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0年人口變遷版圖:西安3年新增過百萬,排名新一線榜首!

2020-12-27 騰訊網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空間與人口。而人口又是一切經濟社會活動的基礎,人口意味著生產力和消費力,沒有人口一切將無從談起。

從人口增長的絕對值來看,有11個城市在這五年間增長了超過100萬城區常住人口,分別是天津、成都、武漢、杭州、重慶、深圳、廣州、西安、青島、寧波和濟南。而城市發展空間方面,總量來看,近年來,西安、成都、青島、天津和鄭州是城區擴張增長最快的五個城市。

近日,一份專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人口報告2020》引發廣泛關注。報告指出,近些年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預計在「十四五」時期人口將進入負增長。

與此同時,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流動人口總數量自2014年達到峰值2.53億人後,已經連續5年呈下降趨勢,2019年僅餘2.36億人。

截止到2019年,全國共有16個城市的常住人口突破了千萬大關。綜合來看,2010年以來,常住人口增長達到100萬+的城市,一共有14個。按照增量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深圳、天津、廣州、成都、合肥、重慶、濟南、北京、西安、鄭州、杭州、武漢、長沙和上海。

其中,最高的深圳,十年人口增長達到了308.09萬,相當於中等規模城市的體量了。

從過去10年的人口變遷版圖中,可以看到新一線城市的崛起。近10年人口增幅最高的前10個經濟強市中,有7個為新一線城市。

可見,經濟增長和人口規模基本正相關,經濟發展的差異帶動了人口的變化。

10年間,西安雖然增長了173萬人,但成績大部分還要歸屬於2017年之後開啟全國「搶人」的政策,西安是一二線城市中開放落戶早、搶人力度最大的。以及代管西鹹新區後,「收編」的60多萬人。

2017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值為8.2萬。2018年,西安常住人口增加38.7萬人,首次突破1000萬人。但到了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下滑到了19.98萬人,增量幾乎打了對摺,增長態勢並沒有得到延續。

小學生人數是衡量未來人口紅利的重要指標,小學生背後的家長群體,更是城市裡的青壯年中堅力量。小學生在校生數量方面,西安等8個城市的增長都超過了20萬,增長勢頭也算不錯。

構建「雙循環」格局,內循環人口規模是底氣,是構建「國內大循環」格局的根基所在。在驅動「內循環」的過程中,以大城市群和都市圈為主導的新型城市化將扮演重要角色。

人口規模代表消費市場的容量。都市圈是人口吸納的主要空間,同時,充足的人口規模也是都市圈擴大內需、實現內循環的重要前提。

人口流入或流出背後,是城市的發展差距問題,城市發展差距越大,人口變動的數據也就越大。

西安,主要吸納的還是陝西省域人口。這也是中西部強省會的一個縮影。

3年新增128.87萬人

西安排名新一線人口競爭力榜首

目前,我國處於人口紅利下行期,人口出生率整體下降是趨勢,因此如何吸引更多人口將成為城市必須直面的一個難題。

在大幅降低落戶門檻,且將西鹹新區人口納入人口總數後,西安在近3年以新增128.87萬常住人口,排名15個新一線城市常住人口增量第一位。

但對排名第一的西安來說,如果扣除最新納入統計的西鹹新區鹹陽部分60多萬人口,2017年人口不會大幅增長。這樣的話,近3年以來,新一線城市的人口真冠軍是杭州,這也是排除被動人口增長之外,唯一一個近3年來常住人口增長超過100萬的新一線城市。

近3年西安的人口增速出現快速上衝又明顯下跌,這背後落戶政策放寬的短期刺激起到直接的作用。

如果一個地區能保證當地的GDP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那麼就有望吸納更多的就業。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地區GDP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那麼人口低增長或者負增長的概率就會加大。而工業化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工業化推進,對就業人口的吸納非常明顯,也會明顯推動GDP增速。

未來即使在新一線城市中,人口的馬太效應也將越來越明顯。這意味著,新一線城市需要在產業轉型獲得新的競爭優勢,改善營商環境,提升人口流入的吸引力。

人才爭奪戰,隨著各地戶籍新政的「史上最寬」,漸漸演變成了人口爭奪戰。人口爭奪戰發展到最後,必然變成搶奪企業落戶,搶奪企業總部。一方面,搶奪人才的最終目的之一,也是希望吸引人才前來就業和創辦企業;另一方面,只有擁有更多更好的企業,才能真正搶來人才,二者相輔相成。

中國超大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已經全面邁入2000萬時代。今年廣州市首次透露,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200萬、流動人口超過1000萬。此外,深圳市實際管理人口約2200萬人。而早在2017年,成都就透露,截至2016年底,成都實際管理的人口已達2030萬人。目前,中國至少有重慶、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六個城市的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中國已經進入「大城市時代」。

中心城市既要保住在所處地區強勢的吸引力,又要爭取進一步出圈的輻射能量,未來的競爭仍然是全方位的PK。

相關焦點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人口...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長三角城市群的多個城市在過去10年也表現不錯,其中合肥以60.57%的人口漲幅位列漲幅榜第一位,杭州、上海漲幅也超過20%。
  • 早報:巴西總統二次新冠檢測仍陽性;西安杭州3年人口增量超百萬
    【疫情】北京連續10天零新增:北京還有4個中風險地區7月15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治癒出院病例23例;無新增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 人口普查數據: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珠三角4市成「人口贏家」
    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了2009年經濟排名前25強的城市,以及2019年經濟排名前25強城市,總共29個城市中(有4城市新上榜),珠三角4市:東莞、深圳、廣州和佛山,位列過去10年GDP前25位城市人口增幅第2、3、4和6位。
  • GDP四強省份人口吸引力排名!山東6年淨流出百萬人口
    山東人口淨流出超百萬從近三年的表現來看,廣東和浙江的人口淨流入相當快。2016年,山東出生人口達177.06萬人,相當於全國的1/10,比上年多出生53.48萬人;其中二孩出生佔比超過六成,達到63.3%,遠超一孩,山東也成為全國「最敢生二孩」的省份。同年,山東出生率達17.89‰,位居全國各省份之首,更是1991年以來的最高值。
  • 中國「世界500強」企業城市十年變遷:深圳排名上升最快,杭州數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截至2020年,中國過半的世界500強企業仍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頭部效應非常顯著,這也與產業創新的規模效應有關。未來湧現出的新上榜世界500強企業仍將主要集聚在一線城市當中,這一點不會改變。
  • 2020年中國新一線城市房價排行榜
    新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如何,哪些新一線城市更容易安居?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新一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有6個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南京第二。中部的強省會長沙房價在15個城市中墊底,房價收入比最低。
  • 這是10年來人口增長最猛的城市!
    而與2009年相比,42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的人口排名實現上升,16個城市的排名沒有變化,15個城市的人口排名下降。其中,蘇州由2009年的633萬增長到2019年的1075萬,排名上升14位為最高。寧波也爬升12個位次,是排名上升第二多的城市。兩座依靠加工製造業的城市,招工量需求居高不下,人口吸引力也穩步上升。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排名出爐,德陽居然低於綿陽,成四線城市!
    5月29日,新一線城市研究所《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在上海發布。 該榜單通過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指標對中國內地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進行評估排位。
  • 2020年杭州一年的「搶人大戰」贏了嗎?簡評各區人口流入的分析!
    去年以55.4萬新增人口傲視全國的杭州,還能蟬聯榜首嗎?至少從目前透露的幾個數據看,杭州依然處於領跑位置。一是:據官方公布,今年1-10月,杭州新引進35歲以下大學生30.9萬人,相比2019年全年增長45.84%。
  • 地球5000年變遷全景動畫及中國領土變遷史
    公元8年,西漢國戚王莽滅西漢,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新。王莽擾民太甚,天下人反。公元23年,西漢皇親劉玄滅新,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克什米爾有十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百萬人口,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佔領。錫金有七千平方公裡的土地,四十萬人口;藏南地區有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六百萬人口;他們被印度佔領。
  • 2020世界一線城市排名,27城入選,上海成都西安等排名上升
    近日(8月21日),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 2020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第三次對外發布),我國共有27個城市入選該榜單,相較於2018年新增了2個城市:海口和哈爾濱。
  • 重慶趕超杭州,合肥成新一線,2020年哪些城市在變強?
    如果用這些指標為城市排名,中國的337座地級及以上城市的表現會如何?2020年5月29日,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連續第五年發布《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通過 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 五大指標,對中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進行排名,同時評選出15個實力僅次於北上廣深這四座一線城市的「新一線」城市。
  • 2020年新一線城市最新排名中,誰上升了,誰下降了?
    前段時間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了2020年新一線城市的名單。根據這個名單排名,2020年新一線城市名單具體如下,從第1名到第15名分別為成都,重慶,杭州,武漢,西安,天津,蘇州,南京,鄭州,長沙,東莞,瀋陽,青島,合肥,佛山。
  • 2020年新時尚之都——成都排名全國榜首
    【成都太牛牛,又是全國第一】2020年新時尚之都排行榜十強城市:成都、杭州、重慶、南京、武漢西安、長沙、天津、青島、廈門!成都排名榜首,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落選!成都憑藉什麼排在榜首呢?成都:從「熊貓故鄉」到「成姆斯特丹」,2020年,世界對成都的認知不再停留在中國「國寶」熊貓的故鄉,這座城市有了一個國際化的雅號——「成姆斯特丹」(即「成都」+荷蘭文化之都「阿姆斯特丹」)。成都的時尚潮流在國際舞臺上擁有了姓名:「太古裡街拍」在境外社交媒體上爆火,年輕人的穿搭開始被西方同齡人所認可和追捧。
  • 地球5000年變遷全景動畫及中國領土變遷史(動態模擬,超級震撼!)
    公元8年,西漢國戚王莽滅西漢,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建國號新。王莽擾民太甚,天下人反。公元23年,西漢皇親劉玄滅新,稱帝,定都陝西西安。克什米爾有十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百萬人口,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佔領。錫金有七千平方公裡的土地,四十萬人口;藏南地區有九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六百萬人口;他們被印度佔領。
  • 20年中國城市排名東北城市全面「淪陷」南方城市迅速崛起
    我們來看一下近二十年有哪些城市崛起哪些城市沒落。2000年中國前二十強城市排名:第一上海經濟總量4551億元。第二北京經濟總量2479億元。第三廣州經濟總量2376億元。(深圳1978年改革開放20年間從一個人口不足百人的小漁村崛起為擁有百萬人口與上海、北京、廣州齊名的國際化大都市——深圳速度)第五天津經濟總量1639億元。第六重慶經濟總量1590億元。第七蘇州經濟總量1541億元。
  • 2020 中國城市發展水平排行榜,新一線有變!看看有你的城市嗎?
    新榜單大幅聚焦新經濟、新產業、人均收入、人均個稅等指標,旨在打破傳統榜單對GDP總量的盲目追求。1、一線城市(4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其中北京上海為強一線,深圳杭州為弱一線。2、準一線城市(15個):廣州、蘇州、南京、廈門、武漢、成都、寧波、天津、青島、重慶、長沙、佛山、福州、合肥、無錫。3、二線城市(20個):珠海、東莞、鄭州、西安、濟南、常州、泉州、紹興、煙臺、大連、瀋陽、南通、昆明、溫州、南昌、惠州、揚州、長春、徐州、哈爾濱。
  • 15個新一線城市房價皆過萬 各地房價公布
    【15個新一線城市房價皆過萬】新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如何,哪些新一線城市更容易安居?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新一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有6個城市超過了2萬元/平方米,其中杭州位居第一,南京第二。中部的強省會長沙房價在15個城市中墊底,房價收入比最低。
  •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中國近代商業版圖變遷
    春晚37年,冠名營銷背後,是中國近代商業版圖的變遷史。有些曾經名噪一時的品牌,如今已經沒落不聞;有些多年重金押注春晚的企業,收穫了持續的營收增長;還有一些曾經距離春晚觀眾很遠的品牌,開始登上舞臺成為新的主角。   近年來最典型的現象是,以BAT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在春晚上砸入重金,撒錢力度空前。
  • 西安:新一線城市排名上升,背後離不開奢侈品市場的活躍
    近日,由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對外正式公布。與往年無二,該排名繼續成為媒體和網民吐槽的熱點。對於排名中四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排名,多數網民均沒有太多異議。但對於「新一線城市」這個概念,以及排名的名次,依舊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