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算法穩定幣,或許叫「穩定算法幣」比較好,全稱叫「穩定算法型加密貨幣」,別和USDT\DAI\USDC混為一談,可以當做一個新物種。DeFi+,做的是由服務或者商品的「供給-需求」組成的市場,而非金融資本市場,DeFi+是以DeFi為基礎設施的。
穩定算法型加密貨幣
算法穩定幣,或許叫「穩定算法幣」比較好,別和USDT\DAI\USDC混為一談。可以當做一個新物種。算法穩定幣對標法幣的價格穩定性完全無法保證,因為它完全由集體市場心理決定。我說稱穩定算法幣,全稱是穩定算法型加密貨幣,本質是算法幣,不是穩定幣,更不是錨定幣。
如果做部分質押+Rebase,這個穩定性會更好,當然如果以「算法自驅動」的發展趨勢來看,肯定以質押本身的穩定算法幣最簡單(而不是像makerDAO那樣質押已經認可的主流加密貨幣),完全可以做成自成系統,就像比特幣那樣完美。
所以,我認為,穩定算法型加密貨幣將會是未來發展大趨勢。
但目前的大部分Rebase幣還不能做到穩定,肯定不是真正的理想貨幣,之所以耀眼是因為其暴漲暴跌而已。Rebase機制對於一個新項目來說,對於品牌的建立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大多數是傷害很大,往往大起大落,之後是一蹶不振。能再次活過來的很少,但仍然將會有大量的Rebase幣誕生,前僕後繼,瞬間的閃耀也足夠刺激。
穩定算法幣對於我最大的刺激,第一個肯定是YAM。今年8月12日凌晨3點,YamFinance開啟流動性挖礦,據TheBlock統計,在YamFinance啟動分配後不到一個小時內,流動性挖礦者就向該項目質押池存入價值7600萬美元的代幣,開啟6小時後,YamFinance總鎖倉金額已經接近2億美元。第二個是BASIS CASH,第一天鎖倉達到1.5億美金,在已經沉寂好幾個月的DeFi領域,現在能達到這個數字已經是驚人。
區塊律動報導:Basis Cash 項目的穩定幣 Basis Cash 和所有權代幣 Basis Share 成交量進入前十。而Base Protocol 的算法穩定幣 BASE 在過去 24 小時成交量達 1.03 億美元。兩者合共佔 Uniswap 單日成交量的 8.04%。Base收錄了包括Coin Gecko、CoinMarketCap和TradingView等11家加密平臺的數據,每日取中位數(即第6高的數據)來計算BASE的目標價值。
DeFi+是什麼
微博上傳著這樣的話:現在哪怕是單槍匹馬的一個或幾個人,仍然蘊藏著驚人的創造力,而今日的世界在技術上也能容許和協助這一個或者幾個人僅憑想像、討論、坐在家裡編程,甚至不需要傳統的商業渠道,就能在幾年時間裡創造出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來。
其實,對於人類整個群體來說,現在已經發展到探險者只需要一個人(或者很少的人)就可以,現在的探險,除了物理世界以外(如馬斯克火星探索),數字世界的探索的重要性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為人之所以超越其他動物,就是人發明了符號系統,符號系統是具有比基因更強的驅動麥克斯韋妖熵減的信息。
比特幣早期重要人物、中本聰創立的Bitcoin.org網站聯合創始人Cobra發推特,純社區驅動、零啟動一個項目已經越來越變成了「主流」,而傳統VC們越來越沮喪了。因為區塊鏈原生應用誕生了很多傳統沒有過的新鮮事物,比如流動性挖礦,再比如閃電貸,這些真正創新的功能讓傳統VC沮喪,但也有很多聰明的錢迅速轉變,比如流動性挖礦大戶中很多就是傳統資金參與。
流動性挖礦,與之前的空投相比,本質上都是冷啟動一個項目的方法,也是市場推廣獲取用戶的方式。但流動性挖礦比空投更進化一步,那就是質押資產可以獲得代幣,付出資金量與資金(LP也可以認為如此)的佔用時間,獲得代幣,而空投沒有這個代幣獲取者(用戶)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係。不過為了將空投目標用戶進行分類,可以給空投設置門檻,比如前幾天的Badger,這樣讓更高門檻的目標用戶下一步繼續參與流動性挖礦。
閃電貸的出現,讓普通人對於獲取資金變得輕而易舉,只要你能找到賺錢的機會,可以輕鬆借出上千萬美金,而無需質押。閃電貸的創新,或許後面會再次出現創新進化,比如出現專門用於閃電貸的公鏈,延長一個區塊的時間。閃電貸交易額已經過十億美金,估計很快會超過百億美金,甚至明年到千億美金。閃電貸揭開了資金的本質:資金的本質是驅動麥克斯韋妖工作的「信息與能量」,沒有驅動熵減的信息與能量不屬於資金的概念(有一座金山在那不用也沒意義),資金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發現賺錢的機會,資金流向的信息不對稱。
區塊鏈3.0以應用為主要特徵,明年將會有大量開發者湧現,全球範圍出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局面,具體哪一個國家出現的越多意味著這個國家創新能力更強。另外在Keep3r上也有可能出現產生持續穩定現金流的「守護者」服務商(開發者團隊/服務公司)。趣活科技作為第三方外包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旗下擁有600萬美團和餓了麼騎手。我想會不會將來也會在Keep3r上有類似大型的第三方服務商。
Keep3r就是明顯的DeFi+項目。
我認為的DeFi+項目,做的是由服務或者商品的供需決定的市場,就是真實的為「供給-需求」組成的市場的形成與增長貢獻價值。相對比的DeFi則是為金融資本市場貢獻價值。DeFi+是DeFi基礎之上的升級,不僅僅是升級到為金融資本市場提供「服務」,這只是第一步,後面還會升級到為更多非金融市場提供服務或者商品。
項目方通過LP作為自己的信用,獲得KP3R;守護者質押獲得,但這個都需要他們雙方產生關聯,沒有關聯的肯定沒有獲得。這種「挖礦」(假如我們比作挖礦的話)和之前我們所說的流動性挖礦不同,這種挖礦主要是平臺起到了真正的平臺「橋接」的作用。而且這個增發量極小,主要是「獎勵」給平臺上的雙方,他們為平臺做出了貢獻。
AC大合併並不是簡單的疊加,他是通過整合,產生協同優化效應,提高資金效率。AC大合併都是社區驅動型項目,帶來的是資金增效,用戶減少交易成本,而項目方則可以借勢而起,因為這些項目方相對於相同領域其他項目,模式更「先進」,應該得到資本市場的獎勵,事實也的確如此。
有可能YFI創始人AC大合併後,會做成一個整體產品,這個產品就是一個多幣機制,YFI、KP3R,甚至SUSHI、Cover……等等有機融合,形成整個多幣系統。多幣機制通常要麼以某個幣為主導,要麼同等重要。大合併或許意味著多幣機制將登上歷史舞臺。
大整合從產品角度來看:整個大整合是以錢包為基礎,整個大聚合產品社區的治理代幣,是用YFI還是KP3R,還是再發一個類似指數代幣YETI那種(甚至這個YETI指數代幣作為治理代幣);或者就是多幣種同等平行,要拭目以待了。
去中心化協議,不能用傳統公司來類比,協議更重要的是「整體」的更高效,而不僅僅是公司利潤的最大化,這就是「自私」與「大公」的區別。這是本質上的。DeFi進化的方向,以資金效率和協同效應為目標的,更廣的意義上說就是加速熵減。
製造業轉移
為了抑制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可以大力發展距離東部距離近的中部地區大力發展製造業,如河南、湖南、江西等人力成本相對較低但基礎配套相對完善的區域,如富士康鄭州工廠已經多年有基礎。西部地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第三產業,農業要發展現代農業,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現代製造業技術以及現代金融機制的現代農業,如新疆的西紅柿醬已經是全球最大基地。西部第三產業不應該僅僅是旅遊業、餐飲業,更應該有現代信息產業,四川成都等地都已經具有優勢,鄂爾多斯曾經是中國GDP人均最高的城市,曾經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礦業基地,都有一定基礎。
一個大國必然要有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以及第四產業(金融產業),四大產業都要有,而且越到更高層級的產業,越要在經濟總量中佔比越大。所有大國都是如此,不能失去任何一個產業,不像小國,可以依賴第一產業或者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即可生存。
感謝閱讀!以上為探索貓個人認知,僅作為閒暇閱讀消遣,探索貓不建議讀者購買任何加密代幣。不要買!!!