠名費高達8.1億、廣告費40億收入

2020-12-14 枯嶺街大事件

#李健唱完就穿上了棉襖#

時代總是更迭的很快,而曾經的繁華也大都被遺忘了

昨晚,《中國好聲音2020》落幕了,在寒冷的武漢迎來了最後的總決賽,並非只是這一期節目身處在凜冬之中,實際上,從前幾年開始《中國好聲音》就一直身處於寒冷又漆黑的夜裡,它更像是一個曾經觀眾心愛的玩具之後,時代的巨變,越來越花樣繁多的節目就像是各種玩具一樣,那麼《中國好聲音》又有它什麼意義呢?從曾經的萬人空巷到如今被人遺忘,昨晚《中國好聲音》總決賽,熱搜悄無聲息,只有導師#李健唱完就穿上了棉襖#在熱搜前幾位,直到選出了新一屆的冠軍——單依純,有了小小的輿論波動,之後又陷入死寂,這就是《中國好聲音》目前的縮影也是尷尬處境,論熱度,勉強能夠進入大眾視野,但是大眾很明顯已經不太會去關注它,仿佛就是《海賊王》裡那句話「我是舊時代的殘黨,新時代沒有承載我的船」。

如果不是一直有在追這檔音樂選秀綜藝的觀眾肯定會發出天大的疑惑「哈?這檔節目都辦到2020了?」是的,它已經辦到2020年,而且如無意外還會繼續舉辦下去,然而在這個力求革新並且追究流量的時代裡,一群素人通過努力實現自己夢想的戲碼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的看頭了,而《中國好聲音》也明白這一點,於是他們在導師這個位置下花費了許多功夫,例如在今年的導師陣容上,請來了謝霆鋒、李健、李榮浩、李宇春這四位,他們都是各大綜藝的香餑餑同時也具備著很強悍的專業能力,但是為什麼這樣的陣容依舊是讓人覺得《中國好聲音》落寞了?光是導師有看點,容易讓人厭倦,因為這些導師隨時可以在其他節目看到,但你這個節目的內容是以選手為主的,需要從選手身上找些看點,觀眾有找到嗎?很明顯啥也沒有。

2012年,《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節目中最為矚目的紅色導師椅加上轉身這一創新動作成為了網絡熱潮的焦點對象,那時候還沒有什麼網絡選秀的概念,電視機依舊是人們最為主要的娛樂方式,《中國好聲音》首期開播CSM城市網收視率雖然只有1.477%,但第二期收視率就破2%,第六期就破4%,總決賽巔峰時刻收視率已經突破6%,收視份額在最高時更達到29.47%,這一步步登天式的收視率體現了一個問題,這檔節目已經徹底響遍了整個中國,口碑的發酵讓它成為了一檔現象級的綜藝,也坐上了「一哥」的位置,論影響力,真的打遍天下無敵手,有爆炸般的收視,那麼就有爆炸般的收益,爆紅後,廣告費也水漲船高,從最初的每15秒15萬元漲到50萬。據相關人士透露,《好聲音》每期僅憑廣告就能帶來近2000萬元的收益。

嘗到了第一季的甜頭後,後面幾季人氣依舊爆表,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每一季的冠名費以及廣告費都算是天價了,冠名費方面:第一季為6000萬,第二季便飆升至2億,隨後是2.5億、3億,前四季的冠名費高達8.1億,廣告費方面:前4季的廣告收入超過40億元!最誇張的莫過於在第四季《好聲音》巔峰之夜前播放的60秒硬廣,廣告費高達3000萬元,輕鬆打破《好聲音》第三季時創造的中國電視史上最貴單條廣告紀錄!而因在節目中每次都能夠快速流暢的口播廣告,主持人華少也得以「中國好舌頭」的外號,到目前為止就已經是《中國好聲音》的晚期巔峰期了,無論是商業利益還是人氣收視率方面,已經是中國綜藝的一個奇蹟。

《中國好聲音》的沒落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時代發生改變帶來的衝擊,在中國好聲音爆紅後,國產綜藝如同春雨之後的大地一樣,遍地都打著音樂旗幟的綜藝,這是一種風潮,而如今又變成了另一種風潮,現在的風向就是以明星作為噱頭開展的真人秀,什麼明星夫妻節目、明星談戀愛節目,放在幾年前你能想像明星談戀愛能夠被搬上大熒幕給觀眾指指點點?而那些沒人氣、沒流量、沒名聲的素人怎麼可能比得了一個明星?就連現在的網絡選秀綜藝練習生都是頂著各種頭銜去參加的,而《中國好聲音》能夠火的原因就是觀眾在參賽選手身上看到了一個普通人的影子,他帶給觀眾的理念不是說唱得多好,而是觀眾發現原來普通人也能夠通過努力站上舞臺像明星般閃耀,這才是好聲音成功的最大原因,但是現在呢?流量決定一切。

其次人才的斷層,在第一季的時候,各路神仙齊聚一堂,觀眾見識到了原來還有人能這麼唱歌?還有人能有如此動聽的天籟之聲?原來還有人是如此的適合舞臺,仿佛就是為了舞臺而生,而隨著其他各大節目的爭搶,人才全被分流了,想要找出唱歌好聽的種子並不難,但是想要找出唱歌好聽的天才種子,如今要上哪找?找不到了,這是好聲音最核心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如此的空洞虛無,還在指望什麼?最後一個很致命的原名即使2016年的改名事件,當初《好聲音》的製作公司燦星對外宣稱,《好聲音》的版權方Talpa獅子大開口,版權費用從最初200多萬飆升至數億元,因此雙方沒有談攏,於是只能改頭換面,從好聲音變成了變成了《中國新歌聲》,而這一改讓好聲音從此走向沒落。

第四季的《好聲音》平均收視率仍高達4.8%,而被迫改名為《中國新歌聲》後,新一季的《中國新歌聲》收視率暴跌至2.1%,跌整整一倍還多,到了2017年的《中國新歌聲》第二季,哪怕請來了劉歡、周杰倫、陳奕迅、那英這等天團導師陣容,仍難止頹勢——首播收視率2.6%,平均收視率1.9%,又創新低,之後就是一路頹勢,即使重新改回中國好聲音這個名字,可在市場以及新時代的衝擊下,屬於好聲音的時代已經落幕,直到今天2020的中國好聲音看著從前的輝煌只能眼睜睜變成三流綜藝。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廣告收入或超5億,14家品牌爭投《嚮往的生活4...
    2013年,《爸爸去哪兒》冠名費2800萬,因此很多人開始詬病它高達1100萬的版權費用。然而到了第二季,《爸爸去哪兒》的獨家冠名費就已經超3.1億,是第一季的10倍以上,超過《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冠名的2.5億,總招商破13億元。2014年,臺轉網,綜藝招商進入了新時代。
  • 《奇葩說》憑何能拿5000萬冠名費?
    但在商業上,周龍卻異常大膽:他是國內第一個把「美特斯邦威」植入《變形金剛》的人;他還曾經花大價錢籤下了周杰倫和潘瑋柏,並且給美邦定位為「新國貨」,打出了「不走尋常路」這些耳熟能詳的口號。周龍還在繼續冒險。美特斯邦威冠名愛奇藝自製脫口秀節目《奇葩說》的費用高達5000萬,這是網際網路綜藝節目的最高冠名費用,此次合作亦是周龍主導。
  • 廣東是CBA最富隊,分紅冠名獎金1.5億,老闆娘靠門票掙外快
    今年廣東拿到了10連冠,但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嗎,球隊沒有門票收入,而且也沒有贊助商做球場廣告也就沒有經營收入,因此廣東老闆就沒有給球隊太多奪冠獎金,而同樣是疫情的原因,CBA只有李寧和中國人壽等兩大主贊助商有足夠的投入,其他贊助商也減少了投資,因此CBA公司的經營收入也少了很多,給各個俱樂部的分紅也少了很多。
  • 8億冠名冰球場,豐業銀行的體育營銷故事
    最近,豐業銀行宣布以20年8億加元(約6.4億美元)的價格,獲得NHL多倫多楓葉隊和NBA多倫多猛龍的主場——加拿大航空中心的冠名權。從2018年7月起,這家已經走過18個年頭的球場將正式更名為豐業銀行球館。
  •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中國近代商業版圖變遷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是中國近代商業版圖的變遷史。有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如今已經沒落不聞;有些多年重金押注春晚的企業,收穫了持續的營收增長;還有一些曾經距離春晚觀眾很遠的品牌,開始登上舞臺成為新的主角。   近年來最典型的現象是,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在春晚上砸入重金,撒錢力度空前。
  • "蘭陵王""好聲音"收視熱 內地節目逆襲臺灣螢屏
    不少網友表示,之前都是內地綜藝節目借鑑臺灣,現在內地電視節目是要逆襲的節奏啊。    《好聲音》收視率超《康熙來了》    近日,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中天電視臺以每集十萬元購入《中國好聲音》第二季,7日首播收視平均0.88(總收視人口84萬1千人),居臺灣地區最高,打敗《康熙來了》上周平均收視率0.72。」
  • 《好聲音》創收腰斬 燦星二度闖關IPO
    4位導師、4張旋轉椅,一個有關夢想的提問,組成了不少觀眾對《中國好聲音》的經典回憶。其背後製作方上海燦星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燦星」)的IPO之路也備受資本市場矚目。7月10日,燦星副總裁陳滌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中國好聲音》第九季將於今年8月播出,導師陣容目前尚未公布。
  • 春晚冠名史:充滿金錢味道的戰爭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是中國近代商業版圖的變遷史。有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如今已經沒落不聞;有些多年重金押注春晚的企業,收穫了持續的營收增長;還有一些曾經距離春晚觀眾很遠的品牌,開始登上舞臺成為新的主角。近年來最典型的現象是,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在春晚上砸入重金,撒錢力度空前。
  • 30億春晚冠名 網際網路巨頭搶登「光明頂」
    30餘年間,央視春晚在廣告形式上不斷推陳出新,從最早期的冠名廣告,到之後的互動提示logo露出、主持人口播、屏幕下方提示字幕、多屏互動、節目軟廣植入、搶紅包等,豐富而多元。《難忘今宵》總要唱出當今流行的旋律,冠名商的方式有了更多花樣。
  • 「好聲音」第二季今播 13檔節目爭鋒誰能稱雄?
    去年,《中國好聲音》獨佔暑期,總決賽當晚15秒廣告達100萬元的天價,「好聲音」第二季將於今晚開播,15秒廣告最高達115萬元。  商報記者 盧圓媛 王淳  去年,《中國好聲音》獨佔暑期,不但賺盡觀眾眼球,也賺得盆滿缽溢,總決賽當晚15秒廣告達100萬元的天價。轉眼又一年,各大衛視音樂選秀節目紛至沓來,人人都恨不得要分一杯羹。  今晚,《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將在浙江衛視開播。
  • 美國大學碗賽為何面臨冠名贊助危機?
    大學碗賽找冠名贊助無非是為了收入和廣告效應。然而,這場冠名遊戲也開始遭遇尷尬。大學碗賽找冠名贊助無非是為了收入和廣告效應。然而,這場冠名遊戲也開始遭遇尷尬。今年的41場大學碗賽中,有6場賽事沒有找到合適的冠名商或特約贊助商。 20年前,大學碗賽只有18場。
  • 《中國好聲音》第五季全國海選賽夏邑分賽區 你準備好了嗎?
    《中國好聲音》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璨星製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該節目播出後立刻紅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事實證明「好聲音」成功的關鍵在於它新穎的節目形式。《中國好聲音》從一開始就派專人前往全國各地招募選手參賽,往往一個選手要經歷層層的選撥才有機會來參加節目的錄製,所以一開始「好聲音」呈現給觀眾的就是精彩中精彩
  • 上線4期熱度平平《中國好聲音》緣何按下了「靜音鍵」
    截至目前,《中國好聲音2020》已更新4期節目,儘管在電視端,據酷雲EYE PRO的數據顯示,該節目每期節目的收視率位居上線當日全部頻道綜藝節目的前三位,但從全網熱度來看,《中國好聲音2020》的熱度已不復曾經的輝煌。
  • 跑男4播放破5億 四季沐歌借勢推動品牌年輕化
    《奔跑吧兄弟》第四季於二季度4月15日正式開播,至上周五晚第二集播出後,收視數據迎來首波爆發,最新一集網絡播放總量破5億,同期#奔跑吧兄弟#話題以292.4億閱讀量、2260.7萬討論量位居熱門綜藝活躍度榜首,伴隨「跑男」收視數據節節攀升,第四季各大讚助品牌也賺足眼球,不同於直接出現的在欄目中的冠名、植入、貼片品牌,四季沐歌作為中國藍TV《奔跑吧兄弟
  • MAGNA 全球廣告預測,2020年媒體廣告收入減少250億美元
    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經濟衰退,全球廣告市場萎縮 4.4%,至 5690 億美元,但有賴於數字媒體(+8%) 的規模和韌性,部分市場(美國、中國)超越了最初的預測,表現出更大的韌性。新冠危機期間,數字廣告銷售放緩,但仍保持增長:增幅 8%,達到 3360 億美元(佔廣告交易總額的 58%)。全球廣告收入總額(線性廣告+數字廣告)縮水 250 億美元(-4.2%),降至 5690 億美元,降幅小於 6 月的預期(-7.2%)。
  • 從1.3億代言費到小縣城賣唱,紅極一時的吳莫愁,到底得罪了誰
    說起女歌手吳莫愁,我猜大家多多少少對她都有一些印象,雖然如今的她已經沒有了當年的風光,可是因為參加《中國好聲音》出道的吳莫愁可以說是紅極一時,雖然在比賽中她只得到了亞軍,但是因為她特殊的嗓音和音樂風格,也收穫了不少忠實粉絲的關注和追捧,甚至被廣大網友們稱為「狂野派的女歌手」。
  • 《好聲音》亞軍出道,艾薇兒為她寫歌,代言費1.3億,突然就不紅
    任何一檔綜藝節目,前幾季永遠都是最火的,越往後面播出,觀眾就會不斷流失。參加綜藝選秀的選手們,大多也都是第一季,第二季的選手們相對來說發展得會好一些,收到的關注會多一些。《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時候,因為全新的選拔方式,相對公正,不看顏值,全憑唱歌實力的賽制,吸引了很多觀眾,那時候的《中國好聲音》也是真的火。
  • 上美集團連載報導——廣告篇:上美集團的大屏廣告回來了?
    2013年上美集團投入廣告達2.2億,借力中國最頂尖的五大衛視的王牌節目——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湖南衛視《我是大美人》,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東方衛視《中國達人秀》,天津衛視《非你莫屬》。2013年,韓束零售規模達到18億元(7.2億回款),比2012年增長78%。
  • 「夏邑二院」杯《中國好聲音》第五季全國海選賽夏邑分賽區重磅來襲!
    《中國好聲音》是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璨星製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該節目播出後立刻紅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收視率從第一期的1.477%開始節節攀升,到最後一晚頒獎盛典時達到了7.516%的最高峰值,網絡觀看人數累計達到42億人次。事實證明「好聲音」成功的關鍵在於它新穎的節目形式。《中國好聲音》從一開始就派專人前往全國各地招募選手參賽,往往一個選手要經歷層層的選撥才有機會來參加節目的錄製,所以一開始「好聲音」呈現給觀眾的就是精彩中精彩
  • 為何微商不斷冠名贊助比例上揚?
    不斷發展的微商品牌不只是在微信上宣傳或銷售了,現在更多的微商品牌也會在電視上投放廣告,更甚的會贊助各種節目或者電視劇,已達到快速提升知名度的效果。而在這幾年,微商冠名綜藝的比例持續加重。從網絡自製綜藝到衛視綜藝,極有可能成為新的贊助走勢。網絡綜藝以微商做冠名的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