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是一場全國人民的文藝匯演,更是一場企業界的營銷大戰。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是中國近代商業版圖的變遷史。有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如今已經沒落不聞;有些多年重金押注春晚的企業,收穫了持續的營收增長;還有一些曾經距離春晚觀眾很遠的品牌,開始登上舞臺成為新的主角。
近年來最典型的現象是,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在春晚上砸入重金,撒錢力度空前。五年前,網際網路界和創業圈津津樂道的,是今年的主持人陣容又來了哪些新面孔,如今,討論的話題變成了:哪家網際網路公司要去春晚發紅包。
2020年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由快手拿下,獨家電商合作夥伴由淘寶拿下。
自從微信支付在2015年登上春晚,網際網路企業就開啟了狂撒紅包的營銷模式。2020年春晚,在正式開播前5分鐘,快手、聚划算、易車、蘇寧易購、猿輔導等網際網路公司,都有廣告曝光。快手還插入了一段時間最長的暖心廣告,有大量明星露出,以周杰倫收尾。相比之下,快手的競爭對手抖音、西瓜視頻等品牌沒有在本屆春晚中獲得冠名露出。
在本屆春晚的節目穿插中,每當主持人出現介紹下一個節目,都會口播快手的互動活動:下載App、微信登錄、參與活動提現。同時,屏幕上會彈窗顯示活動具體信息。快手的10億紅包活動共有5輪,紅包金額分別為3億、2億、2億、2億、1億,從8點14開始,大約每一個小時一輪。快手的活動策略很清晰:吸引用戶下載App,以紅包補貼的方式拉新。
聚划算的活動口號是以20億元的補貼「清空50000個購物車」,補貼特定商品,直接降價。這跟百億補貼的整體策略一致。
春晚主持人出現時,電視屏幕底部還會出現滾動條,大部分時候是聚划算百億補貼,快手的活動偶爾會出現。
快手和聚划算在春晚的亮相,是春晚冠名營銷的一個縮影。對於企業而言,在春晚豪擲千金做品牌投放,不一定是一本萬利,但卻一定有利可圖。企業和央視都在背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共同經營起央視春晚的營銷生意。
這是一場冠名爭奪賽,是一本春晚生意經,也是一部中國商業變遷史。
冠名爭奪賽
1995年,央視春晚的「標王」被秦池酒廠以6666萬元奪下,這個過去名不見經傳的小酒廠,一夜之間全國家喻戶曉。
「標王」是指在春晚冠名招商中中標的品牌商,通過贊助春晚,獲得品牌冠名。春晚誕生於1984年,最開始商業化程度並不是很高,隨著時間推移,春晚成為每年春節期間的一個現象級節目,成為超級大IP。到了1995年,爭奪「標王」成為企業界的一大盛事。
奪得1995年春晚「標王」後,秦池酒廠在1996年又以3.2億元衛冕成功。在招標會上,廠長姬長孔豪言,「1995 年,我們每天向中央電視臺開進一輛桑塔納,開出的是一輛豪華奧迪,今年,我們每天要開進一輛豪華奔馳,爭取開出一輛加長林肯。」
「標王」加身,秦池酒廠快速打開銷路, 1996年收入9.8億元,利稅2.2億元,比中標前增長了5倍以上。
從秦池酒廠開始,每年春晚的冠名爭奪,就成為企業界的一個常規操作。這裡成為品牌方秀肌肉、集中曝光、搶佔競爭優勢的新舞臺。
在那個營銷方式相對單一的年代,對春晚「零點報時」的冠名,是最簡單直接的品牌露出。1996年之後,沱牌麯酒、步步高、蓋中蓋、曲美、護彤等品牌都曾拿下過春晚零點的冠名。美的在2003年異軍提起,並長期霸佔春晚零點冠名長達九年。冠名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從2005年的680萬元,漲到2010年的5201萬元。如今,這個價格早以億元為單位來計算。
營銷在中國的企業界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實際上,中國不乏靠營銷起家並快速壯大的品牌。像秦池酒廠這種靠春晚冠名而名聞天下的品牌不在少數。以腦白金為例,一句「送禮就送腦白金」的廣告詞,曾火遍大江南北,在不斷給用戶洗腦的同時,也收穫了真金白銀。但下沉市場的用戶,其實缺乏對產品的辨識力,這給了品牌方大肆營銷的機會。春晚,就是其中最直接且接地氣的方式之一。
秦池酒廠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這場冠名爭奪賽。除了銷量的提升和用戶的轉化,能否贏得這場戰鬥,拿下春晚獨家冠名權,成為企業實力的一場較量。
2015年開始,網際網路大廠開始盯上春晚,微信紅包一戰成名,支付寶、百度、快手輪番上陣。春晚確實是越來越熱鬧了。
春晚生意經
春晚的收視率,被很多品牌方看中。春節期間闔家團圓,一家人坐在一起,打開電視看春晚,這是過去多年中國大多數家庭裡都會出現的場景。這給央視的商業化變現提供了機會。
根據央視索福瑞統計,從2003年開始,央視春晚的收視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只有2015年低於30%。雖然近年來央視春晚受到地方臺的衝擊,年輕人對春晚的接受度降低,但春晚整體的受眾群體依然數量龐大。
90年代,春晚的冠名採用的是公開招標。招標現場布置豪華,企業家根據咖位大小,被安排在不同含金量的位置,「標王」還有機會公開發言。1996年,姬長孔就被安排在梅地亞會場最顯眼的主桌上。
春晚曾一度是典型的賣方市場。央視把握著核心流量位,品牌方爭先恐後,價高者得。品牌露出的方式,也逐漸豐富。廣告模式除了零點報時、「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春晚特約等冠名贊助外,還有常規硬廣套裝、口播和植入廣告等。企業拿出真金白銀,只為春晚上那短暫幾秒的品牌露出,或者主持人口播的點到為止。
因為廣告植入太多,2010年春晚的植入式廣告在全國引發熱議,導致2011年春晚宣布「零植入」廣告。2012年起,「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及其廣告冠名等也被取消。
春晚贊助的實際效果轉化,雖然很難量化衡量,但總會有一些鮮活的例子能夠刺激到品牌方的神經。秦池酒廠是一個,微信支付是另一個。
如果說秦池酒廠在春晚的成功,刺激了各類白酒和電器品牌加入春晚冠名爭奪賽,那麼微信支付在春晚的成功,刺激了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加入。
2015年之前,在線支付領域的格局是支付寶一家獨大,2015年春晚之後,微信支付強勢崛起、與支付寶平分天下。微信支付通過「搖一搖」的活動形式,在2015年春晚發放五億現金紅包,幾個小時就收穫了100多億次互動,從此徹底激活了微信支付。
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加入,如今的春晚早已融入了很多新鮮的技術和玩法。2015年微信「搖一搖」、2016年支付寶「咻一咻」和「集五福」、2018年淘寶春晚跨屏互動、2019年百度「搖一搖」、2020年快手「視頻+點讚」,網際網路企業在讓春晚變得「更好玩」的同時,收穫了流量,而這正是網際網路下半場所有網際網路企業爭奪的焦點。
這些網際網路企業並沒有披露在春晚投放的具體金額,但毫無疑問央視穩賺不賠。曾在央視做過主持人的羅振宇,有一年拿著自己的「得到」APP,想在春晚投個廣告,直接被拒絕,理由是「日活得過一個億才有得考慮,不然,廣告出來的瞬間,伺服器就會崩掉」。這不僅說明春晚人氣依舊,同時說明春晚合作的都是大金主。
當然,在這場春晚的冠名遊戲裡,用戶也受到紅包的吸引樂在其中。2015年騰訊撒出5億紅包,刷新了當時的記錄,支付寶在第二年就將金額提升至8億,快手在2020年將記錄刷新至10億。
商界變遷史
春晚的37年,正好是中國商業社會巨變的一段時期,主流贊助企業的變化,恰如其分刻畫出中國商業格局的變遷。
80年代,主流贊助商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等「老三樣」;90年代,白酒和家電幾乎壟斷了春晚零點報時冠名;2010年之前,醫藥健康和家電品牌表現強勢;2015年開始,網際網路企業登上舞臺。
那麼,那些曾經登上春晚的品牌,如今活得怎樣?
曾經顯赫一時的秦池酒廠,在連續三年奪得「標王」後,在1997年被曝出白酒勾兌醜聞。秦池酒廠的銷量從此一落千丈,一代標王就此隕落。2000年7月,秦池酒廠因為無法償還300萬元的貨款,法院裁定拍賣「秦池」商標。
一度被業內戲稱「灌醉央視」的白酒企業們,在2012年被限制投放。央視規定,在2012年廣告招標中,黃金時間的酒類廣告原則上不超過兩條,全天酒類產品廣告不超過12條。白酒企業從此失去曾經一度近乎獨霸的地位。
和快手、淘寶這類網際網路企業相比,酒企在產品層面的互動形式非常有限,多是直接品牌露出的方式。在今年的春晚中,夢之藍、古井貢酒在開播前5分鐘進行了廣告投放。夢之藍包攬了春晚開播和零點報時的冠名。
網際網路企業中,最早重點參與春晚的是百度。2009年,李彥宏在春晚中出鏡8次,是那屆春晚中出鏡最多的觀眾。在百度2009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百度時任CFO李昕晢確認,百度向央視贊助約4000萬元。
當時百度還是BAT中舉足輕重的成員,但是近兩年來,百度的發展陷入困境,移動網際網路轉型失利,all in人工智慧的戰略遭遇挑戰。百度在2019年與春晚達成獨家互動合作,延續了狂撒紅包的互動玩法,大力推廣百度APP等產品。但是2019年,百度股價繼續下跌,美團強勢上位,取代了百度在BAT中的位置。
阿里在春晚中依然強勢。此前為了狙擊拼多多、搶佔下沉市場,聚划算在阿里體系內的地位被提升至戰略高度,聚划算百億補貼在本屆春晚中得到了大量冠名露出,成為主持人引導觀眾進行互動的重點品牌之一。
從2015年開始,春晚的營銷重頭戲,基本是由騰訊、阿里和百度輪流坐莊,其中阿里連續兩年拿下春晚。但是在2020年春晚,形勢發生了變化,網際網路新貴快手一舉競標拿下了春晚獨家互動合作夥伴。
據悉,參與競標的網際網路企業還有阿里、拼多多、字節跳動。這意味著,新生代的網際網路巨頭快手、拼多多、字節跳動,已經成為BAT之外不容忽視的新玩家。可以預見的是,快手不是唯一,在以後的春晚中,拼多多和字節跳動都將是春晚上的重量級玩家。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央視還是當年的央視,春晚還是當年的春晚,但參與冠名的企業,早已換了一撥又一撥。新生代在崛起,跟不上的在沒落,遊戲還在繼續。
本文轉載來自:燃財經 黎明,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