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百度百家
美特斯邦威CMO周龍說自己是個很保守的人。
「當年我談戀愛時有一個原則:一定要找一個女生,當我向她表白時,基本上有百分之百把握她會同意。」他說。
但在商業上,周龍卻異常大膽:他是國內第一個把「美特斯邦威」植入《變形金剛》的人;他還曾經花大價錢籤下了周杰倫和潘瑋柏,並且給美邦定位為「新國貨」,打出了「不走尋常路」這些耳熟能詳的口號。
周龍還在繼續冒險。美特斯邦威冠名愛奇藝自製脫口秀節目《奇葩說》的費用高達5000萬,這是網際網路綜藝節目的最高冠名費用,此次合作亦是周龍主導。
現在看來,這筆錢花的物有所值:《奇葩說》總播放量已破2.3億,百度指數從開播前500直接飆升至19萬。《奇葩說》佔據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話題榜冠軍,躋身百度風雲榜綜藝榜單前五名。
值得一提的是,《奇葩說》在豆瓣綜藝評分達9.0, 領先於多季播出的《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節目,是網絡綜藝節目第一。
如今,美特斯邦威理所當然地繼續冠名《奇葩說》第二季。「第二季冠名費有比我們美邦出的高的,但愛奇藝是家好公司,還是繼續讓我們冠名。」周龍說完,搞怪似的笑了笑。
究竟是何種勇氣,讓周龍敢花如此之高的價格在一檔全新的網際網路綜藝節目做出投放?
U Can U bb
第一次看到《奇葩說》策劃案的時候,直覺就告訴周龍,這是一檔好節目,一定會火。於是他決定見見愛奇藝的人。
愛奇藝當然重視這次會面,不僅派出了首席營銷官王湘君,而且包括導演組在內的製作團隊集體與周龍會面。
周龍發現,這個年輕的團隊充滿活力。比如,見面之後,周龍就說你們這檔欄目的口號就該叫「U Can U bb」。導演組覺得這個口號簡直「太贊了」,於是當即決定把所有已經製作好的內容全換成「U Can U bb」。
關鍵是,愛奇藝當時直接就給了美邦具體的數字承諾。愛奇藝保證這檔節目的點擊量超過2億,保證他在百度的綜藝排行榜能進前幾名,直接明了。這讓周龍放心了不少。
愛奇藝和美特斯邦威都做過調研,美邦在國內的知名度已高達90%。周龍對《奇葩說》的要求是,提高美邦品牌在年輕人心目中的「美譽度」。
「實際上《奇葩說》上來之後,我們的好感度上升了20個點,這個是很難的,得益於《奇葩說》這個節目帶給人的愉悅性,同時我們在處理廣告的時候,也增加了愉悅性。」
《奇葩說》的觀眾定位在年輕人,這個人群討厭一切虛偽和不真實的東西。周龍覺得,與其隱形植入,倒不如「簡單粗暴」。打出了「本節目由時尚時尚最時尚的的美特斯邦威冠名」。在主持人馬東口播廣告裡,也大膽的說:「感謝給了我們很多贊助費的美特斯邦威。」
這種廣告效果反而出奇的好,觀眾覺得「不做作」、「真誠」、「好玩」、「有趣」。符合網際網路原住民的口味。「我們最擔心的就是節目中的植入不好玩,就是本節目由美特斯邦威冠名播出,很傻。大家沒有去避諱這個事情,因為這個是真的事情,我們真的是贊助商,我們真的花了很多錢。消費者其實能夠接受的。」他說。
一個問題也在周龍心中反覆考量:《奇葩說》裡面探討的諸如「沒有愛了該不該離婚」、「該選擇大城市的一張床還是小城市的一套房」這些話題,大多數是80後或者75後經常思考的問題。但是這些80後、75後並非美特斯邦威主力消費人群。
周龍認為,一個話題的傳遞是「自上而下」的。即如果你去討論一個高中生特別關心的話題,這個話題是做不大的。相反,大學剛畢業,這幾年發生的話題才能引發整個年輕群體的討論。
「我們在看《奇葩說》的數據的時候,發現《奇葩說》的受眾人群裡,18歲以上,35歲以下人最多。但16歲以下的人就沒有那麼多,就像我們做市場,比如你賣一個東西給收入兩千塊錢的人,把東西賣給他,那你做的所有的廣告應該是感覺像是七八千、一萬塊買的樣子。話題要稍微高一點點。」周龍說,如果我們會討論高中生會關注什麼,這個話題出來收視就會沒有保證。但相反的,你做到20歲左右的話題,但是下面也會有人去看。
籤約第二季,愛奇藝的團隊向周龍又做出了數字承諾:整個的收視點擊應該上上升50%到100%以上,有可能要翻一番以上,也就是4億點擊量。
愛奇藝做到這點其實不難。第一,有第一季數據打底。現在《奇葩說》第一季每一集都過1000萬,群眾基礎已經有了。第二,觀看第二季的新增用戶,也會回過去看第一季;第三,《奇葩說》觀看人群現在分布還是在一二線城市的人特別多,三四線完全沒有發力,所以空間很大。「這就是網際網路的長尾效應。」周龍說。
至於第二季會和第一季有哪些不同?現在還處於保密階段,不過周龍對此充滿自信。「第二季肯定會有很多不一樣的點和創新,在節目裡面和節目的外面,包括我們的實體店裡都會有很多創新點,三個月後應該就能看到了,應該又會成為業界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